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透视及备考指导

2016-04-07 07:46焦文林
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断句实词虚词

焦文林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备考中的一块“硬骨头”。考生必须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规律,明确努力方向,掌握科学的备考方法,并进行一番认真的训练,方能实现突破。

一、命题规律

1.选材方面。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Ⅱ的文言文阅读分别选自《宋史·孙傅传》《北史·来护儿传》,可见其多从二十四史里选文,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和勇敢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等。省命题的地方试卷只有广东卷、四川卷的文言文选文与全国卷风格相近,其他试卷多将目光投向古代文人文集,体裁有碑志、书信、赠序、杂议等,如安徽卷的清代王士禛的《御史梁皙次先生传》,重庆卷的元代揭傒斯的《赠医者汤伯高序》,福建卷的清代方苞的《与王昆绳书》等,内容范围更为广泛,专业人士的技艺、个人的理想追求等都有所涉及。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选文,可能会继续坚持正史传记文的取向。

2.考点方面。

2014、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Ⅱ的文言文试题与2013年相比,有两大变化:一是2014年将筛选信息题改为断句题,二是2015年将文言实词题换成了文化常识题。对文意的分析与概括、翻译文中画线语句两类题仍保持不变。此外,2015年地方试卷涉及的考点还有文言虚词(安徽卷、广东卷、山东卷)、筛选信息(福建卷、天津卷)、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四川卷、广东卷、江苏卷)等。值得关注的是,除全国新课标卷外,其他试卷都考查了文言实词。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考点仍有变化的可能,无论对实词的考查是否单独命题,对文言文的学习都应该以实词为重点,毕竟翻译、文意的分析概括等,都必须以实词的理解为基础。

3.题型方面。

对实词、虚词、断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的考查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对翻译、归纳内容要点的考查等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20分左右。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语气、古代文化常识等,重点突出对实词的理解,特别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等。分析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综合性最强、涉及内容最多的一类试题,多为四选一的选择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简答题是近两年出现的新题型,不排除未来被全国新课标卷采用的可能。

【真题回顾】(2015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试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ZZ2]崇祯)六年,贼流入[ZZ2]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注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ZZ2]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射,娴将略 [WB]娴:熟习

B.逐贼危崖 [DW]危:高峻

C.督天下援兵 [DW]督:督促

D.次顺义 [DW]次:驻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多义词(次、娴、督)和古今异义词(危,古代常用义为“高峻”,现代常用义为“危险”)。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推导,C项“督天下援兵”中的“督”字,根据其宾语“天下援兵”,并结合下文的“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可以确定,其确切的意义是“统率、指挥”。

【答案】C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①因 ②且 ③乃

B.①为 ②而 ③以

C.①因 ②而 ③以

D.①为 ②且 ③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的能力。考查范围在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之内,突出对“为、而、以”等较为活跃、常见虚词的考查。解题时要将具体虚词放入句中,结合句意、语法结构等进行判断。①中“事”与“挠”是被动关系,应该填写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为”;②句中“惧众之残其尸”与“伏其上”是前后相承的,应该填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而”;③句中“背负二十四矢”是“死”的原因,应该填可以表示原因的介词“以”。

【答案】B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涉及对句子结构、意义、虚词等的理解,综合性较强。解题时要注意理解句意、结构,借助句中虚词等。根据句子结构,“用矣”是一个省略句,即“一旦被任用”,应该单独成句,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然后,比较A、B两项,“要之”与“亦”关系紧密,不能断开,从句意来看,“人实为之要之”难以讲通。

【答案】A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国家。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侧重于对核心人物相关事件的分析及其性格品质的概括等。解题时要注意将选项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与原文对应内容进行仔细对照。D项中的“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错,与之对应的原文内容是“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卢象昇“救”的方式是“上书”而不是“赶去”。

【答案】D

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涉及对实词、虚词、句子结构的理解等,综合性强。解题时可采用“对译”的方法,注意对关键实词的理解翻译。①句,麾,指挥;迄,到;穷,用完。②句,惜,对……感到惋惜;多,称赞。

【答案】①象昇指挥士兵奋勇作战,(战场上)呼声震天动地,从早晨一直到晚上,炮药用完了,箭射完了。②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惋惜弘文而称赞卢象昇。

(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着眼于对卢象昇“失败”原因的筛选、分析,命题点比较集中。试题指明的对象是“为什么会兵败”,要求是“根据文本分析”。首先回读文本,找到相关内容,即文章二、三段叙述的与作战失败相关的内容,如“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往乞援,不应”等。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整合,表述为简明的答案。

【答案】①没有得到支援(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②兵力不足(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③敌军势大(骑数万环之三匝)。

(拓展题目)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方剑,皇帝御用的宝剑,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具有先斩后奏等代表皇权的权力。

B.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祠供奉时起的名号,如汉高祖、文中的“崇祯”等。

C.驿,驿站,指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D.畿辅,畿指京畿,辅指京城附近起辅卫作用的郡邑,如汉代的三辅,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涉及古代器物、宗法、信息传递、地理等方面的文化常识。解题时要调动平时的积累,结合文意进行理解。B项的“崇祯”是皇帝的年号。

【答案】B

【参考译文】[HTK]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然是一个文人,但善于射箭,熟习用兵之策。(崇祯)六年,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西山,象昇击退了他们。贼兵逃回西山,围困冷水村。象昇设下埋伏,大败贼兵。象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格斗时,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失去战马就步行作战。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昇的额头,象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贼兵惊骇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

(十年)九月,清兵驻扎牛兰。(庄烈帝)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进京保卫京师,赐卢象昇尚方宝剑,让他指挥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象昇身披麻衣,脚穿草鞋,到京城郊外誓师。这个时候,嗣昌、起潜主张与敌人议和。象昇得知后,跺着脚感慨地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只恨不能死得其所,假如有万分之一的不幸,我宁愿为国家捐躯断头。”于是下定决心作战。但很多事都受到嗣昌、起潜的阻挠。象昇上书请求分编部队,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归象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起潜。象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统率的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顺义。

清兵南下,分兵三路……象昇统领剩下的士兵,驻扎在京师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象昇进兵到了巨鹿的贾庄。起潜率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在鸡泽,离贾庄只五十里,象昇派廷麟前往求援,起潜不答应。象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上了清兵。象昇带领中路部队,大威率领左路部队,国柱率领右路部队,与清兵展开激战。第二天,清兵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几重。象昇指挥部队奋力作战,(战场上)呼声震天动地,从早晨一直到晚上,弹药完了,箭也射完了。象昇挺身而出进行搏斗,后边的骑兵也都跟了上来,象昇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身上中了四箭,挨了三刀,于是倒了下去。杨陆凯怕敌人乱砍他的尸体,就趴在他的身体上边,背上挨了二十四支箭,死掉了,整个部队都覆灭了。

侯弘文,是位奇士,他散发家中的财产,招募滇军跟随象昇讨伐贼兵。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达楚地,巡抚王梦尹以其骚扰驿站上报。象昇上书救援,没有成功,弘文最终被发配戍边。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惋惜弘文而称赞卢象昇。

称赞这样说: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即使任用了,或限制他而把他驱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终究也是天意吧。

【备考指导】

一、文言实词——重视积累,学会推断

1.重视积累。

(1)积累高中必修教材里的文言文注释里的实词,重点是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2)积累考试题、训练题中文言文选段里的实词,分类摘抄到笔记本里,时常翻看温习。

2.学会推断。

(1)借助实例,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选段虽然出自课外,但所考查的实词大部分都在课文中出现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联想课内例句,来推断高考文段中实词的含义。如2015年重庆卷第7题“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中的“容”字,参照《离骚》中“竞周容以为度”,可确认将其释义为“容纳”是正确的。

(2)借助语境,推断词义。解答实词类试题,要把实词放在具体的句子、段落中,根据相关词语、句子,理解其语境意义。如2015年福建卷第2题“向人索衣食”中的“索”,其状语是“向人”,其宾语是“衣食”,根据“乃终岁仆仆”的语境,应该将其解释为“索要”“求取”。

(3)借助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文言词义。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4题,将“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中的“数”解释为“屡次”,将“绳”解释为“制裁”,根据成语“数见不鲜”“绳之以法”,再结合文意,很快就能判断出两者的解释是正确的。

二、文化常识——分类整理,突出重点

1.突出礼俗文化。

文化常识内容多而繁杂,我们可以分类归纳记忆,如职官、礼俗、科举、地理、典籍、服饰、器物、历法、刑法、音乐等。分类识记一些经常出现在文言文里的文化常识,适当突出“礼俗文化”这个重点。

(1)祭祀类。

①牺牲: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②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③少牢:诸侯祭祀时只有羊、猪,没有牛,称为“少牢”。

④斋戒:古人在祭祀或典礼前,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虔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2)社交类。

①冠礼:古代男子成年(二十岁)时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②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③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④顿首:古时的一种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⑤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3)科举类。

①童生试:也称“童试”,是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称“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为在秋天八月份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④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会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准确理解,避免差错。

高考考查的大都是古代文言文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化常识,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忆理解。如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文帝、武帝、哀帝、炀帝),庙号(在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年号(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等。

三、文言虚词——学会辨析,巧用方法

1.分析语法结构。

与实词相比,虚词多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因此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ZZ1]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皙次其别号也”是个判断句,谓语是判断动词“是”,主语是“皙次”,宾语是“别号”,“其”作“别号”的定语,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其”是代词,可译为“他的”。“纨绔之习”作“喜”的宾语,是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断“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2.语境推断法。

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可将虚词放在句中,根据相关文句的含义辨析虚词。

例如: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在“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的语境中,“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翻译成“向”;“其谁可而为之”中“谁”是主语,“其”作助词,可译为“那么”。

3.比较确认法。

比较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同一个虚词具有不同的用法,这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中的“故”是连词,表因果关系,而“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魏公子列传》)中的“故”是副词,有“特意”“故意”的意思。

4.词义验证法。

识记了常见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其代入句中,找出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中的“何”字,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④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怎么”这个用法和义项了。

四、文言断句——读懂大意,断句有据

读懂大意是断句的前提,切不可在不通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断句。断句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1.依据词性。

依据某一类词通常所在的位置来断句。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一般要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一般要断句。如果两个名词(特别是相同的)在一起,那它们中间一般要断句。

2.依据对话。

依据“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试题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的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3.依据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或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初通文意、化整为零的过程,就是借助于虚词初次判断的过程。尤其是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运用虚词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会使断句变得很容易。常见的情况有:①句首语气词和表谦敬的副词前面可断句,如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②句首关联词前面多可断句,如苟、纵、是故、遂、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③句末语气词后面可断句,如也、矣、耶、哉、乎、欤、焉、兮、耳、而已等。④句中虚词前后多不能断开,如于、为、则、而、以等。

4.依据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式,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以)……为”等。但是,在文言文中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依据语境补出被省略的内容,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文句翻译——对译实词,关注句式

1.对译实词。

(1)对译法。将文言文里的实词,翻译为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这是翻译实词最基本的方法,采用对译法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逐字翻译,字字落实;二是将文言文的单音节词转化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三是将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时,尽可能用上原来的单音节词。

如2015年四川卷第10题要求翻译的句子: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句中的实词可采用对译法来翻译:积——积聚,成——成为,累——堆集,微——细微,尘——尘土,峻——高峻,志——立志,勤——勤奋,理——(按)道理,无——没有,由——办法,济——成功。参考答案:然而积聚一勺勺水而成为江河,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高峻的山更高,不立志,不勤奋,按道理没有办法成功。

(2)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特别是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等,翻译时照搬即可。如2015年天津卷第13题“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一句,可译为“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会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木鸢”“木车马”等专有名词,就没有必要翻译。

(3)增补法。遇到词语活用的情况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如2015年福建卷第5题的“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译为“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岩”“川”都是名词作状语,可译为“在山岩上(居住)”“在河边(观景)”,这里的“在……上”“在……边”则是必须增补的内容。意动用法,翻译时增补表示意动的词语“把……看作”;使动用法,则增补表示使动的词语“使”。

2.句式翻译。

(1)调整法。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这是翻译文言特殊句式的最基本的方法。

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被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译为“寻求(寻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⑥“……为……所”表示被动,要将其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⑦“……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要将其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式。

如:2015年湖南卷第9题要求翻译的句子: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不能我救”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翻译时需要将其调整为正常语序。另外,两个“为”字,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动词,“做”。参考答案: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2)补充法。在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时,会发现类似于现代汉语的“成分残缺”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成分省略”,翻译时,要将其补充出来。

如:2015年天津卷第13题要求翻译的句子: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句中的省略需要补充的有“般为(之)断一手”。另外,“大雨”是名词用作动词,词意也需要适当补充。参考答案:鲁班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六、筛选信息——判明性质,识别错项

“筛选文中的信息”在高考中表现为一种定向的考查,往往是题干提出明确的筛选条件,选择文中若干文句,组成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能够完全满足题干要求的选项。从近年来高考的实际情况看,筛选信息题表现出以人物个性为核心的特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

题干是筛选信息的“纲”,明确题干要求是解题的前提。审清题干就是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么”“怎么样”等。明白了这些问题,就有了明确的筛选方向。如2015年天津卷第11题,“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一组是”,解题时要牢记“鲁班”“技艺高超”两个条件。

2.判明性质,识别错项。

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括的概念表述出来的,而命题者所列选项又多为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准确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如2015年天津卷第11题,“九攻而墨子九却之”是说墨子打退了鲁班的进攻,“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是说木鸢飞行不超过三日的原因,两句都不能满足题干要求。

七、分析概括——题文对照,还原细节

分析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对文章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类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是以误扰正、以假乱真,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解答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即将每个选项都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域,找到每一处内容的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仔细对照,看有无曲解文意。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有:

1.曲解文意。

利用文中较难理解的词句,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这是分析概括题选项的主要错误类型。解题时,要先找到原句,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进入选项后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并借助语境仔细推敲。

如:(2015年广东卷)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卢象昇赶去救援”一句曲解了文意,原文说的是卢象昇上书解救侯弘文,但没有成功。

2.无中生有。

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解题时,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相关的细节,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

如:(2015年安徽卷)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原文说的是“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说明他喜“淡泊宁静”,而皇帝当时“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文中并没有说梁熙“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属于无中生有。

3.错位嫁接。

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理清文段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的情况,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

如:(2015年江苏卷)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根据原文可知,苏轼“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的说法犯了错位嫁接的错误,原文最后说的是“而宪来求铭”,意思是欧阳宪请张耒写铭文。

4.以偏概全。

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

如:(2014年湖北卷)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会没有人代为赔偿”的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吴德基说:“谁当代偿耶?”意思是说这件事的后果比较难处理,并不是说没有人来赔偿。

八、归纳要点——圈点素材,分条概括

归纳要点题,涉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文中信息”等考点。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审清题意,弄清试题要求,包括对象、范围等;二是根据题干设定的问题,回读原文,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素材;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分条写出答案。

掌握了备考的基本方法,还要进行适当的训练,解题才能得心应手。如文言文翻译的备考,建议学生自己动手翻译10到15篇文章,这样翻译能力就会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断句实词虚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妙用标点巧断句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断句难不难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
文言实词在断句时的标志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