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常用外用抗真菌药物

2016-04-07 06:20张卓,梁新江,关伟
饲料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鲨烯浸出液肉桂

兽医临床常用外用抗真菌药物

近年来,随着动物皮肤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各类抗真菌的药物不断的出现,并应用于兽医临床诊疗中。对于体表小面积的真菌感染多选用外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主要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西药产品众多,而中药制剂产品相对较少,但研发的前景较好。

1 外用抗真菌西药

常用于兽医临床的外用抗真菌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常用的有伊曲康唑、复合醋酸、氯己定复方制剂、布替萘芬和特比萘酚的复方制剂。伊曲康唑属于新型唑类的广谱抗真菌药物,抗菌谱与氟康唑类似,对浅部真菌及深部真菌均有抗菌的作用,其抗真菌机制主要为其可阻断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使14α-去甲基化作用停止,细胞膜上的相关酶的活性改变,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最终使细胞内重要的物质丧失活性而致使真菌死亡。对小孢子菌、马拉色菌和须毛癣菌等疗效显著。其毒副作用较为轻微,主要表现为胃肠不适,偶有红斑、瘙痒、头晕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基本上能够自行消退。后者为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在低浓度时可抑制真菌细胞内的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使真菌内的麦角甾醇合成不足,还可导致角鲨烯蓄积,麦角甾醇的合成不足使真菌的生长受到较大抑制;而角鲨烯对真菌有直接的杀灭作用,可致使真菌迅速死亡,通过这样的双重作用,从而体现出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其对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皮肤真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较长时间黏附于皮肤的角质层,停药后还具有较好的后效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丙烯胺类外用药物对皮肤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疗效优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制的酮康唑和联苯苄唑霜剂。

2 外用抗真菌中药

丁香:其活性成分丁香酚具有一定抗真菌的作用。研究人员以水杨酸为对照,采用固体琼脂法测定丁香酚抗真菌活性,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其抗真菌作用明显的强于对照药物。电镜检查也发现该药物对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有很强杀灭作用,可致使真菌的外形发生改变。冰片:研究人员通过透射电镜发现,经冰片作用后正常黑曲菌胞壁增厚、模糊、出现空泡,胞浆内发生菌粒、胞浆深染的凝集;大量脂滴的电子密度增大,线粒体出现变性,细胞器破坏,出现了大量的电子空白区,部分细胞变形失去原来的结构。全蝎:在体外实验表明,全蝎的乙醇提取物其抑制真菌效果的作用明显优于大蒜的浸出液。肉桂:科研人员应用肉桂醛对20余种条件性致病真菌进行抗真菌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肉桂中所含有的成分肉桂醛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陈皮:体外抑菌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陈皮浸出液对主要的浅表真菌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但是对白色念珠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2.5%陈皮浸出液对单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的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椰壳:试验结果表明,海南省高种椰壳的醇提取物脂溶性成分都具有强度不等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当醇的提取物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其抗真菌作用的强度与硝酸味康唑相似。昆布: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昆布浸出液对5种常见皮肤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姜黄:现代研究表明姜黄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其的姜黄异构体也同样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将姜黄的有效成分制成外用药液,对各种手足癣都有程度不一的抗真菌作用。

3 小结

根据临床经验,为了保证疗效,在治疗动物体表真菌时应延长治疗时间,在体表症状消失后,再治疗一周;最好采取中西药结合使用的方式以提高疗效;在涂抹部位剃毛、刮毛减少药物的损失,同时防止病原在被毛上反复感染皮肤。另外,涂抹药物时要防止动物舔舐。

(黑龙江萝北县畜牧兽医局,张卓梁新江;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关伟李蓓陈悦范宏刚)

猜你喜欢
鲨烯浸出液肉桂
生物活性产品角鲨烯的特性及其开发应用
植物来源角鲨烯的制备方法和发展前景
废旧电池浸出液对铜钱草危害性的研究
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及其在油脂加工与使用过程中的变化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脱除废手机PCB表面元器件的方法研究
保温材料浸出液成分及腐蚀性分析
不同肉桂品种光合能力差异分析
肉桂家系遗传背景的ISSR分析
富铼渣双氧水浸出液铼钼分离工艺研究
角鲨烯的来源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