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施锡桂
人口与城市
浙江 施锡桂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释水的城市。预计到2030年,浙江省宁波建成区80%以上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下图为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宁波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气温变率增大B.缓解城市内涝
C.大气湿度减少D.减轻酸雨污染
2.宁波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退耕恢复湿地②采用透水铺装
③完善排水系统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据统计,201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54.8%,比2000年提高了约18.6个百分点。下图为2000—2014年我国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推测2010—2014年我国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特点是( )
A.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B.西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中部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高于东部
D.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区为主
4.2000—201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劳动力向第一产业回流
③工业已转向技术密集型
④第二、三产业的较快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读图完成5,6题。
5.M用地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B.商业区
C.居住区D.仓储区
6.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化工厂,最适合的位置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下图为世界某国示意图,该国首都人口超过2 000万人。读图完成7,8题。
7.该国首都形成的主导自然区位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矿产D.河流
8.该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
A.滞后城市化B.虚假城市化
C.城市中心衰落D.逆城市化
据统计,2014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约为54.8%,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资料。读图完成9,10题。
9.2005—2014年该省的人口状况是( )
A.该省为“高-高-低”型人口增长模式
B.城市人口密度增长50%以上
C.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依靠人口迁移
D.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
10.该省份可能是( )
A.浙江B.上海C.河南D.新疆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变动。读图完成11,12题。
传统方法修复完成6个月后,医生根据改良的USPHS标准对修复体评价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2种方法制作的全瓷贴面均达到B类以上标准,其中全瓷贴面的质地和外形达到A类标准者皆在90%以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该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03年B.2007年
C.2011年D.2015年
12.导致该城市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最有可能原因是( )
A.交通改善,出现逆城市化
B.物价上涨,经济水平下降
C.政策调整,出现产业转移
D.房价升高,城市用地减少
二、综合题(共3道大题,共52分)
13.下图示意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下表为200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1)简述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
(2)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影响因素。(4分)
(3)你认为诸如广东、浙江等省份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6分)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说明该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6分)
(2)指出图示城市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并说明这种区位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甲国地处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尼加拉瓜运河。尼加拉瓜运河全长约276千米,工程将耗资500亿美元,该运河规划的长度将是巴拿马运河的3倍多,修建后运营期间预计创造20万就业岗位。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分析甲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6分)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简述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3)从经济和环境等角度,评价尼加拉瓜运河修建对该国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海绵城市会导致城市蒸发量加大,大气湿度增大,气温变率减小;酸雨是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的大量排放所致,与海绵城市建设无关。
2.C 增加绿地面积,采用透水铺装,可有效地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吸水、蓄水,从而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宁波建成区本身耕地少,退耕恢复的湿地是有限的,不可能很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排水系统,会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
3.A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材料可推出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目前我国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提供就业机会多,人口机械增长高于中部地区;2010—2014年我国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但新增城市用地中住宅用地是主体部分。
4.D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第二、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村产业和城镇转移,促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5.B M用地位于市中心,且交通便利,但地价较高,最适宜布局商业区。
6.D 化工厂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丁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城市河流下游,对城市环境影响小;且丁地平坦开阔,工厂建设用地条件较好。
7.A 该国地处热带,从等高线推断该国首都地处高原,因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有利于城市形成与发展。
8.B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推断图示国家为墨西哥,其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可能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
9.C 读图分析,该省2005—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左右,符合“低-低-低”型人口增长模式;依据城市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城市人口比重,计算可知B选项错误;图中显示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增加,而自然增长率变化不大,可推断该省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依靠人口迁入;该省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人口迁入所致。
10.A 结合该省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信息,推断该省为浙江省。
11.D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只要某地区人口增长率大于零,人口一直都是增长的,故该城市2015年人口数量最多。特别注意的是:当人口增长率最大时,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12.C 2008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最有可能是,因政策调整,出现产业转移或产业升级现象。
13.(1)特征:农村劳动力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分);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2分)。
原因:第二、三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效益相对高(2分);第一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经济效益相对低(2分)。
(2)空间特征: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2分)。
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因素(2分)。
(3)不应限制。理由:外来人口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2分);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2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2分)。
或应该限制。理由: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建设的负担(2分);加重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2分);加重了城市管理的难度(2分)。
14.(1)总体特征: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3分)。
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该区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是主要制约因素(3分)。
(2)位置关系:位于山麓地带(位于山前冲积扇)(2分);位于河流沿岸(2分)。
有利自然条件:山麓地带,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2分);河流流经,为城市提供水源保证(2分)。
15.(1)甲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3分);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3分)。
(2)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3)有利影响: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运河修通后能够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共4分)
不利影响:投资较大,加大了经济负担;淹没耕地和移民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共4分)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