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卓
★民族研究★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中的赋魅与祛魅
——以朝鲜族诗人尹东柱及其故居为例
倪 卓
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魅化的倾向,这就会导致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时不必要的遇到瓶颈。所以,在对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态度及价值观上,必须对魅化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还原历史真面目。为此,我们从祛魅的立场出发,反思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魅化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所赋有的独特价值,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持续性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赋魅;祛魅;尹东柱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条例。2003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民族事务委员会联手发起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体现了国家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极大关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民族工作的决定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出自《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之后,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2011)等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也相继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2009)《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等文件。上述法律法规、政策条例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表明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是现存朝鲜族历史文化资源最为集中、资源总量最为丰富且完整的地区。延边州成立之初,便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条例》中对延边州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延边朝鲜族文化事业有了政策保障。1989年,延边州人大通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文化工作条例》,并于2005年进行修订。特别是2015年延边州人大通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后,至今共评选出110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时间截止至2015年12月。。上述举措足体现出延边州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
作为州内朝鲜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典型案例之一,朝鲜族诗人尹东柱*鉴于国内外学者对尹东柱的身份归属存在争议,本文暂不做讨论,将尹东柱身份归属为中国朝鲜族进行论述。及其故居资源值得我们关注。
尹东柱(1917-1945年)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明东村。自幼受祖父影响,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并在舅舅金跃渊*金跃渊(1868.10.24-1943.10.29),号圭嚴,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家。开办、父亲执教的明东学校学习。明东学校作为延边地区民族教育和反日启蒙教育的基地,使他从小便对民族文化有很好的掌握,同时培养了强烈的民族观念和反日情绪。1931年,尹东柱升入位于龙井的恩真中学后,接触到现代派诗人郑芝溶、李箱等朝鲜民族诗人的作品,开始了诗文创作。1938年,尹东柱考入延禧专门学校(今韩国延世大学)文科部学习文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西方名家诗作,文学积累日渐丰富,持续性的创作活动也使其作品日臻成熟。1941年,尹东柱精选19首诗作准备出版诗集《天空·风·星星和诗》,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该诗作现分别由韩国、中国重新整理后出版,如《尹东柱遗诗集》(1996)、《尹东柱诗集:天风星星与诗》(2011)等。1942年,尹东柱赴日本东京立教大学文学部英文科留学。后由于时局所致,转入京都同志社大学继续深造。1943年7月,因涉嫌参与反日独立运动被日本军警拘捕并关押。次年,以违反《治安维持法》的罪名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尹东柱饱受迫害,于1945年2月16日不幸离世,年仅28岁。其遗骸由父亲从日本带回,埋葬在龙井东山墓地,立碑“诗人尹东柱之墓”。
尹东柱的诗作与其人生经历紧密相关。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痛苦、悲伤、羞愧、受辱”,表现出消极、否定的精神和愤怒、批判的意识。[1]同时还表露出了民族的苦难与危机,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观念、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由于其诗作反映了朝鲜民族的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同时还体现出了中国现代诗的因素和日本俳句的特色。因此,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今日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朝鲜半岛、日本,对尹东柱的评价都是很高的。
纵观尹东柱的一生,早期所接受的启蒙教育对其人生历程影响是极大的。在幼时明东村的生活中,祖父给予他基督教观念,父亲给予他人生训诫,明东学校的学习,与作为独立运动家的表哥宋梦奎共同成长,构成了他一生精神信仰的来源。正因为如此,现今龙井市明东村的尹东柱故居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保护与开发尹东柱故居资源十分必要,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提及的尹东柱故居系其祖父尹河贤于1900年建造的朝鲜民族传统结构民房,是他出生和成长生活的居所。1981年,尹东柱故居因系危房被拆毁。1993年,龙井市政府指定明东村的尹东柱出生地为旅游观光地。龙井市政府和中外友人分别于1990年、1994年在尹东柱故居的原址进行了重建。1997年6月3日,被龙井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28日,被延边州人民政府确定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延边州、龙井市又对尹东柱故居进行了修建。同年8月,延边州、龙井市举行了尹东柱故居建设工程竣工仪式,同时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委原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李德洙题字并揭牌。这才是我们现在所谈及的“尹东柱故居”。
近年来州、市各级政府和社会人士对于尹东柱故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愈发重视,并多次进行修缮和改造,打造出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对于尹东柱故居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故居修护管理来看,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经过长期的保护和完善,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尹东柱及其故居,在我国延边、朝鲜半岛、日本等东北亚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世界朝鲜民族文化圈内享有一定声誉。然而,作为尹东柱故居所在地的吉林省及国内其他地区却对尹东柱感觉比较陌生。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与民族历史层面上对尹东柱的魅化有关联。尹东柱及其故居资源在开发与完善过程中,逐渐被赋予一番魅化,构成了一个局限在区域内的神圣化形象,这种魅化行为集中体现在资源的宣传过程、社会对尹东柱形象的认知以及其身份归属的标签化。
(一)资源宣传的极端化
第一,教育方面。在中国朝鲜族社会看来,尹东柱是朝鲜族的杰出代表。延边州的朝鲜族学校从小学阶段起便开设关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课程,而尹东柱作为间岛时期的历史人物经常会被谈及。由于故居就在州内,学校也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前往尹东柱故居参观学习。州内高等院校也开设有朝鲜族历史与文化的相关课程,涉及尹东柱相关知识。另外,高校学生社团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前往故居踏查学习,感悟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基础知识和重要的拓展性知识进行教育并要求掌握,足以证明资源的教育价值和尹东柱在州内地位之高。
第二,媒体报道方面。延边州成立60年大庆之际,由政府出资对尹东柱故居进行建设。作为州内要闻,地方媒体争相报道,延边民众可谓尽人皆知,极大提升了尹东柱及其故居在州内的知名度。但正是由于媒体受众对象大多为州内市民,影响范围过于局限在州内。同时,这一年发生了关于尹东柱的民族与国家归属的争议,中朝韩日等国媒体的争相报道和评论使得尹东柱及其故居在东北亚区域的知名度再一次大幅提升。
第三,纪念活动方面。每逢抗战纪念日等特殊日期,便会有像延边尹东柱研究会、中国尹氏宗亲会等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在国内,有如2010年为纪念尹东柱逝世65周年,延边作家协会、延边朝鲜族青少年文化振兴会、韩国青少年运动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在延吉市人民公园联合举办了“尹东柱诗碑”揭幕仪式;2014年11月,在龙井市龙井中学(原大成中学旧址)成立了延边尹东柱研究会,在原有尹东柱诗碑的基础上,新立了尹东柱塑像;2015年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州内部分县市街道社区组织居民前往尹东柱故居参观学习;尹东柱逝世六十周年诗歌研讨会;尹东柱逝世六十五周年诗歌研讨会等纪念活动。在韩国,尹东柱亲属也会定期前来尹东柱故居举行纪念活动。名为“飘雪地图(Snowing Map)”的在美韩人青年乐队成立以来便在为韩国近代诗人尹东柱的诗作谱曲,2005年起的每年都会在首尔等地巡回演出以示缅怀。在日本,尹东柱去世的福冈,从1994年起每逢其忌日,便有民间团体举行尹东柱诗作朗诵会和追悼仪式。
(二)人物形象的神圣化
第一,影视作品中的形象。2016年,韩国拍摄的电影《东柱》公开上映,讲述了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朝鲜半岛后,朝鲜民族的语言文字不被允许使用的背景下,诗人尹东柱在同为独立运动家的好友宋梦奎影响下,通过诗歌弘扬民族精神、表达独立意识的故事。电影中,导演成功塑造出尹东柱作为一个为本民族所纪念,坚守文学的纯洁与力量,在写作和对自我的挖掘中恪守一个被侵略民族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形象。宣传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东柱》宣传的同时,尹东柱的行状也随之传播开来。加之明星效应,尹东柱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宽。该电影上映后不足半年便荣获韩国第52届百想艺术大赏*“百想艺术大赏”是韩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唯一综合类艺术奖项,号称“韩国金球奖”,是韩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电视电影颁奖礼之一,是韩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电影类大奖,饰演尹东柱的男演员荣获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新人男演员称号。荣誉赋予电影之余,无疑是对民众心中尹东柱地位的再一次肯定。在《东柱》的众多影评中,不乏对尹东柱形象的扩大化体现,甚至有影评人称呼尹东柱为“朝鲜民族的鲁迅”、“伟大的诗人”等。*源于笔者对国内、韩国各大影评网站的调查。这无疑是将尹东柱赋予了一种神圣化的形象。
第二,学界研究中的形象。在对朝鲜-韩国近现代史、文学史,以及朝鲜族的相关研究中,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尹东柱进行了重点论述。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实行“皇民化”政策,禁止使用朝鲜语并解散相关机构、停发朝文报刊。但国内朝鲜史学界认为,尽管当时期朝鲜文学领域对日帝的口诛笔伐受到严重阻碍,进入“黑暗时代”,但仍有尹东柱这样的进步作家从未中断反抗的呼声,在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正气。[2]甚至将尹东柱称为抗战时期朝鲜族文学中“黑暗中的一抹亮光”。[3]在朝鲜族文坛,尹东柱被称为最璀璨的“星星诗人”。在国内朝鲜-韩国文学研究领域,各种教材、通史类著作中不乏对尹东柱的论述。曾有学者在专著中设立单独的一节来讨论尹东柱诗歌[4];将尹东柱与朝鲜-韩国著名文学家金素月、徐廷柱、韩龙云、李相和、李陆史等并称为朝鲜-韩国现代文学家的杰出代表[5];有在论著中利用长达11页的篇幅对尹东柱其人、其诗进行了详细论述[6]等,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尹东柱在朝鲜族文学史中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韩国社会经历了朴正熙时期的维新独裁和全斗焕时期的军事独裁。在这一阶段的民主化运动中,由于尹东柱诗作的特性,韩国国民引用了许多尹东柱的诗句作为鼓舞和激励,如《序诗》。在此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通史类研究著作中,超过5页的篇幅对尹东柱的个人生平、文学成就等进行了说明和讨论。[7]还有学者称,尹东柱作为殖民统治下的知识分子,能够在诗中反省人生、对遭受痛苦的同胞表白一种赎罪意识。[8]权威性著作的标榜、专家学者的认可,无疑刻画出韩国文学界中的尹东柱地位。在韩国,甚至有人认为当年日本侵略朝鲜半岛时,朝鲜民族是读尹东柱的诗而斗志昂扬。[9]在日本,福冈某大学教授西冈健治曾对媒体表示“只有日本人逐渐对诗人尹东柱表示祭奠才能达成对过去真正的反省”。[10]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朝鲜文学研究专家大村益夫表示,尹东柱的诗作是其读到的抗日题材作品中的顶尖之作。[11]也正是因此,他带着对尹东柱的崇敬和历史负罪感来中国探寻到了尹东柱的墓碑所在地。
(三)民族与国家所属的标签化
2012年,州、市政府对尹东柱故居进行修建,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民委主任、原统战部副部长李德洙题字“中国朝鲜族爱国诗人尹东柱故居”。消息一出,便在朝鲜半岛引起争议。中、朝、韩各国的学界、媒体等社会各领域开始了关于尹东柱身份归属的讨论。国内普遍认为,他是中国朝鲜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间岛地区(今中国延边境内),并埋葬在龙井,其身份应为中国朝鲜族。而韩国方面认为,尹东柱是韩民族的精英,其家族是由朝鲜半岛迁移而出,且在原延禧专门学校,即今韩国延世大学读书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内容也多指向朝鲜民族、朝鲜半岛,其归属应为韩国国民。朝鲜则认为,应该属于朝鲜。甚至坊间还有说法,根据当时的法律,尹东柱应该是日本国民或伪满洲国国民。随着时间发展,相关报道日益减少,此事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但每论及起此事,尹东柱的民族与国家归属矛盾在国家间始终存在。
概言之,正由于尹东柱诗歌的主体性、故居所在地理位置、教育资源价值、地方媒体报道等诸多因素,使尹东柱及其故居影响的辐射范围过度局限在延边、朝鲜半岛、日本等东北亚地域内及世界朝鲜民族的社会文化圈之中,并有着极高的地位和价值内涵。在国内,甚至在省内的较低知名度,导致了目前尹东柱及其故居资源在东北亚有名,却在国内无名的反差现象。一位源自民间的反抗诗人渐渐被赋予了一种神圣化,甚至被束之高阁。在全球化的今天,被东北亚、朝鲜民族所“独占”的尹东柱及其故居资源渐渐远离了广泛的市民大众,走上区域性神坛,尹东柱及其故居资源继续开发所面临的瓶颈制约亟待关注和突破。
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袪魅的过程,即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的过程,是情感和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转变的过程。[12]就尹东柱及其故居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我们看到其间接被赋予的一种神圣化形象,这是否有利于尹东柱故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为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使之祛魅,祛神圣化至世俗化,回到坊间,去掉其被赋予的诸多神圣光环和附加于其身的各种标签,开放资源,共享利用,形成资源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协同开发。
首先,祛除民族与国家的标签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其蕴含的价值与内涵。尹东柱对于我们而言,留下更多的是精神慰藉和鼓励。故居作为民众精神寄托的物质化体现,是民众能够直接接触到的。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文化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13]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社会关注的核心点不应该落在其民族或国家归属,而是其如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如何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历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教化培育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对历史文化资源归属的讨论固然需要,但其本质是归属问题,而非是对文化的保护开发,甚至多与政治、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尤其切忌因资源的知名度扩大、经济利益的递增而产生的对资源归属的争夺。
其次,历史文化资源应回归世俗化。在祛除尹东柱民族与国家归属的标签争夺之余,更重要的是重新赋予其一种世俗化身份。我国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在其所处时代可谓家喻户晓,被称颂“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出自南宋时期诗人叶梦得《避暑录话》:“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但对于尹东柱及其故居的下一步发展而言,重点是让尹东柱回归世俗化,还原一个在民间成长,能够体悟民族苦痛,为民族发声的活生生的形象。改变对尹东柱的宣传方式,拓宽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引起民众的广泛共鸣与关注,调动人们共同保护与开发尹东柱及其故居资源的热情,真正提升起重视。
最后,充分挖掘资源内涵,开放和共享历史文化资源。从目前对尹东柱故居资源开发来看,主要通过瞻仰尹东柱曾居住的房屋建筑及屋内的介绍来缅怀和纪念。单纯的重视一个“资源点”是不够的,将“资源点”形成“资源链”,扩宽对外宣传,理性应对文化多元化冲击,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将尹东柱生平事迹、生前用品、杂闻轶事等有史可依、有据可考的实物或史实串联,于尹东柱故居区域附近建设展览馆或纪念馆;或在现有尹东柱诗作刻碑陈列的基础上,配以注解和说明;或将尹东柱故居与所在地明东村的历史相结合,建立历史纪念馆,从文治政、金河奎、金跃渊、南苇彦带领142名朝鲜半岛移民迁移至此定居开始记述,以尹东柱及其故居作为重要历史节点或专题介绍;或从尹东柱的人生经历出发,将故居、学校、去世地等重要事件发生地串联,或以抗战历史为主线,结合朝鲜族在东北地区抗战中的地位,将尹东柱与州内、省内各类红色文化资源交互在一起,在省内,甚至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打造一条经典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等方式,以尹东柱故居资源为主,将本有关联却鲜有交流的各种历史文化资源衔接起来,充分挖掘资源内涵,协同其他资源共同开发,扩大对外宣传,拓宽社会影响力,避免资源过于分散导致的深入开发困难,营造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辐射区域,将汇聚积累的文化优势与文化资源整合,将尹东柱相关资源的价值和内涵进行充分整合并最大化的呈现。
结 语
我们从尹东柱及其故居的事例,可以看到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给予的赋魅。在尹东柱的较高知名度和地位的辐射区域内,是否有人关注过与其相关的历史人物?其同时代的其他历史人物?
对比尹东柱而言,其同时代有很多更具影响力、对当时历史发展有过关键性影响的人物,但在今日却鲜有人问津,这是否值得我们自我反思?从朝鲜半岛迁移而来并最早建立开发明东村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中掌门人之一、尹东柱明东学校学习期间担任老师的金河奎,其墓地于2015年才被人关注并找到;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家、尹东柱的表哥宋梦奎等等,都被尹东柱现有的极端魅化形象所压倒。一些资源被极度的魅化,另一些资源却鲜为人知,这也是当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衍生出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各领域在关注已知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余,应该更多的发现那些被忽视已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或许其价值与内涵更加丰富,能够给予我们新的认识和思考。
尹东柱与同时代历史人物的鲜明对比,是否又与我们今天谈及的一些文化资源发展现状相类似。当下的中国社会,对“非遗”、世界遗产名录、中华老字号等的关注度日益递增,各类资源争相申请,渴望被收录,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其中既包括对资源的保护更加专业化,也包括相应带来的经济效益,甚至更多的“好处”。 在众多历史文化资源渴望被纳入光环之时,已经被赋予了一种极端的魅化。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国际社会,国家间更多的呈现出文明的冲突,文化作为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备受关注。“非遗”、世界遗产名录等本从保护文化的角度出发,却有演变成文化实力排行榜的趋势,那些已经被评选为“非遗”的资源,是否就能够顶住这个魅化的光环,不忘初心?2011年,文化部非遗司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而在2012年的检查中便对105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了调整、撤销,对97个保护单位的资格进行撤销。[14]“非遗”、遗产名录等被赋魅的现状是否有必要继承延续?是否应将视线更多的转向那些我们不太了解或者并不了解的历史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深入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看出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的魅化形象。如何分析这个形象,理性化祛魅,为今后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创新。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有很多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仍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与被魅化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此类历史文化资源的继承与保护显得更为重要,需要整个社会的持续发现与关注。
[1] 金鹤哲.韩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p26-27
[2] 朴真奭等. 朝鲜简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p566
[3] 延边朝鲜族史编写组. 延边朝鲜族史[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10年,p298
[4] 尹允镇. 韩国文学史纲[M].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5年,p202-203
[5] 崔雄权. 简明韩国朝鲜文学导论[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6年,p1-2
[6] 李光一、金虎雄. 朝鲜族文学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6年,p80-91
[7] [韩]金允植等. 韩国文学史[M].首尔:民音社,1973年,p207-211
[8][韩]赵东一.韩国文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p258
[9] 盛辉.诗人尹东柱和他的《序诗》[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p113
[10] [韩]夏正民(音译).尹东柱逝世70周年——西冈教授促成福冈监狱设立诗碑[N].韩国东亚日报,2015-02-04
[11] 南永前.抗日诗人尹东柱[N].吉林日报,2015-09-10(13)
[12] 王泽应. 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p3
[13][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p14
[14] 郑娜. 非遗亮红牌 保护不力请退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0-19007
[责任编辑:古 卿]
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A Case Study of Korean Poet Yin Dongzhu and His Former Residence
Ni Zhuo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there is a tendency of enchantment, which leads to unnecessary bottlenecks when fully exploiting its intrinsic value. Therefore, in dealing with the attitudes and valu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y , we must give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enchantment, so that we can restore the true colors of history. Therefor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disenchantment, we should reflect 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consum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bjectively recognize and evaluate the uniqu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Ethnic minor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enchantment; disenchantment; Yin Dongzhu
倪 卓,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吉林延吉,邮编:133002)
G127
A
1674-8824(2016)06-0035-06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朝鲜族家庭跨国互动的人类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263号;延边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关于龙井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dbksky2016388。)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