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遍化道德选择与现代德性生活的建构

2016-04-08 15:37王珺颖郝海燕
文化与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德性道德生活

王珺颖 郝海燕

论普遍化道德选择与现代德性生活的建构

王珺颖 郝海燕

道德选择作为人存在的重要方式,在很大程度反映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存在现状和现代公民的生活处境。对每个人都有利和有效的善的视野属于普遍化道德选择,这种选择作为人之是其所是的价值逻辑,与可践行和实现的现代社会道德规则密切关联。现代道德教育未能有效地引导人学会道德选择,更有甚者偏离了其精神教化本性,导致了人性的迷失和意义感的缺失。面对这一状况,探讨普遍化的道德选择理论基础,强调对善的价值追寻,理应成为当代道德教育努力的方向。唯有如此,建构现代德性生活才会具有根本支撑。

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善的教化;德性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剧变、动荡、革命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人生哲学都有了激变。我们目睹古老文化传统的碎裂以及完全不同的思想流入,我们被卷入种种不同的世界观相互冲突的旋风里,我们渴望对这个世界及我们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却不知道何去何从。”①【德】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陈永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1.可以说,动荡的现代社会使公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处境变动和价值冲突。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分歧不断,已经成为公民现实生活的常态,这使得道德选择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复杂,充满着不确定性与多变性。但无论如何,人们必须作出自己的道德选择,因为选择是人无法逃避的宿命,人正是在无数次选择中体悟自我、建构自我与完善自我。维护个体选择权利为现代公民所重视,与此同时,在追求自由、平等的德性生活过程中,对公民权利的强调也为个体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提供了合法性的依据。于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立场与价值旨趣进行道德选择,是传统社会中的民众所无法想象的,而现在则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生活常态。

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道德选择

(一)道德选择的实质

“道德选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选择,是人在一定自觉的道德意识支配下,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之间,按照某种道德标准所做的自发的抉择。它是人为达到某一道德目标而主动做出的取舍,将人们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形式呈现给自己或别人。”①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44.罗国杰先生这样诠释了道德选择的实质。道德选择与经济选择、审美选择等不同,它是人类在道德生活中进行的选择,其根本特征是自由的选择和向善的选择相结合,最根本特点在于对善的追寻,致力于人性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

事实上,选择最初常被作为一个伦理概念使用,其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好坏的判断取舍行为。但现在选择已经远远超越了伦理道德视阈而与人的整个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道德选择所具有的特殊的重要地位则体现在它是人类社会追求和向往的人生价值中最根本的选择,比如正义、自由、幸福等。所以,道德选择的实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不断超越已然的我,走向应然的我,即从当下的所是走向未来的所是,从一个现实中的自我走向理想中的自我,而这正是人之为人的过程。

(二)普遍化道德选择

道德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一问题在理论界历来存在两种基本立场: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前者认为道德具有普世性价值意义,包含普遍的道德与道德的普遍存在这两层含义,后者则认为并不存在可以在一切时代应用于所有人的绝对道德标准。而就“普遍的道德”这一概念而言,因为“任何道德法则所关涉的事物都应该是在时间、空间中被决定了的”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正如“不窃夺”这一道德戒律不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人的发展过程中来辩证地看待,它都是一条普遍的道德律。但当其发生的前提有变化,当窃夺的动机被消除,或者说当窃夺的目的不再是窃夺本身,比如说在一个心理疾病患者或者精神病患者才会去窃夺的社会里,那么“不窃夺”就不再是一条普遍的道德戒律。正如恩格斯所说:“从财产的私有制发展起来的时候起,在一切存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其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普遍的。”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4.所以在直接判断和决定道德行为之前,必须使社会中普遍的道德律具有一定具体的历史形成和生活条件。

因此,本文中关于普遍化道德的探讨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即社会生活中所有人的本性和生活条件都存在于某些基本相似的范围内,不同的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共性意义上的普遍价值。

(三)道德选择与良序社会

现代人的道德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程序化和秩序化的世界,人们在不知不觉间被同化了,丢失了自我自由选择根本生存方式的权利,而德性生活的养成却需要一个良序运行的社会作为基本保障。对于这种情况,鲍曼曾指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法律和伦理规则总是一味地在强调个体服从和自我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个体进行自主道德选择的权利,因此他认为道德教育按照既定的社会模式培养着善于顺从和模仿的人,使人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变成了对规则的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在消费社会中不断降低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以及对价值目标和社会道德的追求,教科书式的规范化要求逐步遮蔽掉了人对卓越美德的追求。

而人的道德选择不应脱离对善的追寻,对善的追寻使人的道德选择具有了超越的意蕴,从实然迈向应然。没有善的观照的道德选择必定是迷失方向、缺乏超越精神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社会对于美德培育的使命沦落。动摇了这一点也就动摇了良序社会的运行根基,使得每个道德自我迷失于自我超越之路,社会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

二、现代社会普遍化道德选择的困境

在对现代性的诠释中,查尔斯·泰勒的观点可谓精辟。泰勒深入分析了现代性的三个主要特征:个人主义泛滥、工具理性的嚣张和自由的扩张与误用,并指出“现代性社会出现了三个趋势化的问题:由于个人主义膨胀而导致的道德视野逐渐消褪、自由权利的丧失和工具理性膨胀所导致的目的的晦暗。”④【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25.这三个问题虽然没有概括现代性的全部弊病,但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道德选择的困境以及普遍化道德何以不为的隐忧。

(一)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下价值中立的道德选择

现代普遍化道德选择面临的最大挑战可以说是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以及由此导致的价值中立。麦金太尔认为,“现代道德和现代社会的选择困境恰恰在于人类传统德性根基的丧失导致了客观的、非个人的道德标准的丧失。”①【美】A·麦金泰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3:103.道德相对主义所倡导的对于个体价值偏好的包容,不仅未能帮助人性展现出巨大的可能性,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个人道德生成的可能性受到极大限制,这种情况一方面弱化了道德生活或者说善的生活里道德的内涵,使生活变得贫瘠和狭隘,同时也导致了人选择能力的弱化与选择空间的窄化。于是,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所导致的问题也即是人的根本生存问题,是在迷茫的选择过程中所出现的精神危机或意义困境,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陷入了空虚与荒芜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积重难返的病理状态。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人们不仅被相对主义所可能导致的道德选择困境蒙蔽了双眼,从而在普遍的道德选择中遵循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甚至将其绝对化,使道德相对主义成为道德选择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原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思想界,为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的选择需要,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主张学生和教师都是没有权利对学生进行评论的,只能表示接受和认可,并且教师也不能向学生传递自己的价值观。而道德教育本身使命即在于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却在道德中立的帽子下无所可为。若是如此,现代社会中美德如何传递?如何保证个人在漫长的自我拉扯过程中能完整地实现自我超越?正如尼采笔下拜火教的创始人所说一样:为了证明你们的忠诚,你们说“我们是完全真实的,没有信仰,也没有迷信”,于是你们昂起头颅,挺起胸膛——可我却看见你们的胸膛里竟是空的。

(二)欲望支配下娱乐化的道德选择

基督教认为人有灵魂与肉体之分,来自肉体的感性欲望是万恶之源,在欲望的支配下,生活成了各种感官体验争相上演的舞台,转瞬即逝的极端享乐带给我们不同程度的神经刺激,而当我们抽离出这种生活状态,内心又会无比的空虚,阶段性的快乐永远无法真正充盈人们的内心。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精神消耗使人们不知何去何从,一种快乐的结束意味着即将去追求新的、更加刺激的极端享乐,这使得人的精神世界愈加空洞。可以说,娱乐化的现代普遍化道德选择无心去建构一个有道德的时代,也无力去培养有善心、有善性、有潜能的人。与此同时,消费社会的道德准则将重心更多地专注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人置于单向度的发展境地,渴望无节制的物质享乐和消遣,无法展现人性中美好的、积极的因素,试图通过对物欲的占有和满足来构筑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精神世界,导致人沦为自身欲望的奴隶,而这也就意味着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与品性。

三、善的视阈下的普遍化道德选择

在麦金泰尔看来,一旦取消了任何关于“认识到自己真实目的后可能成为的人”这一概念,所有道德哲学家从自己所理解的人性前提出发而对道德基础进行论证的种种努力必定以失败告终,因为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是在目的论的视野下进行的,有了方向我们才能逐步趋向于善。善的价值规定着什么样的道德选择是合乎道德的,是值得追求的。因此可以说,善决定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一)审慎对待道德高标

普遍化道德选择对于善的守护绝不意味着要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设定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从而保证每个公民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才是道德的。事实上,在我国传统的价值文化视野中,儒家将人的道德人格划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小人、君子、贤人和圣人。儒学思想研究者唐君毅曾指出,“学做圣人是最大的善,迫使人去做圣人却是最大的恶”。冯友兰则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阶段,由低而高表示一种人生状态的发展过程。前两者是与生俱来的礼物,不需要刻意的锻造就能拥有,而后两者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实现对善的追问,达至尚贤。上述两种人格划分和道德人格的发展过程为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一条循序渐进的路线。我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或者说在被选择的时候不能强调一步到位,用终极理想或至高无上的标准要求人们一步到达高尚的道德境界。“圣人”的形象是崇高的,令人敬仰的。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首先应该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道德教育既应该追求卓越和崇高,又要尊重人人首先是凡人这一基本现实。漠视前者的道德教育是缺乏超越性的教育,忽视后者的道德教育,将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缺乏现实基础的教育。

(二)扼住道德底线的咽喉

所谓底线,就是指人在社会中一切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最起码、最低标准的限度。人在对理想生活的追逐中必须受到道德底线的限制,否则,所谓最大的成功、最高的人生境界就如空中楼阁一般都成为了无根之源。道德底线的束缚力是一种否定性的教育,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要求人们去做什么,它以一种禁止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然而,在道德选择中仅仅坚持底线教育又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有效地解决人在道德生活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基于此种情况,万俊人认为,道德底线实际上就是道德与法律的交界处,在文化多元化和选择多元化的当下,它是必要的,但若仅仅停留于此,又会产生道德法律化的危险。因为道德底线是一种很确定且具有基础性规范的道德准则,近乎于法律规范,一旦只有通过道德法律化来形成一种固定准则,道德生活就会失去它原本导向幸福生活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们价值发展的空间,不会留下道德想象的余地,人因此可能蜕变为缺乏更高理想的机械化动物,不再具有充分的自律或自主性,这是与当下社会关于人的整个价值体系相对立的。所以道德底线尽管可以成为普遍化道德选择的一个标准,但无法成为其目的和手段。

(三)选择对于善的追问

现代社会人的道德选择是离不开对于善的追问的,正因为我们可以在善的导向下去追寻幸福生活,道德选择才具有了超越和升华的意蕴。那么究竟什么是善?善就是那些可以激发人性中的美好、卓越的东西,它是值得赞赏和追求的。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善分为三类:身体的善、外在的善和灵魂的善。其中,灵魂的善是善的最高境界,幸福生活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最高目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自然就归属于灵魂的善。在此意义的基础上,道德选择所蕴含的善就不是身体的善,也不是外在的善,而是灵魂的善,只有灵魂的善才可以展现人性的优秀,才可以引领人走向提升和超越之路。选择善的生活其实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愿想,我们可以在向善的过程中不断追问,追问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追问自身的道德定位是什么,追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从而不断探索生命的真相,调整自己生活的方向,养成和提高对生活的领悟力和感受力。道德选择只在善的观照和引导下才能具备坚实的基础,有不被动摇的道德自制力,不至于在价值多元情境中迷失方向。

四、现代德性生活的建构

(一)将德性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德性总是与人的生活相联系的,而不是脱离个体生活的静态因素,现实生活是德性得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源泉和动力。一旦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脱离生活实践,德性也就失去了生成的土壤和环境,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性才具有对善进行深刻挖掘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鲁洁认为,道德是生活的解释系统,道德选择就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对生命实践理性的诠释,它所要破解的是人生活的全部意义,究其目的就是生活的展开与提升,是为了更为合理地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实现更为完善的生活实践。与此同时,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其价值就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性存在。一种道德如果与个体的日常生活发生断裂或脱离,那此种道德必定会演变为一种伪道德或者伪善。建构现代德性生活,并非把与现代生活不太相关的道德规范拿到当下的生活中来,而是强调人应在现代性的背景下发现、挖掘和体认高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并发挥它们的价值引导作用。

(二)生成共在相依的现代个体德性

现代人认为德性的生成仅仅局限于私人空间,或者只是体现于亲属关系之间,而个体德性的养成也是私人之事,无关乎社会关系的形成。这样的观点是一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它不仅将德性的内涵狭隘化,割裂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同时也阻隔了德性的良性生长和发展。社会环境中的人,越来越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丰裕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使得“社会真空”现象越发严重。但德性生活的构建,要求人与人之间不能如原子对原子式的相互孤立一般,而需要达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种共在的关系。现代社会的人们十分在意个体尊严的获得,但人的尊严形成必须超越人的动物性存在,体现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获得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需求之中,在人的社会性、道德性存在中去寻找,如果将人与社会环境割裂开来,还原为一个个孤立的存在,也就无所谓尊严了。

而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人的存在时之所以强调“人是城邦的动物”,也是深刻认识到城邦是培育善和德性的公共空间,追求完善的人性不能在孤立状态下进行,而应在伙伴关系和同舟共济的氛围中进行。在此意义上,每个道德选择者在积极追寻“何为良好生活”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展现出能体现人性优异性的生活方式,从而不断提升生活的旨趣和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实现自我存在的不断超越与完善。现代个体德性的良好养成是整个社会走向德性生活的必经之路,是在现代性语境下公民进行普遍化道德选择的合理路径,亦是道德选择体现其逐善本性,追求其理想的内在要求和自然逻辑。

五、结语

如何过一种好的生活是每一个体走向社会人所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而道德选择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它肩负着做人的使命,昭示着整个社会环境良性与否的运行状态。在价值多元、多样的现代社会,善与恶、是与非往往都在一念之间,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视别人,却要扼住道德底线的咽喉,这其中的限度成为当下道德选择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对此问题的追问是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自律的生活方式,是对自我生命完善和人生价值实现的负责。因此,面对生活的不可重复性与人们对善恶的不确定性,要想通过道德选择走向德性生活就必须把握住普遍化的标准与尺度,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永远保持对生活和生命的敬重与敬畏之心。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德】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陈永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3]【美】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3.

[4]【加】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B82

A

2016-09-20

王珺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4级硕士研究生;郝海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价值观视域下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JJD72001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德性道德生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