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国节 育民族情

2016-04-06 09:00张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校本民族

张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外界交往的机会日益增多,许多中国人已经淡忘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节日,许多中国的孩子不知道中国的节日。为了让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深入理解,我们开发了“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程。

“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程的育人目标

作为华夏民族的后代,每个人都有义务传承自己的文化。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都不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都不热爱,何谈热爱自己的国家,何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学校以“过中国节,育民族情”为契机,把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过中国传统节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用中国节育民族情的教育目的。

构建“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程体系

学校的“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程涉及的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课程门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诗词类,进行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诵读欣赏;二是体育活动类,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体育活动;三是歌曲类,学习欣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歌曲;四是文化类,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五是绘画制作类,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绘画。

1.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诵读欣赏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文化、风俗,课程中加入了有关节日诗词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的方式来加深对节日的认识。比如,清明节的古诗词诵读就包括有关祭扫、踏青、传统体育活动、寒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2.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体育活动

课程中详细介绍了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春节这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赛龙舟、蹴鞠、放风筝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活动的由来以及这些活动的参与方式,了解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

3.欣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歌曲

在音乐方面,课程也融入了节日的文化特点。比如,让低年级学生学习《赛船》,通过学习和表演,感受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中年级学生通过传唱祭英烈的歌曲,学习前辈的英雄事迹;高年级学生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体会各地春节的喜庆气氛。除此之外,还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一些体现节日特色的歌曲,如《花好月圆》《八月十五月儿明》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同时加入一些节日的民族舞蹈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氛围。

4.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针对当前许多人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不多或者了解不全面的实际情况,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向学生诠释了节日文化。比如,详细介绍了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赏灯习俗则始于汉代。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5.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绘画

在课程中,学校开发了绘画系列课程,让学生动手画出节日的画面,让学生从色彩、形态方面直观认识节日的场面和气氛。比如,画敬老爱老图、龙舟,制作小挂件等,尤其是给古诗进行诗配画的活动,融合了语文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节日文化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程的主要特点

中华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学校的“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程涉及中国五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以中国节育民族情的育人目标。“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程突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特点,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彰显中国的民族文化特点

学校编写这套教材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培育学生具有民族情、爱国情的教育目标。

在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传统节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讲这些节日的来历,让学生了解節日的内涵;让学生吟诵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节日在古人心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在节日中的所作所为,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气氛;讲解节日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过这些节日。比如,向学生介绍春节时,就把这一段时间的传统向学生做详细介绍:腊八节的腊八粥和腊八蒜、小年的祭灶吃糖瓜和饺子、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守岁,还有初一吃饺子和年糕以及拜年、逛庙会,一直到元宵节的元宵和花灯,让学生完整认识春节的活动和文化。

2.注重学生参与中国节的活动体验和实践

这套校本课程通过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并参与到节日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进一步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

教材中编排了许多让学生参与的民族节日活动内容,比如,在学习重阳节的内容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古代重阳节的经典诗歌词句,还让学生为诗配画,或者让学生自己创作绘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设计敬老爱老的活动方案,并且依照设计方案进行爱老敬老的活动,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

3.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爱科学、讲文明的习惯

现代的人们更重视身体健康,现代的社会更需要人们有文明的行为,日坛小学“中国情节”校本文化课力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知道应当如何科学文明地过这些节日,通过过节,让自己身体健康,让社会拥有文明风气。

比如,在端午节的学习中,设计了“粽子与消化器官”的内容,根据人体结构特点,让学生健康合理饮食,在过节的同时,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倡导文明行为方面,学校也采用了多种形式加以引导,比如,在清明节的内容中,用《清明童谣》引导学生文明过清明节,《清明童谣》的具体内容是:你拍一我拍一,清明活动有新意;你拍二我拍二,文明祭扫要结伴;你拍三我拍三,踏青植树爱自然;你拍四我拍四,蹴鞠拔河炼身体;你拍五我拍五,斗鸡斗草大比武;你拍六我拍六,戴柳打球玩个够;你拍七我拍七,放飞风筝老少宜;你拍八我拍八,秋千荡高喜自夸;你拍九我拍九,青山绿水人长久;你拍十我拍十,清明习俗要保持。喜闻乐道的歌谣既让学生了解了清明节的活动,又明白了如何文明过节。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在现代社会的理念下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重温传统节日,重温传统文化,倡导学生爱中国、爱中华民族、爱科学,树立新风尚,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校本民族
我们的民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