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 朱园园 李玲玉
2015年度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暨第一届“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朱园园李玲玉
近年来,全国40多所高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开设了“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专业。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老师指出,少先队研究有多种视角,如以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研究少先队,也可在教育学、心理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上海植根于这种重教育的研究传统,使得少先队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都涵盖了更多的教育元素。赵国强老师还强调,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少先队的发展应该更加凸显国际性、时尚性和专业性。
关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卜玉华教授就该专业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卜教授指出华东师范大学目前初步建立了培养方案,形成了固定教师队伍,成立了研究中心,并举办了学术研讨会,这标志着学科建设任务的初步完成。在经历了酝酿期、初建期和逐步发展期后,该学科建设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进入推进期。虽然目前学科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遇到了生源数量不稳定、专业教师发展方向不确切、权威性期刊缺乏等问题。另外,她也指出学校少先队自身发展也面临着独特育人功能尚未彰显、渐被其他活动替代或淹没等挑战。为进一步推动该学科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建设,促进上海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卜教授认为我们首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少先队教育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进行学术性探究;其次需要加强该学科的教材编制、实践研究基地及网络平台建设,为学科研究提供平台;再次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创新少先队教育的上海经验,并开设少先队教育工作者培训班,以加强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校研究者关注少先队,对少先队理性的研究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人员很少关注少先队领域,使得该领域呈现出实践在前、理论在后的状态。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从自身专业研究领域出发,对少年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观点。
在对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上,吴遵民教授重点阐述了他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看法,吴教授指出,品德教育对于少年儿童个人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或缺的意义,然而思想品德教育却不能像理论知识或技能那样进行直接教授。他认为道德是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是受成人世界熏陶的结果,最有效的德育方式应该是榜样教育。他强调父母和教师要给孩子做好示范、做好榜样。为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鞠玉翠教授则就少年儿童教育过程中自由与约束的问题阐述了她的思考。在理论家关于约束和自由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鞠教授指出了现实中一些不当的约束和自由。她认为对孩子自由和约束的培养,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在群体生活中让他们明晰界限、发展能力、满足需要和服务社会。李家成教授则从学生领导力的培养角度出发,表述了他对班级和少先队组织等中国独特的学生组织形式、对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认识。他指出虽然西方在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方面要比我们早很多,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但中国独有的班委、中队委等组织形式在学生领导力培养方面开创了不同于西方的路径,这是中国教育的独特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推广和创新。从少先队队伍建设角度出发,黄向阳教授主要对目前少先队无限制入队情况表述了自己的思考。他从自身经验出发,以传统习俗、西方经验和理论实验为例,提出相对于没有受到考验就入队的少先队员,那些入队前受到考验的少先队员会更加渴望加入少先队,更加珍惜少先队员的荣誉;相对于受到少先队帮助和关心的少先队员,那些主动帮助同伴、为少先队作出贡献的少先队员会更加热爱少先队组织,更加积极参加少先队活动。为此,他认为少先队应该采取分段分步入队的方法,提高入队标准,以增加少先队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除此之外,“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代表也就少先队育人价值、学校少先队工作特色品牌的创建、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少先队发展的重点问题,在本次会议上,来自上海各区的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何为“专业化”?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化”又表现在哪里?普陀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徐蓓娜老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性可以用“不可替代”“不可言传”“不进则退”三个关键词来解释。徐老师强调唯有“浸入”专业之中,辅导员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的王冬梅老师,进一步讨论了辅导员专业性发展中亟须提高的两种专业能力,即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组织力和辅导力。她认为这两种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加强教研活动来获得。对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机制建设,青浦区少先队教研员马国勋老师则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嘉定区少先队教研员陆春荀老师从队课的创建入手,提出通过辅导员和队员双主体合作的新模式来带动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思路。闵行区少先队教研员朱立红老师从微教研活动出发,指出通过紧密结合现实的教研内容、多样化的教研形式、丰富的分享渠道达到辅导员专业进步、队员全面发展的双赢局面。
本次会议是在“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一次深度思考,也是该学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一次交流与对话,与会代表在与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少先队工作者的探讨分享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少先队工作的特殊价值和发展方向,了解了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立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信此次会议将是促进“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以及上海少先队事业向前迈进的一个新起点!
(本栏责任编辑 杨江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