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文 张丽
:郑局长,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近年来,温州市教育局通过开展“四品八德”教育来打造区域德育品牌。请问,这一发展思路背后有何深意?
郑建海:从市教育局来讲,我们对德育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我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以及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品德是最重要的。我们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因为“德是才之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宁可慧而无智,不可智而无慧”,就是在讲一个人的品德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决定一个人在今后的社会中能不能取得各方面的成就,也直接决定这个人能否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学生阶段又是学生品德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注重德育工作,意味着我们教育的失败。这就需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放在特别突出、重要的位置,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那么,怎样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这也是我们当前德育所面临的难题。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内容多、活动多、形式多等“三多”现象,大部分活动都比较零散,很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为此,我们研究如何通过一条主线,把各方面教育都有机融合在一起,围绕一条主线——现代公民教育、一个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个指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能够真正落地。因此,我们整合构建了“四品八德”体系,并着力把“四品八德”德育系列活动打造成温州市德育工作的一个区域性品牌。
:那么,“四品八德”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郑建海:“四品八德”是大家通过调研,集思广益的结果;是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来的。“四品”包括自尊、敬人、乐观、执着等四种品质,是从个人角度来讲的,主要是人的内在品质、品格和操守,多指个人自身为人处事的态度和风格,强调个人修为,倾向于自律的要求。“八德”包括爱国守法、文明礼让、孝亲尊师、团结友善、勤劳节俭、好学向上、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八种德行,主要指人外在的德行,多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守规则、讲规矩,为人处世遵守普遍认可的社会伦理和规范的要求。德,靠舆论维护,倾向于他律的要求。“四品八德”涵盖国家的、社会的及个人的等各个层面的内容,既符合育人目标和方向,又与孩子的生活更加贴近。
:我们说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四品八德”育人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温州市在构建分层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郑建海:根据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特征和规律,分层次地开展德育活动,这一点很重要。在学前阶段,小学、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别应该承担哪些德育责任,应该是很明确的。现在我们德育存在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不重视对小孩行为习惯的培育,反而对大人讲行为习惯。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去自我”的问题,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尊重人,如何关爱人,如何宽容人,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良好行为习惯使学生融入集体和社会。这种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意识,摆正个人与团队、社会的关系。一个人生活在家庭里面,生活在团队里面,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作为家庭、团队、社会中的一员,个人的行为习惯要符合各方面的规范。所以,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形成层层递进的德育体制机制,并在课程方面进行有机衔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成立了中小学各学段育人规律研究小组,围绕“四品八德”培育,历时四个月专题研究,并拟定《温州市中小学学段德育指南(试行)》。方案确定了小学低段、中段、高段,七、八、九年级,高一、高二、高三等九个学段的德育目标体系、德育内容体系、德育路径体系,从整体上规划了温州市中小学生“四品八德”培育的方向和要求。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德育工作的实效,“四品八德”育人目标的实现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州市在德育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郑建海: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对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包括我们市局的德育干部、各个学校分管的校长、一线教师、班主任等配备,其中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我认为班主任的建设尤为重要。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实现转型。传统意义上,班主任只是一个管理者,班主任的职责就是把学生管理好;学校也被分为几个组几个班,由班主任实施管理。班主任这样的定位是有失偏颇的。我们的班主任,需要由过去的管理者转型为学生成长的导师。第一,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导师。班主任必须要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定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第二,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学业的导师。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班主任应当与学科教师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业方面的困难,尤其要关注学困生,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第三,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生涯的导师。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找准自身的优势,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班主任要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志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如果每个班主任都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学业的导师、生涯的导师,德育工作就更加到位了。
在班主任建设方面,这几年我们抓得比较紧,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有两大载体,一个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以赛促训;另一个是“班主任班会优质课比赛”,人人参与。有两大激励机制,一个是“优秀班集体评选”,另一个是从“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到“终身班主任”四个层级的先进班主任激励体系,激励更多教师在班主任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来。当前,德育方面针对教师的培训还是比较缺乏的。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和经费,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成效不大。接下来,我们在加强班主任培训上要更加突出案例教育,不断地积累在实际过程中碰到的案例,在提炼案例中,以鲜活的案例作为教材或者课程,对所有的班主任进行培训。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良好习惯以及人格培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请您介绍一下,温州是怎样把校园文化育人建设的这篇文章做深、做透的?取得了哪些特色成果?
郑建海:我们是很重视文化育人的。全省的“美丽校园”建设还没有开始,我们就已经在全市启动了“美丽校园”建设,出台《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通过全面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使全市校园环境文化得到整体优化和提升。温州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也得到省教育厅的借鉴和推广,逐渐成为我市德育工作的又一大特色。“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可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比如一个简单的校园种树问题,种树不但有美化、绿化功能,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教化功能,“一草一木皆教育”。通过“美丽校园”创建,全市学校校园环境更加整洁、舒适,校园布置更加协调、雅致,校园文化气息更加浓厚,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全市已创成“美丽校园”378所,占比为37%,我们计划到2017年使创成率达到95%以上。我们还坚持每年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四大节活动,其中艺术教育硕果累累、享誉全省,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生的道德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更需要家庭的正确引导和社会大环境的熏陶。请您结合实际谈谈温州是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来助力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哪些经验可以一同分享?
郑建海:家庭的教育观念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有时候甚至抵消掉了。本来1加1大于2,结果现在等于0了,这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的家长真的成为“麦田守望者”还是不多的。家长对小孩有太高的期望,存在很多恨铁不成钢和拔苗助长现象,所以有些孩子会问家长:“你到底是为了我好还是为了你好?”有些家长很自私,小孩读书就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使得小孩学习的源动力不足。我觉得,我们的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相较而言,我们最薄弱的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一块。近年来,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凝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育人合力,深入开展“百万家长进校园”“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我们主动联系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建社会育人平台,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比如我们与文化、关工委、司法等部门,组建了“新雨”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进校园公益讲座。活动的模式为:开发家教课程、下发选课菜单、学校预约、组织讲师进校园开展讲座,每年在100场以上,而且完全属于公益性的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
:今天跟您聊天我们很开心,也收获很多,谢谢您,您辛苦了。
责任编辑/孙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