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燕
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纲领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基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指南》的理解与实施尤其强调活动区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呼吁学前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
对照《指南》,我们发放问卷,访谈老师,观察幼儿,调研发现:以往的区域活动多是教师预设的区角游戏,教师将其作为分组教学的场所,视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准备或延伸,更多关注其作为学习性区角的价值,关注领域目标在其间的分解和达成。区角中过于具体逼真的游戏材料,无形中存在一种变相的教导和灌输,幼儿呈现的是一种“异化”被动状态下的游戏,是“假”游戏。我们尝试从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入手,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时间安排、规则制订、游戏支持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期待把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真”游戏还给孩子,引导幼儿在生态化的区角中通过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活动玩出智慧,自然而然地获得学习与发展。
一、灵活的区域设置
区域活动的开展,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指南》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强调教育者在规划区角时应考虑本园、本班、不同年龄幼儿的具体情况,注重引发幼儿个体、同伴间、不同区域间自主、有意义的游戏与学习活动。
对于区域的规划与设计,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1.室内——室外。
每个班级的面积和空间特点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合理立体地利用空间进行环境布置。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桌子、椅子、移动玩具柜等将活动室分为几个区域。我们还尝试将区角延伸到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甚至在户外辟出专门的某个区域的活动场地。比如:我们在北走廊设置角色区域,在大操场上设置水管建构区,在绿化带草坪上设置生活游戏区等等。
2.固定——灵活。
原先,我们每个区角都有相对固定的区域、相应的标记牌,如baby屋、宠物会所、甜筒站、嘟嘟超市等。学习《指南》后,我们将一些特殊的区域相对固定,如图书区需要靠近窗户,充足的光线有利于保护幼儿眼睛;美工区尽量靠近盥洗间,方便幼儿盥洗美工材料;部分区域如表演区、建构区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游戏意愿灵活选择游戏材料,调整游戏主题。
我们撤去原先的固定区域标记牌,改为可以灵活取放的桌牌标记,将用于区域游戏的材料用整理箱整理好放一边,幼儿想玩什么主题游戏,选取相应的桌牌标记,拎上整理箱,摆布摆布就可以玩起来了。某些区域今天有可能是包子铺,明天有可能是娃娃家,后天还有可能是美发屋。
二、适宜的材料投放
材料是区域活动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于区域活动的开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1.封闭性材料(高结构)——开放性材料(低结构)。
纵观幼儿园原有的区域游戏材料,多以封闭性、高结构材料为主。如无纺布、丝绵制作的包子,海绵纸制作的茶干,泡沫制作的蛋糕,零碎布头制作的各种蔬菜水果。这些材料制作精美,形象逼真,但制作费时费力,用途比较单一,只能教会幼儿以正确的方式使用材料。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低结构的原材料与半成品,能激发幼儿更好地使用游戏材料。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幼儿在游戏中的客体替代物将变得越来越灵活。我们为幼儿提供更多开放性的低结构材料,如原生态木块,可以是搭小桥、铺小路的石板,可以是搭建城墙的墙砖;一次性纸杯,搭配白色泡沫,就是冰淇淋桶;搭配彩色小纸片,就是彩色刨冰。游戏中,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使用低结构材料,并使之成功地发挥功用。
看上去低结构材料比高结构材料省时省力,其实不然,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低结构开放性材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更高,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考量提供的材料能否一物多用,能否发挥最大效用,能否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
2.一次性投放——按需投放。
丰富充足的材料有利于促进幼儿区域游戏的开展。我们往往习惯于一次性投放大量的游戏操作材料。或许一开始,这些材料确实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游戏状态,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幼儿不愿意到某个区域去玩耍,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游戏材料。那么,就应该变换游戏材料以便为幼儿提供新的游戏的可能性,再次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或者增加材料来支持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发展需求,或者提供与班级中正在进行的某个探究主题或项目主题相关的材料。
我们可以周期性地更换架子上的游戏材料,如定期更换建构区的拼插材料、积塑、一次性水杯、各种纸盒等,有利于保持游戏活动的新鲜感,促进幼儿以多种方式运用精细动作技能以及展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小吃店的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对做点心、卖点心渐渐地失去了兴趣,脱去了工作服,去其他区域继续游戏了。此时,当游戏材料不足以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游戏水平发展时,就应该更换或者增加游戏材料。我们可以在小吃店增加三轮车、打包用的食盒等,幼儿就能围绕送外卖的需求进行丰富的持续的游戏。
《指南》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总之,一组材料可以玩多久,取决于幼儿的参与程度。如果幼儿能够以富有建设性的方式使用游戏道具,则不用做出改变;如果幼儿兴趣欠佳,就有必要通过增加游戏材料推进幼儿的游戏。
三、充足的游戏时间
定时定点——自主安排。
游戏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发展。原先,我们的区域游戏时间固定为每天上午第二节活动和下午的第二节活动,全园统一,定点开始、定时结束。因为各年龄段游戏水平的差异,很多时候,幼儿玩得正尽兴的时候,因为结束时间到了,只能草草结束游戏。现在,在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前提下,各年龄组、各班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游戏意愿与游戏水平灵活自主安排游戏时间。这是我们的一日活动弹性作息时间表。游戏时间有可能是上午第二节活动,也有可能是下午第一节活动,甚或只要幼儿想玩,就可以适当延长游戏时间,发展出更丰富的游戏来。
四、合理的游戏规则
老师制订——老师和幼儿一起制订或幼儿制订。
《指南》提出:“帮助幼儿了解游戏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建议我们“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订规则并自觉遵守。”因为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
曾经,我们区域游戏的规则都是由老师制订的。幼儿被动地遵循规则进行游戏,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现今,游戏中的规则,我们调整为小中班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制订,大班由幼儿自己协商制订。
这是幼儿自己讨论制订的一些区角规则:
游戏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规则不合理或者限制了游戏的发展,我们就在游戏小结时和幼儿一起讨论交流调整。这与《指南》“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的精神相吻合。这样的区域游戏规则,也正是因为是由孩子自己制订的,是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从而更容易内化为幼儿自己的行为习惯。
五、恰当的游戏支持
1.指导者——观察者。
指导者,是原先区域游戏中教师常见的行为模式。比如玩“包子铺”游戏,看见没人卖包子,郭老师就赶忙指导:“瑶瑶,你嗓门大,你去卖包子!”看见没顾客,又示范吆喝:“卖包子喽!新鲜的包子快来买哦!”……由于教师对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干预过多、控制过多,使幼儿丧失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机会。其实,此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做一个认真的安静的观察者。观察,有助于教师解读、评析幼儿游戏行为,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最佳解决策略。
2.无效介入——有效引导。
伯克和温斯勒强调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区域活动就等于自由活动,教师仍有责任对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提供支持。那么何时介入?如何支持?怎样有效引导幼儿向成熟的高水平的游戏发展?……这些都需要做到艺术、合理,一方面不能破坏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不要把区域活动演变成分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适宜的介入,有效引导、支持幼儿更好地投入游戏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
上述案例中郭老师的介入就是无效介入,中断了幼儿游戏,阻碍了游戏发展。包子铺区域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幼儿对做包子、卖包子渐渐地失了兴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更换一个游戏主题,或者向幼儿提供一些对游戏角色的看法。如教师以顾客身份介入:“店里的包子吃是蛮好吃的,但天天吃,就有点腻味了。能不能开发搭配一些新的吃食供大家选择?比如鱼汤面?还有蟹黄包?”或者以角色身份开发另外一个主题:“你们店送不送外卖?你们的包子太好吃了,我想给我朋友外送一份。”由此,开发出网店快递业务。
那什么时间介入才是恰当的介入?看到以下情形,可有助于教师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对幼儿的区域游戏进行有效引导:
●幼儿一次次地重复某些行为
●幼儿在协商角色和职责时变得沮丧
●幼儿陆续离开当前的游戏区,越来越少的幼儿留下继续游戏
经验丰富的老师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会时刻关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在恰当的时机介入幼儿游戏,适时、适度地为幼儿提供帮助,引导幼儿将混乱失控或简单重复的游戏变为内容丰富、富有意义的游戏,使幼儿顺着搭建的支架通向成功的彼岸。这个时候的区域游戏活动,正如维果斯基所说:“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表现得超出自己的年龄特点,超出自己日常的行为表现,在游戏中儿童看上去仿佛高出自己一头。”
对于教师而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指南》各项指标,并灵活融入到区域游戏中去。许多时候,当教师以《指南》标准观察幼儿时,会欣喜地发现《指南》的教育目标在区域游戏中不断地自然而然地达成。
Baby屋,思赟与朵朵在试戴不同的帽子,试穿不同的衣服,并且还相互交流哪个帽子戴上更好看,哪套服装更合身。一会儿,两人假装去冰箱取食物,思赟边走边说:“苹果、桔子,都是水果。”朵朵在一旁提醒:“小心哦!摔到地上就不好吃了。”很明显,在这个游戏中达成了许多《指南》目标,比如语言目标“愿意与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健康目标“能自己穿脱衣服”,社会目标“能有礼貌地与人相处”等等。
区域游戏的改革,从“我想孩子怎么玩”到“我想知道孩子怎么玩”,从“今天,我想让孩子玩什么”到“今天,孩子想玩什么”,都是尊重幼儿游戏意愿的具体表现,体现的是教师儿童观和教育行为的转变,同时也与《指南》“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精神相融合。让我们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区角环境,和幼儿一起玩“真”游戏,和谁玩、玩什么、怎么玩都由幼儿自己决定,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帮助幼儿自由自主地游戏,推动区域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