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禄吴阳松
(1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管理系 广东 广州 5105072;2广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刍议*
周红禄1吴阳松2
(1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072;2广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就在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在高校的稳定性。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信息生态以及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和信息生成过程的不可控直接冲击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对此高校在思想上要重视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和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话语,从而维护好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在高校的稳定性。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着经济工作,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正视新媒体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对于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乃至国家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经济结构所形成的现实基础,是对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反映。而阶级统治时期,主导的意识形态总是与统治阶级的现实利益相关联。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那样:“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精神力量。”[1](P732)因而,意识形态的统治必然是国家统治的有机部分,意识形态安全也必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意识形态安全而言,目前学界基本上从国家的角度来界定,比如,杨永志、吴佩芬等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国家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志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地位能否长期保持稳定,及其自身能否阻挡外来冲击、避免思想混乱的状态和能力”,[2](P2)黄建明、杜阿奇认为“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主体意识形态安全而言的,即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3]何林认为“意识形态安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指保持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相对稳定、完整”。[4]综上,学者们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解存在差异性,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内容基本上达成共识,即意识形态安全都是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能处于稳定状态。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领域,我们可以在把握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进行界定,即在高校范围内,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实施,并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在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及高校教育对象与国家发展关联性的因素,使得高校处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十分重要的位置。意识形态作为特定阶级阶层的思想体系,其阶级性决定了主导的意识形态首要任务在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合法性,同时通过意识形态的政治动员和团结功能来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成员。[5](P4)因而,为了实现意识形态的维护统治和凝聚力量等功能,国家必然会对意识形态进行制度的安排。高校的教育职能正好能促成意识形态的功能,自然而然高校也就成为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必然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就对高校的指导思想就明确规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要承担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职责。因而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的稳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等重大问题。正是出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的考虑,中国共产党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为战略工作、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
高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同样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对象。意识形态旨在借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来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转变。诚如马克思所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P9)根据教育部2015年8月发布的统计数据,全国本专科的在校学生约为2 600万人。这么巨大的群体在社会结构中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传承者和社会的粘合剂的角色,他们的状态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讲,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6]正因如此,高校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也成为争夺的主要对象,并是维系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群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基于新技术下发展起来的实现信息传播,共享等媒体功能的媒介,主要包含智能移动手机、电脑等媒体。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的传播越来越依赖于感性传播,而新媒体具备多样性与海量性、多向性与互动性、及时性与共享性等特点正好迎合了高校大学生对于感性传播的需求,从而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诸多的新挑战。
首先,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接受的信息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加强了各国间的交往,大大缩短了不同地区人的交往时间和空间,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以空前开放姿态深入到思想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低成本等特点,新媒体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业已成为影响网民思想和行为的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和国家思想领域的争夺阵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于新媒体等现代传媒的广泛使用,使得新媒体等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拥有的网民规模已达6.49亿,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中,网民主体和活跃用户主要集中于青年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时代的成长起来的群体,青年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早已超越其前辈和长辈,不再依赖纸质书籍及口耳相传的方式,他们生长在事物均错综复杂的世界中,他们不再片面地接受书本或者课堂上的知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转向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以此为契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资本和网络技术优势,也开始以多维形式融入到网络世界,借助网络信息的传播加大了对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宣传。相关统计表明,目前通过新媒体等进行的传播中有过半是不良信息,但总体而言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涉及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法律方面的信息,比如,各种淫秽、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各种赌博、犯罪、毒品等教唆信息,违背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公序良俗的各种封建迷信、邪教信息等;另一部分涉及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方面的信息,如通过有意遮掩意识形态本质的网络游戏、影视、论坛、课程等形式吸引中国学生,从而达到弱化青年学生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目的。此外,还有带有政治目的的各种社会思潮以及宗教通过微信、微博等在新媒体上蔓延激荡。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和开放的信息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信息生态变得复杂,以致使得高校大学生不再仅仅听从高校课堂中的单方面理论灌输与阐释,也不单向地接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
其次,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复杂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过程的不可控性直接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需要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以及过程建设两个方面。从新媒体的开放现实来看,高校意识形态队伍的差异和意识形态过程的不可控性,直接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高校意识形态的具体工作者更多的是倾向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而对于这一意识形态工作的队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80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支队伍是在一个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成长的,他们接受着多元文化的熏陶,对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某些的误读和情绪,这是值得警惕的地方。进言之,教师本身存在是否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7]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境遇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也最终直接影响着意识形态能否有效地正确反映国家意志,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国家意志在高校的实现。对意识形态过程的不可控而言,在传统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对内容的议题设置和把关可以很好地控制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内容和途径。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正在改变生成与传播的形式和途径,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借助文学意识的感性形式,或融入广告宣传和影视节目的感性形象中,以文字文化无法与之相比的传播广度和传播效度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或每一个角度传播开来”,[8](P43)新媒体赋予意识形态崭新的传播途径和存在形式使得意识形态工作的过程难以得到有效把关与控制,从而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网络意识形态相冲突,由此影响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再次,新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特点冲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在今天所有的人都置身于电子化的互相沟通的网络之中时,新媒体凭借移动手机平台能高效快捷地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互动与交流而为大学生青睐,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当前高校内的90后大学生的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追求新潮、新奇、新颖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对“政治宣传”和“政治说教”普遍不感兴趣甚至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这就直接动摇了高校内课堂显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而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类各色新奇观点和信息正迎合了其心理特点,与这类信息相比,与中学教育趋同的意识形态理论教学等则显得更为“普通”令很多大学生“不屑”,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仅仅停留在进教材、进课堂两个浅层面,而无法进大学生头脑,从而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总是按照国家要求通过自上而下的一系列宣传、教育等手段展开,本身具有较强的可控制性,这种自上而下的宣传和教育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容易遭遇到互联网的截击,使得“台上讲的”与“网上说的”不一致,而现实中对这种截击的可控性和监管在新媒体环境下普遍较弱,很多时候教育者和宣传者宣传的内容和材料,在网络上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论调,正所谓“在场和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9](P23)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了其不在场的现实体验,从而使得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产生疑惑和混乱,这些疑惑和混乱直接冲击着高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效果。
新媒体在改变高校意识形态环境的同时,也使得高校诸多方面遭遇了新媒体带来的各种冲击与影响。积极应对新媒体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高校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和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话语,从而维护好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在高校的稳定性。
1.思想上重视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方式吸引着高校大学生,正日益深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思想、行为方式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因此,高校首先要加强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新媒体正在影响着大学生认知世界,获取信息,批判能力等,这些影响也必然会给高校日常工作带来新的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加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多角度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特点与思想规律,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其次,高校要主动触网争夺新媒体领域的新阵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新媒体上的思想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必然会去占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阵地也应该采取主动触网的方式去占领。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校园文化,校史资源,国家节庆日等活动,通过创办主题网站,公众号等方式来扩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地。第三,从高校意识形态的根本入手解决高校大学生关注的利益问题。意识形态无论存在的形式和传播途径如何变化,始终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根本,即现实经济关系。正如马克思说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P103)因此,高校要从大学生关注的校园利益问题出发,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高校各级层的沟通平台,利用好新媒体收集大学生关注的身边利益问题等,通过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解决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说服力。
2.行动上高校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鉴别力。媒介素养首次由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提出,它指在人们面对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思辨批判能力。一般而言,媒介素养包含对媒介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媒介信息与内容的解读、批判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主动有效、合理地管理自己的媒介行为等三个方面。随着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一个人的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媒介素养中尤为重要,是衡量一个人的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正确有效地认知新媒体和使用新媒体,进而才能具备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有效甄别,从而对不良价值观具有抵抗能力,但当前大学生青年的媒介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相关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普遍较弱,绝大多数还处于自发状态,对媒介道德的认识不足,对媒介功能认知比较模糊以及对媒介信息缺少正确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强化网络安全观的教育,已经成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内容和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作为一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内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提升,定期开设宣讲相关媒介素养报告以及各种相关知识讲座,普及新媒体相关知识,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媒介辨别、批判能力,强化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律法规观念。
3.体制上要着力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新媒体的新特点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依靠信息新技术,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已经不再单纯被动地接受来自上位传播的信息,而是通过对象对各种信息的感知和自我认知与需求的契合度来选择对象所用的信息,这样的一种选择权使得意识形态工作的模式由一种单向接受模式演变为双向互动式模式。这样一来,要达到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对象的不同来创新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比如强化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的工作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阵地,通过建立网络舆论来强化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借助慕课(MOOC)等方式来强化传统教育在网络上的延续等等。同时,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念的理论表达,其功能的实现往往通过特定的语言构建起自身话语体系来实现,因而,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获得必须要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由于各种原因,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严重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现象比较多,特别是与大学生话语的脱离。现实话语脱节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在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控制,通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话语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话语的衔接,大学生现实话语与网络话语的衔接等来构建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杨永志,吴佩芬.互联网推荐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3]黄建明,杜阿奇.积极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4]何林.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J].玉林市委学院学报,2007(0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N].人民日报,2013-12-06.
[7]邱仁富.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2(06).
[8]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曹李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4641.2016.03.07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视阈下党的执政形象提升路径研究”(15CDJ015)、2014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2014YK03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