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异彩

2016-04-10 07:12余桂霞
新班主任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晨同学孩子

□余桂霞

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异彩

□余桂霞

世界上有两种职业需要好人,一个是医生,另一个就是教师。

——题记

“有教无类”是一个古老的教育梦,无论是中国先秦的孔子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提出过类似的教育理想。因此,我认为学校教育应倡导和恪守“不让一个孩子受到歧视,不让一个孩子中途掉队,不让一个学生失去最佳发展机会”的教育平权理念和原则,确保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多元发展。

29年来,我送走了11个毕业班,见证了600多名孩子脱去稚气,步入中学校门;同时,我努力践行着做一个好人、一个好老师的责任和义务,给予每位学生同等的尊重和鼓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个孩子变得阳光、自信。

曾经调皮好动,因“讲义气”打过几次群架,差点失去升学考试机会的小凯,当他再次回到母校时,已是IT行业小有名气的人物。看着这个35岁的小伙子对着学弟学妹们侃侃而谈——谈人生,谈理想,我心中无比欣慰。

当年胆怯内向的小伟带着一张略有泛黄的奖状来参加同学聚会,他动情地对我说:“余老师,还记得那年您亲自去我家给我送奖状的事情吗?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我一无是处,就连我爸妈也说我不如其他同学好,唯独您时常夸我聪明、动手能力强,帮助我找回了自信!”

一向聪明机灵的小玉顺利考取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毕业后先进入湖南卫视担任编导,如今又去了英国继续发展事业。她从异国他乡给我寄来了一封感恩信,并以自己为例子,鼓励学弟学妹们从小养成目标意识,让好习惯陪伴自己成长……

看着这些自己用心教育过的孩子们获得成功、获得幸福,我心中的甜蜜感无以言表,这就是我钟爱的事业、我钟爱的宝贝们啊!

赢得每一个孩子的喜欢

三天内,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

“亲其师,信其道。”让孩子喜欢上老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我还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因为我没有及时记住学生的姓名,导致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提出了转班的要求,因为他觉得我不喜欢他——每天见面,却从未叫过他的名字。从那时起,我就为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接手一个新班,一定要在三天内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我将这句话一笔一划地写在工作笔记首页,时刻提醒着自己。

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是一种尊重,它不仅为我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也使得孩子们更快地接纳了我。恰如教育当以人为本,用心记住学生的名字正是身为教师者的应有义务,也是我们走进孩子们心灵的第一步。

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许多人看来,课堂教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我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摆脱这种刻板印象,用一个个幽默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获得新知;哪怕是教过多次的同一篇课文,每当再讲时,我都会精心准备,反复琢磨,寻找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的教学方法,为他们带去新的惊喜。

例如,在作文课中讲解人物刻画技巧时,我整理了四大名著中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抄写在自制书签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猜对了相应人物便能赢得该张书签。就这样,孩子们不仅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四大名著的了解,也熟悉了这些写作技巧。

有孩子在作文中写道:“余老师的课堂活力无限,她和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精彩的语文天地。当我们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时,她会用一颗甜滋滋的糖果作为给我们的奖励,我们都喜欢这样幸福而甜蜜的课堂。”

和孩子们学在一起,玩在一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健康成长也需要适度的运动。我一直注意为孩子们留出课外玩耍的时间,还会亲自带着他们玩出新花样、玩出小惊喜。

每学期开始时,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制定体育技能达标项目,如花样双摇跳长绳、盘踢毽子、板羽球晋级赛等。每天大课间时,我都会陪着孩子们一起跳绳、踢毽子、打板球。渐渐地,如果孩子们发现我在午休时并没有忙于工作,就会热情地邀请我一起做游戏,我们像朋友一般平等而友好地互动着,感情愈发亲密深厚,温暖人心。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人人有分工,共建大家庭。

我的育人理念是“成就自己,服务集体,以小我,成大我”。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我启用“家庭经济小实体”管理模式,制定了一套全员遵守的“家庭制度”,号召每个同学都自由选择一项职务,如“生活小管家”“卫生管理员”等,用劳动换取积分,让每个孩子在集体劳动中都能找准自我定位,增强自信心和动手能力;而所有的岗位分工,也会依据大家在不同时期的具体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并以此为纽带将他们吸引、团结在一起,共筑欢乐融洽的班级大家庭。

评价多元化,活动多样化。

对于学业优秀的孩子来讲,建立在考试分数基础上的评价机制,能让他们很容易地树立自信,但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却会给一部分学习能力有限的孩子带来挫败感。因此,我尝试着在班级中成立了多种兴趣小组,如绘画组、足球组、唱歌组、阅读组、演讲组、航模组等,每月、每周都定期开展小组活动,为他们开拓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同时结合学校三级课程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感,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

从学习到生活,走进孩子内心。

29年的经验积累和职业素养让我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一个可靠的指导者,但我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关系,而是希望与学生们建立起更好的关系,做一位值得信任、值得依赖的陪伴者。除了通过游戏融入学生之中,我还不时邀请住校的孩子周末随我回家吃饭,哪怕是十分简单的家常菜,他们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的教育原则是“尊重每一个,发现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我坦率地向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表达自己的关心,我公正地对待那些“惹是生非”的“问题生”,我相信,每个孩子在本质上都是充满激情、富有天赋的,只要打破他们与旁人间的隔阂,他们就一定能释放出自己的潜力。

不一样的家访,师生共奏“交响曲”。

我不断创新家访的形式,从单纯向学生、家长送达喜讯的“温馨曲”,到带着问题上门与家长促膝长谈的“和谐曲”,再到携同学、任课老师一同拜访的“交响曲”,这一家校沟通形式深受孩子们欢迎,也让任课老师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接受家长们的建议。

除了任课老师,选择同行的学生也是一门学问:带着和孩子有同样问题的同学去家访,可以让该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感受老师、家长对他们的期待;带着和孩子有矛盾的同学去家访,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沟通、和解的契机;带着孩子的好朋友去家访,可以让该生看到朋友的另一面,引导他们互相取长补短……

每到周五,孩子们就会围着我问:“余老师,这个周末能带我去家访吗?”“余老师,这个周末能去我家做客吗?”而我总会耐心地一一询问他们各自邀请我去家访的理由,并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为特殊的孩子准备特别的爱

加强学习,矫正多动症儿童。

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讲,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且易因外界刺激陷入激动状态,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例如自虐等。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同情这些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掌握靠近他们的正确方式,才能给予他们恰当的帮助。

遭遇多动症学生小池后,我在加强学习相关心理学、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制定了一份可行的教育方案,得到了小池的父母及其主治医生的倾力配合,最终帮助小池走出困境,正常完成学业。2014年6月,正值高二的小池听说我要拍一部教育纪录片,还特地与妈妈一起前来支持我,并真情出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

步步为营,改变偏执的孩子。

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小晨是一个聪明而“怪异”的孩子,成为他的班主任后,我便刻意接近观察这个孩子,发现他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也很活跃,只是性格比较霸道,一旦看到有同学在某方面胜过了他,就会不管不顾地当众哭闹,甚至还会在地上打滚,听不进任何劝告。

面对这样的学生,怎么才能把他教育好呢?我发现,小晨虽然在面对失败时不能摆正心态,但对师长还是比较尊重的。在一节三国人物评析课中,小晨发言对马谡的生平进行了介绍,我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后,又为他补充了遗漏的部分,小晨顿时用崇拜、敬佩的眼神望向我。在这之后,我与小晨就一些文学名著有过几次交流,渐渐赢得了他的尊重,而我不动声色地劝诫也让他有所醒悟。

一次故事表演大赛中,小晨不幸落败,当他又要为此哭闹不休时,我成功制止了他,并带着他一起比较他和其他选手的表演,客观地分析双方落败和胜出的原因,令小晨心服口服。我告诉小晨,“三人行,必有我师”,失败后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认真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听了我的话,小晨皱着眉头思考了很久,最终慢慢点了点头。在我的鼓励下,小晨开始学着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同学,每天的日记中至少要描述一位同学的优点或进步之处。半年下来,小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成绩进步速度加快,思想上也不再偏执,还与同学相处得格外和睦。

着眼长远,良好习惯助力终身

书香熏染,陶冶性情。

一直致力于倡导设立国家阅读日的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我在班级中设立了“智慧泉”读书室,并带头为图书室捐书;学生们亲手给一本本书编号上架,人人都是图书管理员,每人认领至少一本书进行管理;每本书中都夹着一张“智慧卡”,这是我们师生约定的交流读书体会的方式。往往一个学年下来,平均每个学生能读完3本书,最多的甚至可以达到10本书以上。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孩子们变得更加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乐观豁达。

坚持锻炼,磨炼意志。

教育应该着眼于孩子们的长远发展,为他们终身幸福做打算。20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始终执行着这样一条班规:早上7点50分到校,大家交完家庭作业后,便跟着我去操场晨跑,每天三圈,从不间断。在锻炼中,我们不仅锻炼了体魄,而且我为孩子们做出了表率,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坚持,什么是毅力。

就这样,我每天7点10分左右到学校,用半小时的时间将一天内计划做的事情列在工作日志上,然后确认一遍当天教学内容的准备情况;7点50分左右,我便前往操场做热身运动,没过多久,孩子们就会陆续到来,跟着我开始晨跑……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爱每一个孩子是做好教育的基础,坚守岗位、坚持创新是做强教育的保证。虽个人力量有限,但我愿不懈努力、竭尽智慧专心于教书育人大业,在带动我的每一位学生成长的同时,让自己得到灵魂的升华。我祝愿,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每一位与我有缘的孩子都能获得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

(责任编辑周琦)

猜你喜欢
小晨同学孩子
如果只有26年,要怎样才能过得好这一生
因“头痛”不去上学的孩子
年轻人的任性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