王丽花
图形折叠有玄机勾股定理来探秘
王丽花
email:czsshy@126.com
勾股定理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重要知识点,以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多种方式呈现.考题往往以勾股定理为解题的基本思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图形.下面,我们以一道中考题的变式拓展为例来一起探究勾股定理的奥秘吧!
(2015·江苏泰州中考题)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8,BC=6,P为AD上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EBP,PE与CD相交于点O,且OE=OD,则AP的长为.
【解析】设BE与CD相交于点F,AP的长为x,则由折叠可知PE=AP=x,DP=6-x,观察图形,根据“ASA”判定方法易证△DPO≌△EFO,所以PO=FO,EF=DP=6-x,所以DF=PE=x,BF=BE-EF=2+x,CF=DC-DF=8-x,在Rt△BCF中,BF2=BC2+CF2,即(2+x)2=36+(8-x)2,求得x=.故AP的长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可以直接求出第三边.若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边是已知的量,另外两边可以通过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来求,然后由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未知数.
拓展1以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几种折叠.
(1)如图1,在Rt△ABC中,∠B=90°,AB=3,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与点B′重合,AE为折痕,求EB的长.
图1
图2
图3
【解析】在Rt△ABC中,AB2+BC2=AC2,所以AC=5,由折叠可知AB′=AB=3,B′E=BE,则B′C =2,设BE=x,则B′E=x,EC=4-x,在Rt△B′EC中,B′E2+B′C2=EC2,即(4-x)2=4+x2,求得故EB的长为
(2)如图2所示,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C=90°,AC=3cm,BC=4cm,将斜边AB翻折,使点B落在直角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E处,折痕为AD,则CE的长为()
A.1cmB.1.5cmC.2cmD.3cm
【解析】在R t△ABC中,AC2+BC2=AB2,所以AB=5,由折叠可知AE=AB=5,则CE=AE-AC=2.
(3)如图3所示,已知Rt△ABC中,∠C= 90°,AC=9,BC=12,将它的锐角A翻折,使点A落在边BC的中点D处,折痕交AC边于点E,交AB边于点F,则DE的长为.
【解析】在Rt△ABC中,AC2+BC2=AB2,所以AB=15,因为点D是BC的中点,所以CD=BD= 6,设AE=x,由折叠可知AE=ED=x,所以EC= 9-x,在R t△ECD中,EC2+CD2=ED2,即x2=36+ (9-x)2,求得x=
【点评】以上三个题目都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图形进行的不同折叠,根据折叠部分全等的特征,可以得到对应线段相等.这类题目可以归为同一类,通过折叠得到线段的等量关系,选择合适的直角三角形,通常结合勾股定理和方程思想就能求解.
拓展2以矩形为基本图形的折叠.
如图4,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E,把∠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F处.当△CEF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
图4
【解析】①若∠EFC=90°,则由折叠可知∠AFE=∠ABE=90°,所以∠EFC+∠AFE=180°,所以点A、F、C在同一条直线上,AF=AB=3,在Rt△ABC中,AB2+BC2=AC2,所以AC=5,所以FC=2,在Rt△EFC中,设BE=x,EF2+FC2=EC2,即(4-x)2=4+x2,所以可求得此时BE的长为②若∠FEC=90°,则∠FEB=90°,则由折叠可知∠AEB=∠AEF=45°,所以Rt△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E=AB=3.此时BE的长为3.③若∠FCE=90°,则点F落在CD边上,此时AF>AD,不符题意,舍去.故BE的长为或3.
【点评】本题要对Rt△EFC进行分类讨论,其中有两类是符合题意的,第三类不符题意舍去.分类讨论的依据是直角顶点不同,分类讨论时要注意不重不漏.
拓展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图象的折叠.
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
交于A、B两点,若将平面直角坐标系沿∠BAO的平分线翻折,使点B落在x轴上的点C处,求折痕与y轴的交点D的坐标.
图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及其应用,表面上看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折叠,归根到底仍然可以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折叠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前黄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沈红艳见习编辑: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