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拉直”与“横向打通”
——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选修课改革初探

2016-04-08 15:37
文化与传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曹禺昆曲影视

杨 智

“纵向拉直”与“横向打通”
——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选修课改革初探

杨 智

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自从改艺术类招生以来,其课程改革相伴其行,颇多争议。这其中,关注的焦点在专业选修课变动而非必修课调整。笔者以为,专业选修课是否能调整成功,关键在于课程设置能否做到知识点上的“纵向拉直”与“横向打通”。

专业选修课;“纵向拉直”;“横向打通”

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近7年来,在此大背景下,综合性大学为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其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纷纷由文化招生改为艺术类招生,随之而来的则是专业培养模式的变革。综合性大学在改为艺术类招生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通过课程设置强化专业教育,以点带面来凸显“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则尤为迫在眉睫。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体现在“复合”二字上

一位专业资深教师说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成功培养人才方法,就是如何将编剧打造成姚远、李龙云,将导演打造成贾樟柯、张艺谋。显然,这位老先生所指的人才培养并非单纯课本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重在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上。换句话说,应落脚在本科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上。

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1]。对于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来说,就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要具有复合性,要求学生具备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长期以来,综合性大学通过高考文化课考试招进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知识的掌握与研究能力的提升;改艺术招生后,一个显著特征是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培养机制。体现在日常教学中,课程的重新设置不仅很重要,而且首当其冲。而课程改革重在专业课上,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部分。专业必修课作为主干课程,与专业选修课之间是骨骼与血肉的关系,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体现整个学科的基本脉络与框架,它搭建本科生四年的教学内容。专业必修课只能从宏观上来框范该专业的主干;主干既定,血肉部分则需要专业选修课来延展。新时期以来,随着一大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的脱颖而出,“骨干”课程的培养人才的磨合过程已经稳定,新世纪以来,看看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阶段必修课程的设置,几近长期不变接近稳固定型。这些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可见招生方式的转变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影响不大。那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改艺术类招生后,课程改革的关键应在选修课的重新设置上。

以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成立于1998年,2011年由文学类改艺术类招生后,主干课程基本沿用2010年之前通过高考文科招生时的设置方式。在学科基础必修课上,保留《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视听语言》《现代汉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基础课程,这种设置一直沿用该专业教学跨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两个学科的特点,沿用该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向。在专业必修课上,将《戏剧鉴赏与评论》《影视鉴赏与评论》这两门课程改为《戏剧名作导读》《影视名作导读》,从导读的角度来分析戏剧、影视方面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不仅是从感性层面鉴赏经典作品,还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阅读,注重的仍是“研究型”人才模式的培养。这种变动属于“微调”,冀以更符合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改艺术类招生后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与此同时,专业必修课中将《中国戏剧史》明确拆分成《中国戏曲史》《中国话剧史》这两门课,改变既往因教师人手力量不足而存在的因人设课、因人开课的现象,把《中国话剧史》作为核心课之一凸现出来,以弥补学生在话剧相关知识方面的短板,并与《外国戏剧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得“西方话剧与传统戏剧并置分离又相互支撑”,走上“正确认识异质文化,涵化他者文化,包容他、我文化”[2]的道路。

应该说,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与其他综合性大学这个专业一样,课程设置变动较为明显的仍是选修课的设置。2010年之前,该专业通过高考招进来的学生,不少存在专业兴趣不强,“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在一定程度导致专业选修课设置存在泛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延展,选修课所起的作用应当是深化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深层次整合和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该专业2010年之前的选修课设置来看,《中国戏曲史专题》《中国电影文化》《中国电视剧研究》《电视文艺》等课程与已有的《中国戏曲史》《中国电影史》等课程,在一定程度存在重叠和交叉的地方。并且,这几门课的课题相对宽泛,在其宏大的戏剧、电影知识体系表述中很难把最为核心、关键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并传授给学生。这样,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其深入思考深层次的问题。另外,《中国戏曲理论专题》《中国电影理论专题》等课程,符合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作为区域研究型高校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的定位,其试图增强学生专业理论功底的初衷显而易见。但从上课的效果来看,由于上课以传授或直接阅读原始文献材料为主,加上课时有限很难从整体上厘清戏曲、电影理论发展史上的脉络与主线,学生在学习时较难做到一叶知秋,以小见大,所掌握的知识常常呈现碎片化状况,文献阅读能力也大多是断章取义。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作用有限,对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帮助也不大。

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改革后,就戏剧学方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第一,《中国戏曲理论专题》和《中国戏曲史专题》合二为一,被《昆曲艺术》这门课程取代,以具体的艺术样式为载体,通过分析个案来研究古典戏曲的美学特点,以把握住最为核心的戏曲要义,这能够起到以点带面、以点及面的效果。第二,突出《曹禺研究》这门课程,该课程引入比较戏剧学方法,通过对曹禺戏剧及剧作家本人的分析,把中西方戏剧史上的重要剧作家及其作品串联起来,放在“两度西潮”的历史背景下审视,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戏剧史上的共同问题,以及中国戏剧史上戏曲与话剧之间的关系,深层次构建戏剧相关的知识体系。第三,增设《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这门课程,配合专业必修课《外国戏剧史》,以西方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莎士比亚作基点,分析其人及作品在西方戏剧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一步深入英国的历史环境中,把握莎士比亚出现的历史条件,追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戏剧其源头与走向,进而理清西方戏剧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从经典剧作中把握西方戏剧的本质。

对广西大学来说,上述选修课的改革与实践生逢其时。新世纪以来,该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其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改革的重要依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改艺术类招生后,课程设置能否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关键点也在于选修课调整能否落到实处,卓有成效。要实现这一目标与任务,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于适应“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在于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上的“纵向拉直、横向打通”。

二、“纵向拉直”:《昆曲艺术》《曹禺研究》等课程改革尝试

选修课改革的初衷在于从深层次整合专业知识,搭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笔者结合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选修课开设情况,以《昆曲艺术》《曹禺研究》《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等作为个案,分析和阐述其对“纵向拉直、横向打通”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

本文所指“纵向拉直”,具体说来,就是从时空出发、以历史为鉴,将影视和戏剧作品分别连续地“串”起来进行学习与思考。以《中外戏剧史》这门大课为例,这门课在专业必修课上设置了《中国戏曲史》《中国话剧史》《外国戏剧史》三门课程。为力求“纵向拉直”,同时在专业选修课上与之相应地设置了《昆曲艺术》《曹禺研究》《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三门课程。以《昆曲艺术》“拉直”《中国戏曲史》课程教学,以《曹禺研究》“拉直”《中国话剧史》课程教学,以《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拉直”《外国戏剧史》教学。如何“拉直”?以《曹禺研究》为例。曹禺戏剧融贯中西,其创作历程映证了20世纪中国话剧史上大部分时间段的创作历程。以此作研究对象,可以加深对整个中国话剧史创作历程、戏剧思潮乃至社会历史的进一步认识与深层探究。

无论是《昆曲艺术》还是《曹禺研究》,又或者是《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它们都是选修课改革的一大亮点。不同于之前的《中国戏曲理论专题》亦或是《中国当代戏剧研究》等选修课程,这三门课程的针对性更强,切入口小而知识可延展面更广。从中西方戏剧的角度来看,这三门课从中国古典戏曲到中国现当代戏剧再到西欧戏剧,从戏剧作品到戏剧史再到戏剧理论,它们共同构建有关戏剧的整体框架,这种框架的搭建是以戏剧比较学的视角为出发点,“只有置于世界戏剧格局中,才能认识当代中国戏剧的自身价值”、“只有结合中国当代戏剧研究,才能充分认识和建构当代世界戏剧”[3],正是因为将戏剧放置世界格局来审视,才能真正认识戏剧在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才能真正把握整个戏剧的发展脉络。而文化是具有连续性的,从上古时期的祭祀发展出杂剧、南戏进而演变成成熟的昆曲,从文明新戏的萌发到当下各艺术流派的戏剧探索,从古希腊戏剧到当下的后现代剧场,戏剧作为一门艺术它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而古典戏曲与现当代戏剧、西方戏剧与中国戏剧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背后传导出的更是有关戏剧精神的深层次思考,这引领着我们去触摸“启蒙理性的消解与重建(或曰现代性的残缺与修复)的发展轨迹”[4]。反过来说,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分别开设了具有代表性的《昆曲艺术》《曹禺研究》《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这三门选修课,以此来丰满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就引领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戏剧精神做出尝试。

自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昆曲的价值和意义可谓在人们心目中得到凸显。在这一背景下,白先勇先生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昆曲这门古老艺术。青春版《牡丹亭》的火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为众人所知。白先勇在“主导创作与演出青春版《牡丹亭》时,抱持一种坚定的理念,那就是对昆曲艺术的当代魅力充满信心[5]”,这是一种文化自信,这也提醒着我们古典戏曲并没有没落。《昆曲艺术》这门课也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穿越”回千百年前,与汤显祖及他的“临川四梦”“约会”,这必然涉及到对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现代理性的探讨以及艺术本体的研究。从艺术本体角度出发,昆曲的起源及发展、昆曲的艺术特点以及其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是需要重点探讨的;昆曲在现代、当代又是怎样的遭遇,有怎样的变化也是值得思考的;以布莱希特为代表的西方戏剧人从“东方戏曲”中又获得了怎样的启迪。从《牡丹亭》背后的现代意识出发,似乎可窥见昆曲应如何承传、保护与发展,在与话剧的交锋中昆曲如何保持自我、继续发展,在现代语境下是继承传统还是推进现代化进程,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深入研究昆曲艺术所需要探讨和追问的,在这种追问中戏剧作品、戏剧家、戏剧史甚至是戏剧思潮都串联起来,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同样的,《曹禺研究》这门课程的切入口是曹禺及其戏剧作品,曹禺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典型性自不用说,正如田本相所言,曹禺“一辈子的创作,真是一部一座丰碑”[6],《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一部部作品在戏剧史上熠熠生辉。而曹禺的典型性不仅在于他所创造出的作品,同时还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选择所折射出的历史意义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对曹禺的研究,最基本也最本体的自然就是从他的作品出发,进行文本式的解读,让学生对“四大名剧”有个基本的认识。再从这几部经典作品中引申出关于曹禺创作的影响源讨论,这必然离不开对西方戏剧史上的包括易卜生、契诃夫、奥尼尔等在内的典范式人物。这些人物的创作情况又是怎样的?如果从戏剧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如何?而他们分别从哪些方面影响到曹禺的戏剧创作?这些影响又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有怎样的联系?等等一系列问题都由昧转明逐渐清晰起来。如此审视中国现当代戏剧史,则可知道在世界格局下中国戏剧的发展情况及其所呈现出来的美学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有效的将之前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所学到的就不仅是单纯知识层面的东西,更多是一种思考力和整合能力。

再看《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这门选修课,应该说在教学改革之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对于西方戏剧的理解很多学生都只能从《外国戏剧史》这门课程中得知一二。正是在上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这门课程被列入选修课范围,并且作为一门与《昆曲艺术》《曹禺研究》齐头并进的课程,它的目的正是为了践行“横向打通、纵向拉直”的教学理念。应该说,在西方戏剧史上莎士比亚的地位不容小觑,他也正是西方戏剧发展的分水岭,往前看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古希腊戏剧等古典戏剧的影子,往后看又可看出现代戏剧萌芽和发展的脉络。同样的,这门课程首先需要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划分和研读,分析其悲剧与喜剧所承载的时代特征与文化意义。换句话说,莎士比亚悲剧与古希腊悲剧以及现代悲剧之间,既有某种内在必然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和区别。通过这种联系与纽带,学生可以把握西方戏剧史的发展脉络,以及西方戏剧理论史演进轨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西方戏剧发展对我国戏剧发展的影响以及启示,西方戏剧对我国戏剧的借鉴等深层次问题的追问与探讨,也一一浮现出来。

《昆曲艺术》《曹禺研究》《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这三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本身就穿插着戏剧作品、戏剧史、戏剧理论三条主线,每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非常庞大的。而以具体的戏剧样式、剧作家和作品为切入点,能够起到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效果。“历史好比时间的织机,当梭子来回重复飞驰时,布面上出现的图案是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图案”[7],这段话虽然是对历史的形象描述,但如果对这话“去其形而取其意”,把它用来形容这三门课开设后所取得的理想效果也是合适的。这三门课程的相继开设,三者之间所反映出的戏剧背后的错综复杂关系在这过程中逐一呈现,学生如若能紧跟教师进行学习,必定能够搭建“戏剧”这一整体知识框架与文化理念,这对本科生来说已经是深层次的戏剧启蒙了。这样一来,这三门课之间的“共振”产生出的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意义深远;最起码来说,它所产生的效果是鲜活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老图案”了。

三、“横向打通”:走好“专”“整”“散”三步棋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来说,综合性大学选修课改革不同于艺术类院校。艺术类院校由于在专业设置上比之综合性院校更“专”、分工更明确,其在课程设置上更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综合性大学则侧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得益于研究和思辨能力的不断提升。正是基于这种专业发展理念,新世纪以来,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遵循市场规律、结合学生特点大背景下,逐渐朝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体现在专业选修课教学课程设置上,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将同一时期或大致相同的时间段,戏剧或影视专业创作及艺术呈现,不同的剧作家、作品及舞台艺术等,可相互比较,相互印证,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比如《外国电影史》这门专业必修课程,与之相对应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有《好莱坞电影研究》《欧州电影专题》《港台电影》与《东南亚电影研究》四门专业选修课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对同一时间段上的戏剧创作作多点映证,从而加深学生对整个外国电影的探索与认识。这个过程,笔者将其定位为“横向打通”。类似这样的“横向打通”,还有如曹禺戏剧与其同时代的田汉、欧阳予倩剧作的“横向”比较。

如何“打通”?笔者根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心得,认为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改革可从如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要“专”,即以专题为课题,强化选修课的研究性质。比起教学改革之前的课程设置,改革后的该专业课程呈现出专题性强、研究性突出的特点。无论是《曹禺研究》《昆曲艺术》还是《欧洲电影专题》《港台电影研究》,皆从任课教师的研究方向出发,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既让学生学到最前沿的学术内容,又能让学生深入挖掘个人感兴趣的课题。以《昆曲艺术》选修课为例。昆曲是“一个有‘承前’意义的代表性剧种”、“要全面研究昆曲,就必须涉足于中国戏剧史的各个重要领域;纵的看,历史悠久,横的看,范围宽广”[8]。当然,对于一门仅有36个课时的选修课程来说,很难将昆曲艺术完全讲透;毕竟,昆曲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面面俱到,任课教师可采取抓住要点、“摘其要义”方法,将其分成若干小课题,包括昆曲之来源、昆曲之流变、昆曲之案头、昆曲之场上、昆曲之理论等专题进行讲授。比如昆曲之来源这一专题,追溯昆曲生发的源头并思考为何最终形成了昆曲这门艺术;昆曲的流变这一专题,思考昆曲演变历程,以及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呈现;昆曲之案头这一专题,注重对包括《牡丹亭》在内的剧作的追问,以及这些剧作所具备的文学性、思想性;昆曲之剧场艺术专题,则要求学生掌握昆曲在音乐、表演、化妆等各类视听艺术的表现方式。这样,每个专题在致力于从不同侧面来呈现昆曲艺术独特性同时,呈现“互补性”原则。这些专题从不同侧面反映昆曲艺术特点的同时,昆曲的整体面貌就一一“显露”出来。

第二,要“整”,即内容上注重整合知识,实现作品、史料、理论三位一体。选修课不同于专业必修课的地方在于它是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同时它又是整合多方面知识的平台。这样定位选修课是符合综合性大学的特点的,这就使得选修课在课题的选择上不仅要“专”,同时也要“整”。具体说来,《曹禺研究》这门课程以戏剧的理性精神为轴线,以曹禺戏剧作品为样本,分别整合了中外戏剧作品、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理论与思潮几大块的知识。就中外戏剧作品而言,不仅涉及曹禺的“四大名剧”,还包括易卜生的“四大名剧”,契诃夫的《樱桃园》,尤金·奥尼尔的《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田汉的部分作品,以及80年代高行健的《绝对信号》《车站》等作品。这些作品看似与曹禺的戏剧联系紧密度不够,但是如果以戏剧的理性精神来评判,则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所承载的精神意义异曲同工。在授课过程中,应让学生知道,这些作品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们与当时的戏剧思潮密切相关,每部作品背后反映出的戏剧思潮,在某种意义上讲构成了中外戏剧理论史。这样一来,如同《昆曲艺术》《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等选修课程,《曹禺研究》这门课对于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选修课改革启示意义十分明显。它与《昆曲艺术》《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一起,把戏剧作品、戏剧发展史、戏剧理论等交融起来,将不同专题转化成一个庞大的课程体系,这对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大有裨益。

第三,要“散”,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当选修课确定教学课题、教学内容后,它的教学方法是取得有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曹禺研究》这一课程,认为教学中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由于选修课的知识既“专”又“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以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比如《曹禺研究》涉及到的“样板戏”专题,在讲授中可从感性层面出发,注意收集不同层面的人对样板戏的态度,有学者的一家之言,有亲历者的肺腑之言,也有网友的各抒己见。这些材料以素材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个人理解以及课后所查阅的资料来讨论上述观点,并谈谈个人对“样板戏”的感性认识。比如材料中有涉及“样板戏”的女性形象的探讨,部分学生可能立马会发散思维,结合曹禺的女性观甚至是易卜生的女性观来谈“样板戏”中女性人物形象,以及这一形象的“男性化”趋向,甚至还有学生会逐渐“拨开云雾见青天”,得出“样板戏”的“非人化”创作特征。由此看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方面的素材,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够从一个方面有效启迪学生,实现教学所期待的效果与目的。

当然,对于综合性大学选修课改革,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向拉直、横向打通”仅从一个方面现“冰山之一角”,试图作出某种层面上有意义的改革启示与见证。综合性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改艺术类招生后,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与整体结构也在变化,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求知欲明显增强,但也存在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等现象,这都是今后可研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而言,顺应时代发展,找准专业定位,以选修课作为突破口,注重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选修课改革新途径,这样才可能更多的对学生的心灵有所激荡与启迪,才能更有成效地让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1]潘柳燕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J]广西高教研究,2001-06.

[2]吴戈 当代中国戏剧教育的结构版块与发展走向[J]戏剧文学,2013-08.

[3]胡星亮.中国现代戏剧论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4页。

[4]董健 胡星亮.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8页。

[5]傅瑾.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在“白先勇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实践”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文艺争鸣,2013年第7期

[6]田本相.曹禺的意义——悼念曹禺先生[J]戏剧文学,1997年第6期

[7]转引自董健.董健文集·卷一·戏剧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1版

[8]胡忌 刘致中.昆曲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1页。

G521

A

2016-09-20

杨智,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116)

猜你喜欢
曹禺昆曲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影视风起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影视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