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喜林
微班会解决大问题
□赵喜林
我校是一所城区初中,学生大多不在学校寄宿。开学不久,班上就蔓延着一股抄袭作业的歪风,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针对学生的抄袭行为,我曾采取过一系列措施:说明抄袭作业的危害,加大扣分和处罚力度,潜伏在学生QQ群中刺探情报,通过校讯通或电话告知家长,每天早晨尽量赶在学生前面到校,堵截学生抄作业。在各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抄袭作业的行为表面上有所收敛,但实际上只是从公开转入到了地下,抄得更隐蔽了。
一天早晨,一位女生到校特别早,可是那天我比她来得更早。她走到教室门口,看到我站在讲台前亲自收作业,竟然没有进教室而是离开了。20分钟后,她还没进教室,我派了一位女班干部去找她,却发现她躲在厕所里抄作业。这让我一时黔驴技穷,束手无策。
一天,我去找教我班数学的王老师,正好遇见我班女生陈佳乐向王老师请教问题,我用手机把这个画面拍了下来。第二天,我再次去数学老师办公室,王老师不在,但见另一个班的张老师正埋头给一个女生讲题目,我仔细一看,那女生正是陈佳乐。看到此情此景,我突然问自己:对于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我一直采用各种措施围追堵截,但收效甚微,怎么没想到利用陈佳乐这样的正面典型引导呢?于是,我把这一画面拍了下来。
微班会课上,我先通过幻灯片展示了陈佳乐向两位数学老师请教的照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两幅照片,你们有何感想?”刚开始,同学们只是看向陈佳乐叽叽喳喳地说笑。过了一会,教室里慢慢安静下来,陆续有同学说:“陈佳乐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陈佳乐不懂就问,我们平时不懂也不敢问,只是去抄别人的答案,我们要向她学习。”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当事人是怎么想的?”我把陈佳乐请上讲台,想让她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看法和想法。可能因为事先没有思想准备,再加上性格腼腆,所以陈佳乐站在讲台上不知要讲什么。我及时调整思路,说道:“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问,我们来一个嘉宾访谈好不好?”同学们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想到问老师问题?”“你问老师问题时紧张吗?”“怕同学笑话或担心老师说你笨吗?”陈佳乐都一一回答。随后,我将班会引入下一个环节:“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平时有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不请教同学或老师?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班会后,我对各小组的讨论记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根据学生抄作业的原因和不愿意向老师请教的顾虑,重新调整了治理抄袭作业顽疾的策略:一是做好协调工作,提醒科任老师精心设计作业,减少作业量,避免作业过多或过少;二是实行奖励机制,鼓励大家主动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问题,请教者和答问的学生都给予奖励;三是成立“三人行”互助学习小组,倡议综合成绩或单科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做导师,徒弟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导师请教,徒弟学会后又可以带小徒弟;四是开设班级“贴吧”,悬赏揭榜,在教室一角,开辟“贴吧”专栏,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写在即时贴上,贴到“贴吧”里,其他同学愿意解答就把贴纸揭下,并耐心解答,悬赏者和揭榜答问者均给予奖励。
从原来的一味围追堵截到现在的正面引导,我班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同学越来越多,有时一个学生请教问题,会有一群学生围在旁边听;小组量化考核评价表上学习一栏,扣分越来越少,奖分越来越多;班上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科任老师的抱怨和家长的投诉也变少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英山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