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芹,王瑞平
(1.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京 210029)
证治探讨
《伤寒论》经方剂量与合理处方施量探讨
孟春芹1,王瑞平2
(1.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京 210029)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后世称为“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1]。《伤寒论》中的所记载的处方也被称为经方,而经方中药物的剂量一直是古今医家探讨的热点。“中医治疗的巧处在量上,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因而研究经方剂量目前仍有诸多不同见解与认识。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历经朝代变迁、度量衡的差异,因而对其中的药物剂量古今折算问题长期以来有颇多争议。关于重量《汉书·律历志上》记载:“一龠(yuè月)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代时期重量单位有“铢、两、斤、钧、石”,从晋代才开始出现“分”,“分”的重量在“铢”“两”之间。所以在《伤寒论》中出现“分”的,是在晋代以后经重新折算而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书所记载的。如麻黄升麻汤中“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2]。而关于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中药剂量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经方是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归纳、总结而成,亦即经方用量是对前人经验认识与临床实践的总结与结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时代出土文物的分析,柯雪帆等[3]根据“临床常用量估计、某种药物单位体积测比重推算、药秤折算、古代货币和嘉量的间接核算以及古代衡器(权)和量器直接核算”等的有关文物资料进行了核算,即东汉张仲景用药量1斤合今之250g,1两合今之15.625(约15.6)g,一铢合今之0.65g,1斗合今之2000mL,1升合今之200mL。丘光明等[4]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一书中对大量得出土权器与量器进行考出土权器一斤为270~204g,大约将东汉一斤量值定为220g,及1两为13.75g。范吉平等[5]学者也认为通过对东汉时期度量衡器的直接测量、核算而得到的折算关系,是建立在现今考古学成果基础上的,因而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从东汉至今1700多年,由于时间、地域等诸多因素的改变,现代中药处方剂量与经方剂量有着显著差异。按照东汉的度量衡与现今折算,经方的1两相当于现在的15.6g,按照此计算,经方单味药用量,大大超过了药典和教科书的规定量,如果按张仲景用量开方,又恐有悖现今药典规定用量,这使得很多中医生临证无所适从。其实,在临床处方中既应注重经方用药剂量继承,又要适合现代实际。
古代处方用量也是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在当时的疗效也是非常显著的。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常常通过调整某药的用量与配伍关系,来改变其功效和作用特点[6]。因药量变动的不拘一格使各个汤方发挥出不同的功效,可以看出张仲景对药物剂量变化与功效关系的重视。中药不论是单味还是复方,其中药量的增减既能改易其功用,又可反映作用的强弱,方剂功用的多样性与转变,均受剂量的制约。如:①单味中药,由于剂量不同,往往功效也不同如柴胡用小剂量升提中气,中剂量疏肝解郁,大剂量则和解少阳退虚热;②同一组成,剂量变化,功效不同,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与桂枝加芍药汤等;③同一药味剂量不同影响方剂功效如甘草用大剂量时,如在芍药甘草汤中具有缓急止痛补虚的作用,但是小剂量时如在麻黄升麻汤中则具有调和作用;④同一药对剂量不同影响方剂功效,如桂枝汤中芍药三两、甘草二两(芍药∶甘草为3∶2),目的在于调和营卫;在芍药甘草汤中,芍药、甘草各4两(芍药∶甘草为4∶4),目的在于酸甘化阴,缓急止痛;⑤组成方剂剂量不同,功效各异 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等[7]。
中药剂量的确定除了受到药物自身、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关系影响外,在临床处方用量中,我们还应把握好临证用量策略,合理处方施量[8]。①因病施量:疾病是决定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辨证选药无误后,针对疾病合理施量;②因症施量:同一疾病,症状轻者,用量宜轻,症状重者,用量宜重;③因势施量:一般病势急,病情重,用量宜大;病势缓,病情轻,用量可轻;④因药施量:根据药物毒副反应轻重而选用不同的剂量;⑤因剂型施量:一般汤剂用量较大,散剂次之,丸剂用量相对最小。
除此之外,处方施量还必须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发病时间以及地域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剂量,即做到中医学的“三因制宜”。①因人制宜:根据体质调整相应药量:如体质强壮者可加大用药量,赢弱者应减轻用药量;根据年龄大小调整相应药量:如年老、年幼者可减少药量,壮年者可增加药量;根据对药物敏感性调整药量:如药物敏感性较差者可加大药量,敏感性较高者可相应减小药量;根据性别调整相应药量等等。②因时制宜:古代医家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相感”,“上下相召”,生命只是宇宙的一部分,是要遵循宇宙的变化规律的,是要被气候季节的变化所影响的。《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记载:“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可见人之气血是随季节变化的。《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篇》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病理情况下,机体的变化也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改变[9]。所以在处方用药时还要兼顾人体生理病理与季节时间的关系。③因地制宜:地理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着重要影响,《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西方者……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论述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受着不同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特征[10]。
方药剂量对方剂疗效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中医临床工作者发现,经方的药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病情、病势、患者自身状况、时间、地域等的不同而不同的。所以,在临床处方中既要以“经方”药物剂量为参考,又要兼顾其他因素,在辨证准确前提下,合理用量,以提高临床疗效。
[1] 熊曼琪.伤寒学(供中医类专业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76.
[3] 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7(12):36-38.
[4] 卢嘉锡,丘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44,253,256.[5] 范吉平,程先宽.经方剂量折算研究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7-11.
[6] 余秋平,韩佳瑞,焦拥政.《伤寒杂病论》中经方的用量策略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 (20):1720-1722.
[7] 黄英杰.《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8] 仝小林,刘文科,焦拥政.论经方用量策略[J].中医药导报,2012,18(8):1-3.
[9] 李志更,王欣麒,金香兰,等.“因时制宜”思想的核心价值浅述[J].北京中医药,2008,27 (11):850-852.
[10] 马月香.《内经》因地制宜理论内涵探讨[J].中医药信息,2010,27(4):3-4.
R222.16
B
1004-2814(2016)08-0838-02
2016-03-14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No.JDZX2012087);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No.LJ200908);江苏省卫生计生委课题(No.BJ1401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