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园区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成果报告

2016-04-08 19:53
大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资源共享职教

由浙江工业大学胡斌武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教园区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10082),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职教园区建设的学理基础探究。职教园区(职教城)具有跨界性,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职教园区的内涵、本质、特征的诠释,深入探讨职教园区建设的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教育学甚至建筑学等学科的学理依据。

2.职教园区的历史发展探索。职教园区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产物,其建设与发展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基本一致。分析职教园区发展的历史阶段,并概括每一阶段的园区发展状况、特征、模式。

3.职教园区建设模式探究。从历史的视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园区建设的模式及其类型,提出未来园区建设应突出多样化、开放化,注重特色化,尝试虚拟化等趋势,便于推广,增强建设效益。

4.职教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虽然职教园区开工建设时间、规划面积、发展目标和院校层次有所不同,但是大都建在产业集聚区,依据区域产业设置专业。通过对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究,从布局的角度,从产业集群化的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5.职教园区建设规划探讨。以地方政府规划建设职教园区的需要出发,基于生态学的视角,从“宇”或空间上的角度以及从“宙”或时间的角度分析园区规划的策略与操作路径,以推动职教园区生态规划与建设推进城市生态文明、现代职业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6.职教园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探讨。职教园区建设用地多以行政划拨的方式征用大量农民土地,失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职教园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关乎民生发展的关键问题。借鉴国内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提出职教园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策略,为地方政府解决民生、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参考。

7.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机制探讨。资源共享是职教园区建设的根本要义,资源共享机制建设问题是园区建设的核心问题。从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两个维度分析资源共享的方式与机制,提高职教园区的聚集效益。

8.职业教育园区化办学学生日常管理探讨。相比学校独立办学,园区化办学具有管理整体化、空间开放化、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园区生态化等特征,对于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在内的职业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展学生管理的探讨是职教园区的安全与稳定、和谐与发展的主要课题。

(二)研究方法

对28个省(区、市)的150余个职教园区开展全面调查研究,选择天津、重庆、北京、常州、柳州、苏州、渭南等职教园区开展深度调研,点面结合,东西比较,分析职教园区发展模式。运用空间格局与分布型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功能-结构分析方法等,涉及职教园区失地农民保障、资源共享机制模式、学校治理方式等问题。主要方法包括:

跨学科研究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范式、方法从整体上分析职教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学科范式。

调查研究、访谈法。对职教园区开展全面调查,并选择多个典型职教园区进行深度调研,分析我国职教园区建设的现状、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发展模式、建设主体、管理体制等。

空间格局与分布型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功能-结构分析方法,通过以上方法与技术,从个别到一般,设计职教园区资源共享的机制模式。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职教园区,也称职教城,是现代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地方政府统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教育创新。1996年,我国第一个职教园区在浙江温岭规划建设。根据我们的调研,截止2016年,全国已建或在建的职教园区150余个,对地方经济社会促进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贡献。

(一)职教园区的学理基础

职教园区(职教城)具有跨界性,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支撑。经济学视角,区域经济理论为职教资源优化整合供理论依据,聚集经济理论为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提供理论基石,产权交易理论为园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保证;管理学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园区责权利统一提供理论保障,共生理论为园区路径选择提供理论方法,协同创新理论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建筑学视角,城市规划理论为园区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参照,场所理论为园区为情感认同提供理论向导;文化学视角,文化生态理论为园区文化生态构建提供理论图式,组织文化理论为园区文化精神提供理论指向。

(二)职教园区的历史发展

职教园区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产物,其建设与发展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基本一致,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发展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996—2005)

1996年,浙江温岭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了温岭职教园区。到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后规划建设了第一、二、三产业职教园区。十年间,全国共建设了24个职教园区。这一时期,主要是汲取了工业园区建设经验,职教园区多为城市新区型、城园结合型建设模式,园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在行业指导下设置专业、制定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安排实训计划、改革考核方式;与企业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招生模式,拓展就业渠道。在区域分布上,从浙江逐渐扩散到江苏、北京、天津、河北、湖北、湖南、重庆、云南、新疆等省(区、市),由东部发达地区逐渐拓展到中西部,由沿海、沿江城市逐步扩展到内陆城市,由大城市、中心城市逐步扩张到中小城市。较为典型的,如东部的苏州职教园区,苏州职教园区属城市新区型园区,在新城区建设集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旅游、居住为一体的职教园区,园区在加强品牌建设和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为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持与人才支持。西部的重庆永川职教园区,永川职教园区属城园结合型园区,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与职业院校共享;职业院校的图书资料、实验中心、网络资源与社区共享,构建起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结合的格局,实现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

2.快速发展阶段(2006至今)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极大推动了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了职教园区建设。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推进了职教园区向纵深理性发展。十年间,规划建设了职教园区120余个,园区建设呈现繁荣景象,规模不断扩张,内涵不断深化,模式不断多样化。在类型上,从中职园区到高职园区再到中高职一体化园区,适应并引领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在模式上,走生态建设、协同创新道路,引领示范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等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这一时期,从聚合经济的视角看,多为经济助推型、多元互动型建设模式;从集团化办学的视角看,多为政府主导型、行业主导型建设模式。比较典型的如天津海河职教园区,园区坚持生态化建设理念,以行业为主导,联合企业和学校,走集团化建园道路,组建了集团董事会;常州高职园区,园区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市场引领、社会参与,完善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各部门的协作,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助推常州工业区经济社会发展;广西柳州职教园区,园区坚持优化环境,资源整合,通过园区与城市的互动、产业链与教育链的互动、职业院校间的互动,助力柳州汽车城建设。2016年2月29日,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开工建设,职教城依托曹妃甸的产业聚集和区位优势,按照“港、产、教、城”的模式运营,可容纳17所学校、20万人口,投资380亿元,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职业教育基地。曹妃甸职教城也将成为一个宜居、宜学、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体现了现代职教园区的跨界属性与综合功能,实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与产业升级同步实施。

(三)职教园区建设模式

职教园区建设,在初步发展阶段,主要汲取工业园区建设的灵感,形成依托型、共建型建设模式;在快速发展阶段,从聚合经济的视角,形成经济助推型、互动发展型、多元互动型建设模式;基于城市空间管理的视角,形成职教城型、城市新区型、城园结合型建设模式;在理性发展阶段,主要基于集团化办学的视角,形成政府主导型、行业主导型建设模式。园区建设模式的构建,应突出多样化、开放化,注重特色化,尝试虚拟化。

(四)职教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职教园区布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虽然职教园区开工建设时间、规划面积、发展目标和院校层次有所不同,但是大都建在产业集聚区,依据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从产业集群化视角,职教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规划缺乏产业集群视角,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园区内品牌院校少,层次布局有待优化;专业群与产业链耦合度不高,专业布局有待优化。据此,优化布局的对策在于:依据产业集群分布优化地域布局;依据产业集群化水平优化层次布局;依据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布局。

职教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园区规划论证不够充分、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文化建设不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而地方政府对园区定位欠准确、园区组织设计欠科学、园区运行机制欠灵活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问题,中职教育园区建设的基本策略在于:园区定位要准确,园区规划要合理;建立适切利益相关者的组织架构;建设共享程度较高、共享层次鲜明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园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培育园区精神文化;健全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策略等。

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化办学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园区定位高、大、全,决策机制欠流畅,投资主体较单一,建设资金较匮乏,教育资源共享不足,共生效应难发挥,园区文化建设不力等。据此,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化办学的基本策略在于:建立健全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园区联合学术委员会,设立政务中心等,加快园区的组织设计;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构建园区的文化生态;准确定位园区发展,对接产业群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技能,优化园区的办学模式;地方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园区管理委员会要提高园区治理水平,高职院校要加强品牌建设,行业企业要加强指导,深化合作,健全园区的制度保障。

(五)职教园区建设规划策略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职教园区本身蕴涵有环境要素、社会要素、复合要素等多种生态要素,并具有系统循环性、多样共生性、动态平衡性等多种生态特性。据此,职教园区目标规划应从系统外目标、系统内目标两个维度,充分考量由职业院校组成的职校校区、由企业工厂组成的产业园区、由民用设施组成的生活社区,以及区域自然景观环境“三区一景”生态圈。从“宇”或空间上看,职教园区宏观规划应该坚持系统循环性原则,做好选址、定位等硬环境规划,做好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与城市文化的融合等软环境规划,让园区成为城市系统价值链的重要一环;微观规划应该秉承多样共生性原则,要加强校企组团布局、基础设施的开放等硬环境规划,应促进校企、校校软资源共享与文化共生等软环境规划。从“宙”或时间上看,职教园区应坚持动态平衡性原则,建设前期注重控制性规划,中期注重调整性规划,后期注重整体性规划,达到园区与城市深度融入,园区内部布局有力融通,公共区间有效融贯,软环境有机融合,以职教园区生态规划与建设推进城市生态文明、现代职业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六)职教园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策略

职教园区主要经历了“自然生成型”和“行政规划型”两种类型:“自然生成型”职教园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和周边居民区融合成为有机整体,学校与城市浑然天成;“行政规划型”职教园区计划色彩浓厚,园区与主城区联系松散,与居民聚居区融合程度较低。职教园区建设用地多为政府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一体化”的规划设计,以行政划拨的方式征用大量农民土地,其中有相当部分为耕地,农民因征地获得的补偿较低。职教园区失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职教园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关乎民生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基于失地农民生存权益及发展权益的差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国外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典型的有日本模式、美国模式、新加坡模式;国内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包括“镇保”模式、“土地换保障”模式、“留地安置,带地进城”模式。其次,对渭南职教园区建设的典型个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失地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问题相对突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社会流动受限;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就业问题相对突出;医疗救助体系不健全,存在“因病返贫”的隐患等。最后,针对职教园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措施。具体包括:改革和完善土地补偿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和完善监管机制;依托职教园区,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七)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机制

职教园区共享资源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课程—师资”型、“产学研一体化”型、“城园文化共生”型资源共享模式分别适用于校际型、校企合作型、城园融合型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在于: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园区管理委员会加强整合治理,职业院校加强内部治理,中间机构提优质供服务,园区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

(八)职业教育园区化办学学生管理策略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其他普通高中、本科院校不同,由于职业学校在生源特点、职业技能和就业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都对职业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影响。职业学校学生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学习管理、后勤生活管理、校园安全保障、校园文化等范畴。相比学校独立办学,园区化办学具有管理整体化、空间开放化、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园区生态化等特征,对于整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园区化办学对于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在内的职业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管理整体化对学校文化的消解,园区开放化对学生活动的跨界,资源共享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销蚀,后勤社会化对学生消费质量的冲击,园区生态化对育人理念的诉求等。所以,职教园区内学生的安全与稳定、和谐与发展是职教园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此,创新园区化办学背景下学生日常管理的基本路径在于:创新园区管理组织,促进校际协调创新;创新社团组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提高学生自治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生涯指导;加强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资源共享职教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