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王 娇
小数除法计算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分析及教学对策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王 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数的除法计算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由于比较容易出错,所以从理论层面加强小数除法的计算教学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本文主要就小学除法计算教学教材特征和教学的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小数除法计算的教学策略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计算;教学问题
小学数学的除法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除法的意义以及法则和商的近似值等,都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注重教学的方法科学应用,才能促进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才比较有利。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小学数学除法计算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教学发展有着实质性意义。
1.小学除法计算教学教材特征体现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除法计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对这一部分的教材编排方面,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针对性。在特征体现上也比较突出,对小数除法的意义教学有了加强,通过相应的案例引入,来让学生认识到小数除法的学习重要性,以及和整数除法学习的意义是相同的[1]。在教材的编排上对小数除法的重点有了突出,以及在教学的提示以及方法的指导上更加具体,在对循环小数的教学中分两段进行安排,这对学生的学习也能够明确化。
2.小数除法计算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小数除法计算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在对小数除法计算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进行计算过程中,对算理没有弄清,不能顺利地移动小数点。有的学生在计算中,常常会忘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是移动的位数没有和除数一致。如7÷0.35很多同学就会忘记在7的末尾补两个0再除,这就比较容易带来算错的问题。
再者,在对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对竖式完成后数位没有对齐,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原来小数点对齐,例如7.2÷0.4的计算过程中,有的学生也知道将除数变成4后被除数是72,但是在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了这样7.2÷0.4就是1.8了。还有就是在对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1时学生就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 0 ,再落下一个数,有的学生是通过采取余数的方法进行除一次[2]。例如对于小数除法3.57 ÷3.4的计算过程中,有的同学在第一步商1后余1,最后发现了17除以34不够商1,于是就直接在后面补0去除,却把商写在7的上面,最终等于1.5。这就造成了计算错误的问题。
(2)小数除法教学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在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只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技巧的教学,对学生的计算素质培养没有充分注重,这就使得学生在小数除法的实际计算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错误。在计算中由于在口算上没有熟练化掌握,学生对移动小数点没有注重等,这就造成了计算问题的出现。还有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计算的好习惯,所以在计算中就比较容易出错。
第一,注重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老师要对学生的计算兴趣加强培养,让学生对小数除法的正确认识要加强。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将学习的效率水平不断提高[3]。这就需要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小数除法的教学和学生生活内容相结合,可通过教学游戏的融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培养。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要加强,这是小数除法计算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只有在这一方面的教学质量水平得以有效提高,对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才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对62.4÷2.6进行计算教学中,老师就要让学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得出估算的结果,分析其精确值在20上下,这就为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创造有利的基础。然后在计算后进行对照,对自己的计算进行判断,如果结果是2.4就说明有错误。这样对学生的计算习惯养成也有着积极作用。
第三,对小数除法的教学,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对变题的练习方面进行加强,老师可先出示题目9.8÷5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解答,然后向学生进行询问,对照十分位商 9 后问:十分位上余下的3怎么办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4]。注重学生的口算练习,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的形式,将3.2÷8 ,0.63÷3, 1.5÷5, 0.48÷4,9.6÷8 ,0.54÷3 ,7.5÷5 ,0.56÷4等问题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口算,速度快以及口算准确的一组获胜。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比较有利。
第四,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对转化训练的方法要灵活运行。例如对(1)1.25÷0.025 =( )÷( )=( )÷( )=( 1250 )÷(25 )=……(2)0.852÷0.12 =( )÷( )=( )÷( )=( 8.52)÷( 12 )=……等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合作练习,这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加强也有着积极作用。
总之,小学阶段的小数除法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才能有助于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在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只有注重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中加以突出,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提高就能起到促进作用。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教学发展。
[1]刘溪坤.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21).
[2]王善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亚太教育,2016(21) .
[3]章一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6(14).
[4]李萍.创新数学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