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

2016-04-10 05:54:13朱富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方人文化背景交际

朱富丽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

二、“英语文化”的课堂失误

有的教师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单纯强调语言符号系统开展教学,即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记生词,学语法,念课文。这实际上只看到了语言的表象,会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

作为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实践活动和技能掌握,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仅注重语言点、知识点的传授,还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而在教育学中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渗透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帮助学生从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从而准确、得体、流利地使用英语。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方式进行文化教育。

1、创设文化环境,接受文化熏陶

走进校园,随处可见鲜明的中、英双语标语;走进英语走廊,一块块异域文化展板呈现异国风土人情;走进教室,风格迥异的英语板报格外引人注目。让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英语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2、借助直观媒体,体验异国文化

使用电教手段这一现代数学手段,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向学生传递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视野,有效地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并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上课时利用多媒体直接将文化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对网络获得的英语知识接受得快,掌握起来轻松。

3、合理运用教材,挖掘文化知识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词汇、对话、课文都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等文化内容。教师可结合教材,学习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之时并运用到交际过程中去。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在词汇教学中,英语中有许多音译外来词,如:Coke,sofa, sandwich, salad等,教这些单词时不要让学生机械记忆,可以告诉学生单词的来历,记起来也不那么枯燥了。还有教“ice cream”这个单词时,可以告诉学生西方人喜欢在饭后吃些甜点,冰淇淋是最受欢迎的甜点之一。

还有在教餐具类单词“fork, plate, spoon”等时,告诉学生一些西方人的用餐习惯,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中西方餐具的不同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对话教学中,当别人问是否想要吃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 / milk to eat /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Thank you.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美国家人们直率的不同文化。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不至于由于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交际失误。

如小学英语三年级的对话教学中, 就有“I have some presents for you.” “Come and open the box.” “It`s so lovely.”句型,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人在收到节日礼物时会客气一番,不当面打开礼物。而西方人收到礼物会当面打开,并表示称赞和道谢:“How beautiful!”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等等。

4、设计交际活动,交流文化知识

在进行文化教育时,尝试着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交际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如在学习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创设打电话的交际活动,当一方听说另一方身体不舒服时,却出现了我预想到的回答: “You`d better go to see the doctor.” 借此机会,我向学生渗透西方人怎样表示体贴与关心的话题:西方人追求个人的独立性,不愿被视为弱者,过多地给予劝告或建议会令他们不高兴,对方会认为你把他当小孩看待。

因此,类似情况表示关心的方式通常是 “I`m sorry to hear that.” “That`s too bad.”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等等。教师还可以在购物、看病、生日庆祝、介绍朋友等交际活动中适时的渗透文化信息。

5、创建展示舞台,展示文化魅力

首先,制作手抄报。围绕某个主题(如,中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其次,举行小品表演活动。

小品表演在文化教学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受学生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大胆改编和续编,并参与表演,开展应用交流实践。另外,创办英语角。

以班级、年级甚至学校为单位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沙龙,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游戏活动或话题交流等,进而进行文化滲透。

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文化教学跟语言教学一样,没有定法可言,但若英语老师能不仅注意语言教学,而且加强语言的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相信英语教学会达到更高更新的境界。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在学“真正的英语”。

猜你喜欢
西方人文化背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2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北方文学(2018年20期)2018-08-28 09:44:16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青年时代(2017年7期)2017-03-28 21:41:30
亭台楼阁
时尚北京(2016年10期)2016-12-12 04:43:54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