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峰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威远 642450)
猪高热病的特征和防治
曹雪峰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威远642450)
“猪高热病”又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热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为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猪流感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1]。高热病具有发病周期短,发病快、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死亡率比较高、治愈率比较低等特点,由于病因十分复杂,在临床上控制十分困难,治疗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不仅造成很多养殖户财产上的损失,还威胁人类的健康以及整个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科学的应对高热病,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出现疫情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猪高热病;症状;防控;治疗
猪高热病病毒传播速度很快、范围很广,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利于疫情的扩散,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凉爽通风的环境。一旦发病即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传播,一个地方的猪发患上高热病,附近的猪被传染上高热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同一个猪圈内,若出现一例高热病症状后,两到四天内,全圈的猪可能都会发病,发病过程有长有短,病程短的一周左右可能会导致死亡,病程较长的大概两个月左右导致死亡。同时,发病生猪并没有个体上的区别。在发病后及时对症治疗后,病情可能即刻便会有好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病情特别容易出现反复,短则两到三天出现反复,长则两到三周出现反弹,一旦出现反复,基本上无法进行治疗了。
猪高热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猪体温偏高,一般为39.5~42.5℃,病猪在患病后,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乃至废绝,症状轻缓的可能会喝少量水和偶尔食一点青饲料。病猪还表现出趴着、静坐,走不动路,呼吸困难,大喘气或者严重的腹式呼吸等症状。部分病猪四肢乏力,拖地不起,有的病猪在发病四天后开始出现皮肤红肿乃至发紫的情况,有的病猪饭量明显降低,并逐渐变瘦。有的出现会出现呕吐反应。部分病猪眼睛会分泌黄色液体,导致眼睛水肿。部分患病时间长的猪还可能出现贫血等现象[2]。具体临床症状如下:
(1)病猪体温一般为39.5~42.5℃,精神萎靡;
(2)病猪一般食欲不振乃至废绝,症状轻缓的可能会喝少量水和偶尔食一点青饲料。
(3)病猪喜卧,不愿走动,呼吸无力。
(4)有的病猪在发病四天后开始出现全身发红的情况。
(5)有的病猪饭量明显降低,并逐渐变瘦。
(6)有的出现会出现呕吐反应。
(7)部分病猪眼睛会分泌黄色液体,导致眼睛水肿。(8)部分患病时间长的猪还可能出现贫血等现象。(9)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达10~30%[4]。
面对猪高热病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控措施对疾病加以控制。下面给出几点建议:
(1)对发病区域圈舍、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清扫、消毒;使用生石灰水、草木灰水及化学消毒药进行消毒,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多种消毒药交替使用,对病畜严格按“四不一处理”规定处理。
(2)对周围易受感染的生猪进行免疫,预防病毒传染。
(3)严格管理,提高饲料营养。第一,确保饲料的安全和卫生,在次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高饲料的质量,保证猪自身的免疫力。第二,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清洗、通风等。
(4)定期给生猪做好免疫接种。养猪户应根据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定期给生猪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生猪抵抗疫病的能力。
(5)科学处理尸体和粪便。对因病死去的猪,不能贪图便宜卖到市场上,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于猪的粪便,也要进行比如发酵消毒等处理方式。
(6)对患病生猪及时进行治疗,对未发病生猪及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对于病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打针,吃药,并对其进行隔离。对于未被传染的生猪,其被病毒传染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预防,防患于未然。可以给生猪服用预防性药物,例如:金银花、仙人掌、板蓝根等中草药[5]。
针对患病生猪,可以采用疫苗疗法、药物治疗、料中加药、水中加药、个别病猪打针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疫苗疗法:常见的疫苗包括猪瘟疫苗、细小病毒苗、伪狂犬苗等。每种疫苗均规定了不同的剂量和注射方式,应根据说明,科学进行注射。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中药预防,西药治理。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有关建议,可以选择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中药制剂+抗菌类西药+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进行治疗。西药选用头孢类、磺胺类、弓血宁、多西环素;中药选用:生物干扰素、热毒双星、毒热风、双黄莲、高热怪病针、板兰等[6]。当病猪的病况得到缓解之后,可以适当的减少西药的剂量,并不在进行注射治疗。
(3)料中加药:有些病猪可能并不配合吃药,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在饲料中参入药物的方式,灵活进行治疗。根据建议,可以采取高热混感清1kg搭配瘟毒康4包/t[7],对病猪进行治疗。当病情有所缓解后,适当减少药物的配比量,直到痊愈。
(4)水中加药:除了采用饲料中加药的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病猪的饮水里参入治疗的药物。病猪在饮水的同时,就把治疗的药物吸收到体内,进入到血液循环当中,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5)个别病猪打针治疗:当病猪的病况比较严重,药物治疗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时,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打针治疗。可以使用肌注倍能或者强效菌毒杀和菌毒克星分别肌肉注射。三天作为一个疗程来观察治疗的效果[8]。
除了上述中提到的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对病猪进行治疗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肌肉注射治疗,以免病猪出现抽搐等现象发生。
(2)治疗要早,要快,切莫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在发病前期,可以适当增加药物用量,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用药过度,产生其他严重的副作用。
(3)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治疗,注重标本兼治。尽可能避免治标不治本,病情反复反弹的情况的出现。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4)杜绝多个病猪共用同一注射器。保证一个病猪使用一个针头,避免病猪之间通过共用注射针头,导致病毒的再次传播,加剧病情,严重者导致病猪的死亡。
(5)优化生猪的养殖生产流程。尤其要对日龄小的猪仔加强保护。仔猪在35天以后断奶,移走母猪后,仔猪继续在原栏继续饲养15至25天后,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直接转入生长猪舍,避开进入保育舍饲养,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9]。
“猪高热病”严重危害猪的生命健康,危机养猪户的财产安全,危及人民的食品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猪高热病”进行足够的重视和预防。科学的应对高热病,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出现疫情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叶俊平,盛瑜,朱丽娜,等.江苏省猪高热病病例主要继发感染病毒的多重PCR检测[J].中国兽医科学,2007,37(12):1029-1034.
[2]陈申秒.猪高热病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3]龙静静.异构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