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评价要素研究①

2016-04-08 19:36:54徐修玲李加涛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媒介

徐修玲 李加涛(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新媒体艺术评价要素研究①

徐修玲 李加涛(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摘 要]新媒体艺术是新兴的、具有新质的艺术类型,因此,新媒体艺术的评价要素必定是要符合新媒体艺术特征,彰显新媒体艺术特质的。能全面考量新媒体艺术作品及新媒体艺术现象的方面主要有主题表现、语言形式、媒介运用、理念传达,这四个方面也即是新媒体艺术评价的主要要素。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评价要素;媒介

当前,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新主流,成为国际、国内重要艺术展览的主力,成了艺术前沿的旗帜。新媒体艺术实践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与之相应的艺术理论研究也不断跟进。目前,我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已经经历了“特征的发现与总结”、“概念范畴探讨”和“理论结构探索”的三个阶段。②但不论是哪个阶段,相对于新媒体艺术其它理论研究的繁荣,对新媒体艺术批评的研究显得“门前冷落车马稀”,基本上处于“缺位”的状态,即使有也只是在描述阶段,因为和新媒体艺术实践相对应的批评体系并未形成,甚至连约定俗成的评价规范都难有。因此,构建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对新媒体艺术的评价要素研究即是对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

新媒体艺术是新兴的、具有新质的艺术类型,因此,新媒体艺术的评价要素必定要符合新媒体艺术特征,彰显新媒体艺术特质的。能全面考量新媒体艺术作品及新媒体艺术现象的方面主要有主题表现、语言形式、媒介运用、理念传达,这四个方面也即是新媒体艺术评价的主要要素。

一、主题表现评价

所谓主题,就是指艺术作品的主旨和内核,是超脱于作品本身之外的重要要素。某种意义上,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主题体现了一种聚合力量,没有主题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主题往往是艺术家创作的意图表现,但是主题和意图也不完全是一回事,主题需借助媒介、语言形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表现出来。应该说,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主题表现的如何都是相当重要的评价要素,对于新媒体艺术来说尤为如此。对新媒体艺术主题表现的评价主要是关照作品的主题表现是否明确,主题表达是否有一定深度。

一般来说,新媒体艺术使用了诸多的新技术,几乎现有一切学科的技术理念和方法诸如:光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信息处理、远程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基因技术、生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等都可以是新媒体艺术的生成手段。一个新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是一幅数码绘画,可以是一部数字电影,可以是一个计算机游戏,可以是独立制作的超媒体,也可以是融合了多种技术门类的综合装置。也正因为新媒体艺术诸多的“技术”外衣,人们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往往会“不知所云”,“不知所云”也即主题表达不清。当然,造成“不知所云”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观众容易陷入“技术”云雾中;二是艺术家陷入“技术”本体中,使得作品主题表达不清。也就是说,如果技术运用不好,不论是观众还是艺术家本人,“技术”对艺术作品的主题表达都可能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就要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能尽可能恰当选择“技术”,合理地使用“技术”,艺术家要驾驭“技术”,不能被“技术”驾驭,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主题明确,作品有所述说。

当然,对一件优秀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来说,仅仅局限于主题表达明确是远远不够的,主题表达是否有一定深度应该是评价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重要参照点。比如,有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仅停留在叙述性的物理表层,过于简单;也有相当数量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将关注重点放在死亡、空间、生命等这样大而空的主题上,费了很大工夫却不知要说什么。仅仅以大见大,未能将艺术主题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真实表达这个时代的特征和现实问题。如果能从具体事件入手,以小见大,作品就会更有说服力。也有些作品从题材内容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却表达了某种深层次的问题。如辛迪•舍曼的一系列“无题”摄影作品,虽作品题目叫《无题》,但绝非没有主题,通过看似简单的的人物肖像的方式反映了某种深层的“女性气质的文化结构”。[1]

二、语言形式评价

语言一般指的是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语言是广义层面的语言,是指一种艺术所呈现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对于新媒体来说艺术语言,就是运用特定的物质媒介或艺术符号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上文所说的艺术作品的主题也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形式而呈现,艺术家本•沙恩曾说过:形式是内容的外壳。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形式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内部结构组成,如主题内容是如何衔接的,作品的情节如何?二是新媒体艺术作品使用了哪些媒介技术,整体造型怎样,色彩上、声音上又是怎样的。简单说,新媒体艺术语言形式能传达出作品的内部结构性的信息和外部外显性的信息。

对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语言形式进行评价,就是要关注作品是如何进行视觉构成。对于一件影像作品则包括如何运用诸如镜头、剪辑、电脑合成技术、材料、声效、媒介的融合等形式元素;对于一件观念摄影作品则是如何运用形状、光线、明暗调子、色彩、空间、拍摄主题反差、相纸反差、胶片反差、透视、景深等形式元素。当然,考察这些语言形式元素不是最终目的,要对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语言形式要素做出准确的评价必须看是否符合两个原则,即创新性原则和审美性原则。

新媒体艺术语言形式的创新性就是将新技术运用到某种视觉创造中,得以产生新的观感、新的视觉、新的体验。这就是说,并非使用了新的媒介技术的作品就是优秀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当前,新媒体艺术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原来从事传统绘画的艺术家转型而来,这部分艺术家对高端技术的使用还比较陌生,如果仅仅是用某种技术媒介语言简单置换了绘画语言,并没有借助新技术拓展自己的表现领域和表现能力,没有产生新的艺术语言和观念方式,那么即使使用了新媒介也不应该归为新媒体艺术作品。

至于新媒体艺术语言形式的审美性也是不可缺的。比如录像艺术的时间处理方式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很容易形成画中画、多层叠画等多种数字特技所创造的多时间维度重叠交叉的种种关系,这种关系能否呈现出技术的美感很重要。另外,新媒体艺术语言形式不但可以创造艺术形象,而且也可以呈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观者在欣赏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在欣赏新媒体艺术语言形式本身的美感,这种美感在于媒体技术语言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三、媒介运用评价

如今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今天的新媒体艺术一样对“媒体”有着如此强的依赖性,对媒介的驾驭往往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新媒体艺术的“媒介”不仅是创作手段,同时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是一条贯穿艺术创作的主线,它有效地承载、传达着艺术家的思想及思维过程,并将其翻译转化为艺术作品。因此媒介的运用在新媒体艺术的评价中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对媒介运用的评价主要是看媒介技术的当下性和媒介技术的文化性。

新媒体艺术是以与旧的媒体相对应的“新媒体”或“超媒体”为表现方式的艺术,是以不断更新的技术为基础的,特别强调其中的技术性。如果抛开了技术性,是很难讨论新媒体艺术的。优秀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技术一定是最具当下性的,这里的当下性可理解为最新的、高端的技术。如果技术达不到一定高度,艺术的想法就很难顺利实现,即使实现了,艺术的表现也难以进入更高的层次。前文提到,中国新媒体艺术家多是从原来的手工绘画转型而来,这些艺术家较难驾驭最新的媒介技术,往往雇用一些技术人员来弥补技术的不足,而技术人员仅提供技术支持,不参与作品构思,这在很多时候也会妨碍作品的深入,使艺术家的思想与技术之间存在某种隔阂,这就降低了艺术作品的层次。

当前,在诸多的艺术展览中,新媒体艺术作品从数量上看似乎成了展览的主力,但仔细分析,大多数新媒体艺术作品千篇一律,仅用感应器捕捉观众在特定场域内的身体运动、发声指令,再由计算机转化成图像这一种方式就会在同一个展览中出现多次。它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作品的作者几乎全部丧失。①段君:对多媒体艺术现状的批评.http://collection.sina.com.cn/yxys/20120905/172183251.shtml全部作品表面上无比多样化,但从根本来看,几乎是一个模式,一个人的作品。这也导致观众只对作品的媒介的新奇性感兴趣,对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及艺术家不感兴趣。显然,这些传动的、机械的技术太简单,无法满足作品深层意义的表现。所以说,以当下的无线数据或人工智能研究为基础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要比纯机械或纯电力系统的作品层次要高。

另外,媒介技术的文化性是新媒体艺术媒介运用评价的重要参考内容。实际上,早期新媒体艺术家开始使用新媒介的时候就是出于媒介的文化性考虑的。我们知道,早期的录像艺术是以反电视、技术开始的,如“蚂蚁农场”作品《媒介燃烧》,就通过点燃电视机来完成。对于录像艺术中那种粗颗粒画面,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所谓新媒体艺术称不上艺术,技术层次太低,但事实上,那种观众难以忍受的粗颗粒画质,甚至噪音式的配音都算一种反技术的处理。这种反技术、反电视实际上是对技术的思考,对技术文化性的表达。新媒体艺术鼻祖人物白南准所作的作品《电视佛》,被认为是优美而智慧的一代名作,然而这件作品只是一个佛像和对面电视里的自己对视,却极有禅意。白南准做了一系列与电视相关的视频作品都直入本真,极大地表现出媒介所具有的文化性。应该说,对于优秀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媒介技术的文化性是必需的。

四、理念传达评价

以上探讨了新媒体艺术的主题表现、语言形式、媒介运用三方面的评价要素,除了这三方面,理念传达也是新媒体艺术评价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有明确的主题,语言形式有一定创新性和审美性,且使用了最新的技术手段,即使这些都具备了,但如果作品没有传达出新的艺术理念,没有呈现出新的思维方式,那么作品也只能是平庸的作品。一定意义上讲,理念的传达决定了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最终高度。

那么新媒体艺术要传达的新艺术理念是什么?对一件作品,除了要分析它的主题、内容,还要进一步阐释艺术作品中蕴藏的更深刻、更具普遍性、社会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意义,这就是可贵的艺术作品的理念。这一理念深藏在艺术作品之中,需要观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甚至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的含义和意味。有时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和神韵,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魅力的根本因素。①田川流:艺术批评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0).P83.事实上,这一理念也是每一类型优秀作品都要传达的,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来说,其艺术理念还必须反映旧媒体所不具备的艺术思维、观念和价值属性。如新媒体艺术家、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所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其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经由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新媒体艺术与国际互联网的结合,使它具有了超大容量、超越时空、双向传播、高度共享、平等对话等特征。”[2]这些改变就是新媒体艺术家对旧有艺术思维、艺术观念改造的结果。带来了新的文本体验,新的主体与新技术之间的新型关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新的传承与互动以及人类对自身和世界新的感受、新的启示等。

对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理念,在艺术家一开始想要做某个作品时就已经确定好了,或者说大致的方向已经在艺术家的脑中,正如英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新媒体部主任威尔•本杰明认为:“艺术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艺术家的观念,然后再由技术提出最为巧妙和聪明的解决方法,并将其完成,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通过技术实现的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3]

事实上,无论新媒体艺术对技术有多么依赖,无论媒介技术有多新,新媒体艺术的重心最终还要回到艺术的范畴中,而非技术的范畴,再新的媒介也只能是媒介,不会是艺术。以此为基点,从主题表现、语言形式、媒介运用,理念传达几方面展开新媒体艺术批评就不难把握新媒体艺术。

参考文献:

[1][美]特里·巴雷特.影像昂艺术批评[M].何积惠,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2.

[2]吴旭敏.网络与新媒体艺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

[3]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6):48.

(责任编辑:杨身源)

李加涛(1985-),男,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6)02-0106-03

收稿日期:2016-01-02

作者简介:徐修玲(1978-),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艺术理论。

基金项目:①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体系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13YJC760100)。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媒介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市场论坛(2020年12期)2020-03-17 08:06:52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20:55:42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34:35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10:39:24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
黑龙江民间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22: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