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的师德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6-04-08 19:53
大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师德理想信念高职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力争通过三年建设,使高职教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高职教育要发展,高职教师素质是关键。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的首要任务,并在其中专设一节来对加强师德建设进行规范。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曾强调道:“‘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1]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一部分高职教师既非“道德上的合格者”,也距“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相去甚远。因此,必须深入剖析高职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才能有助于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

一、高职教师的师德问题表现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高职教育发展很快。然而,高职教育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软肋,其办学条件和水平、社会承认度等都比较低,高职教师的师德问题也较其他普通高校教师更为突出。高职教师的师德有其特殊性,但作为教师主要还是应当正确处理好与职业、学生及自身三方面的关系,故而高职教师的师德问题也集中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不够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职业的关系,切实做到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干一行就爱一行;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干一行就钻一行。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体现。但爱岗主要属于情感方面,而敬业则偏于态度和行为方面,是更为实际的内容。何谓“敬”?《说文解字》界定为“肃也”,《释名》解释为“警也,恒自肃警也”,《玉篇》定义为“恭也、慎也”,朱子则直接说“主一无适便是敬”。可见,敬业即指从业者对所从事的工作持一种严肃、认真、慎重、敬畏、恭敬与警醒的态度并见之于行为。

敬业方会勤业,勤业才能精业,精业才会乐业。高职教师不够敬业,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普遍来看,高职教师不够敬业的表现有轻视高职教育工作,缺乏理想和工作热情;急功近利,热衷于校外兼职捞外快,顾不上校内教学提质量;追求安逸和享乐,不愿意对教育教学投入时间和精力,满足于黑板上“耕田”、课本上“开机器”,不愿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人在心不在,在工作时间干私活,做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事;在课堂上抽烟、说脏话、衣冠不整、使用移动通信设备;课前不备课,课后无辅导,上“发水”课,教应付书,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须知,教师的“业”不但是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而且是一种具有较高知、能要求的专业,更是一种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事业。高职教师不够敬,会对高职教育质量及其社会认可度产生许多负面效应。

(二)不够爱生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高职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切实履行好爱生育人的神圣职责。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假如教师做不到爱学生,他就不可能履行好职责,教书育人也会成为一句空话。何谓“爱”?《说文解字》界定为“行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而从繁体“愛”的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真情从内心发出,并使人采取亲昵的动作。[2]换言之,爱指心有所系而行动,是爱心与爱行的统一。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教师而言,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而言,爱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灵丹妙药,是道德教育的催化剂,是其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高职教师不够爱生的表现主要有认为高职学生是差生,对其心存偏见和歧视,并在言语及行动中表现出来;躲学生、拒绝学生,不愿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只教书,不育人,对高职学生思想方面的突出问题不关注,对表现出的明显错误也不批评指正,只求相安无事,做好好先生;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严得近于苛刻,不能做到严爱结合、严慈相济;利用专业职务给予的权力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利用教师的优势地位和便利条件与学生谈恋爱、发生不正当关系等。须知,现在看起来不起眼的高职学生,未来完全可能成长为支撑升级版“中国制造”的“大国工匠”。高职教师对生不够爱,是缺乏眼光和责任的表现,将严重损害高职学生的发展,阻碍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不够严以律己

在某种意义上,正确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是处理好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对己够严,以切实做到为人师表。“严”的繁体写作“嚴”,是形声兼会意字,本义为督教的命令紧急,做形容词有严厉、严格、严肃之意。[3]“师表”一词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意指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会对学生的知、情、意、行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所谓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严则学难高、身不正,自然也就教书、育人俱不在行,谈不上什么“师范”了。现实中,高职教师不够严以律己的表现有不依法执教,出现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言行;不严谨治学,出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等学术失范及不端行为;不清廉从教,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不注重仪表,穿着随意、语言粗俗、行为放纵、有失礼仪等;不终身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注意个人私德,不遵守社会公德,不精进专业道德,把自己混同为社会普通一员等。须知,这个“己”乃是个人意志的主宰,是影响世界和他人之行为的发出者。因而,高职教师不够严以律己,势必会衍生出不够敬业、不够爱生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教师师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高职院校并非人间净土,高职教师也是社会中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社会负面因素是导致高职教师师德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

影响高职教师师德的社会负面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旧有社会的落后思想观念。社会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总是在旧质基础上诞生新质,因此无论如何革故鼎新,像“学而优则仕”“君子不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旧有的落后思想观念仍将继续存在,使高职教师看轻自身的职业价值而不愿为之付出。其次是西方社会的错误思想观念。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社会“个人至上”“拜金主义”“自我中心”等错误的思想观念也涌进国内,对高职教师产生消极的影响。再次是转型期中国出现的负面现象。转型期的中国,旧道德已然崩溃而新道德尚未形成,社会的短暂“失德”甚至道德全面“滑坡”也在所难免,必然加剧高职教师的师德问题。最后是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来看,我们所面临的大势,首先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大势。”[4]受此“大势”影响,高职教师更易因思维混乱而出现师德问题。

(二)高职教师自身理想信念缺失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高职教师师德问题的出现,与高职教师自身理想信念缺失有密切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此即人们常讲的好老师“四有”标准。“四有”标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大家指明了专业发展的方向。“四有”标准的核心是师德,之所以把理想信念摆在首位,是因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5]换言之,教师只有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才能既精于“授业”“解惑”,同时又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事实上,正因为理想信念缺失,所以会忘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因而敷衍塞责、自私自利、不求上进,出现不够敬业、不够爱生、不够严以律己等师德问题。

(三)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未建立健全

除了社会和教师自身的原因,倘若从高职院校内部找原因,高职教师师德问题可能还与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未建立健全息息相关。

目前,虽已明确“高校是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6]但由于高职院校未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加强师德建设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因而师德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就变次要。在具体做法上,想当然、即兴发挥的多,周详安排、有序推进的少。要么走走过场、搞一下形式,应付了事,要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在深层次找原因,不从根源上想办法。所有这一切,导致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未建立健全,表现为制度不全、衔接不实和落实不力三大问题。所谓制度不全,指师德建设的机制环节不齐全,或无宣传、教育而考核、奖惩,或有宣传、教育而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等。所谓衔接不实,指师德建设机制的各个环节未能有序排列、有机整合,因而不能发挥整体效益,形成最大合力。所谓落实不力,指对师德建设的各方责任人缺乏强制性要求和具体规定,未建立硬性的问责制度,以致师德制度方案形同虚设,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都一个样。

三、高职教师师德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是德,是国家、社会个人之德三位一体的统一。《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通过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进而有助于造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再加受各种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高职教师极易因未能定好位、扮演好角色而出现诸多的师德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正面引导为主,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使高职教师明国家大德、守社会公德、严个体私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7]教育学中也认为教人者应先受教育,正己方能育人。因此,只有高职教师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敬业、爱生、律己,始终坚持远大职业理想,育国家、社会所需人才,使师生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二)引导高职教师自觉进行师德的持续养成

高职教师乃是师德修养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其自觉、自动之特性,才能收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之最大功效。在某种意义上,高职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的影响虽能起到一些作用,但高职教师是否进行修养、在哪些方面进行修养、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修养,以及修养到什么程度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因此,只有增强高职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使其对师德修养的意义和必要性有真切、充分的认识,产生强烈的愿望并见之于行动,才能真的减少或消除师德问题。

同时,教师良好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师德教育和个人修炼中逐渐形成的。就个人修炼而言,师德自我修养具有很强的持恒性,必须经历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奋斗过程,绝非短期内能实现。一则师德修养的内容很丰富,二则师德修养的过程也很复杂,所谓“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一蹴而就、短期内见大效益是不可能的。相反,高职教师只有长期坚持致知、内省、慎独和践履,在教育实践中对道德行动产生明确的认同、良好的体验,学会在道德冲突中用意志调控自己的行为,才能知、情、意、行协调并进,使自己成为敬业、爱生、律己,具有高尚师德的好老师。

(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由于高职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师德属于道德范畴,本身难以量化和考核,因而师德建设往往重应急和事后补救,轻常规和预先控制;重特定时点、时段教育,轻长期、一贯教育;重面向部分人群的集中、统一教育,轻面向全员的分层类针对性教育。在方法上,除了道德灌输和空洞说教,往往过多依靠典型宣传或禁止性规定,手法单一而实效较差。因此,同样的师德问题反复发生,此消彼长。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管理者应从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入手,抓好师德的各项制度及配套措施、实施细则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要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重塑理想信念;二是要加强师德宣传,培育敬业爱生良好心理氛围;三是要强化师德考核和监督,促进教师自觉修养并有效自律;四是要落实师德奖惩,发挥其正面激励和反面禁防作用。只有做到一个环节也不少,环节之间衔接好,每个环节都落实,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师德问题的发生。

注释:

[1][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北京:人民日报,2014-09-10(2).

[2][3]《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最新修订版·双色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3,1059.

[4]袁贵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 fi les/business/html fi les/moe/moe_176/201502/183554.html.[2016-05-03]

[6]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 fi les/business/html fi les/moe/s7002/201410/175746.html.[2014-09-29]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坐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4-05-05(2).

猜你喜欢
师德理想信念高职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