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与趋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的发轫与发展

2016-04-11 01:32胡杰容
社会工作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督教社会学教会

胡杰容

动力与趋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的发轫与发展

胡杰容

教会大学不仅是早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萌芽的基地,也是其蓬勃发展的载体。基督教伦理和教会组织资源、西方基督教会“以学辅教”的生存策略和教会大学的办学理念共同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教会大学的生发。但随着教会大学生存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在回应中国社会问题的需要下,社会工作教育呈现出本土化、去宗教化的发展趋势,并被纳入应用社会学的范畴。

教会大学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世俗化

胡杰容,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2249)。

专业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能够引进中国,教会大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近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扮演了发端者的角色,对专业教育的系统化和本土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杨齐福,2004:169)。譬如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是民国时期传播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养社会服务人才的重镇,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课程体系、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系统的专业实习使其成为中国早期社会工作教育的典范(胡杰容,2010)。因此,对中国近代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教会大学发生史的研究,不仅要回顾与梳理相关的史实材料,更要在此基础上,思考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发展的因素,探索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呈现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在概述社会工作专业引入中国教会大学概况的基础上,结合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历程及其专业建设实践,分析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引入的动力与发展的趋势。

一、教会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的概况

20世纪初,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了一批教会大学,包括北平的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和震旦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山东的齐鲁大学、武汉的华中大学、福建的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杭州的之江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天津的津沽大学和苏州的东吴大学(谭双泉,1995)。尽管教会大学是西方殖民文化输出的产物,但客观上引介了新兴学科进入中国。1905年,美国传教士孟·阿瑟(Mom Arthur)在圣约翰大学讲授第一门社会学课程。1914年,美国传教士葛学溥(Daniel H.Kulp)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学系(阎明,2004:8)。从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萌芽与成长上看,教会大学不仅是早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萌芽的基地,也是其蓬勃发展的载体。20世纪上半叶,在华的16所教会大学几乎全部开设了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其中,沪江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这9所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或社会工作专业(郑杭生,2000:68)。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燕京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完善,而金陵大学独立创建社会福利行政系。

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史上,教会大学是社会工作教育发端和发展的担纲者。社会工作专业在教会大学的引入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社会学系的初创者或者社会工作课程的主持者通常具有基督教背景,大部分具有社会学教育背景的传教士。他们不仅充任师资,更直接参与新专业的筹建。例如沪江大学第一任社会学系主任葛学溥(Daniel H.Kulp)、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建者步济时(John S.Burgess)、华西协和大学社会学系的领军人物罗成锦(Harold Deeks Robertson)等都是基督教传教士。此外,金陵女子大学的首任系主任是Truddy,随后由Mereb.E.MossMan接任(王世军,2001)。其次,社会工作专业一般依附于社会学系,但服务中国社会的实用主义立场使得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在社会学系中格外受到重视。例如,东吴大学校长杨永清在谈到社会学教学科研时指出:“我们的首要重点不是在大量的社会学理论上,而在于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上。当然,在这里,理论和实践又是不可分的。但我们的目标是培训出能规划指导社会服务计划的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只会写些社会问题论文的社会学者。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培训基督教社会工作者的学校,在某种意义上说,就像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我们的一些教师就是在那儿接受培训的(孙志丽、张昱,2011:36)。”第三,强调科学的社会调查和专业的社会服务。教会大学非常重视社会服务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强调开展科学的社会调查成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前提。例如,步济时提出,社会服务不同于慈善救济,要结合社会调查,强调服务的科学基础与原则(步济时,2005:179)。葛学溥也主张,“提高公共福利,不仅仅通过慈善方面的救济贫苦,而且通过对社会状况的深入研究,达到改正社会秩序中的陋习的目的。(杨齐福,2004:169)”。即通过社会调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社会服务、提高社区福利。而华西协和大学的张凌高在讲授社会调查时,也非常强调通过经验调查来发现社会问题,以改善城市社会状况(麦克莱恩,2011)。这说明在一定的程度上教会大学开展的社会服务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宗教慈善,开始注入科学和专业的元素。

二、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发轫的动力

近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的发展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具体来说,基督教伦理和组织提供了资源支持,西方教会“以学辅教”的发展策略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引入准备了契机,而教会大学重视职业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为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了生长点。所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教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基督教文化与制度资源、西方教会在华生存策略和教会大学办学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基督教伦理和组织提供的资源支持

从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的发轫来看,基督教伦理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了理念支撑。基督教义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之间相通与互融,基督教的“友爱”、“布施”、“救赎”等伦理核心融入了社会工作价值观,成为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的思想基础,甚至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左鹏,2007)。其次,基督教会为社会服务提供了组织基础。社会工作源于基督教会的助人实践,无论是慈善组织会社的“友善访问员”,还是睦邻组织运动的社区工作者,很多都是宗教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早期,教会一直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简言之,基督教伦理是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重要源泉,而教会组织不仅是社会服务的供给者,也是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积极推动者。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专业在华引入与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的发端具有相似性。1909年,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Burgess)受普林斯顿大学驻华同学会的派遣来到北平,依托基督教青年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1912年,他发起成立了“社会实进会”(Student Social Service Club),面向社会贫困阶层开展基础教育、健身娱乐等社会服务。为了提高成员的服务能力,他积极筹划通过大学教育培养社会服务专门人才,并于1922年通过北平基督教男女青年会与燕京大学合作,组织成立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因此,他也被后世学人称为“中国社会工作之父”(阎明,2004:12-16)。

教会组织还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就业场所。社会工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充实社会福利服务的人才队伍,把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输送到相应的社会领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期燕京大学社会服务人才的职业领域主要是教会组织、慈善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可以担任教会联合会秘书、教区工作者、助理牧师、基督教男女青年会的秘书;也可以到各种慈善机构包括孤儿院、济贫院、国际赈灾协会、中国红十字会、地方社会服务处工作;或者从事城乡社区发展,包括农村和城市社区发展方面的工作;担当疗养娱乐胜地的领袖;或者开展平民教育、工业福利、医院社会服务。①Yenching University(Incorporated in 1889 as Peking University)Bulletin(May 1925).Colleges of Arts and Sciences Announcement of Courses1925-26,Volume Vii Number 21,Peking,China.pp3-12.教会组织是教会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学生的重要职场。

(二)西方教会生存策略与教会大学办学目标提供的契机

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的发展与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处境与策略选择具有紧密的关联。在中国民众的信仰体系中,佛教和民间宗教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没有基督教传统的中国,基督教在传入之始即步履维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宗教团体的传教活动遭到更激烈的抵制与排斥。西方基督教会不得不改变生存策略,依靠文化教育或借助社会服务来传教,即“将基督教的宣教事业与慈善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结合起来,以实践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毫无疑问,社会工作教育为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和基督教传播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同时,社会工作被视为传教的一个更加有效的工具。葛学溥曾经指出,“社会工作在基督教宣教中是基督教使用的一种科学技术。它应该被认为是基督教宣传的方法、目标和组织的一个逻辑性的发展结果”,因为“社会工作在所有的具体工作中都使用个别对待的方法和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个人问题,这在改正陋习上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基督教只有通过这种人与人的接触、人格影响人格,才能有效地宣传(杨齐福,2004:169)。”总之,在华基督教会的社会服务需要专业人才来实现“以学辅教”,最终实现中华归主,这为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教会大学引入提供了机会。

西方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一般由传教士担任首脑,并依赖教会提供资金支持,成为贯彻教会使命的重要场域。随着20世纪初西方教会的文化输入走向灵活与务实,教会大学逐渐改变了生存策略,努力探索它们在中国教育计划中发挥的作用,开始主张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基督教精神,向学生灌输社会服务、建设中国农村的思想,通过为中国社会服务来为基督教服务成为教会大学的最佳功能目标(卢茨,1987:266-267)。教会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与中国现实紧密联系,通过培养经世致用的专业人才为中国社会服务,以增进中国人对基督教的亲密感。以燕京大学为例,其倡办者司徒雷登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强调服务本土社会。他曾公开表示“燕京教育目的,是以养成一种合作、建设、服务人群的精神以服务社会、国家……我们不要变成世界最有名的学校,也不要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学校,而是要成为中国最有用的学校(司徒雷登,1982:90)。”这一办学方向也体现在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中。尽管作为一所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必须承担传教布道的任务,它将培养专业人才服务本土社会作为宗教传播的途径。因此,创建社会工作专业完美地契合了教学大学重视职业教育、服务本土的办学宗旨。

从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的创建看,步济时试图通过在燕大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这一意图与教会大学的宏观旨趣一致,更与燕大的办学目标和学科建设重点不谋而合。在初创时期,学系章程明确规定,社会服务专业强调培养高效率的社会服务者、社区事务的领导者、社会改良的组织倡导者、合格而负责的国家公民。①Yenching University Bulletin(March 1927),Announcement of Courses1926-27,Volume ix Number 21,Peking,China. pp7.华西协和大学社会系的办学宗旨也是“尽量适应中国之三种特别需要为标准,一是社会化之良好,培养公民与社会建设事业之领袖人才;二是科学化之社会工作;三是科学化之社会研究(麦克莱恩,2011)。”总体看来,教会大学重视职业教育、强调服务社会的目标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了引入的契机与发展的空间。

概括说来,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引入中国,传教士是主体力量,这和社会工作专业与基督教伦理的契合有关,也与西方基督教会文化输入途径的转变和教会大学的办学目标直接关联。教会大学创建社会工作专业即是为宗教服务团体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不仅契合了基督教会“以学辅教”的策略,也切合教会大学重视职业教育和本土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

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教会大学发展的趋势

虽然教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轫受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和西方差会“以学辅教”策略的产物,但它必然要受到当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教会大学在华生存环境的影响,也必须回应当时中国社会问题。这些因素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会大学的发展出现了本土化、科学化、应用社会学化的趋势。

(一)从外来走向本土化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来看,它是西方基督教团体为主的慈善组织,在吸收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科学慈善的方式对现代化过程中社会问题的回应。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教会大学的引入与其在西方的产生几乎如出一辙。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的建立即是为了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提高社会服务的水平。从办学目标与过程上看,无论是葛学溥建立沪江大学社会学系和沪东公社,还是步济时建立社会实进会和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最终目的都是通过专业性教育培训社会工作人才提供社会服务。在师资来源上,外籍学者包括来自基督教青年会的兼职教师占主体地位。自燕大社会学系建立到1931年前,主体的师资力量主要是西方传教士,基本是移植西方的社会工作教育的理念和技巧。早期燕大社会工作教育专业主体性不足、自主性不强,基本上是拿来主义。

随着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权运动的深入,教会大学的管理权力、资金来源、师生构成、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中国化的转向,社会工作教育也开始了本土化尝试。以燕京大学为例,1929年,吴雷川担任燕京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同年,步济时离任社会学和社会服务学系主任,由许仕廉、吴文藻、赵承信、林耀华先后接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从中国社会需求出发,满足本土需要。许仕廉明确提出,“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培养高等社会服务专门人才,设立社会服务速成科,培训在社会服务机关工作的在职人员,特别注重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情况,掌握搜集科学材料的方法,教育上以结合本国实际为主”①燕京大学(1930):《北平私立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课程一览》,社会学系专刊甲组第九种甲。。在师资构成上,战争或个人原因导致具有基督教背景的外籍教师大量离校,严景耀、雷洁琼、林东海、倪逢吉、张鸿钧、王杰仪、袁贻谨、吴榆珍、张折桂等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主体力量②Yenching University Bulletin(October 1930).Announcement of Courses College of Public Affairs 1930-31,Volume xvii Number26,Peking,China.pp2.。在课程体系中,不断增强中国社会问题类课程。从燕京大学1929~1932学年的课程计划看,杨开道和拉姆讲授社会问题,许仕廉讲授中国社会问题、人口问题;周景福讲授农村社会问题、拉姆讲授工业社会问题。在课程学习中,教师主张学生们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倡导社会政策的形成,来满足本土社会需求和推行现实的社会服务计划。随着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社会服务专业积极响应这一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增设大量乡村社会学、乡村社会服务方面的课程,开设有乡村社会学、乡村社会学研讨班、乡村社会问题、乡村社会运动、乡村社会服务行政等课程。③Yenching University Bulletin(August 1931).Announcement of Courses College of Public Affairs 1931-32,Volume xvi Number24,Peking,China.pp13-2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服务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联系中国现实、服务中国社会的本土化意识。在专业实践方面,强调回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杨开道主持清河试验区,张鸿钧带领学生前往山东汶上县参与乡村建设运动。这些可视为中国学者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努力。不可否认,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是一项未竟的事业,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植入与中国本土情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张力。

(二)从宗教性走向世俗化

教会大学的宗教背景使得社会工作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随着教会大学从传教机构向文化教育机构转变,社会工作教育的宗教性逐渐淡化,走向世俗化。例如,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学系初创时期,步济时与甘霖格、欣克利及基督教青年会的兼职讲师开设了6门与宗教相关的课程,包括社会宗教制度、男青年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女青年及其女青年会服务、基督教青年会及其服务、组织性的教会服务、男青年工作者的问题,另外与宗教学院合办宗教社会服务专业,开设4门相关课程,包括基督教福音教义、当今社会问题与基督教伦理、从宗教伦理价值观看当今社会运动、教区社会服务实习。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男青年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女青年及其女青年会服务这两门课程一方面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讲授男女青年的成长过程及其成长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外实习中亲自组织领导基督教男女青年会的工作,每学期参加至少十次的男童领袖短会和圣经研读小组④Peking University Bulletin(September 1924b).Prelimary Announce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of the Department of Christian Ethics and Sociology of the School of Theology of Peking University 1924-25. pp3-6.。

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兼职教师数量不断下降,与宗教相关的课程数量逐渐减少。自1930~1931学年后,基督教青年会外聘教师开设的男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改为青年团体领导工作,女青年及女青年会工作改为志愿团体指导工作,并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男女青年会社会工作、组织性的教会工作、男青年服务者的问题这三门课停开。宗教相关课程基本退出了课程体系。

(三)从强调微观社会工作实务到重视宏观社会工作行政

微观实务与宏观问题的关系上,宏观的社会理论与微观的实务技术之间的张力。1917年,里士满(Mary Richmond)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预示着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个案工作等微观的社会工作实务的独特地位(王思斌,2004:33)。长期以来,具有心理学教育背景并擅长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实务方法的社会工作教师成为美国社会工作教育的主体。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1年前,以外籍教师为主体的师资为开设微观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提供了保障,再加上参加宗教团体社会服务的需要,更强调直接的实务方法。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随着师资来源与专业背景的改变,课程体系偏重社会理论课程,微观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大量减少。如言心哲(1944:214)指出,“以往对于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人才的训练,则未尝注意,以往国内各大学之社会学系中虽偶有关于社会事业课程的开设,而科目甚少,期望甚短,又因师资与教材缺乏,成效不为显著”。总体看来,20世纪30年代早期,教会大学的社会工作教育强调微观实务和直接社会服务,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社会学背景的办学者和教育者更强调社会问题分析和社会结构的宏观视角。

在一定意义上,当时中国社会的结构性问题需要宏观的社会结构分析和社会变革,社会学无疑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力的工具。20世纪30~40年代深重的民族危机直接威胁社会整合与政府合法性,尤其是在战时状况,如何推动救亡运动、解决难民问题、克服社会危机是社会结构性问题。1940年,国民政府社会部从中央党部正式改隶行政院,并以推行社会政策、建立社会行政体系、发展社会事业为职责。谢徽孚(1941:41)直接指出,“社会行政不仅与社会建设有连锁的关系,而且从事社会建设,必须也特别注意社会行政,有了社会行政,一切社会建设计划才容易实现。”作为宏观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政府将社会行政作为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支持金陵大学建立了社会福利行政学系,支持社会教育学院建立了社会事业行政系。包括孙本文在内的社会学家积极参与,将社会行政作为应用社会学的方法。孙本文曾经说,“自社会部成立后,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的研究渐引起一般社会学者的注意与兴趣,几认社会学今后应用的主要途径(孙本文,1945:244)。”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社会工作进一步被纳入社会学的范畴,视同应用社会学。时隔半个世纪,当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恢复重建之时,雷洁琼仍然主张社会工作属应用社会学(王思斌,2005)。这不仅切合现代社会工作专业自引入后在中国的发展方向,也反映了社会学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学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定位。

四、结语

教会大学是中国早期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机构。西方基督教会转变传教途径,注重以教育辅助传教、以社会服务促进传教,为社会工作专业引入教会大学提供了契机。早期教会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从为宗教团体培养社会服务人才出发,基本移植西方的教育模式和体系,重视微观实务。随着办学主体和师资背景的改变,本土意识不断增强,宗教色彩消失,并逐渐被纳入应用社会学的范畴。

[1]步济时,2005,《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培训》,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3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胡杰容,2010,《教会大学与早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7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卢茨、杰西,1987,《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年)》,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麦克莱恩、杰夫(JeffMcClain),2011,《型塑中国社会:民国时期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的城市工作》,肖坤冰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

[5]司徒雷登、约翰,1982,《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程宗家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6]孙本文,1945,《五十年来的社会学》,载秦孝仪、潘公展主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编之五十年来的中国》,重庆:胜利出版社。

[7]孙志丽、张昱,2011,《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与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2期。

[8]谭双泉,1995,《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9]王思斌,2004,《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0]王思斌,2005,《雷洁琼教授的社会工作思想与实践》,载王思斌、解战原主编《雷洁琼的学术思想及教育活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王世军,2001,《金大金女大社会工作专业沿革》,《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2]谢徽孚,1941,《社会行政与社会事业》,载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事业与社会建设》,重庆:独立出版社。

[13]阎明,2004,《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4]言心哲,1944,《现代社会事业》,重庆:商务印书馆。

[15]杨齐福,2004,《教会大学与近代社会工作教育的开端》,《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郑航生,2000,《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7]左鹏,2007,《基督教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现实困境谈起》,《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编辑/程激清

C916

A

1672-4828(2016)04-0110-07

10.3969/j.issn.1672-4828.2016.04.012

猜你喜欢
基督教社会学教会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