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雪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M村干群关系变迁研究
□赵 雪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一直是我们国家的见过理念。但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仍然有不和谐的矛盾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矛盾就是干群矛盾。本文从纵向上分析M村的干群关系的变迁,发现M村的村干由传统的权威型转变为理性的科层制型,干群关系也由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村干;村民;关系;权威;科层制
自2005年《信访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很多村民为了自己利益不断组织上访,但很多上访在其性质上演变成了一种群体性的恶性事件,经常发生群众打砸村干部、乡镇干部等状况。虽然我国政府职能由“管理型”转变成了“服务型”,更加注重民主,国家也取消了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但农村干群关系还是愈演愈烈。因此,本文通过对M村的干群关系进行纵向调查,探索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手段,从而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服务建议。
M村在2005年以前村干部主要是当地具有权威的人,虽然基层政府是乡镇一级,但农村事务基本上是由村干部来管理。2005年之前,虽然国家还没有取消农业税,很多乡村为了村里各种事务要向农民收取费用,但在M村却并没有出现随意收费的情况,因为收取来的费用也是作为村里的公共费用,以至于村里有什么事务就大家一起出力,如修建公路。谁家要盖房子,村里大部分人都会免费去帮助,种庄稼也是相互之间“换工”,即大家一起干活,干完这家的又去干那家的。哪家做有什么吃的也都会分享出来给村里人一起吃,那个时候的M村处于一种高度和谐,大家关系紧密,互相信任,村里人之间即使没有血缘关系的也都相处得如一家人。
在这种高度团结的农村社区里,村干部的工作相对也会轻松很多,他们要处理的事务就是家庭矛盾。有的老人因为家里儿子不孝顺,没有尽到赡养的义务,就会跑来找村干部,然后道明原委后,村干部就会组织起那些年龄较长的村民到那户人家去进行劝说。有的人家夫妻俩闹了矛盾,也是由村干部带领村里较有威望的人一起去进行和解。
M村村落布局基本上是以血缘为纽带来成立一个小组,家庭在乡村事务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村民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没有什么事情也基本上不会找村干部,而村干部也不会随意去干扰他们的生活,国家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自2005年以来,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贫补助力度,更加注重民主,村民有了更多争取利益的渠道,但反而干群关系愈演愈烈。就拿扶贫来说,尽管近几年来,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但也还没有到惠及至每家每户的程度,因此,就需要有一些贫困指标,从筛选贫困户开始,就隐发矛盾。其实村干部筛选贫困户时,他们对村里的整体状况是基本上熟知的,但总要有一些经济指标来衡量一个家庭的贫困度,M村大部分人家基本上都是靠种地为生,有出门打工的但也都在农村修了房子,也是把根扎在了农村,并没有多少外出务工的人能够在城里买房。村干在评审贫困家庭依靠家庭固定资产,如是否有牛、猪,有土地多少,耕作能力以及家里是否有残疾等等来评,但评的时候村里人并不知道,以至于在国家在发放扶贫补助的时候,村民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村干,说村干处事不公。于是,就会发生矛盾,干群关系激化。
现在M村以及周边村寨的村干一般都是当地比较有钱的人家。和村民的关系的亲密度不如以前的村干,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市场经济使得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更加理性化,威望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再那么明显,当然,现今的村干也不如以前的村干那么有威望。
虽然村干跟村民关系不是很密切,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但只要村民有事找到村干,村干的态度比较冷漠或者是不能解决,村民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态度,辱骂,殴打村干更甚上访。
3.1 贫困的社会经济
贫困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最直接的原因,大部分村民与村干部发生矛盾主要是因为村干部没能满足他们的权益需求,这些需求大部分都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M村近几年发生的几起干群矛盾,一是危房改造,二是发放扶贫补助鹅苗。危房改造是因为有的村干部把名额给了那些房屋还相对不错的人家盖房,而那些没有房的以及房屋还很破的村民没有得到补助,因此,没有得到好处村民就去上访,要求政府给个说法,而这个又是村干部的筛选不慎所造成的,因此,干群关系在这个村里紧张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换村干部。发放扶贫补助鹅苗的事情跟这个类似,国家近几年将很多扶贫项目与私人有合作,就拿鹅苗来说,由私人先跟政府签订合同,需要补助多少只鹅,私人喂养之后给提供,这部分钱是由国家出的,可是老百姓不知道,他们还以为大队(很多老百姓还习惯称现在的村委会为大队)有财权,偏说鹅苗是大队出钱买的,有的没有得鹅苗的老百姓就把还未发放的鹅苗给抢了,有的对村干部破口大骂,说“我们家跟他们家差不多(经济条件),为啥他们有我们没有”,“有的人家住几层楼的大房子都有,我们都没有”,他们说的确实是事实,不过今年的鹅苗发放的贫困户还是13年所评出来的,制度的实施跟制定之间出现了一些偏差。
而在2005年之前的M村,村民们的社会经济状况都相差不是太大,并且没有补助发放不公等状况,在高度紧密的农村社区里,村里事物由村民们共同解决,而有了国家的各种补助之后,总会有部分人因为没有得到补助而产生对村干的不满,从而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仅仅只是依靠国家来补助,补助又不能惠及至每家每户,地方又没有多少财政收入,村落没有企业推动,缺少经济来源就必然会导致矛盾的发生。
3.2 村干选举既民主,又不民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不再是M村村民谋生的唯一手段,村民之间彼此相互熟悉的社区也变成了半熟人社会,即使是亲人之间,彼此之间的依赖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无论是情感交换还是权力交换都渐渐淡化。在这种彼此之间渐渐陌生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相互的关注度都不高,因此,村干部选举也跟大部分人都“没有关系”,普遍的观念认为“反正我又不当村干部,干吗要去”。但选举的场面却并不冷清,根据选举条例规定,选举需要当地常住人口中过半的人数参加投票选举,但大部分对此并不关心,于是那些参选村干部的就会去拉拢和本地他关系好的,或者去劝说老一辈较有权威的人去游说村民去选他,并且承诺当选之后会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
其实现阶段老百姓也没有多少事情需要村干部去做的,无非就盖章之类的,其他事情只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但总有村干没实事求是,对待上面安排的事情随意敷衍,以至于涉及老百姓利益,如发放鹅苗的时候就会产生干群矛盾,甚至连跟政府合作的私企都跟着遭殃。
随着科层制渐渐取代权威制,制度越来越民主化,选举更加自愿化,但在自愿的同时却给某些人转了空子,以至于不能选出能真正代表村民权益的村干。
3.3 百姓知识水平有所上升却仍不能与社会发展协同
经过走访,没有任何一个村干部说农村工作好做的,做任何一件事情,总有人会觉得不满意。在信访条例颁布实施以前,具有威望的村干部也并不能够满足所有村民的意愿,也会多少产生一点矛盾,只是他们无处发泄罢了。有了信访条例以后,很多村民便会将自己的不满,诉求一并爆发出来,通过组织村民群体集体到政府去反映自己的意愿,但他们的行为却不符合信访条例的规定,信访条例规定的方式是通过电话、邮件、走访等形式反映自己的诉求,可很多老百姓的方式却是一种暴力的集体行为,他们往往采取辱骂、打砸等极端方式来试图解决问题。其实,大部分的不规范的上访行为基本上是由几个口才较好、脾气暴躁的份子成员所煽动的,他们通过鼓噪、指使村民进行暴力行为。
当然,矛盾也不是单方面就可以产生的,村干的能力不足,素质较低也是导致矛盾发生的重要因素。很多村干本身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就存在着很多不公,没有征求大部分群众的意见,在产生矛盾时,村民对村干说话不客气,村干也同样使用强硬的语气,不与村民好好协商。
3.4 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是评审制度的不完善。贫困户的筛选不公也并非全是村干的错误,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政策制度的不完善,2014年,M村贫困户的评定由村民自己写申请,最后再审核,于是,整个村基本上都申请了,这是一种非常民主的政策了,但是到筛选阶段呢,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评为贫困户吧,那么国家负担就会很大。如果拿收入状况来评定,很多人肯定会为了评上而假报信息,而有部分人家即使会有大房子,但可能已经处于贫困的状态,农村房子不比城市,可以出租。因此,贫困的考核与评审标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要具体制定贫困标准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其次就是选举制度的不完善。村干部的选举考核不能因为当地的村民的不积极而成了家庭投票会议,选举应该有严格的监察制度。
随着乡村税费改革,国家取消乡村的三提五统,使得乡村以及乡镇不再享有财权,对于没有收入的乡村来说,乡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县市一级,乡镇的工作就是跑项目,通过从市里获得项目来谋求地区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督力度,使得很多人不太敢去跑项目,生怕不小心就犯了错误,因此,当前M村的经济处于一种尴尬的发展境地。干群关系也由传统的魅力权威型转变为理性的科层制,原始的干群关系受到血缘关系的影响而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局面,如今,家庭功能的弱化,理性化的人们的利益一旦没有得到满足,便会与干部撕破脸皮,从而导致干群关系恶化。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社会变迁当中产生的堕距。
首先,集中力量发展经济。M村是典型的高原地形加上严重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一方面限制了农业高科技的生产方式的推广,另一方面资源也严重欠缺。但正是因为其处于亚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凉爽,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建设贵阳市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为贵阳市的经济带来了很多机遇,M村可以凭借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外来人员,从而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M村最近几年来的果树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主要是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但要通过果树获得收益需要等待几年的时间以及精细化的管理,很多村民还是依靠土地来谋求生存,他们就在果树里种庄稼,这样很不利于果树的成长。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这一部分村民的扶持补助力度,鼓励他们好好种植果树,从而促进经济的内生性发展,而不仅仅只是依靠国家,只有经济上来了,百姓富裕了,村民与干部之间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村民之间也更加和谐相处。
最后,要完善政策制度。首先是审核制度、其次是选举制度。对于审核制度,应该要严格按照国家给定的贫困标准进行严格的公开审核,而不是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断进行评断。而选举制度,要真正做到公平选举,即使是面对选举不积极的选民,也要保证选举的公正性,参选人员不能大部分是评选村干的亲戚或者是交往密切人员。加大的选举的监督。
[1] 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贺雪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J].东岳论丛,2006(2).
[3] 钟涨宝.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杨春艳]
全省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高级研修班在我院成功举办
2016年10月17日-22日,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我院和山西省信息安全研究院承办的为期一周的全省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高级研修班在我院成功举办。
省经信委、省人社厅和我院领导对此次实训高度重视,省经信委副巡视员樊文彬、学院党委副书记史德源,省人社厅处长赵文星、省经信委人事处调研员余胜华等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省经信委网络协调处处长李凯军主持。
本次实训班是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能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继续优化的背景下,为防范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提升我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水平而举办。实训内容包括课堂学习和企业考察两部分,在贯彻和解读《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评估规范、验收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理论与实践,宣传贯彻工作思路及相关技术、安全、运维标准规范,交流成功经验和新技术等。同时,演示和体验工控系统渗透测试,讲解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此次培训聘请山西省信息安全研究院等单位专家以及省外知名高校教授进行理论讲授。实训部分得到了山西省工控安全联盟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的大力支持。
此次专题培训是我院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为工控系统交流学习搭建的平台,加强了我院与工控企业的合作,旨在为推动我省工控行业信息安全跨稳步发展贡献力量。
Study on the Chang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adres and masses in M Village
ZHAO Xue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and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has always been the founding concept of our country. But in some areas of China, there are still discordant contradictions,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radictions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adres and mas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dres and the masses in M village, and finds that the cadres in M Village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authority type to the rational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dres and the masses has also changed a lot.
village cadres; villagers; relationship; authority; bureaucracy
2016-06-15
赵 雪(1992-),女,贵州贵阳人,现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与应用。
F
A
1008-9101(2016)04-0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