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山 焦玉玺 李 震(山东省齐河县畜牧兽医局 251100)
经验交流
羊布鲁氏菌病防治
王文山 焦玉玺 李 震
(山东省齐河县畜牧兽医局 2511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有6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病。全世界广泛传染此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
羊布鲁氏菌病原有两个生物种。以羊和绵羊两个布鲁氏菌型。绵羊附睾型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但猪种型布鲁氏菌除感染猪以外,也感染羊。因此羊、猪不可混养。布鲁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生存能力较强,由于气温、酸碱度的不同,其生存时间各异,在日光直射和干燥的条件下抵抗力较弱。在腐败的尸体中很快死亡,一般在直射阳光作用下10~20min死亡;在粪便中能存活8~25天;在土壤中存活2~25d;在冷冻情况下可活几个月;在奶中存活3~15d;70℃时10min死亡。本菌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低,2%煤酚皂、5%石灰水、2%~3%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消毒很有效。
(1)随着交通的发达,活羊远距离运输、流动性的扩大,近几年羊布鲁氏菌病又有零星发生。本病流行缺乏显著的季节性。由于养羊户多以放牧为主,小区域性传播多见,绵羊和山羊通常在秋季配种于翌年1~2月,病羊发生流产,患病羊流产发生在妊娠后第3或第4个月。有的山羊流产2~3次。有的则不发生流产,但也有报到山羊群中流产40%~90%者,有些羊场由于不严格执行定期配种,所以母羊产羔时间不一致,其发病时间也不一致。(2)笔者以为由于某些短期育肥羊场频繁的调运羊时,由于环境的改变及健康羊和病羊的混群,便会导致病例发生,并使病源菌毒力增强,也是羊布鲁氏菌病多发的一个原因。(3)通过调查,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羊,病羊可从乳汁、粪便、尿液中排出病源菌,污染放牧地。羊舍、饮水及排水沟等可使病源菌四散。当病母羊流产时,病菌随着流产胎儿、胎衣和子宫分泌物一起大量排出而污染。人传染布鲁氏菌病有明显职业特征,养羊者手皮肤受伤给流产羊接产或接产消毒不严格导致感染者居多。
人、绵羊及山羊,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委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等,流产发生的多在妊娠后第3或第4个月。其他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而引起跛行。公羊睾丸炎,乳山羊的乳房炎常较早出现乳汁有结块,乳量可能减少、乳腺组织有结节性变硬,绵羊布鲁氏菌可引起绵羊附睾炎。
4.1 变态反应试验(1)在羊的尾根皱褶或肘关节无毛处,酒精棉球消毒后,皮内注射布鲁氏菌水解素0.2ml,在注射部位形成绿豆大小的水泡。分别在注射后24h和48h进行肉眼观察或触诊检查。(2)判断标准:注射部位出现明显水肿,无须触诊凭肉眼即可观察出来,判为阳性(+);注射部位无任何反应或仅出现一个小硬结者,判为阴性(—)。
4.2 鉴别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明显症状是流产;临床上要与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及弓形虫病等区别,关键点是病原体的检出。本病与乙型脑炎容易混淆;但不同点和鉴别法是:乙型脑炎有稽留热,并有神经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布鲁氏菌病没有这种病情。通过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就可以确诊。
(1)建立定期检疫制度,及时发现病源,每年应使用凝集反应进行定期检疫、检出的病羊须隔离饲养或淘汰处理。(2)自繁自养。从外地引羊时,必须做好该病检疫,入场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检查检疫为阴性者方可专入健康羊群。(3)对场内工作人员,每年定期1~2次体检,发生疫情及时调离。(4)养羊场对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场所及各种用具用3%可性钠溶液洗刷,喷雾消毒,羊场门口设消毒池,家羊的粪便发酵处理。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4-0054-01
收稿日期:(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