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华
(河北省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053000)
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又名金蝉,成虫也叫黑蝉,俗称知了、爬扎及黑老哇哇等,幼俗称爬拉猴、蝉猴、知了猴、结了猴、肉牛、结了龟、神仙及蝉龟等。蚱蝉隶属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蚱蝉属,中国南北都有分布,主要栖息在阔叶树上,例如杨树、桐树、榆树和各种果树等。蚱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1 蚱蝉的生殖 每年7~8月,雌雄成虫交尾(大约持续40~60 min),1只雄蝉可交配5~8 只雌蝉。每只雌蝉可产卵800~1000个。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10月为末期,卵多产在4~5 cm 粗的嫩枝梢上。雌蝉产卵时,先用产卵器刺破树皮插入枝条组织中,造成爪状卵孔,然后产卵于木质部内,每个产卵孔产6~8粒卵。接着飞到另一树枝上产卵,直到将卵产完,完成使命为止[1]。产卵部位以上的枝条很快枯干死亡。越冬卵由枝上落于地面,于次年5~6月份在潮湿的地方孵化为蝉蚁,并随即钻入土中。
1.2 蚱蝉的个体发育 春天,越冬若(幼)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当温度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加速,越冬若虫随之向上移动,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继而,随着龄期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去冬来时,则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若虫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共蜕皮5次(北美洲东岸森林中的若虫可在地下生活17年之久)。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幼龄若虫身体多为白色或黄色,很柔软,额显著膨大。老龄若虫身体较坚硬、黄褐色,翅芽非常发达,自头顶至后胸背中央有一道蜕皮线,为羽化成虫时的开裂线。成熟若虫于5~8月从土中钻出来,凭着生存的本能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多在夜间20:00~22:00时和早晨4:00~6:00时段,在激素控制下开始蜕变羽化,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蜕皮时身体必须垂直面对树身,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6月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为末期。雌虫不能鸣,称为哑巴蝉,成虫羽化后20d左右,通过刺破树皮吸食树汁进行营养补充后,即可开始交尾产卵,如此周而复始。
1.3 蚱蝉的变态属性 蚱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方面相似,没有形态与成虫完全不同的幼虫期和蛹期,所以蚱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中的渐变态[2]。
2.1 食用与营养价值 蚱蝉的若虫中蛋白质的含量为68.83%,脂肪含量为9.1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7.27%,含有17种氨基酸,9种矿物质元素[3]。每100 g若虫含蛋白质72 g,为鸡蛋(11.8%)的6倍、瘦猪肉(16.7%)的4.3倍,其钙、铁、锌含量也高于家畜、家禽,其中钙含量为猪肉的22.17倍,铁、锌的含量分别是猪肉的11.69倍和6.08倍[4],是难得的天然无公害高级营养食品,已成为消费者争相品尝的野味菜肴。
2.2 保健和药用价值 蝉蜕:亦称枯蝉(蝉羽化时所蜕的皮壳),味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息风止痉、退翳明目之功能,且能治疗疟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蝉蜕尤为儿科要药, 既能散热又能镇惊、镇痉,对治疗小儿肝经风热、烦躁不安、惊痛抽搐有特殊功效。
蝉花:蝉的幼虫在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据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有性阶段,具有繁殖功能的“蝉花孢子粉”渐从顶端分枝“发芽”形似花朵,故而称为蝉花,属于虫生真菌,是一种类似冬虫夏草、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
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明目、保肾、保肝、抗疲劳、抗肿瘤、抗辐射、改善睡眠、止血化痰、抗菌降压以及治秃抑癌等作用[5]。人工培养的蝉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虫草素 0.005%、腺苷0.05%,这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且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比天然冬虫夏草更安全。因此,蝉花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3.1 选择优质土壤 成片的桐树、杨树、果树地,由于树根较为密集,足以供给蝉蚁吸食与蜕化所需的营养,不但蝉蚁生长快,而且若虫出土时便于捕捉,其产量可高于零散埋枝的6倍以上。如果土壤贫瘠,应提前施加基肥,后期也应注意追加肥料,以保证蝉正常生殖发育所需的营养。
3.2 挖坑埋枝 每年7月中下旬至10月底,正是蝉产卵最旺盛的季节,此时剪下蝉产卵的树枝(剪掉产卵枝条,不仅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还能促使剪断部位发出新的生长点),捆成小捆(两头离产卵段20 cm),立插于盛有湿润泥土的器具内以保持树枝的水分。在每棵树下距离树根部30 cm处,挖深40 cm、长30 cm 的坑以备埋枝。
每天勤观察卵枝上卵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即将蜕化成蝉蚁的枝条,应及时埋入坑中,每坑可埋1~2根卵枝,每1 m2可埋2~3根卵枝,土壤发干时要及时用水洒湿。争取在10月底前后埋完,若埋枝过晚,越冬卵抵抗能力减弱,成活率降低,产出量自然也低,且在地下生存的时间更长。这种方法要比未蜕化为蝉蚁前埋入土中的蝉卵早出土1~2 年,而且有助于提高成活率与产出量。
3.3 环境因素的影响 宋月芹等研究发现[5],蝉卵孵化率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平缓下降,当相对湿度高于85%时,对卵孵化明显不利;光周期对孵化率的影响达到了高度显著水平;温度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客观情况是相符的,因为室外气象条件存在多样性,其中昼夜温差的变化是一最普遍的情况,卵在孵化中对温度存在着特定的适应机制。所以在实际人工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防止高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光周期和温度对卵孵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