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巴音胡舒案例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ayinhushu case
联合国大会在2000年12月20日通过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由此“生物多样性日”诞生,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
诚然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因为人类活动而受到破坏,但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共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千千万万环境保护者也一直在行动。中国内蒙古巴音胡舒案例便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之一,曾被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并进入美国大学教科书,在国内外广为人知。
巴音胡舒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村),从2000年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连续十年的生态恢复实验。嘎查有72户288口牧民,土地12.6万亩,属于典型的浑善达克沙地。上世纪90年代,为了致富牧民大量养殖牲畜,中等牧户每家养殖60多只牛和300多只羊。全嘎查牲畜数量达11566头。如此众多的牲口越冬是个大难题,每年冬春季节,草料总是不够用,牧户不得不每年花大约1万多元去100公里外的地方去买草。
保障牲畜有足够的草料并安全越冬,科学家们采取了两个方案。方案之一是减少牲口数量,使得草相对充足。指导牧民对牲畜结构进行调整,减少羊尤其是山羊数量,增加牛在牲畜中的比例。即使如此,草畜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便实施了第二方案,即给牲口种草,在小范围土地上高效生产牧草。选择严重退化的4万亩土地进行试验,其中1000亩作高效地,占4万亩土地的2.5%,将大面积沙地草地生态恢复的压力压到这2.5%的土地上。在这少量的土地上进行高投入,打井、架电、修路,而在剩余土地上,基本不投入,只建围栏,任其自然恢复,仅在严重退化的流动沙丘上种植一些灌木或插一些柳条作为沙障。
对于大面积退化沙地,科研人员采取自然力恢复措施,利用土壤库幸存的各种繁殖体以及植物繁殖的种子为种源,不引进外来种。浑善达克沙地有高等植物800多种,沙地生态景观非常丰富,科研人员在流动沙丘上采取建造人工沙障,稳定地表土壤,保证植物定居。大面积退化沙地草地封育后,采取“以禽代畜”做法,使牛羊逐步被鸡鹅等禽类替代,增加牧民收入。
在脱离牲口破坏前提下,沙地草地被压制的自然力得到充分释放。2008年自然生长的榆树高度已达5-8m。试验区内植被总盖度达60%,许多地段100%恢复,以前靠人工种植都难以成活的的小红柳3年后自然发生了,2011年已形成稳定的群落。野生动物中,野兔、沙狐、大雁、灰鹤甚至狼又回到了这片久违的土地。
在社会经济方面,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也给巴音胡舒牧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牧民家有草了、家里通了电、牧民有了自己的公路、牧民家有了卫生间、全嘎查牧民住上新房。
生态恢复10年后,巴音胡舒嘎查4万亩退化沙地草地恢复同时也带动了全嘎查12.6万亩草场的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编写/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