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长安乌沙医院(523846)胡永生
骨折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手指骨折多发于中青年劳动力。它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病人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若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或者积累性劳损引起。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传统的治疗手法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移位明显及开放性骨折多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手骨包括8腕骨、5掌骨和14指骨。足骨包括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足的构造大致分为前足部、中足部、后足部三个部分,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部分的构造及机能都不一样。近年来采用微型钛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获得满意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手足部骨折患者,其中掌骨骨折18例,指骨骨折12例,跖骨骨折8例,趾骨骨折8例。随机将各类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现报到如下。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者共4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中各包含掌骨骨折9例,指骨骨折6例,趾骨骨折4例,跖骨骨折4例。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7岁,平均(43.25±1.76)岁;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8岁,平均(47.56±1.82)岁。其中,压碾伤31例,车祸伤12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手足骨折类型和部位在术前均由X线或CT检查确诊,根据伤势具体情况对手术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1.3 >方法 整个手术过程中术后医生、护士使用的一切相关器具均达到严格消毒的标准。
对照组:传统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
观察组: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行臂丛或腰麻术后上止血带。在相同水平部位的相邻骨折在同一切口内处理的原则下,掌、趾骨及跖骨骨折应用C型切口;手指近节骨折行桡背侧或尺背侧切口。术中密切观察和保护腱周组织,在无创伤的原则下尽量少剥离骨膜,并避免术后粘连。骨折复位后依据个体差异挑选符合长度的直行或异型钛板置入背侧或尺背侧固定。为防止钛板螺丝的松动钻孔时应选用不同角度和平面。
1.4 疗效评价 治愈标准: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屈正常,能自由控制其活动;足站立行走平稳,无不适。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值±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时,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所有患者均甲级愈合。术后X线检查骨折部位均解剖复位。在3~8个月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随访期内,对照组治愈20例,治愈率为86.95%,观察组治愈23例,治愈率100.00%,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对比有意义(P>0.05)。
纯钛除具有无毒、强度适中、耐腐蚀性性好、弹性模量接近人骨、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外,微型钛板置入后无需手术取出,避免了2次手术,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微型钛板的规格包括直行、L型、T型等多种型号,可灵活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骨折,包括有明显移位的横行、短斜型骨折、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周围骨折和克氏针固定后不愈合者。临床中手足骨折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手足外伤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术应用方便简单,疗效可靠,在肉眼可见下就能准确的解剖复位骨折端,可早期功能锻炼,还可以加速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钛板固定也不是绝对稳定性固定,而是稳定的,具有弹性的动力性固定,允许微动存在[2]。对于指、掌骨骨折等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职业。跖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但皆有不足之处,闭合复位或石膏外固定由于骨折端的相互限制作用,使骨折复位极为困难,复位后由于屈肌及骨间肌的牵拉作用,常导致骨折的侧方移位及背侧成角,影响治疗效果,故近来对于跖骨及第一趾骨骨折主张用微型钢板固定[3]。理想的固定方法要求争取解剖复位,固定牢固轻便,早期能开展功能锻炼[4]。随着人民对于尽快恢复功能部位的要求,微型钛板可以做到早期功能锻炼而不移位,更好的符合患者的诉求。术后感染的防护也是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一环。伤口污染严重的患者,比如被大量油污污染的患者,创口内被下水道污染的患者,这些因素增加了手术过程中消毒的难度,使消毒不测底,患者就容易发生切口感染[5]。手术室应每日进行消毒,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无尘,所有物品应严格消毒,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足部骨折可有效避免骨折片移动的发生,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防止肌腱粘连,早期功能的锻炼可早日帮助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理想的手足骨折内固定方法。手是劳动和生活的工具,足是我们自由行走的基础,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足部骨折可有效避免骨折片移动的发生,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防止肌腱粘连,早期功能的锻炼可早日帮助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理想的手足骨折内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