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的七道关口

2016-04-10 13:01壮歌德澳大利亚翻译黎勇
世界环境 2016年3期
关键词:灾难阈值环境

■文/壮歌德(澳大利亚) 翻译/黎勇



环境保护的七道关口

Enforcing the 7 threshol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文/壮歌德(澳大利亚)翻译/黎勇

我在中国已经工作了35年,相当于7个“五年计划”。1981年,我从澳大利亚带着一套新进口设备去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管理那边的石油物探工程。原始的沙漠是如此美丽而又如此脆弱。我们的团队有200人以及40辆卡车和拖车,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地震探查的需要,我们曾在一周内引爆了12吨炸药。此后,我还参与了从海南到黑龙江的许多项目,同时也观察到了环保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加以管理。

现在,第13个“五年计划”提出要大力推行环境法以避免未来环境事故的发生。但是,无论这些旨在保护环境的法规多么高明-即便是强有力地推行和支持-依然有一个观念上的问题还亟待我们每个人认真加以解决,而且是上至高层领导,下至一线的现场施工人员都应如此。那就是工作场所中出现的判断上的小疏忽往往会酿成环境方面的大问题,并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

中国在过去的36年中的发展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即一些未经专业训练的人员要去处理威胁环境安全的新情况。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先是负责现场项目的管理,后又为高级别政策出谋划策,自觉有必要揭露问题的本质,这样我们才能预见新形势下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危险。

我将自己思考的结果称之为“环境安全的7重阈值”。当然,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有一个安全阈值,就像阳台上装有护栏、电缆外部包有绝缘材料那样。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像农田、河流和森林这样的环境时,就必须设置连续多重的安全网络。这样,当其中一重出现故障,其他依然可以正常运转以防灾害的发生。风险越大、可能发生的灾害越严重,我们需要的壁垒或阈值就越多。我给出的这个数字“7”不一定是准确的数字,只是想强调任何有关环境安全的计划都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安全阈值。如果一个阈值失效,那么整个运行过程必须迅速纠正该问题。在低风险的情况下,如某些农田遭受洪水的威胁,这时可能仅仅需要在4个方面设置阈值。而在高风险情况下,如用内河船只输送100吨有毒化学品,这时需要设置阈值的地方就不止7处了。

关键在于管理层必须清楚每当一个阈值失效后,他们就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在以往每次检查实际操作和安全计划中,每当我提出若干个阈值中有一个阈值的设定有缺陷时,得到的回应都如出一辙。业务经理和工作人员只用“没事”这两个字就将我的疑虑敷衍过去,同时必定会挥挥手表示系统运行一切“正常”,意思是负责环境安全的官员太傻,是在瞎操心。

“环境”一词所指范围可大可小——上可至全国甚至是全球,下可至小社区和工作场所。当专注于小范围时,自然环境也与环境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只有在小范围、特写尺度下,阈值的意义才变的非常明显,因为它就在我们的面前。

中国南部内陆山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美丽的自然环境,境内的桂林地区像天堂一样可爱。我曾在邻近的县工作过5年,那里同样美丽而又人迹罕至。由于地处偏远,收入和教育水平都较低。我在那里经常听到人们用“没事”两字来回应我对环境阈值的担忧。十次中有九次或每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人们会认为我很愚蠢,还会挥挥手表示我过于担心。但是之后“意外”就会发生——要么是装有液态氨的槽罐车坠入河道,要么就是山体滑坡淹没村庄。在之后的数个不眠之夜里我都会非常沮丧,并试图去理解环保不得力背后的根源。

直到一天早上,一件小事让这一根源变得清晰起来。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一个贫穷、岩石密布的地方,土壤和水在这儿都是稀缺资源,人们只能在山边种植一种叫旱藕的作物。我那时正在检查一家加工厂的运行,这家工厂位于山脚下,那儿就种着这种作物。一位投资人当时要来对我的工作和这个项目进行检查,他以前曾给一个扶贫项目进行过慈善捐款。就在这位国际投资人到来之前的几分钟,我发现厂长在更换屋顶椽上的电灯插座。

我看见的场景是这样的:

1.他将孩子绑在后背上——因为他夫人那天身体不适。

2. 他没有穿鞋子。

3. 地板是湿的。

4. 灯开着,因为电灯开关没有关上。

5. 灯开着,因为工厂主电源开关没有关闭。

6. 他没有戴手套。

7. 他边笑着看着我边挥舞着螺丝刀,用“没事,绝缘手柄”的话来回应我的恐惧。他在插座里面用螺丝刀刮来刮去,擦出了阵阵火花,同时还嘲笑我的“恐惧”。

我就是在那总结了“7重阈值”的经验。在那样的情况下,风险的承受者“仅仅”是一位父亲和他的孩子。但在更大的环境风险中,必须在多方面设定保护性阈值标准,操作者和所有相关人员必须接受训练并且遵守这些标准。

几年之后,2012年在临近桂林的河池市,一家工厂在填埋场填埋处置镉。这项工作本来应该是有章可循的,然而其管理人员却允许不遵守流程进行填埋,最后完工的时候看上去也没什么事。直到一场大雨来袭,将20吨镉冲入河流。下游柳州市的370万居民发现水龙头放不出水来了。省略这些步骤省下来的钱在数以亿计的环境灾难损失面前真的是微不足道。

由此事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设计系统运行的专家们确定了一定数量的步骤作为安全程序,那么操作者就不应该自作聪明为了节省成本或时间而跳过其中任何一个步骤。若他们这样做了,表面上看确实是聪明得逞,也许一些老板们也会因此很开心,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没出什么事”“什么问题也没有”,结果看上去也是一样的。而且要是有谁坚持要遵守所有的安全步骤,就会被视为是在阻碍业务的进展。而实际情况是只有遵守了所有的步骤,才会真的是“什么(坏事情)都不会发生”。这样的自作聪明导致自满,这时谁要是坚持遵守所有步骤不大可能会被视为英雄。

这种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经营者会认为:“如果6重阈值就能达到同样效果且不出任何问题的话,何必再多加一重呢?”但是,在6重阈值都无效的情况下,第7重阈值也同样失效的情况似乎非常罕见。事故评论者称之为“运气不好”、甚至是“一系列不幸的事件”,最近一些文献还称之为“完美风暴”。这时候,安全手册中这额外的一重阈值恰恰就能阻止灾难的发生。

在环境灾难发生之前,一些观察家们通常会说:“7重阈值同时失效的情况将是百年一遇的”。日本的福岛核电站灾难百年里只会发生一次,然而它就是发生了,原因就是一些安全阈值没有到位。

中国正在不断进步和学习。邱五七先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个研究团队的负责人,致力于防范未来的环境健康灾害。在SARS疫情之后,他们在预防步骤方面吸取了大量教训,并有效地将之应用到了更为致命的H7N9禽流感病毒上,从而减少了其危害。实际上,邱先生的清单上列出了9个步骤,而重要的是,无论专家们通过仔细研究决定的步骤是多少个,操作者都无权擅作主张减少这些步骤。

综上所述,2005年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在一个阈值失效之际就应该及时做出响应。即使一个阈值失效后操作似乎依旧正常,其他安全装置可能会接二连三地快速失效。2005年11月13日中午,在吉林市第101石化工厂,一名工人注意到了管道中有一处堵塞。他觉得他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一切运转如初,其他工人也没有意识到出了状况。另外一些安全保护措施也允许操作得以继续。但是堵塞加剧,最终导致了爆炸的发生。其他的安全保护措施也因此遭到破坏,紧接着就发生了一系列的爆炸。瞬间100吨苯喷溅了出来,洒满现场。同样的,当时本应该有一道防止苯进入集水区的安全屏障,但是却失效了。向下游地区发出灾难已经发生的安全预警措施也失效了。一个工厂的灾难先是从一个城市蔓延影响到了吉林省,再之后黑龙江省,俄罗斯也受到了影响,最后污染流入了海洋。涉及1000公里水路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其中数以百万计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大影响。十分可惜的是,该厂负责安全生产的官员曾经认为“没事”。

猜你喜欢
灾难阈值环境
雷击灾难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环境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连通域的隧道裂缝提取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