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顺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六安古“八景”:地方历史记忆与皋城社会镜像
黄克顺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摘要:“八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六安古“八景”是前人在六安这一特定场域创造出来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是六安人对当地重要人文史实和地方历史遭遇的集体记忆,折射了明清时期淠河的渔业生产和皋城的商贸往来,记录了六安民众的休闲空间等特定社会镜像。六安古“八景”是六安人爱乡之情的温情表达,其对当代六安的滨水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六安;皋城;古“八景”;历史记忆;社会镜像
“八景”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各地地方志中往往都有与当地“八景”有关的图文记载。古代的人们习惯用“八景”来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欣赏和赞美。“八景”文化源于湖南,宋代开始出现,流行于明清两朝。“八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反映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地方感知。”[1]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古“八景”对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文化意义和史料价值不言而喻。本文笔者拟以六安古“八景”为考察对象,在梳理其基本内容和简要流变的基础上,分析其蕴含的地方历史记忆及其折射的皋城社会镜像,以期人们对六安古“八景”的文化意义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思考其对当今六安滨水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六安州与六安古“八景”的历史演进
古“八景”是古人以城市为中心、人为构建的集群景观,其与当地地理环境和城市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六安古“八景”即是围绕六安州城所构建的一组景观群。要想深入了解六安古“八景”,我们有必要对古六安州的地理环境和城市变迁有所了解。
(一)六安州概况
六安古“八景”的产生与发展与六安州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里所谓的“八景”,实际上即为六安州之“八景”。
六安设州始于元朝,在此之前建制多有变更。上古时期,六安是中华司法鼻祖皋陶后裔的封地,故别称“皋城”。先秦时期,六安为古方国“六”,秦设六县,汉武帝时期为六安国,王莽新朝时期设六安郡,唐为盛唐县,宋置六安县,元明清为六安州。设州以后,六安州的治所一直在原六安县,即今六安市城区。1912年始废州为县。由此可见,“六安州”作为政区名一直沿用了700多年。
六安州地处江淮之间,背负大别山,面抚淮河平原。《六安州志》“形胜”篇形象描述道:六之地势,东有龙穴,西有武陟,霍岳镇乎南,沙河萦其北。万山叠嶂,远控荆湖,千里平途,直连梁宋,实金陵之屏障,英霍之本原也[2](P135)。这与前人描述六安地理形势的名句“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不谋而合。《六安州志》“舆地志二·疆域”载:“州境东西广二百五里,南北袤四百五里。……东至庐州府合肥县李陵山界四十五里。西至河南固始县史河界一百六十里。南至安庆府潜山县寨岭界三百十里。北至凤阳府寿州谢埠界六十里。”[2](P58)古六安州辖境相当于安徽省原六安县、霍山县和现湖北省英山县等地,这与上述古志记载基本一致。总体来看,南靠大别山、北接淮河平原、淠河贯穿南北构成了古六安州的基本地理面貌。
六安城址历史上曾多次迁移。古六国时期城址位于现六安市城东9 km,即现城东三女墩的东城都遗址;楚汉相争时英布封淮南王,建都城于距今市区北6 km的城北乡张巷村,即现在的西古城和东古城遗址;汉武帝时期建六安国,都城遗址位于六安市西9 km淠联乡(该乡已撤,现属裕安区分路口镇)的裴家滩;其后逐渐移位于现今的六安城区。同治《六安州志》“城池”云:“六之为城也,盖数迁矣。至明朝始迁今址。……六自明时,以甓易土,枕淠为险。……州城古惟土垣。明初指挥王志守御,洪武十三年庚申,始甓。”[2](P234)其后600多年间,六安州城屡废屡建,直至抗战时期城墙被拆。尽管六安州城墙已基本无存,“州”作为地名也早已不用,但“六安州”之名在皖西民间仍然深入人心,当地上了年纪的人今天依然把“六安”称为“州地”,而把曾为六安州管辖的霍山县称为“县地”。
(二)六安古“八景”的历史演进
六安州城与六安古“八景”的联系极为密切,州城是古八景的地理参照,古“八景”则是州城内的士子文人诗文自娱及表达爱乡之情的重要媒介。
六安古“八景”主要见于历代的《六安州志》。需要说明的是,《六安州志》中并未见到有关六安古“八景”直接、系统的记述,而是散见于志书中相关的诗文或附图。其最早记载见于明万历《六安州志》,其后历代州志中均有“八景”的记载,但景观的数量不断增加,景观构成也有所不同。明万历《六安州志·卷七》载郡人汪洪《八景》诗8首,诗题分别为官桥春涨、黑石待渡、西湖赏莲、龙潭秋月、淠水渔歌、裴滩落雁、龙穴夕照、武陟积雪(下称“万历八景”)。清雍正《六安州志·卷一》绘有十景图,图中附文分别为皋祠远眺、柳林听莺、双塔摩青、淠津晓渡、官桥春涨、九公耸秀、齐云拥雾、嵩寮泻乳、龙穴返照、武陟积雪(下称“雍正十景”)。而同治《六安州志·卷一》则绘有十二图,分别为鼓楼远眺、桃坞晴霞、齐云拥雾、赤壁渔歌、九公耸秀、龙穴返照、嵩寮泻乳、武陟积雪、多云异景、石壁朱篆、南岳排青、月魄秋光(下称“同治十二景”)。具体参见表1。
表1 六安古“八景”历史演进
六安古“八景”数量的变化与我国其他地方的“八景”文化传统其实高度吻合。因为历史上所谓的“八景”,其实并不局限于8种景观,实际可能8景、10景、12景等多种说法,因为“八景”出现最多,也最广为人知。因此,“八景”一词就成了这种现象的统称。“从某地景象中选取4种、8种、10种、12种等等双数的景观,正可以从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比较全面又非常对称地说明该地的地理环境。”[3]。六安古“八景”景观构成的变化和景观数量的增加,其实反映了古代六安人对家乡环境认识的深化及其休闲空间的不断扩展。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同治《六安州志》里的景观虽达12种之多,但只有前8景才是六安州城及郊区之景(现翻刻于淠河文化墙上的六安古“八景”主要脱胎于此),而“多云异景、石壁朱篆、南岳排青、月魄秋光”等后4景实为下辖霍山、英山两县之景,如“南岳排青、月魄秋光”中的南岳山、月魄山位于今安徽霍山县,“多云异景、石壁朱篆”中的多云山、乌云山石壁则位于湖北英山县。
以上分布于英、霍两县的4个景观与分布于六安州城郊区的景观如“九公耸秀、龙穴返照、武陟积雪、齐云拥雾、嵩寮泻乳”等均为自然景观,而其他位于六安州城以内以及州城附近的景观均为人文景观,这些景观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拟对明万历以来《六安州志》所涉及的六安州城及其近郊的人文类景观作一爬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对六安地域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潜在价值。
古“八景”的命名通常由4字组成,前两字为地点处所,后两字为特定的季节性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六安古“八景”亦然。前述先后出现在万历以来《六安州志》中的人文类景观有官桥春涨、西湖赏莲、龙潭秋月、淠水渔歌、裴滩落雁、皋祠远眺、柳林听莺、双塔摩青、淠津晓渡、鼓楼远眺、桃坞晴霞、赤壁渔歌等12种,其涉及的处所除“柳林”因过于宽泛、难以考证外,其余如“官桥、西湖、龙潭、淠水、裴滩、皋祠、双塔、淠津、鼓楼、桃坞、赤壁”等查阅同治《六安州志》,均可基本知其具体所指。现简单介绍如下。
官桥在州西30里,现已无存。同治《六安州志》录有清代六安知州王所善等人所题《官桥春涨》诗多首,万历《六安州志》和雍正《六安州志》均列为“八景”之一。
西湖疑即为桃花坞上曾经的柴枝湖。同治《六安州志》载城西桃花坞上曾有湖,名柴枝湖,又曰旧通济门外有西湖庵(后改西湖庵为仇公祠),西湖庵的位置毫无疑问位于桃花坞,从其地理位置来看,其与桃花坞上的柴枝湖基本重合,两者应为同一所指。西湖赏莲为“万历八景”之一。
龙潭位于州武定门外龙盘石之下,明人汪洪有《龙潭秋月》诗留存,龙潭秋月为“万历八景”之一。
淠水即淠河,又名白沙河,全长253 km,流域面积6 000km2,发源于大别山北麓,流经六安市,于寿县正阳关入淮河。淠河孕育了皖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古城六安的母亲河。淠水渔歌为“万历八景”之一。
裴滩又名裴家滩,在原六安县淠联乡境内(今属裕安区分路口镇),为一台型古城遗址,同治《六安州志》认为其为汉六安国都城遗址。裴滩落雁见于“万历八景”。
皋祠即皋陶祠,旧址六安州城北门外,元至正间知州王大有建,明清时期屡毁屡建,今已不存。皋祠远眺名列“雍正十景”之首。
双塔即六安城区的多宝庵塔和观音寺塔,俗称北门锥子和南门锥子,其中多宝庵塔位于六安市北外街东侧多宝庵庙内,为平顶空心塔,塔心与塔壁之间有梯道可登塔顶,北宋年间建造;观音寺塔位于市区黄大街观音寺内,为尖顶实心塔,与多宝庵塔南北相峙,时人形象地称为“双塔摩青”,为“雍正十景”之一。
淠津为六安州城区段渡口,位于六安老城北门外的淠河东岸下龙爪处,为古六安州一重要的渡口与码头,淠津晓渡位列“雍正十景”。此外,同治《六安州志》录有题为《淠津晓渡》和《淠津晚渡》诗多首。淠河橡胶坝建成后,原址现建有供游船停靠的小型码头,名为盘龙渡。
鼓楼位于现鼓楼大街最高处,系古代用于报时、报警之用,今已无存。登楼远眺,既可俯瞰市内街景,遥望南北双塔,也可放目城外淠河、桃花坞,晴朗之日还可望见30里之外的武陟、龙穴等山。鼓楼远眺位列“同治十二景”之首。
桃坞即桃花坞,为淠河水中沙洲,旧为六安城内居民踏青春游之地,桃坞晴霞紧随位列“同治十二景”之首的鼓楼远眺,位居第二。其所在地现改名为月亮岛,为皖西学院所在地。
赤壁,又称小赤壁,同治《六安州志》载“州西五里,下临大河,断岸千尺。镌小赤壁字,时多乘流泛舟题诗壁上”,赤壁渔歌列为同治十二景之一。
以上景观中,有的如“双塔摩青”已成为六安的城市地标,有的则随着社会发展而华丽转身,如“桃坞晴霞”所在地的月亮岛已成为六安重要的文教基地和六安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其中的大部分则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如“官桥春涨、西湖赏莲、皋祠远眺、淠津晓渡、鼓楼远眺”等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有关遗迹和历史文献去追寻它们在六安城市发展史上留下的痕迹,探讨它们对古城民众的重要意义。
二、六安古“八景”与地方历史记忆
古“八景”往往与一地的人文历史密切相关,它们往往与当地人民对地方历史的集体记忆有关。这种集体记忆通过与古“八景”有关的文献记载、图像描画和诗文创作等方式,不断得到心灵重温和记忆强化。当地人民往往把该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重要史实或特有的历史遭遇附着到相关的地点或场所,以“八景”的形式加以铭记或纪念。
(一)古“八景”记录地方重要人文史实
把地方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某个史实以八景的形式加以表达,反映了地方对这些史实的认同与重视,其实是以特定的方式对地方历史的无声诉说。皖西历史上曾经在全国或皖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如中华司法鼻祖皋陶,重要史实如西汉六安国等内容进入六安古“八景”即是其具体表现。
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历代六安人民对这位对皖西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先贤均建祠纪念。旧志载:“皋陶祠,旧在州治东察院前。元至正间,知州王大有建,后毁。明洪武二十一年,知州朱谷真重建。又废。嘉靖十五年,知州方民悦毁北门外药师寺旧宇为祠。隆庆五年,知州唐可封增置门庑,立始封六君仲甄神主配享。天启甲子,知州王元衡重修,寇毁。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州吴毓珍重建,为堂三楹,缭以土垣。康熙三十七年,知州王廷曾前后各增三楹,东偏建望岳楼。春秋二仲上戊致祭。乾隆三十七年,知州徐元移建于东门外。今致祭在新祠。道光间,知州金石声重修。咸丰间兵燹,毁废。”[2](P302)从中可以看出,皋陶祠从元到清,屡废屡建,历代不绝;除建祠纪念之外,六安州人民于雍正年间又让“皋祠远眺”入列“雍正十景”,足见六安人民对这位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最后落葬六安的伟大政治家的深厚情怀。
裴家滩为六安城西9 km的一处土墩。单纯从自然景观来看,裴家滩一览无遗,平淡无奇,基本无美景可言,但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治《六安州志》载:“西古城,州西十五里裴家滩。按《水经》沘水东北过六县东,然则汉六县在淠西。疑此城殆其故址。”[2](P294)由此可以推测其可能为西汉时六安国都城遗址。西汉六安国为汉武帝所封,前后存在100多年,在六安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裴家滩是否为古六安国都城虽尚无最后定论,但从《六安州志》把它以六安国国都古城址身份列入“万历八景”的具体做法来看,可以看出当时六安人民对这段历史的珍视,他们希望借此提醒后来的人们铭记这段重要的地方历史。
正如王明珂所言,“人们藉此追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及其历史流变,以诠释当前该社会人群各层次的认同与区分”[4]。古皋陶祠和古六安国都遗址能够进入六安古八景绝非偶然,它们是皖西人对地方历史的集体记忆,饱含着六安人民对古城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以及对自身存在的精神认同。
(二)“八景”传说诉说地方历史遭遇
六安古“八景”大多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其中与双塔摩青与龙潭秋月两景观有关的民间传说尤其值得关注。
龙潭秋月与双塔摩青分别位列“万历八景”和“雍正十景”之中。其中的“龙潭”位于淠河龙爪石下。关于龙潭与龙爪石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古时代,淠河中有一深不可测的黑龙潭,潭中藏一条黑龙,时常兴风作浪,百姓深受其苦。青年渔民张龙、张豹立志为民除害。他俩驾舟与黑龙搏斗了7天7夜,终将恶龙杀死。其血染红了10里沙滩,后便化为一片桃林,此即现在的桃花坞;两人又将黑龙的4个爪子砍去,分放在河边,又形成了现在的上龙爪和下龙爪。而“双塔摩青”中的“双塔”即位于六安城南北的观音寺塔和多宝庵塔,当地人俗称南门锥子和北门锥子。这两座宝塔历经风雨沧桑,是古城六安的重要历史见证。关于这两座宝塔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相传有个高僧游历至六安,看到六安的地形后很担忧,说六安州是一个船型地,淠河在州城拐了一个弯,州城就像一条船停泊在这内弯,由于河水经常泛滥,州城这条船很有可能被淠河的大水冲走。高僧建议插下两根桅杆把州城这条船给固定住。于是,人们就在州城南北门附近各建了一座塔。从此,六安州城便稳定下来,人们也就能够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传说是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但也并非纯粹的无稽之谈,其实质是一种口述的历史记忆。民间传说特有的历史性,对研究历史,尤其是研究地方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六安州城因水而兴,临淠河而建。淠河在给六安带来渔获之丰、舟楫之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水患。历史上老淠河就像一条未经驯服的孽龙,经常洪水泛滥,六安人民饱受其苦。上述六安“八景”中有关洪水的民间传说,其实是古城人民关于淠河洪水多发的历史记忆,它们真实地反映了淠河洪水在历史上给六安人民带来的痛苦。如与龙潭秋月有关的传说中,张龙、张豹兄弟斩杀淠河中兴风作浪的黑龙等情节,其实委婉地表达了古六安人民渴望战胜淠河洪水的良好愿望。而与双塔摩青有关的传说中,六安州城处在船形地、可能被洪水冲走,后建双塔固船等情节,也真实反映了古六安人民担心州城被淠河洪水冲垮的忧患意识,以及憧憬过上安宁生活的美好心愿。因此,上述古“八景”中的有关洪水的民间叙事与我国古代的大禹治水、西方的诺亚方舟等洪水传说一样,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它们是六安民众对历史上淠河曾经洪水泛滥的历史遭遇的审美表达和曲折反映,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参考作用。
三、六安古“八景”折射明清时期的皋城社会镜像
六安古“八景”是前人在皖西这一特定场域创造出来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一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展现与皖西地区过去的经济活动、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其实是六安民众社会记忆的结晶。
六安古“八景”是皖西人集体记忆的独特载体,它既含有对古六安州逝去的社会信息的选择性提取,也包含六安州人对这种集体记忆的传递。古“八景”就像一面镜子,为皖西民众保存了过往社会的系列生产生活图景,它们共同组成了明清时期六安州的社会画卷。这一画卷以淠河为轴,由淠水渔歌、赤壁渔歌、淠津晓渡、鼓楼远眺、皋祠远眺、双塔摩青、桃坞晴霞等系列图景组成,以上景观均簇拥着老淠河,从六安“八景”的变迁与组成看,淠河始终是古城人民重要的渔业基地、商贸通道和休闲空间。
首先,古“八景”反映了淠河的渔业生产镜像。淠河作为六安人的母亲河,养育了两岸无数勤劳的人民。人们依靠它生活,凭借它致富。“万历八景”里的“淠水渔歌”“同治十二景”里的“赤壁渔歌”等图景,既客观记载了淠河的古城渔业基地地位,也曲折地表达了六安人民对母亲河上荡舟捕鱼这一经典图景的欣赏与赞叹。上世纪50年代淠史杭工程的修建使得古老的淠河清波不再,老淠河上的渔家纷纷上岸定居,传统的渔家生活已很难再现,但我们仍然可以透过“淠河渔歌”“赤壁渔歌”这些动人的字眼,想象前人河中捕鱼、河岸交易的鲜活场景。
其次,古“八景”折射了淠河繁忙的商贸图景。六安州城因淠河而兴,实为一港口商业城市,其商业的繁荣从“雍正十景”中的“淠津晓渡”可以窥见一斑。元明清时期老淠河水深浪阔,东西两岸无桥相通,行人往来,全仗渡船,上下游货物的流通也须仰仗淠河古渡,淠史杭工程的兴建才终结了这一历史悠久的社会镜像。据相关文献记载,六安州城初有4道城门,东为朝京门,南为镇南门,西为通济门,北为武定门,嘉靖年间又于西北的通济和武定门之间开辟便储门。上述5门中,以通济门、武定门、便储门与淠河航运、古渡口等联系密切,旧时有两道穿过城墙以通淠河的闸门——水关,其中北关与武定门相通,西关与通济门相连,而另一头即连接淠河渡口。《六安州志》载:“水关二,一在州治北,一在州治南,皆通河。”“北门外关厢……水通正阳关,西抵朱仙镇,东抵淮安。凡豫省客货,由水路溯淠而至龙津渡,即于北关登陆,赴孔城,南入于江。两淮引盐,亦由洪泽湖溯泗入淠,至龙津而桐城、舒城诸邑,皆于此运销焉。豫章东奥客货,由孔城登陆,而至北关,即于龙津渡过载,顺流以往正阳。”[2](P234)从中可见六安州与古淠河明清时期商业的繁忙。清代六安知州王所善曾以“淠津晓渡”为题作七绝1首:“匏叶谁赓淠水津,徒杠不拢济行人。往来一叶归村市,隐隐东星尚挂晨”。此外,时人亦有咏“淠津晚渡”诗:“云树西郊合,清溪白道连。马嘶青草岸,人渡绿杨烟。沙净犹疑月,篙轻不破天。纷纷歌士女,舆济陋溱川。”方志的具体记载与上述诗文相互印证,可以想见当年淠河沿岸人马的喧嚣与商业的繁忙。
再次,古“八景”再现了古城民众的休闲空间。休闲生活的繁荣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社会特征。“有宋以降,尤其是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愈加繁荣,而作为城市文化主要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士大夫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表现之一便是文士们观览城市及近郊的文化地景群落,兼以诗画唱和所形成的颇为雅致别具特色的胜景品赏活动。”[5]也就是说,古“八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地方以游冶为主的休闲空间格局的高度概括。六安古八景中的鼓楼远眺、皋祠远眺、双塔摩青、桃坞晴霞、赤壁渔歌、西湖赏莲、龙穴夕照、武陟积雪等即为明清时期六安州文士休闲生活的反映。州城内的鼓楼、皋陶祠、南北双塔等人文建筑均先后为城市地标,同时也是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其均位于淠河岸边,与淠河融为一体。它们为文人雅士所钟情的饮酒赋诗、登楼远望的雅致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而近郊淠河中的桃花坞、淠河岸边的小赤壁,以及州城近郊富含人文色彩的龙穴山和武陟山,则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游乐空间。古八景中这些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寺塔钟声、耕牧渔樵等人文景观,正反映了古城人民喧嚣与宁静和谐交融的生活图景。
“在大踏步的现代化浪潮中,不断地回望家园是人类应有的态度。回望是一种眷恋,使我们永记地球母亲对于人类的养育;回望是一种反思,促使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6]今天我们回望六安古“八景”,既是一种眷恋,也是一种反思。淠河水给古六安人带来了丰收的渔获和便利的航运,同时也带来了洪灾;建国后修建的淠河总干渠则如一条缚妖绳束住了淠河洪水这条恶龙,但同时也造成了老淠河半个多世纪的干涸与破败。曾经充满生机的老淠河似乎成了古城六安一道抹不去的伤疤,老淠河曾一度千疮百孔,但随着淠河橡胶坝的建成和六安城市建设的推进,古老的州城又以新的风姿屹立在重新焕发出生机的老淠河岸边。六安古“八景”则和古老的皋城与沧桑的淠河一样经历着变迁,它们中有的已不见踪影,有的则改头换面,而更多的新景则在皋城不断呈现。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道路上开始了反省,古老的六安城与沧桑的老淠河又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2013年借助山水文化旅游节这一平台,通过网络新媒体及座谈等形式评选的“六安新八景”早已出炉。但无论古“八景”,还是新“八景”,它们都是六安人心中的集体记忆,更是六安人爱乡之情的一种温情表达。今天的六安正在为国家园林城市和滨水宜居城市的建设而努力,六安古“八景”所描述的淠河与古城有机融合、可供诗意栖居的城市生态家园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王德庆.论传统地方志中的“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J].中国地方志,2007(10):47-52.
[2](清)吴康霖.六安州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8.
[3]张廷银.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J].文献,2003(4):36-47.
[4]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5):136-147.
[5]胡箫白.盛景品赏与地方记忆——明代南京的游冶活动及其所见城市文化生态[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76-90.
[6]曾繁仁.生态美学视域中的迟子建小说[J].文学评论,2010(2):30-35.
The Ancient “Eight Views” in Lu’an: Memory of Local History and Social “Mirror Image” of Gaocheng
HUANG Keshun
(SchoolofCultureandMedia,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Abstract:The “Eight Views” is a kind of a long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henomen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cient “Eight Views” in Lu’an is a distinctive cultural heritage. It’s an important collective memory of local history and social “mirror image” of Gaocheng. The Ancient “Eight Sights” in Lu’an has expressed the love of their hometown, and it i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o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of Lu’an.
Key words:Lu’an; Gaocheng; ancient “Eight Views”; memory of local history; social “mirror image”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16)01-0044-05
作者简介:黄克顺,男,安徽六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区域历史文化。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57);皖西学院校级科研项目(WXSK1534、WXSK1524)。
*收稿日期: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