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惠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2016-04-08 08:57屠桂芳
江苏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目标

屠桂芳

编者按:打造“内涵丰富的优质教育”是江苏“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何谓优质教育,江苏基础教育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优质教育应该是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有丰富的可选择的教育资源,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优质教育也应该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在实际工作中,江苏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丰富多样的学校文化等举措,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服务学生成长,并形成了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长效机制,江苏基础教育进入优质发展新常态。

【关键词】课程实施;目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2-0025-03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立足于学校课程规划,明晰课程实施目标,规划课程实施路径,突出课程实施重点,化解课程实施难点,创新课程实施亮点,逐步实现着校长从“行政领导”向“学术领导”、教研组从“学科管理”向“学科建设”、教师从“教学技能”向“课程能力”、学生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转型,有效地推动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使课程成为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学生学习的发动机。

一、明晰课程实施目标

“教育的目的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学校应该帮助青年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天赋和职责,而不要仅以事实和技术上的知识填塞他们的内心。学习应该是一片沃土,使学生可以毫无恐惧、快乐而完整地生长于其间”(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育人目标就是课程的“灵魂”。

“课程要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南京十三中聚焦课程文化建设,遵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遵循青少年心理与生理成长规律,借鉴成为一棵大树需要“时间、不动、根基、呼吸、向上长、向阳光”等六个条件,引导学生在积累、信念、根基、融通、成长、进取上有所作为,建设“大树课程”体系,实施全面育人工程,在与办学历史对话、与学校特色文化对话、与学校办学思想对话、与学生及教师对话,与学校现实发展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关系,形成学校课程形态选择与内容选择的思想基础。

为此,南京十三中秉持“成人与成才齐头并进,素质与分数相得益彰,今天和明天不偏不废”的办学理念,把课程建设与学校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大计,进行了“新课程校本化的规划与实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适切、适时、适性的学习生活环境,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建设校本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学习历练和生活体验,让课程惠泽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理性的思维习惯、广博的学识基础、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规划课程实施路径

新课程实施涉及八个学习领域、15项科目、139个模块,从课程的性质上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从课程的层级上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的选择性上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实施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带来了教育、教学、管理、考核方式的转变。

课程实施阶段时,我们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课堂形态的改变,课堂改革始终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改革的焦点集中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上,面临着变革的挑战;二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校本课程等,组织管理困难,考核评价费力,可控性不高,安排难度大;三是学分制与综合素质评价难以把握,尺度界别弹性大,过程操作比较困难,许多要素无法量化,学生看不到差异,不利于促进自身发展。

由此,南京十三中以课程整体规划和实施路径为切入点,将不同形态的课程纳入学校文化视野下,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等形式,逐步形成了突出文化性、多元化、个性化、自主性、拓展性、选择性等现代课程特征的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研讨和实践,立足于“三个立场”坚守:一是坚守学生立场,学校课程必须根据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来确定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和形态,让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成为学生的生命经历;二是坚守课程立场,构建基于校本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渗透、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等有价值的行为途径,让课程意识无所不在;三是坚守育人立场,用课程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巧引导,重实践,唤真情,让学生在课程中扩展生命的张力。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整体规划,南京十三中编写了《学生学业发展读本》,做到了“三年课程,尽在其中、整体安排、一次到位”。学校一书在手,统领全局;教师一书在手,实施有序;学生一书在手,一目了然。

三、突出课程实施重点

南京十三中突出以学科课程为重点的新课程体系建设,从学科课程价值、学科课程实施、学科课程资源的整体视角来理解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支持学生当下学习与未来成长的生态环境,对学科内容和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自行研究、逐年更新的《大课堂学本》成果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研制、问题设计、互动生成、自主体验、评价矫正等五个关键环节,使实施的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适性发展。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研究者,课程开发与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需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持续的学习能力。南京十三中激励全体师生协同合作、共同参与,一方面是以专家讲座、智慧讲坛、学科建设、校本研修等形式促进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形成“学校课程共同体”,将先进的课程思想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以多种方式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丰富的课程体验中,创生出具有学校特质的“自主课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式,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课程与教学之间有三个“观点”比喻:课程是施工的蓝图,教学就是施工的过程;课程是乐队演奏的乐谱,教学就是演奏的过程;课程是球赛的方案,教学就是球赛的过程。由此而透析出的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教学从“施工”,到“演奏”,再走向“球赛”,重视的是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话碰撞中的生成,那么,新课程所倡导的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发育成长,最终绽放出新课程改革的艳丽花朵。

十三中的教师形成这样的共识:教学是课程的再创造和重新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收集利用学习资源、构建知识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索、反思、发展的过程。悟理优于揭示,揭示重于讲授,教师树立了这样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就成为可能。

四、化解课程实施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出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课程形态。针对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数量,只有较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需要在师资、教材、评价、资源等实施难点上的化解。

比如,南京十三中把高中研究性学习分成四个阶段、研究侧重点、学分如下: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技能培训,2个学分;高一年级寒、暑假的初级研究,4个学分;高二年级的中级研究,6个学分;高三年级的高级研究,共3个学分。每个阶段安排相应的研究内容,设置相应的学分,层层把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南京十三中把社会实践活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整合成模块,提升为课程,具体到时段,落实到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小组实施,有效的化解社会实践类别多、活动多、社会接触多等难题;南京十三中与社区教育办公室联系,了解社区需求、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活动等,分期安排到课程,做到人人有岗,岗有职责,责有考核,有效的落实社区服务课程。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十三中的校本课程,其课程理念是回归学生主体,课程结构是超越学科中心,课程实施是突破教材本位,课程管理是实现赋权增能,课程评价是走向促进发展。

我们研发了49门体现现代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特色化校本精品课程,涉及15类学科课程,为不同潜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选择;精心策划了“校园十大节”,涉及诗会、戏剧、古诗词吟诵、英诗朗诵、体育、音乐、美术、科技、成人礼、毕业季等,丰富了课程的呈现形态;开发了学校课程文化,对学校显性与隐性文化进行了解读,涉及校史传统和校园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拓展了50多个学生社团和40多个校外活动基地,让更多的学生在技能领域有创意、有创造、有创新的发展。

五、创新课程实施亮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在目标上强调“过程与方法”,强调除行为目标以外还要有“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在学习方式上注重“研究性学习”,其良苦用心,而只有落实到学生生命的表现与体验上才是有价值的。

南京十三中抓住了2011年江苏省课程基地创建的契机,成功申报了“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从课程的理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师生成长等方面入手,彼此支撑,互相渗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增强课程实施的体验性,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优化了语文教育生态,自主学习和探究成为学习的常态,这是创新课程实施的亮点。

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是现有课堂教学的延伸升华和转型升级。十三中倡导“课程是有指导的学程”的理念,重点把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形成了以“一座教育剧场、一个文学画廊、一个课程网、一本《石山钟》文学刊物、三个学习节、四大学习社团、四大研学中心、22门语文类选修课、50本必读书以及丰厚的学科资源库”等为实体的新型学习环境,推动语文学科建设的升级换代。

具体地,课程基地建设以创设新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表演、论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选修课的开发素材除了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外,还要学会就地取材,把学校、地区的资源整合到选修课程中来。

比如围绕金陵文化研学中心开设的六个研究性学习项目,把学校历史、南京人文地理、名人轶事等资源都用起来,充分挖掘其中的语文学科因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语文选修课程体系。“研学中心”使语文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实体化、系统化、网络化、制度化,进而带动其他学科校本选修的建设,从而构建成了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的十三中“大文科”课程布局,凸显“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

南京十三中的课程建设,从知识本位走出之时,实现的是学校育人功能的提升,促进的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南京十三中将继续用忠诚、责任、使命铺就优质教育之路,进一步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使其成为惠泽学生成长的“核心营养”,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快乐的精神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由舒展的心灵,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命的质量。■

(作者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目标
《牛津高中英语》课程实施中的异变研究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分析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
将梦想变成目标,改变你的一生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