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范宗英
强化探索环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范宗英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探索心强的特点,本次研究了与统计有关的教学,说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探索教学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强化这一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探索心强的特点,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就能强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愿意积极地吸收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数学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探索一个数学问题,就要让学生亲眼看到一个数学问题,对这个数学问题产生好奇心,愿意尝试了解这个数学问题背后存在哪些数学规律。那么数学教师要如何营造一个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探索数学知识呢?数学教师应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着手,让学生看到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这个数学问题背后的规律。
引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拿出一个不透明的纸箱,该纸箱上有一个洞,仅能容一只手探入洞里拿东西。学生对纸箱中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想了解纸箱里有哪些东西。
思考:教师要求一个学生上前拿取纸箱里的一件事物。学生从纸箱中拿出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学生开始猜测,是不是纸箱里有各种各样颜色的乒乓球?箱中究竟有哪几种颜色的乒乓球呢?教师要求下一名学生继续拿乒乓球。
交流:当第二名学生拿到了一颗蓝球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已经有多少学生拿过了球?学生拿过了几颗蓝球、几颗黄球?事后学生要如何了解该次拿球的过程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决定用纸笔的方法记录该次学生拿球的过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就是指用某种科学的方法呈现某个事件和与事件相关的数据。
教学分析:当学生发现自己能通过探索掌握到数学知识以后,就会觉得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从而愿意继续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只顾给学生灌输抽象的数学知识,那么学生会感受到学习挫折感,从而不愿意再继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案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案例中探索抽象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当小学生愿意从生活中的事例中探究数学知识以后,数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技能,这些数学技能包括数学概念知识、数学计算规律及公式、数学思想等,这是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利器。如果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探索的利器挖掘到数学知识以后,就会愿意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反之,如果学生没有挖掘数学问题的利器,找不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向,那么就会产生学习挫折感,从而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
引入:刚才学生完成摸球活动以后,学生们共计摸出了20枚乒乓球,其中包括8颗蓝球、3颗黄球、5颗红球、4颗绿球。现在我们虽然能从数字上感受到每颗球数量的差异,但是我们怎么能够把这种差异直观地表现出来呢?
思考:经过教师的提醒,学生已经意识到数学文本文字不直观的问题,为了能够直观地呈现出数字的差异性,学生决定应用绘制图形的方法展现统计的数据。
交流:学生学习了课本中的知识,开始尝试画柱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刚开始学生绘制的图形不规范。有些学生画的柱形图粗的粗、细的细;有些学生绘制的扇形图圆的圆、扁的扁。在学生绘制完图形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统计图绘制得不规范,那么他人能不能准确地从统计图中看到数字的差异性呢?怎样才能绘制出标准的统计图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开始摸索标准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分析: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绘制统计图,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忘记这些概念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知识,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有时学生在探索中可能会出错,教师可应用错误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让学生在持续探索中学会分析、比较数学问题,掌握探索数学知识的技能。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时候,让学生学会探索的技能,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比较数学问题、归纳总结数学问题、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数学问题等,让学生应用各种数学技能来探索数学知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以后,很多学生即使学习了数学知识,也不理解能用这些数学知识来干什么,往往是教师要求学生做题,学生就做题,教师要求学生去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就去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被动的学习思想,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未被训练出观察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探索环节,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数学问题,能够尝试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20颗球的统计图,让学生思考能在图中观察到什么,从而明确三种统计图的统计侧重点。
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意识到应用数字的方法不能直观的展现事物,如果应用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可以更直观地展现事物。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不止一种,绘制统计图的人可以根据绘制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绘制方法。
交流:学生通过讨论,意识到柱形图最能展现事物的多少、扇形图适合展现事物所占的比例、折线图可以分类呈现事物的变化。
教学分析:观察,不是指观看某件事物,而是指带着一种观察目标去了解事物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科学分析事物的方法。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数学事物,才能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事物,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事物。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观察数学事物的习惯,教师只有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才能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探索教学的环节,只有强化这一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次研究了与统计有关的教学,说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探索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