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呐喊和吟唱

2016-04-06 04:18翟营文
辽河 2015年8期
关键词:铁甲血性鲜血

翟营文

杨卫东的诗歌是有血性的写作。 《北纬40度》通篇102首诗歌我都读了,有的不止读了一遍,他的诗歌总体上是抒情诗而不是叙事诗。有血性和直抒胸臆是他写作的特点,应该说这些诗歌来自他对生活和自我的厚积薄发,来自他充满理想的热情燃烧,来自他气势磅礴的英雄情结,来自他内心最炽热处,裹狭着温度和真情。他是在敞开胸扉呐喊,尽管声音单薄,但贴近生命和内心,尽管呐喊带着沉重,但必定为灰色撕开了口子,让我们见到了阳光的颜色。这种呐喊是有温度的,有时它就是鲜血,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这样的句子:谁让世界如此沉重,谁让春天如此沉重/破碎的海洋因为过多的血色/变成了黑夜的黑,你在里面悲鸣——《破碎杏花的黑猫》。这里面的海洋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海洋因为吞噬了生命而成为灾难的源头,这里诗人的呐喊低沉,但却有着撼动内心的巨大力量。今天我要入土为安,希望曾经谢幕的喝彩/不因英雄的淡出而稀疏/天地大美,总在鲜血铺就的棺木上前行——《志愿军,四百三十七县造骨归乡》这是将英雄大而化之,天地的美需要付出代价。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她。如果不是对那个时代对那些英雄有着深沉的情感,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据我所知,作者的父亲就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作者在用这样的诗句向那整整一代人致敬。他在写船工号子时这样写道:不知会有怎样的痛苦和悲凉/带血的嘶鸣刺伤我/晨昏颠倒,人妖不分的痛——摘自《赤裸,载天地大美的前行》。他的呐喊是振聋发聩的,他在向这个道德沦陷,是非混淆的时代发出呐喊,而且是“带血的嘶鸣”。船工号子在世俗之上穿过,在真情和人性上穿过。他在《英雄仍在,才有开不败的春天》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拉开历史的手风琴/折叠处,无不附着紫色的硝烟/那生命迸溅的音乐/总有鲜血在低声盘恒。历史是用鲜血写成的,那些真正的英雄,恰恰是化为遍地夕烟的无名者,他们的付出,使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这里也反映出作者朴素的历史观,那些默默付出生命的人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人民的力量是最伟大的。还有“世界忽略了你的是生长/你的降生把天空染成血色”。摘自《井冈山深谷中的一棵枯树》诗中把生命和鲜血等等联在一起,每个生命的生长都是伟大的,每个生命的生长都是惊天动地的,世界因为每个生命的到来而充满生命的颜色,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大悲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部诗集中“鲜血”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最多,也最能体现作者对生命和生命底色的敬畏。

这种有血性的写作应该和他的军人情结有关。杨卫东是一位戎装大校,他人生的大部分献给了国防,正因为这种职业性质,他有机会了解更多与战争相关的信息,更懂得了生命的伟大和珍贵,他前一部诗集《浴血山河》,是对抗日战争的一些思考,这本诗集的题目中依然有“血”字,内容也离不开鲜血和生命,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军人的使命是付出,这种付出中就包括鲜血和生命。所以非军人无法理解生命的更高的含义,他把这些诗行也当做是鲜血和生命的一部分。每个军人都有着英雄情结,杨卫东的英雄情结更深。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他来晚了,当时他在国防大学学习,他解释他来晚的原因是在搞军旗推演,我不大懂,他进一步解释军旗推演就是在网上攻防,他们这次是以某岛国为假想敌,以前推演都是敌方胜,这次是我方胜,不容易啊。他的言谈间对胜利充满渴望和自信。军人以打赢为最高境界,而不是把自己的生命考虑在内,所以他说:我已经枕戈待旦,整装待发/只待春天的第一声春雷——摘自《铁甲驶过苏醒的土地》。这种血性的写作和他诞生于一个抒情的年代有关。我和卫东是同龄人,都诞生于一个激情飞扬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单纯,有理想,有梦想,有情怀,有热情。所以他说:铁甲驶过春天的土地/这耕种和平之旅,是一次新的穿越/跋涉,从脚下的沃土开始/这里有一个梦,无数个闪烁的梦/在铁甲的轰鸣中苏醒——摘自《铁甲驶过苏醒的土地》。曾经中年的磨砺和思考,他的激情和梦想都有了时代的特征和印痕,但是根深蒂固的抒情情结无法改变,他的浪漫情怀无法改变,这也就是所谓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征吧。“我知道阳光下的风景并不都是积极的/我的炮火为此燃烧。只为/春天的如期到来,如期盛开”——摘自《铁甲驶过苏醒的土地》。他的血性写作,在前期大量准备的基础上,特别是经过了鲁迅文学院四个多月的学习基础上,有了质的飞升。卫东是我鲁院的学兄,他是鲁十八的学员,鲁院的学习让他看事物看问题的角度得到了调整,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都发生了变化,体现在他的诗歌中一是在一个大的境界中驰聘,他开始关注更大的世界。比如:世界本是扬起的尘,落下的土/浇了水就是一块污浊的泥/我只是空中飘逸的云,无意间受孕/落地生根,变成拱出土壤的青芽——摘自《尘与土》。比如:我又一次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为的是清楚地看清自己。——摘自《我又一次离开了自己的躯体》。当然他有着更多的困惑,但是他在思考,他在前行,鲁院的经历让他站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我为他祝福。鲁院的学习应该说是他一次创作上的破茧成蝶,他由一种盲目向自觉过度,由一种小我向大我和无我过度,他自己说在鲁院期间写了200多首诗,呈井喷的创作态势,应该说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旺盛期,这本诗集是一个浓缩,他的新浪博客我也常去,那上面有很多新近创作出的作品,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准。

他的有血性的写作还体现在语言的硬度和直达上。杨卫东的诗歌语言非常有特点,不仅有温度而且有硬度。这种硬度是经过生活和阅历淬火的,特别是一些动词的运用准确恰当铮铮作响。如《把月光撕成碎片,含在嘴里》、《把诗歌切成薄片,也许能滴下血来》、《把种子投出去,不让春天烂在手里》、《像大海投掷一个苹果》、《直击螃蟹死亡之烹》、《一只蛾子死在惠特曼的草叶集下》、《碰碎了一个春天,散落了一地思念》单从这些诗歌的标题看就有一种坚硬和直达,他的这种表达不哀婉不缠绕,直击目标痛快淋漓,和他要表达的主题异常贴切,反之则消弱了表现力。如他在《一只蛾子死在惠特曼的草叶集下》有这样的句子:不要以为拿着惠特曼的诗集就是/一个诗人。诗人怎么了,一样会拍死你。这样的表达不拖泥带水,特别有力度。但这样的表述也存在着流于口语和直白的风险。用得恰当会增强感染力,用得不好就会消弱诗歌的文学性,他诗歌的语言让他的诗歌坚硬起来,使他的呐喊有了某种支撑,这种硬度要在思想和底蕴的基础上,要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上,要围绕着内容和思想,不能仅仅是豪气冲天,他的语言直击目标,像是在万马千军中取上将首级般准确,体现了军人的果敢和坦率。

他的有血性的创作是以善良和大悲悯为底色的。善良是做人的底线更是诗人的底线。那么一名军人的勇敢无畏和善良又是怎样有机统一的呢,请看这几句:其实,我希望在炮管中种上鲜花/它每一次喷射,都在播撒春天的种子/只有这种子,能让世界收获和平/铁甲驶过红色的土地/这个苏醒的春天呵,我知道/需要开垦春天播种和平的犁来耕种/我已经枕戈待旦,整装待发/只待春天的另一声春雷——摘自《铁甲驶过苏醒的土地》。在这里他把军人的天职当做世界和平的前提,把自己付出一切当做是对世界的善良,使苍生避免更多的战火和屠戮。他的大悲悯还体现在回到人之初的善良圣洁中,他在诗中说:做一次母腹中的胎儿,重做一次赤子/然而,炼狱的飞升是艰难的/神性,人性,兽性都在体内/不知哪一个离我的更近/不再重蹈覆辙,于胎中/洗净前生的恶,重新做一个好人/从第一声啼哭开始——摘自《重做母腹中游弋的胎儿》。他在这本诗集中有很多写爱情和亲情的,他让自己的血性在爱情面前柔软下来,在亲情面前彰显出来。如《把月光撕成碎片,含在嘴里》、《如果有爱就伸双手过来》、《女儿的皮箱》、《逝去的老爸,雨中我仍为你撑着伞》等等,读来感人至深,这是另一种血性,或者说是血性的另一个侧面。

他在有血性的写作中不乏冷峻的思考。诗歌就是一种态度和存在,对自己的态度,对历史的态度,对世界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杨卫东既是社会的一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对世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他对历史批判地面对。如:历史为胜利者书写/大笔在握,才有资格谈论古今——摘自《用历史的水,在珠江池上洗脚》。再比如:阅读,饥饿状态下盲目地摄入/一种躲不开的慢性中毒/满目疮痍的历史被整合得难以下咽/“大师们”消化排出的粪便/被视为文化,收录到教科书中/于一代代婴儿没有一点营养——摘自《阅读,一次沉重的感悟》。他更加强调的是以自己的视角切入历史,带着自己的观点去看历史,而不是人云亦云,他对现实是充满困惑和批判的。他写到:看着这口蒸锅,看着螃蟹的挣扎/光有恻隐之心是不能果腹的,心狠点/世界便是你的……你们渐渐变了颜色,扛不住地下烈火/你们必定不是强者,强者能扛得住吗/天上也有一口大锅,人类都在里面/谁想吃掉我们,谁在架火烹烤——摘自《直击螃蟹死亡之烹》。写出了当下人的挣扎状态,而他对未来则充满了敬畏和隐隐的担忧:对未来,我们充满了敬畏和恐惧/不知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吝于表达爱意,让我们对生命充满愧疚——摘自《清明,满是洒向天堂的眼泪》。

当然,杨卫东的诗歌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比如他在写作中抒情有过用力过猛的倾向,有时呐喊过于声嘶力竭。这样容易造成语境过满,读者的想象空间过小。还有他的情感诗比如《我在月光下等你》虽优美但过于空洞和单薄。但瑕不掩瑜,相信经过鲁院的学习,经过生活的淬火,他的诗歌会日臻成熟,迈向更高的台阶,我们可以对他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铁甲血性鲜血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血性
血性
无头兵马俑
这!就是铁甲
这般迷恋
中西电影中红色的文化象征研究
以人民的名义
铁甲雄狮空降技
七年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