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浅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2016-04-11 08:23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杨湘萍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陶行知算式分配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杨湘萍

让“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浅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杨湘萍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的精髓,强调了“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突出了“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做上教”,“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作为学生要“在做上学”,“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因为“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因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他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即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让学生不仅通过书本学习,更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因此,实践性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基本特点,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这一理论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就是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下面选取三个教学课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一、“做”中教,此时无声胜有声

【案例】二年级乘法意义。

师:(课件演示)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100张电脑桌上共有多少台电脑呢?用加法算式怎么算?

生开始列加法算式:2+2+2+2+2+……

过了一会儿,有几位同学想到了什么,停下来,开始和同桌轻声讨论,绝大部分同学还在认真地加着。

师会心一笑,什么也没说,课堂上只有学生的动笔声音,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几分钟时间。

生终于都停下来了,并且纷纷举着小手,有的嘴里还在议论。

师:(轻声地问)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我们发现100个2相加太麻烦了!

生2:100个2加起来,算式纸上写不下了!

生3: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呢?

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引入乘法教学。

这个片断是特级教师徐斌教学的片断。其实,在好多老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过程中,类似徐老师创设的情境也很多,但在教学时,绝大部分老师没有像徐老师那样耐得住寂寞。往往当一、二个学生有所感悟时,马上就会揭示课题,于是,绝大部分学生奉命停下,仔细倾听那一、二位同学发表意见。这样的探究活动,只是少数思维灵活的同学探究而已,而绝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感悟,没有发现,他们的学习活动就被叫停了。而徐老师却做得比较到位,他没有被那寂静的课堂打乱教学进程,而是放足了时间,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深刻体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其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一种短暂的心理空白。同时,由于每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所需的时间也不可能同步。因此,我们一定要留足思考的时间,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预设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程。我们老师在这段无声时间里的等待,就是一种对学生的期待,在这期待中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是有期待,有希望的,学生也在老师无声的等待中学会了内在的自我肯定,培养和增强了自信心。

二、“做”中学,获取知识更深刻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数学在哪里吗?其实,数学就在你们的手指间,不信?我们来试试。

师出示一个圆,问:怎样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份?

生:折一下。

师:(操作,任意折)是这样折吗?

生:不,应该对折。对折以后才是平均分成两份。

师:刚才我们表示了一个圆的二分之一,其他图形上也能找到二分之一吗?试试看。

生拿出准备的图形纸片操作,折出各种图形的二分之一,并展示交流。

师:你能折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吗?试试看!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扎根脑海。课中,老师给了学生“做”的时间和空间,在操作、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学生顺利地认识了更多的分数,悟出了分数的意义。

三、“做”中教学,让智慧闪现

【案例】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到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实践基地劳动,将总面积按1︰2分配给两个年级,两个年级的种植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教学片段:

生:根据图意画出图形。

师:五年级与六年级的种植面积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小关系?两个年级的种植面积与总面积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通过作图、思考、讨论,学生的解题思路活了,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多种解法。

就在学生兴致正高时,教师紧跟着追问一句 :“30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还可怎样分配?”

生1:可以按照2︰3分配。

生2:也可以按1︰3、3︰7、7︰8等多种方案分配。只要总面积除以总份数除下来正好都可以。

生3:(补充道)分配时,六年级应分多一些,因为他们比五年级的年龄大。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考虑问题很全面!接下来你们就动手分配吧。

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划分,然后小组讨论,结果又出现了将300平方米平均分成3份、5份、10份、15份等按任意比分配的不同情况。

理想的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应该解决生活中一些跟学生、社会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这节课上,学生在画一画的动手操作中自己去设计、绘图,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出了多种分配的方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得到了充分锻炼。在分配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还从中领悟到五年级同学年龄小,分配时应少一些,劳动中应相互帮助等道理。

“儿童中的智慧在于手指上”(苏霍姆林斯基语)。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陶行知算式分配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怎么写算式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