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伟,张荣荣,张 瑞
(济南大学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
1903年,美国赫尔曼·施耐德教授提出合作教育的思想,也由此产生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其宗旨是整合高校、企业以及研究院(所)的科研和教育资源,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1]这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趋势。美国“硅谷”、印度“亚洲硅谷-班加罗尔”等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成功推动了美国、印度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促使各国教育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进行关注,并推进实施。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推动下,各级政府积极引导、支持产学研合作。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实践基地不断诞生并丰富,实践效果不断增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以2004年青岛理工大学与筑港公司产学研实践基地建立为标志。至今,省内各大高校纷纷与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各种适宜的合作模式进行资源整合,力图达到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多机构、多层次的互利共赢。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山东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如何?是否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和纽带,是否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的融合,是否有效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提升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问题对丰富和完善产学研培养教育的研究,对促进产学研融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为深入了解山东省各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现状、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研究对35所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部门的网站信息进行文本信息搜索,对省级产学研培养基地建设一期工程中9所高校部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分别以部分学校管理部门(9份)、导师(36份)、研究生(162份)以及企业负责人(36份)为调查对象发放了问卷,问卷回收率分别是:学校管理部门100%,学校导师80%,研究生97%,企业负责人90%。通过调查分析,对山东省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各模式的运行效果、存在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等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与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山东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多样。如:依托项目合作培养,联合设立培养研究基地,共建合作研究中心,建立大学科技园,企业委托定制培养研究生,建立实习基地,聘任企业导师以及建立经济实体培养研究生等。各种模式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交差。其中以产学研联合基地模式最为突出。从2009年第一批省内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启动以来,目前我省已有156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涉及文、医、工等多个学科。山东省各高等学校凭借各省级、校级联合培养基地,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医院等不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接轨,实现科技、教育、企业资本各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为培养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寻找契机,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导师和管理人员对联合培养模式的认可度
研究生导师与学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认可度有些微差别。研究生导师对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认可度比较高,认同率达到了66.67%,远高于其他培养模式;对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共同建立研究所或培养基地模式,认同率降为38.89%和21.11%;对引进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模式和建立学科自主研发实体模式,认同率分别为16.78%和11.11%;其他培养模式相对认同率更低。
学校研究生管理人员与研究生导师模式选择的比率大致相同,其中差异比较大的是对共同建立研究所或培养基地和引进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模式的认可度。二者均远高于导师认可度,认同率分别为77.78%和53.56%。而对研究生导师们比较认同的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认同率只达到33.33%。此外,管理人员对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培养模式的认同率为55.56%,对建立学科自主研发实体模式认同率为13.11%,其他培养模式同样认同率较低,如创办大学科技园(5.56%),接受企业委托定制培养研究生(5.56%),建立经济实体模式(2.78%)。
对于学校而言,建立培养基地,利于规范化管理和整合资源,也比较容易考核实施效果。因此,没有联合培养基地的导师,更多采用了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此外,因为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的培养理念、成果价值认同均存在差别,再加上较多导师沟通能力、沟通技巧不高,所以,研究生导师普遍对引进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模式热情不高。
2.研究生对联合培养模式的认可度
课题组分别对研究生参与或接受的培养模式,以及研究生感兴趣或希望参加的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其中,研究生参与或接受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中,以项目为依托联合模式占比53.7%,此项与导师倾向的比例较为接近;其次是共同建立研究所或培养基地模式占比19.14%;接受学科自主研发实体培养占比为14.81%;学生到企业实习占比12.35%;引进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占比4.23%;接受企业委托定制培养研究生占比2.45%;创办大学生科技园占比2.45%。
研究生感兴趣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与实际接受模式存在差别。从整体上看,学生也普遍认同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模式(占比46.3%);其次是共同建立研究所或培养研究基地(占比31.48%),以及到企业实习(占比25.93%);对于引进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和学科自主研发实体的认可度分别为17.9%和9.88%;接受企业委托定制培养的兴趣占比11.11%;对于建立经济实体培养和创办大学生科技园的比例分别为9.88%和8.02%。由分析数据可以看到研究生参与与感兴趣的联合培养方式的取向与导师和学校的取向大致相同。但是,部分学生对接受企业委托定制培养、建立经济实体、创办大学科技园等具有创业倾向的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兴趣。总体而言,学生较导师更有意愿深入企业实际进行研究。
表1 高校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认可度
通过以上各主要参与主体对产学研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可知目前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模式、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生深入企业实习、聘任企业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等培养模式是目前我省高校普遍采用的模式。随着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和巩固,学生去培养基地实习、从培养基地聘任校外导师、以基地为依托开展项目研究等联合培养模式不断丰富并相互交融。而且各高校也试图通过联合培养基地的规范化、科学化、示范化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规范化。因此,研究生导师和学校管理部门对上述4种模式的认同率较高。其他几种模式由于受体制、机制和各种因素的限制,采用的比率比较小。研究生对于比较普遍采用的4种模式的认同率也比较高。另外,研究生参与的与感兴趣的联合培养模式基本一致,除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和学科自主研发实体培养二种模式外,其他模式感兴趣的比重均高于目前接受培养的比重。同时对创办大学科技园、接受企业委托定制培养研究生、建立经济实体等培养模式也比较感兴趣。从总体而言,研究生有一定的参与经济实体进行培养的愿望。
目前,山东省联合培养的合作主体有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主要的合作方式包括校企合作、院校合作、政校合作以及校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其中高校与事业单位合作占比44%;校企合作占比39%;科研院所合作占比6%;校校合作占比9%;其他合作方式占比2%。事业单位和企业是山东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合作主体,校企合作和院校合作是产学研主要合作方式。高校在对合作企业选择过程中,首先关注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34%),其次关注企业主营业务领域与学校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契合程度(27%),而对于企业相关项目负责人的诚信度、重视度等因素的考量(16%)也要高于对企业品牌等因素(12%)的考量。尤其是对有关企业发展状况,处于何种成长周期等其他因素关注不多,其关注度只占比11%。
相对而言,企业在选择高校为合作伙伴时,主要是看重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比例高达 88.89%;其次是高校的知名度,占50%;政府、高校针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是影响企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有38.89%的企业选择了这一因素。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关注进行联合培养后,合作开发成果转让的难易程度,这一部分企业达到了19.44%。调查结果还表明在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中,企业目的性和目标性比较明确,比较注重短期、实际收益,选择合作高校时,比较注重合作方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声誉、科研创新力提升等效果。
目前,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涉及理工、医药、农、管理、教育、文法、经济、历史等11个学科。理工和医药学科占较大比重,二者占比达到77%。其中理工学科占比达到51%(工学39%、理学13%)、医药学科占比达到26%(医学24%、药学2%);其次是农学和管理学,占比分别为6%和5%;而教育学(3%)、法学(3%)、文学(2%)、经济学(2%)和历史学(1%)等学科占比相对较小。*根据鲁教研字〔2009〕5号附件“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鲁教研字〔2010〕8号附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鲁教研字〔2012〕4号附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同时,培养基地主要集中于各高校的国家、部省级以及校级的重点学科。
从培养基地的培养目标来看,各产学研培养基地的培养目标分为: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工程技术、创新创业及管理、原始创新、工程化开发等。其中,应用研究占比47%;产品研发占比19%;工程技术占比9%;创新创业及管理占比16%;原始创新占比3%;工程化开发占比6%。应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与技术基础应用领域。因此,我省产学研培养基地的研究类型主要有四种类型,包括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产品研发和综合性研究。其中技术和技术基础应用性研究类占总数的56%,产品研发与原始创新类基础性研究占22%,创新创业管理等综合性研究占22%。
山东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效益,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导师、研究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持普遍持认可的态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但是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观念转变不到位。研究生的培养是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性与教育文化相对超前性之间的矛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性之间脱节的矛盾,如高新技术的研究与低端产业发展的矛盾等。因此形成了封闭培养人才的观念。产学研培养研究生模式要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转变封闭培养人才的观念,但这个转变过程是长期性的,也是目前产学研联合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问卷调查中,各主体普遍反映了“认识不到位或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2.多方合作主体的沟通渠道有待拓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参与主体的价值观、成就感之间存在差异,评价方式也不同。例如,学校培养人才长期性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紧迫性的矛盾,导致二者对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要求上有不同的侧重。[2]因此,双方导师需要密切配合,在学生进入基地前就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准备,使学生进入基地后能快速进入培养状态。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地导师的激励机制,提高基地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3.联合培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这导致联合培养的合力与优势没有较好体现,产学研联合培养所需的社会环境尚未建立起来。目前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成果归属认定机制、合作协调机制等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不仅影响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参与主体深入合作的效果,也影响了各主体参与的动力。支撑产学研联合培养的配套政策体系是将相关主体的合作意愿转化为现实的直接动力。然而,目前在宏观层面有关合作发展的人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制度还没有形成政策体系,有待创新与完善。在微观层面深入合作所需的经费筹措机制、学术交流机制、考核机制等建设不足,另外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如制定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选择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等。
4.缺乏质量评估机构与评估标准。目前没有评估机构评估联合培养研究生质量,也缺乏权威合理、科学的评估标准,使得联合培养中的职责、 效果、权益等得不到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这不利于形成竞争的氛围,影响了联合培养正常功效的发挥。[3]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种新式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形式,其发展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观念转变、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逐步规范的过程。[4]目前,山东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处于自主发展的第二阶段,同国内其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相比,还存在着观念认识转变不到位、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参与主体和主体间相互关系两方面分析原因如下:
目前,山东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本实行的是以学校导师为主,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度。学校导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应用性研究项目,与企事业单位深入联系、沟通不够,对产学研联合培养观念认识不足,应用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等。同时,学校层面没有针对联合培养目标设定导师考核指标。而企业导师的主要问题有:指导投入少,缺乏与学校导师的交流,对产学研联合培养重视不够,缺乏指导经验等,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联合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导师)
目前,各大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所采取的主要模式为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模式。从对所依托的培养项目来源调查结果来看,所依托的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基金和政府各部门支持的专项基金纵向项目(51.62%),以及合作机构和行业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分别为25.81%和19.34%),学校项目也占一小部分(3.25%)纵向项目所占比例略高于横向项目所占比例。
对参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主体而言,其学习能力与态度是影响产学研合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对合作主体的调查结果分析,学生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26%),对环境适应性和外界沟通协调能力不足(28%),缺乏对企事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16%),缺少应用性研究积极性(14%),接受挑战的能力不强(9%) 。[5]其中,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环境适应性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是合作单位首要关注的能力,也是影响产学研合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次,研究生对应用性研究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对社会和企业的了解等态度、意愿等主观因素也是影响产学研合作效果的比较重要因素。
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的内、外部和协同环境,各主体参与积极性,以及各主体对合作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也影响着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效果。
学校在合作层面的环境、沟通渠道、合作态度以及相关的体制机制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学校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缺少长效管理体制和机制;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深度与广度不够,缺少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联系与沟通,导致产学研合作稳定性不足;存在高校难以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不能满足企业现实需求等情况。另外,宏观层面产学研培养体系的管理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存在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各影响因素中,产学研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稳定性二项因素被关注的比例较大,分别为34%和25%,其次为是否具有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因素,被关注比例为17%。
从合作企业视角,根据对样本企业和有意向进行产学研合作企业的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参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希望能够实现如下需求:跟踪行业或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减缓市场竞争与对手的压力、利用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开拓市场以及提升企业形象等。其中,跟踪行业或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和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是企业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因素(均占23%),减缓市场竞争与对手的压力(16%)、利用高素质人力资源(15%)、开拓市场的需求(15%)和提升企业形象(8%)次之。另外,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还发现,目前企事业单位在参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期望值过高、缺乏相应投入,积极性不高,对知识产权的归属有顾虑和分歧,对学生不够信任,实际指导不够等问题。[6]
1.结合高校特色和优势优化培养模式。调查发现,各高校能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本校特色和优势学科的联合培养途径和模式。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大高校探索联合培养途径和模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联合培养模式。[7]
2.完善联合培养政策支撑体系,促进社会意识环境形成。建立健全支撑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相关联合主体合作提供驱动力。重点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社会组织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起能够支持人才交流、利益分享和保障风险共担的制度体系,以促进产学研主体间交流与合作;培育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对产学研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达成联合培养人才理念共识。
3.建立合理的合作培养机制。在产学研联合过程中,各主体拥有不同的目的、目标及利益需求,需要均衡各主体的利益,建立起合理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培养机制,才能调动各合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多方利益博弈中,企业方的目的性和目标性最明确,只有对企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人力资源以及利润等能力与业务提升有所帮助,企业才能够有动力和热情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中。因此,需要在密切交流与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合作共识,建立起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培养机制。
4.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管理。进行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加强前期合作战略规划,注重合作过程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建立联合培养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观、科学观。建立起从学科专业选择、导师的遴选、合作主体的选择与评价、监督与控制到成果考核、学生毕业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建设,[8]使各主体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5.提升导师面向实践和对外合作交流研究的能力。目前,各联合学校在对导师的选择与培养中,忽视了对导师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指标的考量,缺乏完善的导师准入选拔制度,影响了产学研联合协同的质量和水平。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社会网络中,学校和导师是网络的中心节点,是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关键主体。如果导师不能较好胜任联合培养网络中的桥梁作用,就会直接影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率效果。[9]因此,要加强导师培养和选拔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合作导师面向实践和对外合作研究的能力。
6.完善面向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合作主体比较关注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环境适应性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希望通过合作解决企业现实技术问题。但是,现今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是以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为主,面向实践应用研究的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不足,同时,研究生学业考核体系更偏重于理论研究成果。因此,要深化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需要根据合作主体的需求,不断创新开发能够体现学科前沿性与实践性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另外,还要不断创新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提升研究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和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晓斌.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人才体系的建设发展[J].民营科技,2010,(11).
[2]薛蓉.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现状与问题[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9.
[4]蒋学平.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5]朱志宏,廖艺伟.“企业主导模式”之校企合作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
[6]张才国,曹姗姗.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9).
[7]黄翠萍.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15.
[8]高兴武,胡涌. 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9]胡涌,田露,柳小玲,等.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类型分析与选择[J].中国林业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