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案彰显大写的公民意识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的魏思铭、张亦凡、张东港、夏瑞敏、程晓雨、乔心6名学生《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在全国政协委员王元的协助下,被提交至全国政协大会。
青少年关心政治,关心身边的人与事,关心时代与家国的梦想,社会才能创造奇迹、创造新生、创造希望。
小提案,大历练。在不到两千字的提案背后,是学生们与社会两个多月的“沟通与对话”。从选题到数据,从制表到访谈,从写作到修改,与其说这是孩子们参与“政治协商”的预演,不如说这是年轻的中国公民在使命与责任的路上起步奔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今天的中学生已经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童。尽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迷茫,但他们只会比父辈更进步、更明智、更开放。公共政治与他们相关,他们也乐于参与到严肃而宏大的政治生活中来。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关切节俭教育,留意母婴室建设……他们有扫一屋的能力,更有扫天下的热望。
一份《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的背后,彰显的是大写的公民意识:一是了解社会。他们奔走在西安的街头,采访路人进行问卷调查。这种走出校门、悉听民意的行为,实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二是掌握国情。这群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对新媒体技术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在网上网下的实践中,他们完成了对课题、城市、国家的体认。三是参与政治。政协制度作为课本知识被广泛传播,但青少年对之缺乏深刻了解。通过模拟政协活动,他们感受到了政治参与的魅力与力量。
对政协机构或政协制度来说,高中生提案是支持,更是鞭策。政协的门越来越开放,让青年人多接触、感受、参与,不仅契合政协制度的宗旨,也是中国青年熟悉、理解、关心、参与政治的现实路径。这对于委员们来说,必是另一种深沉的提醒。
从历史角度看,路往哪儿走,风往哪儿吹,年轻人才是方向。青少年关心政治,关心身边的人与事,关心时代与家国的梦想,社会才能创造奇迹、创造新生、创造希望。今天的他们不仅会在题海与考卷中遨游,也能在国家与梦想的大路上奔走。因为青年关心国家,这个国家才让人充满希望。
这一份认真与执着,这一份专业与出色,这一份情怀与胸襟,是未来版中国公民的投影。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4日 邓海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