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邓士木 孙 艺
等高线图五大考向例析
湖北 邓士木 孙 艺
以等高线图为载体的能力考查题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题型之一。考查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地形部位名称、分析地貌特征;判断方位、方向(如河流流向、线路和山脉走向等);地理计算(如比例尺、相对高度和海拔、坡度、温差、相关面积等);绘制剖面图;透视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关联(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成因)及综合应用(如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植被分布情况、工农业生产布局、聚落形成条件、旅游)等。近几年试题偏重等高线原理的考查(等高线上不标注高程),内容上比较偏重等高线图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生产生活的综合应用。
(2 0 1 5年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1)图中两条4 0 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3 1 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判断基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同一条等压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反之坡越陡。第(1)题,图中两条4 0 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第(2)题,3 1 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 1 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推测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
【答案】(1)D (2)A
(2 0 1 3年四川卷)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 0米。读图回答(1)(2)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相对高度计算)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 5 6米 B.1 7 8米
C.2 2 0米 D.2 5 5米
【分析】本题组间接考查地形的判断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第(1)题,解题的关键点是利用等高线的原理推测。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集水区域)分布在山谷中,山谷处等高线弯曲且凸向地势高处。根据题干叙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只有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足,所以判定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第(2)题,图示区域东、西两侧之间最多有7条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之间高差为3 0米,可以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n为相隔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东、西最大高差应该介于1 8 0米<H<2 4 0米。
【答案】(1)B (2)C
(2 0 1 5年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2)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题利用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为背景,主要考查构造地貌、河流侵蚀地貌等。解题要用到的知识,一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地形判断构造地貌,二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河谷的变化原因以及河流补给与流量的关系。第(1)题,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第(2)题,首先要明确等高线弯曲的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这一原理,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可以理解为a河支流向源头侵蚀后与c河支流相连,即河流袭夺),又因为②地位于a河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①④位于上游,水量不变,③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
【答案】(1)A (2)B
(2 0 1 4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2)与沿X 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分析】本组题考查地形与地层的关系及地形剖面图。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弄清楚等高线与地层界线的关系;理解向斜山形成的原因;明确图中点1和点4、点2和点3的海拔相同。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 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上的点海拔相同,所以X 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M处在侧翼上,地层由M到山顶方向,地层向下倾斜。第(2)题,由上题可知,X 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地层沿X Y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地层呈水平状态。
【答案】(1)B (2)A
(2 0 1 3年福建卷)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 4℃、相对湿度7 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 B.b
C.c D.e
(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风带
C.地形 D.河流
【分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气候舒适度。表面上是在考查气候问题,实则不然,本题在分析气候舒适度的时候要从图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尤其是需要通过等高线信息分析地形、气候(气温、降水、风速等),综合性比较强。第(1)题,从图中的淮河、长江和省轮廓等信息,可判定该省为安徽。利用图例中“河流和等高线”信息,分析河流可以提供水汽,影响相对湿度大小,地形影响气温和风速。题干中说d为一般舒适区,根据地形和河流判断,d位于淮河附近,湿度稍高,纬度较高,气温偏低,地形平坦,风力较大。紧邻d一般舒适区的应该是舒适区或不舒适区,仔细观察该图可知a区分布于山地和纬度较高的东北方向,该地气温相对较低,风速较大,为最不舒适区。e位于a(最不舒适区)与b(一般区)之间,可以判断其为不舒适区,b为舒适区,c处基本沿长江分布,西北侧和东南侧有山地分布,冬季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速较小,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风速较小,最为适宜。第(2)题,结合图中等高线,甲地舒适度较低,应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高,气温低所致。
【答案】(1)C (2)C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