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辰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论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程晓辰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坚持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工具和重要基础。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和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价值追求和根本目标。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民生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不仅是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依赖和动力源泉,也为“中国梦”提供了基础保障、托底保障、动力保障和制度保障,对于最终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
共享发展;中国梦;价值 ;路径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1]共享发展是推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抓手和重要途径,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和战略重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
共享发展的核心要义是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质上是中华儿女五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共同梦想,它是人民群众的“共享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幸福梦”,归根结底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1.共享发展夯实了“中国梦”的群众根基。共享发展凸显出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夯实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的根基作用和历史地位。共享发展的核心是要调动全体人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人民成为影响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让人民成为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力量。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基,也只有在全体人民获得公正平等的发展机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中国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这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目标上的责任担当,也体现出“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必须始终不渝为人民谋福祉、必须让“中国梦”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梦想。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根基在于人民,实现在于人民,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中国的改革发展,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分配正义,进而达到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国梦”稳基固本,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梦”。
2.共享发展彰显了“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共享发展实现了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中国振兴与世界共荣的辩证统一,在国家、民族和人民层面上与“中国梦”的精神实质高度统一。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就是要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作为重要实践工具,就是要将人民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统一,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思想。共享发展重点解决的是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共享的实质就是避免国家发展走“单行道”,而是要将国家、民族、人民乃至世界的发展纳入到统一轨道中,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共享道路。习近平在会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3],因而“中国梦”是所有民族、全体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世界梦”“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统一。共享发展彰显了“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实现了“中国梦”历史性与时代性、崇高性与大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让“中国梦”进一步熔铸成为人民的梦、中国的梦和世界的梦。
3.共享发展丰富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共享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实践指南和力量源泉,共享发展蕴含的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特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实践内涵和时代内涵。共享发展拓展了“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挥全体人民的自主性,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探索,还需要不断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共享发展拓宽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让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融入到“圆梦”的社会实践中,让“中国梦”由愿景升华为现实。共享发展丰富了“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在我国面临战略机遇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的特殊时期,努力让中国发展搭上全球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从而让“中国梦”的实现融入全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让“中国梦”真正成为全世界人民共享共荣的“世界梦”。共享发展推动了“中国梦”由理论到实践、由历史到现实、由中国到世界的升华,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外延、完善了“中国梦”的理论体系,让“中国梦”真正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全体人民共谋发展、共享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共享发展与“中国梦”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理论工具、实践路径和制度保障。为共享发展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个人自由平等发展的权利,充分实现社会和谐、分配正义和机会平等。
1.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的目标价值契合。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避免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共享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需要最大程度上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共享发展最终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富起来,共享伟大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在2015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清晰擘画了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4]从“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让人民的生活富足殷实、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环境改善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中国梦”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民实现、成果也要由人民共享,因而在最终的目标追求上,共享发展与“中国梦”是相一致的,只有实现共享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个人的“中国梦”,也只有实现“中国梦”,才能让更多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为指向的工具价值契合。共享发展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集中体现了“中国梦”的工具价值和实践价值。共享发展需要破除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推动解决阶层间、城乡间、地区间、民族间存在的发展不均衡问题,让发展由单一发展、孤立发展、局部发展上升为全面的、协调的、共享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要做大“蛋糕”,更需要公正分配,这是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共享发展的提出着力解决的就是公正分配“蛋糕”的问题,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对于实现分配正义,实现“中国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共享发展一方面有效拓宽了发展的路子,让发展能够利用好全社会的一切资源,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弥补发展中的不足和缺陷,让发展的结构更合理、方式更科学、动力更充足、机会更均等、惠及面更广泛,更好地解决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时代命题。共享发展的意义在于凸显了“中国梦”的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共享是实现发展的一种理念、结构与模式,归根到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共筑“中国梦”的过程中,让全体人民平等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是最根本的要求,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也就让实现“中国梦”的根基更牢、道路更广、动力更足,让“中国梦”真正为全体人民谋福祉、圆梦想。
3.以构建公平制度体系为指向的制度价值契合。 共享发展的实现需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努力构建一套系统完备、衔接配套、高效运行的制度体系。制度的稳定性、公平性、价值性能够有效保障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构建公平的制度体系是破除利益藩篱、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制度是基础,也是保障,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制度的约束实现健康平稳有序运行,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也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每一个人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权利。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日臻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制度的约束,经济发展便是“脱缰野马”和“无头列车”。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坚实后盾,“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共享发展是要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优化创建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新局面、新常态,这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和价值指引,构建科学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能够有效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共建共享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宗旨在于“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关键在于让全体人民参与发展的机会公平、能力具备和成果共享。“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这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和重要方略。
1.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基础保障。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努力盘活国有经济,是不断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基础保障。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保障全体人民公平享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红利用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改良生态等,着力增强公有制经济在民生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公有制经济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人本价值和公共属性,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健康平稳发展,也能够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民生建设的投入,这对于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
2.全面加强民生建设是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托底保障。民生建设是国家富强之本、民族振兴之基、人民幸福之源,是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和托底保障。民生建设的重点是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习近平特别强调要用“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工作思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强调要具有“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守住民生这条底线。严守民生底线,需要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对贫困地区因人因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转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激活贫困地区发展潜能,严格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需要具有“底线思维”,需要充分运用一切扶贫资源“补短板” “堵缺口”,重点解决少数人群的发展困境,让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小康、共同富裕、共圆梦想。“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在实现共享发展和共筑“中国梦”的过程中,重点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有利于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把握好发展的“平衡杆”和“稳压器”,让发展的惠及面更广、根基更稳、质量更高。
3.公平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是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动力保障。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全体人民参与共享发展与共筑“中国梦”的机会平等、能力具备和动力充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痼疾,传统的偏向性的资源配置导致了城乡间、地区间、民族间、群体间发展的不均衡,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公共服务资源的单向集中驱动了部分地区优先快速发展,但也导致全体人民难以公平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在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上存在事实的不平等。共享发展与共筑“中国梦”的基础是共建,即保障全体人民都能够平等参与到发展的过程中,这就需要将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进行政策性的二次配置,并适度向弱势地区倾斜,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全体人民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习近平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5]共享发展和共筑“中国梦”的前提是要通过公平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符合现代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增强发展动力、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必须坚持公共服务配置的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群体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让全体人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还需要发展不同层次的教育,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社会风气,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参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4.建构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制度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共享发展与“中国梦”的价值旨归和最终归宿,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必须以制度为保障,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普惠共享。习近平精辟指出:“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6]28制度具有激励功能、稳定功能和保障功能,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社会公平和分配正义,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提供规约机制和制度支撑。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归根结底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从而避免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过度集中,确保更多人能够在发展中获益。实现共享发展与“中国梦”需要依靠制度建构起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和分配制度,不断增强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能力,充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有高度的获得感和强烈的主体意识,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并自觉投入到共建共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
[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1).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1-11-16(1).
[3]“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N].人民日报,2015-01-23(2).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
[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N].人民日报,2014-12-03(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王先霞)
On Organic Unity of Shareable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Dream
CHENG Xiaochen
(Marxism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Development concept is the pilot of the development action; adhering to the shared development isnot only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areable development adheres to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idea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building and sharing, embodies the spirit of China's dream essence, the pursuit of value and fundamental goals.Remaining committed to the theme of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economy, striving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path dependence and power source of shareable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Chinese dream, power protection and system securit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ultimat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shareable development; Chinese Dream; value; path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6.021
2016-10-07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及其世界意义研究”(L13CKS016);2016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开展党内监督的实践和探索”(SYSK2016-04-16)的阶段性成果
程晓辰(1990—),男,山西临汾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政党政治。
D616
A
1009-4326(2016)06-00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