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忠
(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343009)
从财富的视角探讨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
吴立忠
(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343009)
中国人民正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然而,财富差距的悬殊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马克思的财富思想和邓小平同志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蕴含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
财富;马克思;邓小平;公平正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社会得到了全面地进步与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地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进入了一个矛盾的多发期,贫富差距悬殊,区域发展不平衡,既得集团利益藩篱的破除举步维艰,这些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创建,影响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应通过协调区域的发展、缩小贫富的差距,来实现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而无论是区域发展的协调问题,还是贫富差距的缩小问题,归根到底牵系到财富的问题。因此,本文试从财富的视角来探讨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在这里,笔者认为无论是马克思财富思想,还是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公平正义思想,并且认为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发展。
我们应该批判崇尚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人,批判物欲横流、消费主义的不良的社会现象,但我们不能批判财富,不能用白眼看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对待财富。把握马克思的财富思想是我们树立科学财富观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指出:“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不就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不就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1]
财富是人民幸福的基石,是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2]因此,人必须依靠一定的物质资料——“自然物质”或“劳动产品”才能生活,这些物质资料就是财富,这些物质资料必然具有使用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3]“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4]从马克思上述关于财富的思想中,我们了解到,使用价值是构成财富的基础,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财富是其他财富的基础,其他财富是建立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的。人若没有基本的物质财富,就不能生存,也就没有最基本的公平正义。
财富除了具有使用价值以外,财富也代表一种社会关系“它(财富,笔者注)是隐蔽在物的外壳之下的关系”,即“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一种物的形式”[5]。人没有作为社会关系的财富(资源),人就不能发展,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公平正义。
马克思把财富做上述理解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他把财富当做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实现,人的存在区别于动物存在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6]57,在于人能够通过这种活动创造出一个“物质财富世界”,诚如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的产品都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6]184马克思还指出:“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7]马克思正是通过人在财富的创造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生价值的,但这里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生价值的展现是以人拥有基本的财富与拥有作为社会关系的财富(资源),为前提的。诚然,从某个视角来说,人只有自由地创造财富才能拥有完全意义的公平正义。
从上可知,马克思认为“财富”既是一种使用价值,又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物化形式,是“物质内容”与“社会物化形式”相统一的东西,财富更体现着人自由地创造和对待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内在本性,人创造财富,不仅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而且更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财富不仅确证了人的劳动本质与社会本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只有拥有以物质财富为基础的各种财富,只有充分地自由地创造财富,才能拥有完全意义的社会公平正义。
马克思是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视角来认识财富的,他认为只有到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前提下,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而邓小平根据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物质财富极度缺乏等具体国情,提出了区域发展战略思想、东部率先发展等思想。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发展。财富和区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区域的发展是建立在财富增长之上,没有财富的增长,就没有区域的发展,反之,区域若没有得到协调发展,财富就不能更好地增长,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邓小平鉴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果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他认为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平均主义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而两极分化是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违背的。无论是平均主义,还是两极分化,他都是坚决反对的。他主张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裕起来,然后再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他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8]他还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9]277-278
共同富裕,可以说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实质。为了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国社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邓小平把中国东、中、西地区看作一盘棋,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候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9]277-278
从以上可以看出,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发展。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意图通过东部地区率先快速发展,来促进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更好,最终实现全国的全面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是非常重视发展社会财富的,他强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消灭社会主义的贫穷,为人民的幸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他同时强调创造出来的财富应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他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9]277应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否则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
然而,在当下的中国,往往先富起来的人,不是帮助哪些依然处于贫困的人民,而是把大把的钱财用于高消费,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方式,崇尚消费主义,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与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对财富不择手段的占有,对奢侈腐化生活的过分追求,对社会责任的冷漠,这与马克思的财富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不仅扭曲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而且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必要途径。
(一)贫富悬殊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正义
“不能把成功统统归之于‘人士’本身。成功不能离开社会,离开大势,离开团队,离开每一颗螺丝钉。成功人士是大河里的船,摇桨的船工,河里的水,吹帆的风,都少不了。”[10]正如成功一样,财富的创造也不能归功于个人,财富是社会的财富,而不是个人的财富。个人拥有的财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特定的社会机制下创造的。现在它属于个人占有,但它本应该属于创造它的一切人占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存在资本和市场的社会主义,[11]可以说,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利用资本来发展社会生产,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可以逾越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来发展社会生产,可以大大地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得不利用资本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但是资本在任何社会,逐利的本性不会改变的,若不能很好地控制资本这一本性,那么就会产生资本的霸权,导致谁拥有的资本越多,谁就会越来越富有,反之,则越来越贫穷,从而导致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当下贫富的差距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的霸权造成的。
综上所述,财富是社会的财富,财富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可现如今资本的霸权导致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因此,可以说,贫富悬殊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正义。
(二)约束资本的霸权,缩小贫富差距,维护公平正义
按照资本的逻辑,资本只会按照其逐利的本性运行而不顾及任何其他方面。如果一味地放任资本的霸权,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流向资本拥有者,使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来越富,导致两极分化。这违背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设想,这同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应对资本的霸权进行有效的约束。对资本的霸权进行有效的约束就要保证资本在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下循环,在社会主义的法制的轨道上循环,一方面,为资本的循环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资本的活力能得以充分地激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防止资本霸权的肆溢,超越法制的限度,追逐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超额利润。
对资本霸权进行约束有利于防止资本所有者得到不合理的社会财富,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资本毕竟是资本,资本不会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而改变其本性,有资本就会有剥削,就会有贫富的差距。因此要想缩小贫富差距,除了对资本霸权进行约束外,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还应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扶持后富群体。
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已采取了各种措施,削弱资本霸权来缩小贫富的差距。如减免农业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保障制度,加大对中西部财政方面支持以及政策方面倾斜,也就是通过宏观调控,让更多社会财富流向中西部地区。这些措施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财富的视角来探讨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同仁们继续展开深入的研究。
邓小平坚信,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他设想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利用积累的优势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而不发达地区也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发达地区的帮助达到富裕的目的。
中共中央正是按照邓小平这一设想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针对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党中央执行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当前,党中央加大了对中西部财政方面的支持以及政策方面的倾斜,加大了对贫困群体的帮助,这些无疑会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贫富的悬殊。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贪婪、自私、纵欲、奢靡与日俱增,随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侵害,而且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平衡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约束资本的霸权,加强人们的思想改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应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能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推动我国各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也一定能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实现以后,人们也就不再受到财富匮乏的物质困扰和财富积累的精神困扰,而是在大量创造的自由时间中使自身的潜能和本质力量得到全面发挥,使马克思的美的自由王国在创造主体面前徐徐展开。也理应相信在党中央领导下,社会的公平正义一定最终可以在中华大地上得到完全意义的实现!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79-480.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
[3]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
[4]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0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26-427.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184:7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4.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52.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10]秋末.成功是一种立体的风景(悦读)[J],人民日报,2014-01-02.
[11]吴元梁.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C912.67
A
2095-7238(2016)02-0022-04
10.3969/J.ISSN.2095-7238.2016.02.005
2015-09-08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视角解读中国模式”(项目编号:MKS1541)阶段性成果。
吴立忠(1979-),男,井冈山大学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孙悦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