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省思

2016-04-11 05:15安丽梅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

安丽梅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文化自信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省思

安丽梅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体现了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和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包容借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民也有着文化不自信的一面。人民对文化的不自信,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辐射力、聚焦力和学理化。在宣传教育层面,有必要增进人民的文化自信,以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微循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在理论研究层面,需要增强理论工作者的学术自信,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理化,从而以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文化自信;辐射力;聚焦力;学理化;微循环;主渠道;马克思主义

文化含义广泛,既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有形的文化形态,又包括思想理论、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构成文化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则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多种要素相互配合,重要前提则是民众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的视阈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一、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

文化自信是人民对自己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和信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体现了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理性审视,也体现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的包容借鉴,更是体现了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坚定信心。民众高度的文化自信,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开展。

1.人民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关系密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加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中不断获得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实践性的特征。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不断获得的状态,是在文化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创新。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其次,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高水平的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的基础,文化建设前进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也就向前发展一步,人民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了解、掌握、实践着自己的文化。人民在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增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2.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既包括经典理论,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必然包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植根于有着独特文化传统、民族特征的中国大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才能够获得中国人民的心理认同。其次,全球化背景下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不蔑视、不自大、善转化。蔑视传统、数典忘祖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可取的,自高自大、故步自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要不得的。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应该是理性的,既不蔑视传统又不夜郎自大,而是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认识到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并根据时代条件而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人民获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同与可接受的表达方式,在获得人民心理认同基础上,从而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包容借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开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世界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保持对世界历史文化的自信。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有选择地吸收世界历史文化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国际性的科学理论,能够包容各个民族的文化,容易在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世界人民中得到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欧美文化、中东文化、拉美文化、南亚文化等世界文化兼收并蓄,在此基础上对各国文明有选择地吸收采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文化。其次,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保持对世界历史文化的自信,即不崇洋、不排外、善借鉴,这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府对自身文化自信的对外表达。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欧美等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既不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也不能闭目塞听、全然排斥,而应该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进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从而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文化不自信视角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文化自信体现为对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及当代文化的信心,有着爱国主义的深厚内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不仅包括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也包含着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当今中国的蓬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当代的发展,还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自信,有着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甚至可以说,“这种‘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信念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心的核心内容”[1]。

1.人民对文化的不自信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辐射力。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人民表现出对“好莱坞”影视文化、“肯德基”饮食文化、“芯片”科技文化的热衷与追捧,表现出对西方生活礼仪、西方节日、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等软文化的迷恋与痴迷。此种现象不容小觑,值得深思。表面上这反映了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追捧、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认同;实际上是人民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是人民对自己的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自信的反映。进一步来说,是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认同、不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以及社会主义能否发展中国的质疑。然而,这种自近代以来形成的崇拜西方文化的惯性心理,不是存在于某一个群体或者阶层之中的,而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这些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尽管力量分散,单个作用力量很小,但是却无处不在,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如果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社会民间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自信,对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产生动摇,这无疑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军队、农村、企业、社区等各领域和社会各群体的有效开展带来巨大影响,发挥不出理论教育的最佳效果。

2.人民对文化的不自信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聚焦力。新时期党以青少年学生为聚焦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着多种挑战。一是在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文化环境逐渐呈现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局面,各种社会思潮都有一定程度的市场,社会上不时充斥着“反马”“去马”“非马”以及把马克思主义妖魔化的论调。这对于世界观、政治观正处于塑型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多种社会话语面前,青少年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经验少,往往不能全面准确地看待这些文化现象。所谓“5加2等于0”“大学象牙塔抵不过社会大染缸”等教育现状,往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渠道作用收效甚微、处境尴尬。二是社会转型期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贫富分化、政治腐败、党群纠纷、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突出。在这些现实问题面前,一些人开始质疑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存在考虑不全、思虑不周等缺点,容易产生自我迷失、政治冷漠、爱国主义情感淡化、社会主义信念淡化等问题,甚至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反对。部分青少年学生这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不自信的心理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深入开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提出了较大的难题。

3.人民对文化的不自信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理化。新时期以来,在学术界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问题争论不决。在理论研究领域,笔者认为,三者之所以争论不下,不仅是由于学术旨趣问题不同所致,还存在着文化自信的问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来袭,面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困境,面对当代中国的诸多社会问题,社会主流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但也出现了推崇西方文化、贬低本国文化,主张复兴儒学、排斥外来文化等思潮。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问题上,一些学者混淆了理论来源与理论基础的区别,认为儒家思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立儒教为国教”的“儒化论”观点。在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一些学者极力推崇西方倡导的自由、民主、博爱等所谓普世价值,认为我国应该实行“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等,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法性。无论是西化还是儒化,事实上反映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自信,反映了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迷茫。文化的不自信反映到学术研究上,就表现为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部分学者理论创新热情不够,习惯于借鉴西方书籍期刊中的理论观点,或者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理论支持,而较少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加强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热情的缺乏,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理化与科学化。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人民的文化自信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文化自信的获得既是在国家蓬勃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一种状态,又是主体自觉在主观上提高认识、确立自信的过程,可以通过多种举措提高民众对文化的认识,培养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在理论宣传层面,可以通过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微渠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入手;在理论研究层面,可以通过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理化研究,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宝库。

1.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微循环①。高度的文化自信表现为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高度的信心与信念。人民大众在文化上的自信状态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各个方面投身到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微渠道,实现良性循环。人民大众规模巨大、分布广泛,涉及到军队、农村、企业、社区等社会各领域,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建立起高度文化自信的人民大众,真正了解、掌握、实践自己的文化。他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认同,并且进一步推动着社会各要素参与到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从而创作和生产出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参与到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去。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升着自身的文化生活质量,丰富了自身的文化需求。有着广泛性特征的人民大众,在文化上的高度自信,显然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化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项辐射全民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党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进而发挥理论宣传教育的最佳效果。人民大众的文化自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积极主动从事关于文化建设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活动,这无疑有助于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微循环,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社会层面的广泛开展。

2.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高度的文化自信还表现在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觉践行。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人民大众在文化上的自信,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自信,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课堂、党委宣传部门以及主流媒体主渠道的作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青少年学生对文化的自信尤其是价值观的自信,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认知与认同。这种文化上的自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地“进课堂、进头脑”,从而有效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党委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发挥着着主导作用。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文艺活动的自觉认同与信念信心,人民大众在中西文化比较过程中表现出的对民族文化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坚定信心,有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人民大众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以及主流媒体的引导下,在心理上和思想上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而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3.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资源宝库。高度的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学术界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与信念,表现为理论研究上的学术自信。学术界理论界在文化上的自信状态有利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资源宝库。学术实力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高深的学术实力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大众文化自信的底气之一。学术自信在于实现学术创新,特别是思想的创新。这种思想来源于当今时代条件和中国现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逐渐形成和升华出一种独具特色的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一种政党意识形态,也是一个崭新的学术园地。”[1]

高度的文化自信,确切来说,坚定的学术自信,在当代中国表现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即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理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排头兵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而在学理层面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资源宝库,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科学化和学科化。

【注释】

①渠道和微循环的划分是相对的。刘建军教授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微循环》(《思想教育研究》,2014.9)一文中,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而师生交往、专业课学习、学生社团、校园文化活动等则构成微循环。而就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党政系统特别是党的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一些民间个体和组织所从事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则是微循环。本文所用微循环,主要就全国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指民间个体和社会组织所从事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

[1]刘建军.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J].文化软实力,2016(1).

(责任编辑 王爱玲)

Reflections on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 limei

(Marxism school,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people's self-confidence to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socialism, which reflects people's rational exa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ference to world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people also feel inferior to culture. This feeling restricts the radiation, focus and academic nature of the Marxist theory of education. At the level of propaganda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people'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ctivate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ain channel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theoretical workers, strengthen the academic nature of Marxist theory of educ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with the people's high level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radiation force; focus; academic nature; microcirculation; main channel;Marxism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6.013

2016-10-06

安丽梅(1990-),女,山东滨州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

G411

A

1009-4326(2016)06-0044-04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坚持理论创新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