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坤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校区 甘肃 平凉 744000)
语文教育三层累世界及其建构研究
张汉坤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校区甘肃平凉744000)
在当代语文教育中,认知语言知识、文学欣赏品美和启迪文化智慧诸方面形成“层累”,之间相互关联,又彼此互动,充分地体现语文教育的弹性层次,揭示学识与才能活动累积的性状,创构一种心灵引领、心灵行走的文化生命的人文世界。
语文教育三层累世界建构研究
一个语文教育的时代到来了。我们提出“语文教育”这个命题,一方面是把“语文”放在“教育”的范畴思考,在人的文化素质养成的层面,拓展更深广的理论视阈和实践视阈;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时期语文教育在“工具性”、“人文性”之间摇摆或偏颇,回到它的本身,寻求其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美国哲学家曼斯菲尔德教授在一次哈佛大学的讲演中说,当代教育要容纳“伟大的书籍”,我们时常听到的是对“优秀”要求,却很少听到对“伟大”的追求。“伟大”则注定与“人类之高贵”有关,意味着对“个体性”的培养。实际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是要“先立乎其大者”,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立”心性、智慧和人格“大”的培养,对受教育者的人生素质和生活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育,应该始终与不同文明的“伟大书籍”相遇,塑造一代代人的“伟大心灵”。为此,我们应该向着这样目标不懈地“行走”。
语文教育可谓“大而化之”的教育,言其“大”,意指它不仅是“习其句读”,还是“传道、授业”的教学活动,上穷天演下尽地理,纵横人世间生活,格物致知,积学而用,涉及文学、哲学、科学的多个文化领域,反映人类与自然、社会诸多的范畴。可以说,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论其“化”,语文最直接地承载与传递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语文教育就成了涵盖语文教学而扩展的人文活动,通过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从而在提高整体语文素养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文化品格、精神境界的养成发展。其文化“化人”是其本质所在,人们在心灵“行走”活动中,语文“化”之于精神生命的成长,并成为“掌握世界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联接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代,体现知识与能力、智慧与素养,关系到人的整体发展。以此,语文教育必然建立“合目的”、“合规律”学理与实践的科学体系。
由此看到,语文教育并非是“语文教学”概念的转换,而是要突出其教育的主体,科学地解决“语言”本体、“义理”重心、“语用”目的问题。从语文认知生成层面看,在掌握与积累知识,形成并提高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语文学习和人的智慧发展整合在一起;从语文社会学层面看,语文活动是“社会事实”、“社会存在”,在学习中,了解社会,学习生活,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的提升与完善;从语文哲学层面看,“我们在语言中发现自己和实现自己。语言造就了我们自己,也造就了我们通过谈话与之交往的他人。语言是人的一种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构成了人的生活,人的生命。”那么,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终极关怀的表征。
必须认识到,语文是一个内涵深厚、形式丰赡又结构谨严的学科,是中华民族母语赖以表达与发展的显学,是五千年汉文化以及世界文化融汇与推衍的表现形态。对语文的轻慢和悖逆是要不得的。笔者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语文是大生命之学,语文教育是大文化人生的智慧活动,是心灵引领心灵,行走在凝结千秋文化的语言树林,行走在流淌万里智慧的意义长河,行走在个体成长完善与文化发展的世界。笔者通过四十多年的教学和研究,摸索探讨语言、文学和文化三层累的教育模式与教育实践。
美国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其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说:“课程与其说是‘跑道’,不如说是‘在跑道上跑’,强调的跑的过程,以及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我几十年教学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教育有极其生动的活动场景——一个心灵带领一群心灵,行走于语言与意义的世界。突出“行走”这个关键词,就在于强调主体的自主、能动性,突出智慧思维的过程,从而建构一种生气灌注活力四射的完整而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
笔者提出“语文教育——行走在语言和意义的世界”的教学观,描述语文生动丰富的学习空间,阐发“语言”的内质,揭示“意义”的深度模式,谋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要求。“行走”指教学的行为、行动,用来揭示语文思维活动特征,注重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得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威廉·冯·洪堡特指出,语言“包含着必须细致地加以区分的极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概念进行指称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精神劳动,它把概念转化为一定的思维范畴或言语范畴,而词的完整意义是由着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语文教育的独特性,就是了解人和事物指称的概念,学习掌握社会化规范的语言,“借以理解我们自己和世界的那个继承下来的意义‘视阈’”。其过程就是实现从“语言范畴”、“思维范畴”向意义“视阈”的转化。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实质问题就是“行走在语言与意义的世界”。
《易传》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语文教育“形而上”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接受文化之道、人生之道。“形而下”就是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把“形而上”和“形而下”联系起来的,完整地凸显学习主体的思维活动。听读的接受,抑或说写的表达,既出自人之为人的“对话”,植根于人生的生活情境。体验、接受、理解、感悟的语文活动,可谓心灵的“行走”,不断地激活、提升生命的智慧。
多年语文实践证明,语文行走教育有其显著的特点,自主能动。用“行走”形容语文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自己站立起来,自觉地行动,始终保持“能动”的品质;不断地开掘进取,坚持探究的教学方法,打通古今、融汇中外,突破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进行重构,创造新质,使外在于己的“自在之物”转化为被自己拥有的“为我之物”;“行走”教育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唤起这种生气勃勃的活力,把情感和思想统融汇一起,把语言训练与人文教育熏陶统一起来,把教学过程与方法有机地结合一起,以积极的态势和创新的契机,产生一种独特的语文教育力。
在语文教育的学理范畴中,语言是基础,基本部分,它的表现形式;意义是深入、升华的部分。拟以概述形式展示“语文世界”:第一层面,文字、文学、文化;第二层面,知识、能力、素养;其次感情、智慧、人格;再次,生活,人生,生命。从中可以清晰看到“人文世界”是一个广大而深邃的多维教学空间:(1)以文字为工具、文学为范式、文化为背景的人文学理范畴维;(2)从知识转化到能力,进而提高素养的人文功能体系维;(3)注重感情,激发智慧,建立健全人格的人文审美价值维;(4)关注生活,揭示人生,探讨生命意义的人文终极目的维。这四维之间互动链接,意义关联,形成层进关系。如“文化、素养、人格、生命”这个系列链状上,人在广泛的文化滋养中,才能有良好的素养,但素养高低关系到人格,而人格发展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得到提升。所以,语文教育就是指导学生在这广大而纵深的“语言和意义”的世界,自主、能动地“行走”,不断地探究前进;而且这种文化的智慧的“行走”,使学生的学识与人生素养得到深入,提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审美的形态,是文化的精髓。因此说,文学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孔子谆谆教导说:“不学诗,无以言。”西方现代哲学家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文中,要求人们“要以生命的眼光看艺术”,“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文学品美教育观突破了语文教学的瓶颈,“品美”切中肯綮,就是通过“品”的途径,揭示文学“美”的特性品质,拓展认识空间,提升文化品位,达到良好的审美教学效果。
开展文学教育的探讨,针对语文教学层面低、知识体系滞后和文化精神缺失的现状,以学生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指导,与当下语文教学互渗互通,获得高效能的教学质量,将更加能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需求。这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新动向。多年来,笔者坚持“文学教育”旨在,阐述文学“存在与表现”的理论,指导学生在“熟读精思”、“虚心涵泳”中增强悟性和感受力;领会文学深刻的思想、优秀的语言与艺术境界,提高学生“神”性审美和表达力;在文学互动“对话”的实践活动中求新、求异,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创造性思维品质。
“品美教育”,提出文学审美品格建构的新观点。研究价值在于,总结文学阅读、欣赏和品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现代批评观认为,文学文体都有着其独特美学设计,追求独特的美学目的,同时又反映特殊的秩序和法则。文学品美观立足于文学的美学规律和法则,运用哲学本体方法、美学评价方法、结构批评方法和“对话”诠释方法,着重于三个方面研究,其一,从作品本体入手研究文学美的品性,领会文学的蕴含和艺术表达;其二,从创作主体出发研究文学美的品格,把握散文的个性和风格;其三,从接受者角度研究文学美的品味,探讨文学表达的手法和技巧,等等。形成文学多角度、多层次“品美”的面面观,使其研究有可靠的理据性,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有充分的实施可行性。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我们进行语文文学教育,以文学的内容、手段和姿态进行教育,学其精髓,收获其丰赡,丰富学生审美的生活和人生。也就是行走向文学,行走向艺术,行走向美,从而建构诗意的语文世界。
我们生活在文化中,无不受到文化滋养,又潜在地传承了文化。语文教育是对文化最直接的承载和运用,一方面把文化的精华接受过来,融化于成长的幼小心灵;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人的过程,推动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古代人们对文化是从认识方面定义的。《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揭示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规律。今代人对文化的理解,深入生活的体认。钱穆说:“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命’。”欧阳教认为,“我们有两个天性,第一个天性就称为自然,第二个天性就称为文化。”强调指出:“文化就是我们的体外‘器官’,就像你肚皮里的五脏六腑一样,你没有办法割舍,你就在这文化氛围里面过活。”教育的真谛就是“人成为人”。语文教育者站在那阳光锈擢的铜鼎下,重温崇敬的先师教导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语文教育的品质和应该有的行为。
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经验、生长、生活”的课程理论,指出其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方法。强调学生所学的知识经验要与个体经验联系,逐步深入到更广泛更“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生长”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目标。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维能力的“生长”,而且注重他们的学习知识、提高素养和锤炼品行的文化“生长”。“生活”,指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生活。
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和文化创新诸多功能的文化。语文教育的活动中心就是人和文化,教人学识,育人品行,最直接而现实地实施“文化化人”的目标。语文文化教育,是一种必然过程,也是一种高度境界,它以追求真善美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和幸福为终极目的。因此说,语文教育体现了人类文化所蕴含的最根本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其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
我们生活在文化中,无不受到文化滋养,又潜在地传承了文化。语文教育是对文化最直接的承载和运用,一方面把文化的精华接受过来,融化于成长的幼小心灵;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人的过程,推动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叫人注重发扬光明的美德,并推己及人,使身边的人也都能弃旧图新,最终达至最完美的人格境界。商汤在沐浴用的铜盆上刻下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勉励自己时刻求新、创新,“是故无所不用其极”,要付出最大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境界。因此,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培养“至善”“至美”的文化人格。
严复《救亡决论》指出:“人生之计虑知识,其开也,必由粗以入精,由浅以至奥,层累阶级,脚踏实地,而后能机虑通达,审辨是非。”这里的“层累”,意为逐层积累。对于语文而言,从浅到深的知识体系有其层次性,从低到高的学习与能力提升,无疑是不断地积累、变化的过程。
坚持“全息性”“大语文”教育理念,把“知识、能力和素养”结合起来。研究和践行“语文三层累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三各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提出“语文行走在语言与意义的世界”教育观,突出学习与思维的过程,不断增加知识的厚度;践行“文学教育”,开展审美欣赏,接受艺术熏陶,提升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文化教育”,理喻社会生活和人生意义,扩展人文价值视阈的宽度。
以此,认知语言知识、文学欣赏品美和启迪文化智慧诸方面形成“层累”,之间相互关联,又彼此互动,充分地体现语文教育的弹性层次,揭示学识与才能活动累积的性状,创构一种心灵引领心灵行走的文化生命的语文世界。
注释:
[1]《易经·贲卦》见《周易》[M].中华书局,北京:2006:117.
[2]鲁迅杂文[C].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72-90.
[3]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中编).“反思·对话·文化自觉”篇[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10.
[5]经学子籍[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5.
张汉坤(1965—),女,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G633.3
A
1007-9106(2016)08-01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