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怀
(威远县农林局观英滩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内江 642456)
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
李迪怀
(威远县农林局观英滩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内江642456)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畜牧养殖中由于人为、环境以及动物自身的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疾病得不到正确的应对措施,动物就会死亡,甚至引发动物疫情,对畜牧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畜牧养殖的疾病病因的探讨以及对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畜牧养殖中的动物疫病的种类的病因探讨以及防治措施的简析,为相关人员提供科学的借鉴。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防控对策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养殖动物的数量与种类也都不断增加。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疾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畜牧养殖中家禽的发病率也在提高。为了更好地应对动物疾病的发生,提高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好地对动物的疾病进行防治,对患病的动物及时的治疗成为了畜牧养殖业中的重要问题。
1.1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类型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主要是指普通的动物疾病、传染类的动物疾病以及寄生虫类的动物疾病。
1.1.1普通的动物疾病
普通的动物疾病顾名思义是指畜牧养殖中常常会出现的动物疾病,此类疾病对动物的危害较小,如常见的动物的外伤、动物四肢出现的疾病以及动物的呼吸、泌尿以及消化系统出现的问题等,还有相对较复杂的动物产科疾病。普通的动物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但是较容易处理,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动物的死亡情况的发生。
1.1.2传染类的动物疾病
传染类的动物疾病由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很容易产生对养殖动物的巨大危害性,一旦没有做到有效的隔离与治理就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的瘫痪。由于传染病通常经历潜伏期、前驱期与发病期三个阶段,因此,养殖人员需要通过对动物的发病表现进行准确的辨别与处理。同时还应该注意,对于病毒类的动物疾病,人类也应该避免接触,以防止感染。
1.1.3寄生虫类的动物疾病
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如蠕虫、原虫、节肢动物等导致动物生病的疾病类型。寄生虫疾病需要某种介质才能传播,例如通过动物的饮用水、食物等。因此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的饲料与水源、环境的卫生管理,能够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1.2畜牧养殖中疾病的原因分析
1.2.1畜牧养殖中人为导致的动物病因分析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的产生原因有许多,其中人为原因是动物产生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畜牧养殖场的日常饲养过程都是通过人来完成。因此,养殖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动物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动物的饮水与饲料,都应该干净卫生,动物的水源尽量减少其中可能含有某种寄生虫的可能性,动物的饲料的种类等对动物的养殖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养殖人员在动物的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工作就是动物的生活环境的卫生。对饲养场所的清扫与消毒工作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不可马虎懈怠。人的管理工作,对饲养过程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密切的关系到动物的健康。
在我国的畜牧养殖过程中导致动物产生疾病的主要人为原因包括人对动物的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动物发生疾病的症状时,对动物疾病的了解不够,导致随便用药,是动物的病情耽误;养殖的基本设施不够完善,我国的很多畜牧养殖场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同时还存在畜牧养殖场的场地选址问题,由于人为选择的环境周边恶略,细菌较多,导致动物易产生疾病等。
1.2.2畜牧养殖中环境因素的病因分析
动物生长的环境的好坏也会密切的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动物的生长环境如若含有病毒与细菌,通风效果较差的话,很容易使动物患病。养殖场中的环境是阻碍动物生长非常大的不利因素。由于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于繁衍等都是在养殖场中的环境中进行与完成的。因此,养殖环境需要严格把控,保证动物的健康成长的干净卫生的环境。
1.2.3畜牧养殖中动物自身原因导致的疾病分析
动物产生疾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动物自身的因素。包括动物自身的健康状况,先天带有疾病的动物很容易出现疾病的情况,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动物,也很容易出现疾病。由于动物自身原因而产生的疾病常常会根据环境等的变化不定期的出现疾病。
2.1动物疫病预防的重要性
作为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养殖业在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对畜牧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家的畜牧产品的出口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对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畜牧产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畜牧产品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对畜牧业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2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
根据以上动物可能产生疾病的原因以及类型,需要从以下角度对动物的疾病进行预防。首先,对畜牧养殖场的选址,应该尽量选择动物的生长环境以及保证动物的通风、排水通畅、动物的周边环境干净舒适,尽量选择远离居民生活区,尽量减少与人接触,减少病毒细菌的污染。其次,对于动物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饲养标准来进行,动物的饲料尽量减少抗生素药物的添加,根据动物的习性与生长的特点制定科学的饲养标准,日常中动物圈内的清扫与消毒工作应该及时跟进。最后,对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疾病需要做到及早的预防,坚持防大于治的原则,对于某些病毒类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采用早打疫苗早防治,提高动物的应对疾病的水平,当动物中出现有疾病的时候,需要对患病的动物尽早的做出正确的诊断,第一时间隔离治疗。
2.3动物疫病的治疗
当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发生疾病,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同时要对患病的动物进行尽早的隔离处理,对动物进行抗病药剂的注射,在动物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动物的疾病种类、症状表现以及发病时间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通过严密的监管辅助以有效的治疗手段,尽快的帮助动物消除疾病,最大限度的减小畜牧养殖中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3]。
动物疾病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的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的疾病种类以及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对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治措施,为我国的畜牧养殖业的各个环节的疾病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1]牡丹.浅谈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J].畜牧兽医,2015,(4):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