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建筑60秒

2016-04-09 08:23:54
世界建筑 2016年2期
关键词:赖特建筑师预应力



改进建筑60秒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徐磊青

同济大学教授

XU Leiqing

Professor, Tongji University

建筑与音乐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以前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就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可相互参照的方面是很多的。比如,音乐是通过主题、呈示、展开、变奏、再现等等手法进行的,建筑学上也有很多类似的手法——母题、轴线、次轴线等等,比较接近文学上起承转合的方式。

我觉得,音乐本身并不一定是在音乐厅里演奏的才叫音乐,音乐是有组织的美好的声音,对建筑、城市的设计来说,音乐可以是非常好的手法。比如,我们在巴黎圣母院听到宏大、震耳欲聋的管风琴的声音,感觉这就是“天音”,代表上帝的雄伟的力量,非常震撼。大屠杀纪念馆,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将做成人脸形式的铁盘镶嵌在地面上,参观者踩过去,黑色的人脸铁盘与踩过去发出叮咚的声音形成了对比,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增强了空间的感受。

声音、音乐可以是塑造环境的手段。我们历来把注意力放在视觉上,这可能是我们设计上的不足。我记得在10年以前,欧盟的城市公共空间项目赞助的其中一项研究是声音对鸟类繁殖的影响。而我们还只关心空间与视觉的关系。到了这个时代的时间点上,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声音、音乐对建筑设计的作用,使它们能够帮助提升建筑的品质。□

卢庚戌

音乐人,电影人

LU Gengxu

Musician, fi lmmaker

我现在做音乐也做电影,工作方法和我以前学建筑的思路非常像。做建筑首先要有一个创意,画些草图,再通过“一草”“二草”“三草”的推敲最终定稿。我做音乐也是先列出一个简单的大体的乐句,再反复推敲、修改,歌词也是不断根据旋律的变化反复进行修改,直到最终定稿。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在推敲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推翻之前的创意,根据草图的想法修改创意。作曲也是一样,有可能写着写着改变了最初的动机。

做电影更复杂,跟做建筑更加相似,花费的时间、程序都很像。导演相当于总建筑师,确定了电影的中心思想,找到编剧,通过剧本来贯彻中心思想,打磨剧本,不断完善创意,之后再召集摄影、美术、服装、化妆、道具等等专业人员,最终通过演员的处理把电影拍摄出来。总建筑师把设计的图纸完善好之后,要找土木工程师、水暖电工程师把建筑设计最终完善,过程中可能还要根据各专业工程师的建议做一些建筑上的修改,最终再经过一年、两年甚至几年的建设施工把建筑真正地建起来。电影也是,几年的剧本打磨、几个月的拍摄,再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高强度、长时间的后期制作把它完成。无论是总建筑师还是导演,都需要坚持自己的创意,还要发动各专业的创意为自己的作品加分。

做建筑与作曲、做电影也不是没有不同。以前做设计的时候,我总是被老师批评“不专心”“不用功”,我现在只是拿出了当初做建筑几成的努力来做音乐和电影,别人就说“你太努力了”“你太用功了”,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应力

Open Reaction

作者:李虎,黄文菁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本书作者拣取“应力”这一工程术语当作书名显然别具深意——建筑作为建筑师因应世俗社会各种交错力量的形式动作,并非取决于作者独裁式的想象愿景,而更应被视作一幅隐伏于空间表象之下的应力分布图。李虎和黄文菁既以“OPEN”为他们创办的建筑事务所命名,想必已做好对来自一个开放世界的诸多莫测力量进行针对性因应的充分准备。

平心而论,“应力”状态是任何一位实践建筑师的工作常态,但在动手营建之前,能否让自己头脑中的“精神建筑”先行贯注某种“预应力”,就让千千万万建筑师的工作产生了高下之别。或许,我们可据此粗暴地将建筑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应力建筑师”,而另一类是“预应力建筑师”。前者被动地屈从于外部力量的意志,而后者却凭借强悍的内在精神力量积极参与建筑“力场”的博弈。从结果上看,前者往往表现出穿梭于范式轨道上的娴熟,后者则总在有意无意间经由若干“生涩”的形式,于最后的妥协之中展现出某种不妥协的执拗。

本书的两位作者无疑属于中国新一代“预应力建筑师”中的佼佼者。如果把他们在书中展示的建成案例视为“应力”结果的话,那么本书那些用黄纸印刷的页码就是其思想“预应力”的分布脉络。“开放城市”“都市自然”“社会生活”“机构重塑”“原型体系”“想象未来”,成为绷紧建筑师精神预应力的6根“思想钢筋”。一口气读完本书后不禁掩卷感慨:建筑师成败的关键或许恰在于能否成功地让自己的思想率先成为一个预应力结构。假如未在实现建筑之前先行搭建如此饱含预应力的精神建筑,纵使如本书作者所愿——“让建筑自己来讲话”,又有什么内容是真正值得我们倾听的呢?□(撰文:周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我所在的地方

作者:[日]隈研吾

译者:周功钊

出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在对一系列不起眼的微弱细小的自然事物、方式、际遇,一系列东拉西扯、分裂、琐碎的记忆、历史、想象、甚至梦呓之中,我们见到了一个碎片化的“隈研吾”,但可能是最为真实的“隈研吾”,那些难以厘清的碎片在一种坚实的文化立场的编织下,形成了立体丰厚的锦毯。这不是一种时髦的叙述方式,而是建筑师的真实生长与生存的方式。因此,此书的阅读亦可以是际遇式的,非秩序性的,随手翻开,哪里都是开始,随时都可以结束,可以跳跃,无所谓前后,但这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这与日常的思考节奏是契合的。在这些碎片堆中,一个区别于西方建筑学的东方的“自然建筑学”,已然轮廓渐明。此书中的种种“微小”与“细碎”,都是站在当前盛行的“宏大”与“完整”的对立面。这种小与碎,是随身的、感受性的、基于个人的,但却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

笔和纸暂时要放下了,我们真的需要脱下鞋来在泥地上走一走了。□(撰文:王欣,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讲师)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An Autobiography作者: [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出版: Pomegranate Communications Inc, 2005

当75岁的作者为《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画上句号时,他所有建成作品的大约三分之一尚未开始设计。因此,这本书无法告诉你古根海姆博物馆、拜思绍罗姆犹太教堂诞生的过程。

尽管如此,你毕竟可以听到赖特亲自讲述统一教堂、东京帝国饭店、雅各布斯住宅和约翰逊制蜡公司大楼诞生的过程。你会发现,赖特把维奥莱·勒杜克(Viollet-le-Duc)视为“建筑理性”的代名词、他鄙夷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开启了建筑界的“文艺衰败”;你还会发现,古代的凯尔特文化永远是他灵感的源泉,而歌川广重和贝多芬是他毕生追随的导师。

从1926年起的数年时间里,赖特“臭名昭著”的私生活与经济大萧条产生叠加效应,造成他几乎没有项目可做。这时,他很明智地接受了夫人的建议,开始创作一件可以出现在家家户户的作品。《自传》的前4卷于1932年首次面世,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还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奔赴塔里埃森。此后,经历“复苏”的赖特补充了第五卷,对前4卷加以删减,于1943年出版了最终的“定本”。70年过去了,其英文版多次再版。迄今为止,译本包括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以及中文。在国际学术界,每一本研究赖特的专著,都需要从这部《自传》寻找第一手资料。

“丰盛即美”(Exuberance is Beauty),是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诗句,经常被赖特所引用。或许,他92年的人生和530座建成作品,还有这部洋洋洒洒的《自传》,都是为了给这简单的几个字提供注解吧。□(撰文:杨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讲师)

勒·柯布西耶,高贵的野蛮人:走向现代主义的考古学

Le Corbusier, the Noble Savage, Toward an Archaeology of Modernism

作者:[德]阿道夫·马克斯·福格特/Adolf Max Vogt

译者:[保]拉德卡·唐奈/Radka Donnell

出版:The MIT Press, 1998

在此书的自序中,作者阿道夫·马克斯·沃格特(Adolf Max Vogt)从1890年瑞士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新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纲写起。瑞士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居”被列入那个课纲的教育内容。那一年,一位名字叫查尔斯-爱德华·让纳雷(Charles-Edouard Jeanneret)的儿童只有3岁,几年后他将在课堂上接触这些内容。那些用木桩在水上搭建平台,然后在平台上造屋的栖居方式是否影响了小让纳雷?——无论如何,后来成为现代建筑领军人物勒·柯布西耶的让纳雷所提“现代建筑五原则”,第一条就是“底层架空”。

“高贵的野蛮人”这个概念常被与18世纪启蒙运动领军人物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联系在一起。新古典主义建筑学者洛吉耶、德-昆西等对建筑“原型”的追寻与这个概念不无关系,在两位学者那里,建筑的很多带本质意义的东西早在“高贵的野蛮人”那里就已经存在。沃格特显然受到这些影响,但他更多从勒·柯布西耶的个人生平和认知发展历程来解释包括新石器时代“湖居”和土耳其等地风土建筑对他“底层架空”思路的影响。因此在沃格特看来,“原型”是通过个人观察和体验来被定义和传承的,其延续性寓于不同个体对其理解的差异性中。这一点与上述新古典主义建筑学者有明显的不同。

虽然使用了很多考古学材料,但此书副标题中的“考古学”所指不在于此,而来自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概念,意在剥去近一个世纪来附加在“现代主义”概念上的很多刻板认识,而考察其在当时当地的真实状态。而此书的考察,在这个语境下引申出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撰文:刘涤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

猜你喜欢
赖特建筑师预应力
胖胖的“建筑师”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结构工程师(2022年2期)2022-07-15 02:24:02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结构工程师(2022年2期)2022-07-15 02:23:5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56
当建筑师
CFRP-PCPs复合筋预应力损失分析及其计算
世界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如何让你不杀我
弗兰克·赖特:烟雨水流,一世风流
新青年(2013年6期)2013-04-29 06: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