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高月燕
让清洁能力浸润幼儿生活
山东省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高月燕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清洁”是孩子们每天必不可少、重复多次又毫不起眼的一个环节。在这看似简单而平凡的一环中却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学问。培养幼儿良好的清洁能力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问题,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对成年后的行为与习惯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我们通过对幼儿“生活体验区”公共区域的环境挖倔,发挥公共区域的教育作用。在生活体验区中我们提供各种盥洗用具。如,小盆、香皂盒、香皂、小毛巾、小袜子、护肤霜等;小便池上分别画上两顶款式不同的标志,“烟斗”和“ 高跟鞋”,以区分男女。为幼儿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让他们体验和享受环境带来的舒适与快乐。
我们还结合图文并茂的宣传图片,督促培养幼儿养成正确洗手洗小物品的好习惯;采用“小脚丫”的标志,提醒幼儿养成人多时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消除不安全的隐患。环境是幼儿无声的老师,通过温馨有趣的环境使幼儿对清洁产生浓厚的兴趣。
孩子们不喜欢枯燥的学习,机械地操作等模式,考虑到幼儿真正的需求、兴趣点和可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采用生动有趣的教育形式进行生活活动教育。
在“洗袜子”教育活动中,首先请幼儿自主洗袜子,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幼儿对洗袜子的过程、方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再共同创编了儿歌《洗袜袜》。让枯燥乏味的洗袜子变得生动、有趣、宽松、自主,让孩子们爱上“洗袜袜”。在幼儿自主清洁时,我们用录像机录下幼儿的行为表现,通过录像回放观摩,让幼儿找一找哪些是好的洗袜子行为,哪些是有问题的洗袜子行为,大家共同探讨,参与解决在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幼儿对良好的清洁习惯培养的意识。
其次,我们结合幼儿在清洁中存在的现象,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编自演情景表演,孩子们在自创舞蹈《洗刷刷》中把我们清洁小毛巾、小袜子等的动作加入其中,使抽象的道理更形象化、具体化和便于操作。
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幼儿就是想做也做不好。例如,孩子不会洗小毛巾,就谈不上把小毛巾洗干净。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技能。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日常生活中训练
例如:让幼儿洗脸、洗脚、洗手、洗毛巾、洗袜子等方面,我们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孩子不会洗毛巾,我们可以把洗毛巾编成儿歌,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加深了行为表现,渐渐地就掌握了这一技巧;还有洗手的正确方法,如何洗,怎样打香皂,幼儿都已通过儿歌提示学会,在每日生活中很好地锻炼了每一名幼儿,我们老师也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幼儿的清洁能力。
2.在品尝成功中进步
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清洁能力的动力。当幼儿费了好大劲终于把小毛巾洗干净的时候,老师用亲切的口吻夸赞“你真棒”、“你真能干”、“你洗得真干净”……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清洁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的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3.竞争中提高
孩子活泼好动进取心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个个都跃跃欲试。我们可以抓住幼儿这一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中午起床时可以举行“洗脸抹香香”比赛,给表现突出的幼儿发小礼物。在幼儿参与清洁活动时,我们就要及时地用鼓励、赞扬、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使他获得愉悦和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幼儿的正面行为,逐步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4.由服务自己到服务大家
有的小朋友不会清洗自己的小手,每次洗手都是打开水龙头,小手伸过去冲一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平时表现好的幼儿来帮助他们。这样,让能力强的小朋友感觉特别的开心,不但帮助了能力差的幼儿,也提高了自己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清洁能力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如:洗脚、洗袜子等。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至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事情自己做,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在培养幼儿清洁能力的过程中就需要家园同心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引导家长在家让幼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让幼儿能从服务自己到服务大家。
有这样一句名言:要教好你的孩子应注意三点,一是榜样,二是榜样,第三还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在孩子们共同的活动中,有的孩子表现很突出,有的小朋友就表现平平。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而同伴更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我们要注意留意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表现,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机会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用自己用同伴的良好的清洁习惯去影响他们。我们可以根据论坛上家长提供的幼儿在家的良好清洁习惯的照片或录像让小朋友们观摩学习,也可以把清洁能力表现娴熟的小朋友树立成典型榜样,让其他幼儿学习,采用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相互交流观摩,取长补短,以此激发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针对一些幼儿自由散漫的表现,我们严格要求,鼓励他们学榜样。这些幼儿大多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不良习惯的形成。这表现在盥洗时嬉闹、推挤,对同伴有攻击行为。但这些幼儿大多好胜心强,可施以积极的引导。我们针对幼儿这一心理特点,采取做值日生、做哥哥姐姐等形式,对一些幼儿在清洁时表现出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选择正确的行为作为目标不断强化。如:对于盥洗时爱嬉闹的幼儿,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对于推挤、对同伴有攻击行为的幼儿不忘提醒遵守盥洗要求,当幼儿缺乏控制能力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暗示,及时提醒。让每个幼儿都想当榜样,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清洁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幼儿园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1.学习教育理论,让家长了解清洁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包办溺爱孩子的家长,我们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培养孩子清洁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家教讲座等教育理论学习入手,让家长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自信心以及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关系重大,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幼儿依赖性强、清洁能力差则会有什么不良的影响等等,让他们知道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现在的包办将来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2.通过亲子活动,让家长发现孩子清洁能力的不足。
家长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孩子,而当他们发现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差距时便会切实地感受到家庭指导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相关的亲子活动,如:清洗小水杯比赛等活动,让家长通过活动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在相互比较中对幼儿进行督促指导。
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对于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愿我们能把更多的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清洁能力的好孩子。从小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将会使孩子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