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维度

2016-04-11 09:04谢鸿昆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战略布局道德建设民族复兴

王 洁,谢鸿昆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维度

王洁,谢鸿昆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要】“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布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性条件。推进“四个全面”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但道德无疑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建设关系到“四个全面”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润滑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总之,道德建设不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唯一方式,但其他手段的效力依赖于道德的配合。

【关键词】道德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民族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内容的“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涉及民生、发展动力、治国治党方略等重大问题,它既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又是战略目标。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道德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因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涵盖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社会保障水平等指标,一般情况下我们多从物质层面界定小康社会,原因有三:一是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都是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而且我国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等关键指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亟待追赶;二是物质指标容易量化,对政府而言,更容易将其作为考核指标,而精神层面的内容则看不见摸不到,难以作为量化指标;三是长期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影响,我们一度认为,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精神层面的提高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忽视了经济发展在某些情况下侵蚀精神生活这一客观事实。随着人际关系的冷漠、道德滑坡现象的蔓延、个体精神的焦虑与缺失等现象日益严重,我们开始意识到,小康社会的全面性意味着精神方面的不可或缺,意味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质的提高和飞跃。在一个充满物质财富的世界,如果人人都物欲横流,彼此缺乏宽容,不管是在不断扩张的城市还是在日渐凋敝的农村,人人都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的物质世界可能满足了我们感官上的愉悦,但永远无法满足精神上的寄托。所以,道德文明的培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有突破,我们更要为建设一个积极向善、充满友爱的社会而努力。

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企业家来说,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直接为小康社会助力。在现实中,有些企业家在赚取巨额财富后不思进取而沾上赌博吸毒等恶习,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有些企业家虽日进千金,但对员工却十分吝啬,对社会慈善也毫无兴趣。良好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意味着可以减少金钱的挥霍(从而将其用于再投资),也意味着可以与员工和社会分享部分所得,这些都是小康社会所需要的。二是对普通成员来说,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生动力。现在一些地方的民众赌博打牌成风,严重拖小康社会的后腿。具有勤劳节俭的道德品质意味着远离好逸恶劳,意味着不坐等政府扶贫和救济,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个人和家庭的贫困,这对小康社会的建成无疑是大有裨益。三是对政府公务人员来说,作为小康社会的组织者,具有清廉勤政的职业道德意味着对纳税人的负责,意味着不与民争利,不挥霍财政款项,这也是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所以,不管对企业家还是普通成员和公务人员来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都会对小康社会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二、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思想道德的润滑作用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没有30多年的持续改革和开放,就没有繁荣富强的中国,也没有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改革开放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中国。中国的过去依靠改革开放成就瞩目,中国的未来也离不开它,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因如此,改革没有过去时,只有未完成时。当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旧体制的小修小补已无法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全面深入推进改革。

改革的全面深化意味着利益结构的深度调整,它必然涉及到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再分配,涉及到相关利益关系的重新分割,所以,改革不可能没有阵痛,也不可能胜败皆服。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法律和制度为之保驾护航,也需要道德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调节和约束。例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它涉及到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企业利益与民众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关系,一方面需要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为了维护良好的环境,能够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或者适当压缩产能;另一方面又需要民众具有理性节俭的消费观点,避免因为不合理的需求而产生危害生态的供给,这些无疑都属于道德的范畴。再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对收入、医疗、教育等资源进行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对于资源占有较少的人员而言,它需要培育公平正义的意识,而对利益既占者而言,则要有相应的心理调适,摒弃狭隘的个人主义意识,树立共享的集体意识。

实际上,全面深化改革也正是重塑利益格局,培育良好道德风尚的契机。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与不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结构有很大关系,不公平的资源和利益分配导致一些社会成员有种被剥夺感。因此,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不信任,甚至仇视。在两极分化下的环境下,炫富与仇富并存,一夜暴富与嫌贫慕富心理普遍存在,整个社会的氛围充斥着焦虑和冷漠,道德底线不断被践踏。相反,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个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与社会情感的共鸣点,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希望和未来,它必然会对社会道德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充满希望和公平正义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友爱和温暖的社会。

三、全面依法治国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能否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不仅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更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虽然我们推进依法治国已有数十年的时间,但法治建设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立法水平有待提高,有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可操作空间又太大;选择性执法、暴力执法、多头执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现象较为突出;一些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淡薄,少数国家工作人员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现象依然存在。为了早日形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格局,我们必须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并且两手都要硬。

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府治理实践,我们会发现,忽视法治建设带来的是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以及无数的冤假错案,忽视德治建设则带来的是民众对法的恐惧,进而对权力产生盲目崇拜,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的。所以,法治和德治就像鸟之两翼,其中任何一个被弱化或忽视,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将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真正依法治国的历史并不长,法治建设尚处于不发达状态,在调整相关的社会关系时,应该主要以法律为主、道德为辅,只有在人人树立法治思维,法治社会真正建立起来之后,某些领域才可以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在现实中尽管有法律的惩罚和约束,但仍有人铤而走险,吸毒贩毒、贩卖人口、诈骗赌博等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对此,除了提高执法效率外,道德的持久教化作用也不可忽视。以德治国要求我们重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思维和文化的支撑作用。为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1],并真正将其深入人心。

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

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能否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仅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也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而且,从严治党对于推进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也有重要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中国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我们党正确处理党与法的关系,把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2]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历史的政党,曾经领导人民赢得了反侵略反独裁等的一系列胜利,这些胜利背后除了人心向背的因素外,党自身所表现出的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质等都是胜利的法宝。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我们党在新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有内忧也有外患,但根本的挑战来自于自身,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搞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干部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收受贿赂;还有的党员干部生活不检点,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虽然这些问题党员的比例不高,但绝对数量不小,这些蛀虫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腐蚀了党的战斗力和先进性。

对党员干部的约束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前者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后者是教化笼子里的权力持有者。人无德不立,党无德不兴。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是建设一支既有才能又有品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它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在加强党性教育的同时狠抓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3]具体而言,一是加强政治品质教育,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为契机,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引导党员干部忠于党和人民,两袖清风,勤政廉洁。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规范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行为,做社会主义道德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以积极的实际行动影响社会氛围和环境。三是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熏陶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弘扬传统美德,保持本民族特色。四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反对封建迷信,树立科学信仰。

党员干部道德素质的提高,除了依靠培训教育,还需要制度的约束。我们曾经有一个认识误区,即对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重于规章制度的制定,认为只要狠抓道德教育,就能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然而,现实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表明,没有制度的约束,某些党员干部不仅不会践行道德规约,反而会不断突破道德底线。所以,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制度建设与道德教育共同发力,二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2]包心鉴.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精髓[N].光明日报,2016-01-20 (13).

[3]梅黎明.全面从严治党务必抓好思想教育[J].求是,2015(21).

(责任编辑王爱玲)

On the Function Dimension of Moral Construction in the "Four Comprehensives" Strategic Layout

WANG Jie,XIE Hongkun

(College of Marxism,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Key words:moral construction;Four Comprehensives;strategic layout;national rejuvenation

Abstract:"Four Comprehensives" is a major strategic layout in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not only the milestone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but also the precondition of achiev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Promoting the "Four Comprehensives" requires to mobilize many positive factors,but mor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ertainly. Moral construction relates to the quality and progress of implementing "Four Comprehensives",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is the lubricant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ing the rule of law,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In short,the moral construction is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the "Four Comprehensives",but the validity of the other means depends on cooperation of moral.

DOI: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3.029

【收稿日期】2016-04-17

【作者简介】王洁(1986-),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6)03-0112-03

猜你喜欢
战略布局道德建设民族复兴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探索?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试论“四个全面”战略与中国梦的关系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