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16-04-07 13:14王理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结构优化粮食进口

王理

摘 要:从建国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和进口品种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从粮食进口总量较少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大国;从小麦占粮食进口总量较大比例转变为大豆占粮食进口总量比例达到3/4以上。为了优化粮食进口结构,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计算出我国具有微弱比较优势的是大米,具有微弱比较劣势的是玉米,而具有明显比较劣势的则是大豆和小麦。因此,我国应该适度增加小麦和玉米的进口,增加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并保持大米的进出口状况。

关键词:粮食;进口;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75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75-03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国际粮食市场成为了中国粮食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粮食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粮食净进口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结构是否优化也成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情况

从建国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1—1991年,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虽然是净出口与净进口交替出现,但净进口年份较多,主要用粮食净进口填补消费缺口。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粮食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国家为了解决粮食供给缺口,开始大规模进口粮食。除了1985年和1986年两年我国为粮食净出口外,其余年份均为净进口。并且进口量在1991年增加到1 345万吨。

第二阶段为1992—2003年,此阶段仍然为粮食净出口与净进口交替阶段。这一阶段中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剩与紧缺交替出现,使得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在这十二年中有五年为净进口,年均净进口为332万吨。此阶段,粮食进口仍然起着调节国内需求和实现总量平衡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进口与净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在2003年之前,我国粮食年度进口量少有超过2 000万吨的年份,而在2003年以后我国粮食每年进口量都在2 000万吨以上,且逐年增长。2012年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 748万吨,这一时期粮食净进口量的突然增长和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有很直接的关系,截至2013年我国粮食贸易净进口量达到7 675万吨。

我国粮食净进口量的逐年激增,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粮食贸易逆差大国,进口总量的多少是影响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但在进口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合理的进口产品结构。

二、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结构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的突出特征是粮食进口品种和数量非常集中。大豆、小麦、大米和玉米这四种粮食产品的进口量占到粮食类产品进口总量的90%以上,其中,大豆和小麦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品种。

1996年之前,从国际市场上我国主要进口的产品是小麦,年平均小麦进口量占年平均粮食进口量的近82.9%,这个阶段大量进口小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弥补小麦产量的不足。虽然我国小麦产量很大,但是北方人以小麦为主食,另外加之中国生产的小麦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小麦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此期间,大豆年均进口量仅占粮食年均进口总量的1.4%,玉米和大米年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和3.1%。

1996年以后,大豆取代了之前小麦在粮食进口中的主导地位。1996年,大豆产量维持在原有水平而需求量则大幅增加,大豆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使得大豆由原来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净进口数量也逐年递增,进口比重也逐步加大。以1996年为转折点,1995—1997年,大豆进口量分别为29.8万吨、111.4万吨和288.6万吨,分别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的1.44%、9.32%和40.9%。往后逐年剧增,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进一步增加,达到5 85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90.6%。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油脂类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迅速增加,使得我国的大豆及豆粕产品大量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这样,我国大豆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而此阶段小麦的进口量却急剧下降,大豆进口量的急剧上升使得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大豆取代小麦成为主要的进口品种,此时小麦进口所占比重下降为9.8%,玉米和大米则分别为0.3%和2.1%。

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97年以前,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数量最多的是小麦,其次是玉米,进口大豆和大米数量则很少;1997年之后,进口大豆数量激增,进口小麦比重大规模下降,大豆成为了中国进口占比最大的品种,小麦则变为第二大进口品种,大米第三,玉米进口数量很少。而且这四种粮食进口的比例结构并不均衡,大豆进口数量占到进口总量比例的3/4以上,小麦、玉米和大米进口总和还不足1/5。这种比例的严重失衡成为了制约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瓶颈。

三、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主要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

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Index,简写为TSI)又被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某种产品出口额、进口额之差与出口额、进口额之和的比值,计算公式为:TSI = (X-M)/(X+M)。其中,X代表出口额,M代表进口额。这个指数能够剔除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使得不同国家、不同产品在不同年份之间具有可比性,而且同时采用进口和出口的数据能更全面的反映产品的比较优势。TSI取值范围为[-1,1],其中TSI值越大且为正数时说明该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越大,而越小且为负数时则表明贸易比较劣势越明显。同时,以0.8和0.5为界限,当该值大于等于0.8时说明该产品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TSI值大于0小于0.5时则为微弱的比较优势。当该值为负数时,以-0.8和-0.5为界限,当TSI值小于-0.8时,表明该产品具有很明显的贸易比较劣势而大于-0.5小于0时则为微弱的贸易比较劣势。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对我国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和计算。endprint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同时对粮食主副产品多样化要求增加,再加上粮食安全、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内的农产品供需矛盾不断增加,粮食进口数量大量增加,而我国生产的粮食仅有少量出口,因此总体上我国粮食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下表显示,我国大米TSI在1986—2012年间平均为0.27,而小麦、大豆和玉米的TSI平均分别为-0.825、-0.81和-0.24。可见,在我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中,仅大米具有较小的比较优势,小麦和大豆则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玉米呈现出微弱的比较劣势。大米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进口数量增加远大于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比较优势也在下降。大豆的比较劣势则更为凸显,从1986年具有微弱的比较劣势发展至2012年TSI值接近-1,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劣势。玉米虽然在2002年和2003年间曾呈现出微弱的比较优势,但2004年之后进口量增长了5.35%,而出口量下降了88.9%,使得玉米的比较劣势在增加。而小麦尽管在2004—2012年间进口减少了55.7%,但仍未改变其净进口格局及明显比较劣势的地位。

四、粮食进口的合理结构

第一,小麦是我国的重要口粮,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小麦对大米的替代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国内小麦供不应求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同时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供应数量较大,出口的国家也比较多,可以有效地分散我国的进口国来源地,降低小麦进口风险。因此,我国增加小麦进口的空间较大。我国的小麦贸易可以进口为主,注意分散进口来源国,以平衡比例过大的大豆进口。

第二,大量进口大豆的趋势虽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我国具有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在进行大豆出口时要充分发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从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大豆的进口量保持非常快的增长速度,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巨大是因为国内压榨业对大豆需求旺盛,我国大豆在产量和出油率方面远低于美国,这样使得美国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因其出油率高和价格低而迅速占领了我国大豆市场,大豆进口量从1995年的29.39万吨猛增到2014年的7 140万吨。因此,一方面,我国在大量进口国外优质转基因大豆的同时,要注意分散进口国来源,降低过于集中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的优势,进行国产大豆的出口,出口对象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为主,充分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贸易。

第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增加,玉米供大于求,我国玉米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奶、蛋、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玉米作为饲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将玉米油添加进汽油以节约能源的新型工艺不断发展,使得玉米作为能源工业原料的需求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这样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减少,玉米供求逐渐失衡。因此,可以适量增加玉米进口来缓解国内玉米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有利于稳定玉米市场的价格。

第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多年来,我国大米市场一直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出口量和进口量都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大米的进出口贸易也主要起着调剂品种余缺的作用。因此,大米要以国内生产满足需求为主,适当利用国际市场进行调剂,将我国的大米进口贸易份额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避免大米进口贸易的剧烈波动,保障我国粮食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 袁平.国际粮食市场演变趋势及其对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选择的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 张昕.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 杨艳红,熊旭东.加入WTO十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12).

[责任编辑 陈 鹤]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构优化粮食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基于Hyperworks Inspire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探析
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探究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