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格调的人
——2016新年寄语

2016-04-08 17:42董云川
大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格调生活

董云川 等

董云川(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新年又至,继续言说还是从此打住?成为纠结的问题。

无处遁形的数码时代,信息织成天罗地网,微信及其关联的二维码不可遏制地充斥着新一代受教育群体的视野以及生存空间——上至神学玄机,下至旮旯攻略,大至宇宙未来,小至美容养生,无处不及,无所不包。海量信息浸泡之下的弟子们是否因此离智慧越来越近了?

谋略有,机巧有,鸡汤有,大家都能轻松浏览,随意点击就唾手可得,还需要谁多嘴训诫吗?有在线MOOCs、有跨国视频、有智能遥控,随处上课,随时学习,还需要老师导引教育吗?

时代发展、社会流变,“你是谁”决定了你的生存状态;而“你到底是谁”却取决于你的认知智慧,注意,是自然本慧或觉悟之慧,不是聪明,更不是精明。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艾克•哈特托勒指出:“人类的现状是‘迷失在思考中’,智慧并非思考的产物”。愚师进一步以为:过度审视的生活很可能导向痛苦不堪的生活。“聪”与“慧”仅一步之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其间的关键在于“了悟”。

毫无疑问,这是适合聪明人生活的时代,物化的指标几乎统领一切!在教育文化的生境之中,多数人时时谈论的是如何对付指标的考核,而余下的少数人念念不忘的是如何制定新的考核指标。一些人因为有指标制定权而耀武扬威,更多的人因为满足或超越了指标而津津乐道、志得意满。于是,抢抓机遇、赶超目标、争先恐后、急不可耐,是为常态!琴棋书画、闲情逸致不见了,个性学术、仙风道骨难觅其踪。有两种人成为这个时代的写照:其一,表情凝重而乐此不疲地辗转于世俗规矩之中;其二,表情漠然而义无反顾地蜷缩在方寸屏幕深处。许多人明明视线短浅,却一门心思直奔“高大上”而去。互联网+一切,看起来无限大,其实无限小。大无边、小无际,禅有云,道亦说过。而以大观小,以小见大,普通人着实很难理解到位。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量,对此,哲学的认识超越了科学的测量,现实社会的游戏规则加上信息技术的整体进步把新一代人硬生生拽进了急功近利的系统,同时塞入了手机或电脑屏幕,极端碎片化以及过度世俗化的生活形态由此而成。许多人一边在学校或职场应景度日,一边紧握手机这个新时代的烟枪,提示音此起彼伏,切割了流畅的思绪、宁静的课堂、温馨的对话;分解了朋友聚会的快意,分散了学术聚会的论点,分化了家庭聚会的欢愉;先模糊视力,再搞坏颈椎,继而破坏社交气氛,最后无非一场“空”欢喜。

物化社会连带甄别指标,成为主流生存法则。紧随其后,“更多、更大、更高”成为成功的核心标志。然而,古谚有云:“多,还要更多,就会一无所有。”因为聪明迟早会被聪明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无端地巧合,以至于保罗•福赛尔创作于四十多年前的《格调》一书不断再版。书中所言先是在西方世界依次呈现,后又在东方社会不断被验证。其中一幅漫画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院校常见的情形:一帮人正兴冲冲地把大门上的“College”拆换为“University”。如此场景必然让人会心一笑。而换一个角度,那些沉醉于组织权力游戏的人们,在七十年前乔治•奥威尔写作的《动物庄园》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台词,能觉察者读起来必然惊出一身冷汗!

保罗•福赛尔认为,真正的格调超然于等级之外,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一个人可以一夜暴富,但却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生活格调。弟子们应该知道,二千年前,在并不富足的农耕时代,人们尚且追求“六艺”或“七艺”;一千年前,穿越中世纪的重重雾障,绝美的音乐、绘画和诗歌横空出世;一百年前,在乱世浮沉之中,杰出的科学巨匠和人文大师的身影灿若星辰。此非数量之别,乃品性相差也。好在保罗同志进一步告诫说,品味和社会格调是可以培养和学习的。《格调》译者石涛指出:“如果本书能够成为一面镜子,使中国人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未来的或正在显露的鄙俗和丑陋,从而开始注意培养品味和生活格调,也许还来得及避免跌入恶俗的低级生活趣味”。

切记:经验是不可替代的,教训是经过方晓的,美感是与节奏相关的,幸福是与精神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无论物质世界如何变幻,技术如何发达,个体如何精明,陷阱依旧遍布于每个人的生存道路之上并未消减。人类该犯的错误还是会再犯,个体该吸取的教训总不会少,先苦后甜,吃亏是福,依然是绕不开的逻辑。古圣先贤内省智慧,因而预警在前;六道凡夫外求机巧,因而身陷囹圄。

如若以量化指标度量,人与老鼠的基因差别微乎其微,人与猪的差别之小超乎我们想象。因此,拿不拿大奖不是学术成就的标志,开不开豪车不是身份的标志,穿不穿名牌不是有钱人的标志,剪不剪短发不是男女的标志,谈不谈理想不是好人与坏人的标志,声音大小不是信心的标志。如果这个世界都以指标论英雄的话,许多人的确可以在世俗纷争里活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但本质上无异于乔治•奥威尔笔下每天高呼着不同口号的那群猪。

数码网罗天下,但海量信息与智慧无关,色即是空。图书馆藏书无限,与个人领受的学识无关,不增不减。无论存储量有多大,U盘还是U盘,电脑还是电脑,人脑还是人脑。榆木脑袋不会因为扩充内存而改变性质。愚蠢的大脑不会因为长得更大而变得聪明,聪明的脑袋不会因更加聪明而减少烦恼,惟有觉悟者可以突围:为可为、为无为、无不为。马祖磨砖,始终无法成佛(禅宗公案)。那么,宅进手机,又岂能变成智者?

被要求、被安排、被裹挟,大家一路跌跌撞撞、情愿或不情愿地滑进了2016年。有人问:假如有一只猫跟在你后面,是凶还是吉呢?正确的回答是:要看你是人还是老鼠!

放弃数量的攀比吧!教育如此,个人概莫能外。日子还要接着过下去,在人人可以乔装打扮、外着名牌内整面容的时代,精神气质的追求和自然流露才成为“贵气”的关键。别的不说,至少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和表现,是人人平等而大家均可以企及的!

做个有格调的人吧!利用难得的大学时光,积蓄涵养和品味,修炼质感和骨气。老腊肉的预告听不听没关系,面向未来,一定要目光炯炯,神采奕奕!

2016及其后,还是“主要看气质”!

刘永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云南大学2007届硕士、2010届博士):

董老的寄语使我联想到十一年前看到的另一头猪的故事:

一头非常聪明、灵光的猪紧邻着一个村庄住着,并且饱尝“幸福”之味。它已经了解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和起居规律——知道人类何时起床,何时守护菜地。因此,每次去农民地里去偷菜,没有一次不成功。村里的农民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无法与猪抗衡,也无法逮住它。就在村子里的农民感到绝望、猪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沾沾自喜时,村里有位年轻人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并向村长请求由他来处理这件事情。前提是拿出一片菜地来做牺牲。村长召集村民讨论后,同意并授权年轻人实施他的计划。他每天让村民们不规则地出没在其他菜地里,就留下这块菜地放松警惕,让其处于安全状态。猪每次进攻其他菜地时,总感知到危险的存在,唯独在这块菜地里,觉得自己还是那样如鱼得水和得意洋洋。这位年轻人在猪每次出没这块菜地后,在周边插上一块厚实的木板子。猪一直在关注着来自人的威胁,根本没有察觉菜地周围发生的点滴变化。终于有一天,它在菜地饱餐一顿后,年轻人过去轻轻地围上最后一块宽实的木板子,猪就被关在里面了。

故事看完,时间推移,慢慢也就忘了。后又读博,进大学,教书,不觉六年。

岁末最后一天,导师开启每年的反思与展望。这才猛然警醒,我已经很久没有反思自己的生活了:六年来,为了生活,教书、做所谓的研究、写文章,上班、下班,我好像觉得现在所过的一切都是正常的,都是应该的——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子,柴米油盐酱醋茶,粉笔幻灯和调查。

夜深人静,我回忆起那些在云大度过的惬意日子:成立“我的大学”论坛,凭着年轻的激情指点大学应该如何;为了完成调查论文去“洗楼”“洗图书馆”,捧着问卷,一间一间宿舍敲,一个同学一个同学问;为了了解社会和同学一起去做义工;暑假,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民众剧场种子教师培训,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社会服务理念……

记忆里一幅幅画面掠过,恍如昨日。这些让人怦然的画面曾经记载着一个人曾经多么向往有格调的生活、有意境的生活、能够自主选择的生活,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然而,这一切却又显得那么遥远,远到我已无法触及。

忽然间,开篇阅读过的故事就蹦回了脑海。六年来,一张无形的网就像这个“猪圈”一样,让这些向往和美好都消逝在那些课时量、科研工作量、纵向项目、横向项目、经费到账数量中。

体制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一旦钻进去,你就发现有很多好处,有体制外无法想到的既得利益——不用担心明天失业,不用担心明天单位倒闭。与那些编外人员比起来,好处多到让你梦里都想笑——终于可以轻松过一辈子了。当然与此同时,无形的手也从四面八方涌来,一些攥紧你的双臂,一些拉扯你的双腿,另一些甚至要去扼住你的喉咙。

更残酷的是,体制更多地是让你顺从,让你不要思考,而要听从安排。一开始你有些抵制,你要去思考,你想去呐喊,你想去保持自己曾经的梦想和对格调生活的向往——一种意志上的坚韧和精神上的自由呼吸,而不仅仅是喝咖啡和穿名牌。慢慢,你发现,光是抵御指标的侵袭就足以耗尽你的平生精力,于是,慢慢你接受这种“养着”的状态,慢慢你的意志开始消磨,慢慢你对外部环境失去敏锐,感觉钝化。“慢慢,我们没有感觉”。

“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对体制的解读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最好注释。

如何从平庸的、无聊的、纠缠不清的日常生活中突围,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与韧性,只有那些不放弃对美好生活自主追求的人才配得到格调生活吧。2016,我们都需要反思:自己正处于“猪圈”中吗?该如何突破“猪圈”的困顿,朝向格调的生活?

张志贤(台湾桃园市大园区民政课课长,2013级博士研究生):

曾听过一个故事,描述某探险家在热带雨林中,面临险恶环境直到濒临绝境,依然每天坚持刮胡子,因为他认为环境不可控,目标也未必能达到,当下能约束的唯有自己。

2015我实现了大蜕变,在历经11555天的公职生涯、在尚有更高的职场机遇唾手可得之时果断选择了离开。原因之一来自于董老的当头棒喝,使我下决心立地觉悟并选择脱离“持续装憨”的情境,努力避免落入“真憨”的窘境。“格调”靠自己追寻,但首先必须从既有的框架中突围。在一个激情稀少的工作环境中花费了精力和时间,绩效指标对我们来讲都是敷衍了事,组织充满本末倒置的工作低迷情绪,缺少新思维的刺激,职场上这种指针、数据文化,我想不知已经毁了多少知名企业,接下来医院、大学、政府也都将遭受其荼毒,台湾如是,大陆呢?因此,我选择改变自己,在余下的生命历程中创建属于我自己的”格调”空间。

2016是我专心学业的艰辛之年,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后需要更深钻研,挑战迎面而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高尔夫球运动比拟人生,他认为这是一种与自己竞争的运动,不管对手强弱,球场上永远的敌人正是自我;个人修为越好,竞技表现通常也会变得更棒,从而获致突破性成就。于是,知天命之年,我选择尾随董老而入,争取做一个有味道的老男人,有品味的老腊肉,认真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追逐果岭上的小白球,吹奏有厚度的萨克斯风,接下来的日子,我的人生方格将充实无比!

宋亚萍(2014级硕士研究生):

曾几何时,人们还在痴迷于QQ龄的增长,收获几个太阳月亮,以此作为得意的资本。时过境迁,谁人还提那“陈年往事”,微信、易信迅速一手遮天。

福禄贝尔说:“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纷繁名目的海量信息看得我们无不眼花缭乱;微商的强大与频繁的买卖无不令人身心俱疲;往日清净的“朋友圈”如今成了众友争先恐后晒病、伤、男女友、孩子、事业、旅游、吃食等的晾晒场、竞技场,且大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势,唯恐他人不知自己近来走了好运、倒了大霉、参加了聚会……时间消耗其间,以致于如今的我们很少为一幅字而着迷,不容易面对好书而心生欢喜,更不会像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一书中写到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母女的生活时,说即使在文革那样艰难的日子中,她们还是要按照老礼为章家送来一小盆长满花蕾的水仙。

我们错过的,根本不止美景;辜负的,也根本不止青春。

当然,这一切又该怪罪于谁呢?其实说到底,错的不是技术的发达与普及,而是人们自身对工具的过分依赖,并不是秦法严苛导致的秦国灭亡,也不是孔夫子的“仁爱”之心葬送了封建制,亦不是夏日性骚扰率居高就要怪罪于穿着暴露的女性,更不是原子弹给世界带来了威胁与伤害就应该问罪于爱因斯坦。

张琪仁(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师,2012届硕士):

1999年我上初一,那一年没有比注册一个QQ、取了个酷炫的网名更值得向同学炫耀的事了。那是第一次一个虚拟存在超越所有看得到、摸得着的实物,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牛掰的“社会互动符号”。后来的后来,大家都知道,当年听起来特别不靠谱的“互联网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的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它“会成为”的整个过程,并且成为得很彻底、成为得很深入。

我不太喜欢用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去前缀这个“过程”,因为我始终相信有一种力量——无论你用悲愤的背影还是欢喜的正脸来面对它,它都兀自生长。一直觉得好多事物当介入时间这个介质去审视时,理解、态度、看法都会不一样。我并不认为互联网破坏了我们原本该有的世界,因为那个世界从来没有存在过,反过来说,我也不认为在“足不出户、知晓天下”的资讯扁平时代,我们就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懂这个世界了,这是一个极度辩证的命题。

我们确实在这个时代距离世界上分分秒秒发生的故事都更快更近了——章子怡麻醉还没缓过来,我们就知道她在哪个医院哪个产房生了个孩子几斤几两是男是女;我们也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在章子怡生孩子的那一秒,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影响人类进程的若干件事在同时发生,而那些事件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资讯的自然属性就是这样,关注度高的资讯会裹挟着不断累加的关注度把许多资讯淹没下去。在资讯急速代谢的时代,靠“资讯”吃饭的媒体要做的事情就是以光速追赶这个代谢的过程,于是,有了一个魔性的生态系统——“眼球经济”。所以,冷静地想想,我们没有被互联网夺走什么,互联网也并没有让我们更懂这个世界。

可这又怎样,就好比在这年头,好多人忙着计划,转眼年末,又掰着指头总结,但谁能说,一年一年,真的每年比起上一年都相当特别非常不一样?

其实,时间以越短的计量单位进行切割,我们就越难感受、观察出所谓的变化。每天的新闻有那么多新鲜事,一天一天,真就百转千回、斗转星移了吗?事实是大多数如我一样的普通人,2016年的头七天,生活并没有1号、2号、3号……而只是第一个1号、第二个1号、第三个1号……可这不正让人觉得踏实吗?当我们专注于要做的事而不是要引起的变化时,只有开始和已完成,没有零点的钟声。当我们不再以一种神圣、庄严、自我悲壮化的心态满眼热泪地面对生活与要来的世界时,才是真正能够与它和平相处并享受inner peace的时刻,而教育或者受教育,不就是我们平凡日子里的一种生活方式么!日积月累、岁月成歌,这些平凡日子里日复一日的专注终究在某一时、某一刻以“完成使命”的仪式感撬动生活真正的“变化”!

黄湘超(2014级硕士研究生):

新年伊始,无论是怅然若失,还是踌躇满志,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已被悄然改变。不知不觉中,我们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四十五度或是更多,习惯了指尖上下左右五厘米的游走。对于许多人而言,或许指尖在手机屏幕方寸间游走的距离,甚至超过了双脚行走的路程。不经意间我们的时间与记忆也在被它慢慢吞噬,然而,又有谁会去计算它呢?

究竟何时,我竟这般无趣?我们关注的信息越来越多,可能够静心下来思索的事情却越来越少了。时代的巨变,给我们带来的究竟是“福音”还是“噪音”呢?或许是过于害怕错过、担心迷失、唯恐无知,由此,我们变得更加善于接收信息,巧于处理事物,功于迎合他人。殊不知,正当我们忙于这些貌似关键重要的他人、事物与信息的时候,却往往疲惫了身心,扰乱了的心境,掩埋了心声以至于失去了自我。而那些自诩为头脑灵活,性格乖巧,外表光鲜,举止合群的我们,俨然成了时代巨变下的“小绵羊”。

然而,在这个物化与量化的时代里,效率胜于闲情,悠闲常被标榜为“无所事事”;指标掩盖本质,自我常常被任务所裹挟,自由也常被人事物所吞噬。若我们继续用信息来取代希望,以鸡汤来填补无知,用谋略来抹杀时间,那么在这个“主要看气质”的时代里,所谓的格调就遥不可及。

我相信,无论天地人事如何变幻,在物化与量化、速生与速朽之间,那些旋转的万花筒,有一个稳固而坚定的内核,他们即使历经时间的淬炼,依旧会散发出灼灼的光芒:那就是我们对于深刻多元思想的向往,优质稀缺信息的需要,温暖情怀的期许,以及自然精神气质之追求。

查文静(2014级博士研究生):

2015年,一篇温情脉脉的鸡汤报道刷爆了朋友圈,正能量满格,众多网友转载,赚取了许许多多的眼泪。然而,时值年末,那篇文章又再次上了热搜榜,原因竟因为它是假新闻!当心灵鸡汤真假难辨,其善意温情渐渐让人腻味的时候,与心灵鸡汤唱反调的心灵砒霜异军突起,大受追捧。例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归来后,除了本来就少的钱变得更少,该做的事情拖延得更久,什么都没有改变”;“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还会给你加上一把锁”之类。心灵鸡汤温暖向上,心灵砒霜略显毒舌更接地气。细细一想,各自都有几分道理。怀揣五百万和五百块的人,对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定有不同的考量。真可谓“甲之鸡汤,乙之砒霜”。那么,当我们浸泡在这个世界海量的信息流中,到底该取哪一瓢饮?孔子鼓励犹豫不决的冉有果断行事,劝诫争强好胜的子路三思而行。每个人,无论是教育别人还是自我教育,都不应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要努力明心见性,保存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抉择。如此,心灵鸡汤也好,心灵砒霜也罢,都难以荼毒心灵,而只会使心智更加澄澈。

周宏(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师,2013届博士):

气质是一个人逸出的品性,格调是一群人溢出的品位。气质和格调若非浑然天成而是刻意求取就难免落得笑话。气质在眼角、袂稍,却是品性充盈后的飞逸;格调在用度、举止,却是品位积涨后的满溢。刻意的格调往往一不留神就现了俗套的原形。

格调是格局与水准的完美耦合。格局为格调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托基座,水准对格调的意义在于超脱平庸的层次托举。保罗•福塞尔表面围绕格调的言说,实则始终折射着“社会等级”的深意。

曾经一度认同这样的说法: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方式是王牌。之后终于后知后觉地吃味起来:这鸡汤是善意的隐讳还是故意的诱引,抑或不求甚解的情感传销?于是,心中笃定地在后面加上一句“家庭出身是底牌!”自忖不是出身决定论者,但不得不承认家庭出身虽然并不决定人生格局的广度和生活格调的高度,但是却决定着不同人达到同样境地、获致同等水平的内力消耗程度。所以,加油吧,各种二代与非二代,因为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

做学术也是要讲格调的,学术的格局和水准会体现出不同的成色。尤其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人,有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正义襟怀,有没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节操持守?在量化科研管理机制中、在作威作福的指标体系下,可不能自乱了阵脚。

张樱凡(2015级硕士研究生):

时间指向2016,研究生生涯也走过六分之一,回想这半年的学习及生活,与自己的期望大相径庭。在时间与人潮的挟持下,越来越难以坚守属于自己的那份“独一无二”。事与愿违,通常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因为想得多却做得少。人人都希望成为人群中的那个“例外”,然而,能够坚持自我、不随大流之人实则甚少。

反观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需要培养“自由”人,而越来越多的人浪荡在名与利之中;美育渴望“以美启真,以美处善”,而越来越多的人只在意“颜值”担当,却忘了内在涵养;学习讲求积累与反思,而“万能”模板与速成法则却充斥校园……

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反观自我,教育需如此,做人也亦如此。一直以来,无论学习或考试,都希望能从老师和前辈身上得到“经验”,实际上是希望寻求捷径,以便更快地达成目标。然而,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现,该自己走的路一步也不能少,经历过后,方能成长。

2016及以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坚守本分,持守个性,喜乐豁达,随缘而不随流。

李雪(2013级硕士研究生):

老师,弟子愚钝,不太懂“格调”二字,虽不时听您念叨,提起那书、那人,尽管也做了一些功课,但还是无法领会其中深意,尤其在睁眼看世界的时候,乱花渐入,扑朔迷离,以致是非混淆、真伪难辨,不免看得眼瞎、心伤而泪潸潸。

前几日的一个早晨,我去搭车,看到天桥下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手中捧着几张字迹已被雨水模糊了的报纸,操着令人费解的乡音在小声地、仔细地读着,在他旁边躺着四五条羸弱的流浪狗,眼睛忽睁忽闭,像是虚弱得很。我刚想经过,老者就略微起身,慢慢腾腾从兜里掏出一个白色的东西,往嘴里一放,又拿了出来,看看地上的狗,再细条分开喂给他们。我走上前,识得他手中拿的是馒头,表面都污秽了,他却还在你一口我一口地与‘他人’分享。见此情景,我不禁感慨,士子们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否也与此相背离?

我想做人要有格调,想必也是和境地、品质、情操、修养等有所牵连。自然,悠然自得不失为一种怡情的追求,饮酒作画也颇有几分仙气,但前提是,个人选择既是如此,哪怕穷困潦倒、命悬一线,也不怨天,不由人。眼下我所看到的,好似与这些全无关联,只因遵从本心,不为世俗所累,不为生计发愁,更不为人生苦甜,超然物外,悲天悯人,率性而为,方才显得弥足珍贵,令人为之一震。

“土豪”的世界与“格调”该是丝毫不沾边的吧?想必谁都想安分守己、有尊严、有品质的活着,但现实不一定允许。它偏要用标尺,偏要戴上有色眼镜来衡量众多个体的所作和所为。于是,面对权威,我们学会了忍让、谦卑、不辞劳苦;面对名利,我们变得势利、市侩、勾心斗角;面对金钱,我们难忍诱惑、贪欲、几近失控。殊不知,可怜的人儿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蝇营狗苟,世上不过又多添了些成熟老练、精明能干、老于世故之人。可回过头来看,现实并未完全捆绑众生,可以有些许的选择权,但它却会使尽手段逼你就范。它要么以惊人的说服力压得众人臣服于脚下,要么设置重重障碍磕得你头破血流、跪地求饶。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过去的很多年,虽身在洁净的校园,立志清心寡欲,但为了应对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几近变得麻木不仁。所看之书,所做之文,所发之言,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无一不是为了考评考核和甄别选拔。现如今,虽比往常多了些自由和选择,但社会又向我们发出信号,暗示我们要懂竞争、拉资源、恋金钱、附权力、挣地位、赢声望……仿佛这才刚出一个笼子,继而又被送进另外一个笼子?这进退之余,总有无数个笼子等在那里。

兴许“格调”是能培养的吧,如果它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的话。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无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格调”也是能学习的吧,如果它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见识的话。就说“美”吧,见美生美,品美恋美,话说只要具备了发现美的眼睛,再配上精心策划的行动,趋于“格调”也不在话下。

这对“格调”才刚有点感觉,又抛出一句“主要看气质”,弄得弟子云里雾里,好生犯难。弟子虽生活在由海量信息浸泡的时代,惭愧的是,早已选择收缩社交圈,淡出朋友圈。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虽不能做一个有格调之人,但好在还识得几个字,趁着眼下离毕业还有几月,临时抱抱佛脚,捧一本书,泡一盏茶,与思想为友,与孤独为伴,把握最后的校园时光,看能否来得及与格调结缘。

猜你喜欢
格调生活
过大寿,不高调也能有格调
生活感悟
如何打造高格调的农产品
如何打造高格调的农产品
无厘头生活
一盏台灯如何提升格调?FLOW LAMP阐释何为极简与优雅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法式新格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