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剥笋 解答气候类问题

2016-04-06 01:02:53湖北李全意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等温线朝鲜半岛降水量

湖北 李全意

层层剥笋 解答气候类问题

湖北 李全意

气候类试题的考查比较复杂,涉及气候特征、成因、分布、比较异同等方面的内容。答好气候类试题要在掌握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构建答题模式,层层剥笋,采取宏观与微观并施的分析方法。

【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朝鲜半岛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3—5月(占全年%)6—9月(占全年%)1 0—1 1月(占全年%)1 2月—次年2月(占全年%)__________年均降水量(毫米)雄基1 5.8 7 0.5 1 1.0 2.7 7 6 7.8__新义州___1 5.9 7 2.9 7.9 3.3 1 0 5 0.0_全州2 9.5 5 2.2 8.8 9.5 1 6 7 5.7 1 7.9 6 6.9 7.5 7.7 1 2 4 0.7_西归浦

(1)说明朝鲜半岛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2)描述朝鲜半岛1月等温线的分布,并分析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1)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原因:该岛位于亚洲东部,深受东亚季风影响,东南风从太平洋带来水汽,形成丰沛降水(冬季风寒冷干燥,降水少);自东南向西北随夏季风的逐渐减弱降水量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2)分布:气温北低南高,南北温差大;同纬度气温沿海高于内陆。

原因:①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朝鲜半岛北端比南端太阳高度低、昼长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冬季风对朝鲜半岛北端影响较大;朝鲜半岛南端受海洋影响强。②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朝鲜半岛中部地势较高,也使得气温低于两侧。

【错因分析】本题是典型的根据气候图表资料分析气候特征、成因、分布及比较差异的试题。考查考生读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能力。答题中,考生的思考方向很容易陷入根据气候资料只注重宏观分析而忽视微观分析的误区,尤其是对两题原因的分析不能细化。如描述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只看到南部气温高于北部,不能抓住同纬度气温沿海高于内陆。分析半岛南北两端1月平均气温差距较大的原因,不能抓住冬季风对朝鲜半岛北端降温,而朝鲜半岛南端受海洋影响强这个要点。

正确解答该题的方法是根据朝鲜半岛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季风环流(东亚季风要具体到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性质)、地形等进行全面分析。第(1)题,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分析,朝鲜半岛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可以从图例看出是东南部降水较多,西北部相对较少。成因围绕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细致分析。第(2)题,不仅要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和走向描述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还要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因素,是比较微观的考查。形成原因一是从南北的纬度差异分析,二是从季风的影响即冬夏季风性质的不同分析,三是从海洋对气温的调节方面分析,四是要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分析。

【规避方法】

能否很好地解答气候问题,关键是会读题审题,能够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

1.获取解题信息

首先审题,审材料,审设问。问题是什么?命题意图是什么?弄清问题类型(描述类问题、特征类问题、分布类问题、成因类问题、比较类问题等),以此确定思维方向和答题方法。

2.调动运用知识

即整理思维,把握知识结构。如形成气候的因素,宏观上要把握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也就是要特别注意微观分析。如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分析,气温涉及最高(低)气温、气温日(年)较差;降水涉及年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还要注意气温和降水的配合情况等。

3.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

一是分析技巧。如气候题型中等值线图的分析技巧如下:

(1)等温线弯曲的分析技巧

①陆地上的等温线弯曲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如果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则往往是受低洼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则往往是受高大地形的影响。

②海洋上的等温线弯曲主要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向低纬方向弯曲,是受寒流影响;向高纬方向弯曲,是受暖流影响。

③等温线跨越陆地和海洋时,出现弯曲主要是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时陆地上向高纬方向弯曲,海洋上向低纬方向弯曲;冬季则相反。

(2)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分析技巧

①看不同等降水量线数值的变化:数值的变化方向反映了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趋势。

②看等降水量线分布的疏密:等降水量线分布较密,说明降水的空间变化大。一般等降水量线密集地区多为山地的迎风坡。

③看等降水量线的延伸特点: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一般等降水量线多与海岸线平行;受地形的影响,等降水量线多与山脉走向大致平行。

④看局部小范围等降水量线的闭合状况:等降水量线呈闭合状且区内降水多,则要考虑山地迎风坡或城市的“雨岛效应”;降水少则要考虑山地背风坡或盆地、谷地地形。

二是表述技巧。表述要准确,使用关键的地理术语。

气候特征的一般定性表述。如亚热带气候:气温特征的表述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温和)”;降水特征的表述为“夏秋季多雨,冬春季少雨”。

有些题要由定量到定性表述。如大陆性与海洋性的表述:气温年较差大于1 5℃可认为大陆性强,小于1 0℃表明海洋性强。

高温、凉爽、温和、寒冷的表述:夏季月均温大于2 0℃可认为是高温,小于2 0℃可认为是凉爽;冬季月均温大于0℃一般可认为是温和,小于0℃一般可认为是寒冷。

降水稀少、少雨、多雨、丰富的表述:一般来说月均降水量低于1 0mm时为稀少,1 0~5 0mm为少雨,5 0~1 0 0mm为多雨,大于1 0 0mm为丰富。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一中)

猜你喜欢
等温线朝鲜半岛降水量
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7:26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10
低温吸附剂的低温低压吸附等温线分布研究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江西农业(2018年23期)2018-02-11 07:26:59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突破等温线判读中的难点
高炉料面温度场等温线的智能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