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2016-04-06 05:37:44周虎泉
兽医导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如东县猪链球菌兽医站

周 锋 周虎泉

(1.南通市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 226407;2.南通市如东县丰利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 226408)

浅谈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周 锋1周虎泉2

(1.南通市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226407;2.南通市如东县丰利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226408)

本文介绍了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了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为防治猪链球菌病提供参考。

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治疗

1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其中以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而成年猪发病较少。猪链球菌不仅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动物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等处也可能存在猪链球菌,在感染猪链球菌病动物的分泌物、血液、器官及关节内也有病原体存在。病猪与带菌猪是此病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创伤等途径传播。新生仔猪常通过脐带伤口感染此病。猪链球菌病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5~11月最为常见,冬季发病较少,常呈区域性流行,新疫区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则相对较低。

2 临床症状及表现类型

2.1败血型

多见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即已死亡;或者停食1~2餐,体温41~43℃,精神委顿,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

2.2脑膜炎型

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磨牙,空嚼,转圈运动失调,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部分病例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病程1~2天。

2.3心内膜炎型

此型生前不易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或瘫软卧地不能行走,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疳,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2.4关节炎型

由脑膜炎型和心内膜炎型病变而来,或从发病起即呈现关节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病程2~3周。该型与脑膜炎型、心内膜炎型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存在,或先后发生。在临床上单独发生关节炎型的多见于仔猪,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有的呈现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逐渐消瘦。

2.5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

常发生于架子猪,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脓肿,坚硬,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后期病灶中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局部逐渐愈合,病程一般2~5周。

3 病理变化

败血症型病死猪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有时可见纤维索性心包炎,心肌及心内膜有出血斑点。肝脾肿大,脾可肿大2~3倍,呈暗红色或紫蓝色,部分病例的脾脏边缘有暗红色或黑红色的出血性梗死区。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有时可见小肠的部分肠段浆膜出血。有的可见肾肿大,常呈暗红色。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腹腔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积液。

脑膜炎型病死猪的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溢血,少数病例脑膜下积液。不同程度的心包炎,有的有纤维素渗出,甚至整个胸腔、肝脏表面、大网膜、肠管表面附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的内脏病变不明显,有的则可见到关节病变。

关节炎型病死猪可见一处或多处关节肿大,关节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略带粘性的液体,死亡数小时后呈胶胨样。

淋巴脓肿型一般不引起猪只死亡,受侵害的淋巴结呈现化脓性炎症,脓汁呈绿色或黄绿色。

4 诊断要点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最简便的方法是直接镜检,无菌采取肝、脾、淋巴结、关节液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到单个、成对、3~5个短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直接镜检困难时,可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取肝、脾、淋巴结、关节液等病料,接种于绵羊血或马血琼脂平板上,置于37℃温箱中,培养至72h。可见到圆形、光滑、灰白或露珠样的小菌落,部分菌落呈p溶血或。溶血。用接种环勾取菌落,取生理盐水作适当稀释,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单个、成对的3~5个短链或更多个长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鉴定为链球菌。

5 治疗

猪群发生链球菌病时,应及时诊断,并区别病型及早治疗。对急性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和关节炎型,可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磺胺类等药物,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对淋巴结脓肿型病例,在脓肿形成前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果,一旦脓肿形成,可待脓肿成熟自溃或采取手术切开排脓,用3%双氧水(过氧乙酸)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脓腔,并涂以5%碘酊,以期愈合。

6 预防

6.1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猪链球菌病应当以预防为主。拥挤、通风不良、大幅降温、不同日龄的猪混合饲养是造成易感猪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持圈内通风、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及用具的消毒工作、采取全进全出制将会有效降低猪的发病率。分娩母猪的接产必须周到,认真消毒,防止猪链球菌通过断脐、剪牙等伤口感染仔猪。为防止病菌通过口鼻和皮肤创口感染,应防止猪群咬架,一旦发现,立即隔离。

6.2接种疫苗

发病季节和流行地区,可接种猪链球菌弱毒菌苗或氢氧化铝灭活菌苗进行预防,前者属于马链球菌,对猪链球菌的保护效果不佳,而后者属于猪链球菌血清2型,对其他血清型猪链球菌及马链球菌保护效果不佳。各猪场应视本场病原菌流行情况选取合适的疫苗。一般妊娠母猪于产前4周接种免疫,仔猪断奶后1周接种免疫。

6.3药物预防

根据研究和临床试验,猪链球菌病原对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不宜使用。但猪链球菌对于青霉素和先锋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因此应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控制猪链球菌病。若猪群中有个别猪发病,应立即隔离,并对整圈猪拌料广谱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或磺胺类药物)预防。另外,猪从断奶开始一直到出栏,每月进行1次预防性投药,在饲料中加入莫维欣500g/t,连用7d。

[1]戴金玲,许云龙,周玉龙,等.猪链球菌7型的分离及药敏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3,(2):183.

猜你喜欢
如东县猪链球菌兽医站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A Cool Journey
The First Lessons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畜禽业(2021年5期)2021-12-05 03:19:19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一把荷叶伞
小布老虎(2017年2期)2017-07-31 17:14:34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8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措施研究
乡村科技(2016年24期)2016-02-19 04: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