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国 吴亚英
纵观德国、丹麦、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指导性文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纲领明确把观察作为幼儿园教师入职的必修课,同时,倡导把观察儿童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引导幼儿园注重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从而提升幼儿游戏和生活等活动的质量,是通行做法。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虽然也早已提出了观察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还远远不够。直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颁布,才真正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出明确信号:明确观察、了解儿童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在《怎么看、怎么评、怎么干——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需要三思而笃行》(《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3日第1版)中明确提出幼儿教师的六大基本专业能力,其中观察能力首当其冲。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理论界与基层幼儿园愈发重视对观察的学习与实践。
我园对儿童行为的观察研究起始于2009年,主要是基于深化幼儿园呵护教育文化内涵与推动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前期相关探索已持续6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包括“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记录”、“探究儿童行为的背后”、“教师如何读懂儿童的心思”。我们通过研究积淀了一定的经验:初步了解现阶段幼儿教师观察与解读儿童行为的能力现状;逐步引导研究共同体幼儿园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价值和意义的认同;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儿童行为的方法与实践经验。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对于观察的内涵与意义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儿童行为观察”建构新认识
“儿童行为观察”应该指在自然情境下,借助一定的观察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细察幼儿个体、小组或集体,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并展开客观分析的过程。所以其本质和要点在于教师要通过观察看见并看懂儿童:第一,看懂儿童“现在”的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个体特征(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学习风格等)、相同经历时不同孩子间的差异;第二,解析儿童行为背后的意图:当下的内心感受与可能的发展需要;第三,根据观察与解读,对后期教育跟进(包括课程与教师行为)做预设。
“关注每一个、每一天”更加明确地指出观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而是在课程改革中孕育的一种课程思想与教育理念:通过教师对每一个儿童以及儿童的每一天寻常时刻的主动观察,尝试读懂他们的兴趣、思维、个性以及需要等,进而提供更适宜、有效的教育,实现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
基于以上的诠释,将观察的研究视角定位在“每一个、每一天”,需引导教师明确观察的本质:不是关注特殊儿童或者精彩时刻,而是要从促进儿童发展的角度,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角度,从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角度去重塑观察的要义。通过观察捕捉儿童真实的“声音”,看懂儿童当下的兴趣和需要,由此出发开发和调整课程,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
“儿童行为观察:关注每一个、每一天”就是倡导教师用心去看见儿童的成长,读懂他们成长的密码,更好地去支持和推动他们的成长。儿童不断在发展,每天都在发生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教师需要睁大眼睛去细细地看,竖起耳朵去静静地听……至此,在儿童的成长轨迹中,教师在不断发展,课程在不断改革。
二、对幼儿教师“儿童行为观察”能力再提升
(一)指导学习,谋求观念认同
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借助专家资源,引导教师深化对观察的理性认识;通过实践研究与园本研修平台,逐步积累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经验,引导其在理念上逐步认同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意义,在行动上不断明晰观察与课程、与幼儿成长以及自身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看见儿童——读懂儿童——支持并推动儿童更好地发展。同时,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日常教育行为,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借助研究,提升观察技能
在教师认同观察价值并且付诸行动探索的基础上,园所需要搭建平台,提升其观察的技术与能力,其中将观察的要素转变为系列微型课题,通过实践与研究,逐步积累具体的方法与操作经验。根据观察的价值与功能定位,教师观察的素养需要从认识、技术、能力、机制四方面进行培养和提升。
1.认识方面。
系统学习和梳理四类观察方法:叙事法、取样法、等级评定法、检核表法,就每种方法的特点进行剖析;观察方法的梳理与拓展研究,借助省级课题申报以及名师工作室平台,系统分析各类观察方法的特点与巧妙运用;儿童行为观察与教育行为跟进关系的研究,借助教研平台,探索基于日常观察对课程进行游戏化、生活化设计的研究。
2.技术方面。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技术:会观察、会记录、会说会听、会解读。具体分解为:(1)儿童寻常时刻的观察与解读,积累不同年龄幼儿共性想法、典型行为、共同的关注点、共同的喜好方式;(2)白描观察方法的实践研究,组织“白描”记录的专题教研,提升教师记录技术;(3)有价值信息的筛选与记录,借助市、区教研平台及专家资源,总结围绕目的筛选观察信息的策略;(4)观察目的与观察内容有效确定的研究,围绕指南指标解读与案例剖析,形成有效的策略;(5)如何有效地制订观察计划,通过区角游戏日常观摩,指导教师制订观察计划的思路和方法;(6)关注“每一天、每一个”,教师形成共性认识,并系统探索观察信息的流通与分析。
3.能力方面。
(1)观察能力。
幼儿园教师日常观察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尝试组建园观察核心组,并在研究中探索形成多种有效的提升策略;
(2)解读能力。
聚焦观察,解读个性化童心的研究,积累形成微格观察、解读、分析个性化童心的路径与具体策略;
(3)设计能力。
聚焦课程设计与活动组织能力的研究,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依据观察与解读,开发与设计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的方法与路径。
4.机制方面。
组织教师对《指南》指标的典型表现进行举例,尝试建设基于本园特点的幼儿发展性评价指标(初稿);每月观察案例、童心解读案例的评选、分享、推广,借助网络平台,形成互动机制,将优秀的案例和经验分享,提升整体能力;推进观察、解读工作保障机制的研究,完善我园观察小组与解读小组的运行机制、成效评价机制等。
三、从课程视域重塑“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
(一)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建设路径
通过“儿童行为观察:关注每一个、每一天”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能从儿童的心理逻辑(发展规律、年龄特征、学习特点)不断理解并尊重幼儿与幼儿的游戏;明晰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所以课程的起源应该来源于教师对儿童生活和游戏的观察。
在研究中,教师深刻领悟了观察与适宜课程之间关系:观察是教育的起点,是设计课程的前提。教师要重点探索建构“从幼儿到幼儿”的课程建设路径:观察和记录教师所看见的(观察儿童)——解析儿童行为背后的信息(解读信息)——开发、设计课程活动(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课程活动(实施计划)——评价调整——观察并积累每一步操作的具体方法与操作经验。
(二)优化课程的内容结构,关注幼儿的需要
幼儿园课程是经验体系,非知识体系;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孩子的故事、孩子的经验。孩子的学习方式应是玩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所以儿童的课程应该具有“游戏化、生活化”的特点。
“儿童行为观察:关注每一个、每一天”旨在引导教师静下心来去搜集儿童的发展信息,进而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兴趣和需求,转变教师“想与给”的课程观念,逐步转变为关于幼儿“要与需”的课程。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要点要实现两个转向:一是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幼儿的“学”转变;二是从依据对教材的解析向对儿童寻常时刻的观察转变。
(三)改造师幼课程环境,彰显互动性和自主性
主要从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进行改造。在观察、解读的基础上认同幼儿的行为,承认游戏课程的价值,创“做幼儿专业玩伴”的心理环境。教师应遵循幼儿内在成长规律,营造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自我实现和自我胜任的愉悦。在安全的前提下幼儿自由游戏,包含时间、材料、地点、同伴、玩法及游戏的规则等被积极认可。教师在活动中要成为幼儿的玩伴,做好参与者、观察者、维护者三类角色。在物质环境上,创设各类体验场,我园以现有的室内外场地和材料为基础,优化配置,创设让孩子有玩的冲动、能尽兴并玩出意义的环境,在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并带有一定挑战性的体验场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玩耍,发展身心。在主题墙、区角等物质环境的创设中,依据观察之所见、所想,一是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创设;二是及时用行动性的图文描述凸显幼儿的行为与心理。
(四)积累课程游戏化建设策略,更具灵活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让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确保幼儿的基本游戏时间,同时又把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到课程各类活动中,其中包括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
教师应重点关注:第一,调整作息时间为大板块设计,教师根据观察自主调控,灵活安排,更好地跟随班级儿童的需要;第二,充分开发、利用各类资源,提供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材料,吸引孩子专注地投入活动,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让他们获得更多新的经验;第三,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不受局限,根据幼儿需要可以采用个体学习、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第四,及时组织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游戏、生活经历,推进差异资源共享。
(五)改变课程评价模式,更具多元性
立足“儿童行为观察:关注每一个、每一天”的研究,将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方式。在日常观察的基础上,从真正意义上落实让评价自然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开启儿童发展性评价。教师通过观察、谈话、作品解读等方式收集发展信息,让评价更为全面、多元化、多样化,从而高质量的落实“让每一位儿童富有个性成长”的目标。
儿童行为观察,走向“关注每一个、每一天”,突破的不仅是研究视角的转变,更是教育观与儿童观的转变。观察不再是一项任务、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教育哲学、一种课程思想。通过帮助幼儿园教师积累观察的方法,提升他们的观察、解读儿童的水平,畅通和幼儿交流互动的渠道,进而实现依据儿童的兴趣、水平以及个性设计儿童需要的课程,组织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活动,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和丰富多元的材料,使每个儿童获得个性的发展、满足和成功,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教师在观察、解读儿童、支持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体验教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察幼儿、省自己这样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提升专业幸福感。
儿童行为的观察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会仅止于短暂的实践探索,它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点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点。本文提出的“关注每一个、每一天”的观察理念,更是拓展了观察的理论基础,深化了其内涵与价值,更需要与一线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实践的路上务实研究、勤于开拓。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吴亚英.幼儿行为的背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3]Dorothy H.Cohen Virgnia Stern著,马燕译.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4]Janice J.Beaty著,郑福明译.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Sheila Riddall-Leech著,潘月娟、王艳云译.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蔡昱晓.做好观察的几点思考[J].幼儿教育,2002(12).
[7]霍力岩.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8]廖信达.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台北:启英文化有限公司,2000.
[9]刘俐敏.幼儿发展评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