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2016-04-06 00:22
兽医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杀性氏杆菌琼脂

姜 斌

(黑龙江省密山市畜牧兽医局动物检疫站,黑龙江密山 158300)

鸡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姜 斌

(黑龙江省密山市畜牧兽医局动物检疫站,黑龙江密山 158300)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强毒株能使不同年龄的育成鸡和成年鸡。

禽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检疫

1 疾病概况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是禽类的一种常见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各种类型的禽均可感染并导致死亡。最急性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死后尸体外表和内脏均无明显变化。急性者则临床上表现无神、厌食和腹泻等症状,死后可见败血症变化,内脏器官有充血和出血变化,肝和脾肿大并有坏死灶。慢性者则表现为消瘦、精神不振和冠苍白等症状。急性死亡禽的血液、肝或脾的涂片染色后,可见到两极浓染的小杆菌。据此并结合症状和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国外的鸡场较少发生,其原因有二:一是因饲料中含有抗菌药物而起到预防的作用,另一是因隔离消毒条件较好,鸡没有同病菌接触的机会。只是在火鸡场时有发生的报道,因火鸡多为散养放牧,同外界有较多的接触机会。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大型鸡场也很少有此病的发生,但一些中、小型鸡场则因隔离消毒条件差,时有发病的报告,此病在我国农村更是多有发生,南方诸省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北方诸省市则多在秋季发生流行。为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2 流行病学

禽霍乱常为散发性,间或呈流行性,各种禽类和野鸟都可以感染。传染源主要来自带菌鸡,间歇性地向外排菌,污染场地环境。当饲养管理不良,饲料或天气突变时,可以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病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可污染饲料、饮水、场地和用具等。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通过采食和饮水而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病禽的直接飞沫或悬浮于空气中的污染灰尘,被吸入体内后而引起感染发病。

3 临床症状

病禽的临床症状同病的流行时期、禽体的健康状态和病菌的致病力强弱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可分为三个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常发生于本病爆发的初期,鸡突然死亡,没有任何可见的临床症状,而且死亡者多是鸡群中的肥胖鸡或高产蛋鸡。种鸡群中公鸡的死亡率高于母鸡。随后即出现急性型病鸡,病鸡精神不佳,羽毛松乱,不喜动、嗜睡、翅下垂、食欲废绝,鼻和口腔流出黏液,腹泻,排出黄白色或淡绿色稀便,鸡冠和肉髯肿胀呈紫红色,体温升高至43~44℃,经过1~3d死亡。慢性型多发生于疫病流行后期,或由于急性转为慢性型。病变多限于身体某一局部,如肉髯肿大,关节肿胀则引发跛行,鼻窦肿胀则有分泌物蓄积,影响鸡的呼吸,病程长达数周,后死亡或者成为带菌鸡。鸭、鹅发生急性禽霍乱的症状与鸡相似,常在出现症状后1~2d死亡。病程稍长的鸭则因关节肿胀而跛行或不能行走。

4 病理学诊断

(1)病理剖检变化。最急性型死亡的鸡常见不到明显的病理变化。急性型死亡鸡在腹膜和腹部脂肪有小出血点,肠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肠黏膜充血或出血,肠内容物中含有血液。肝肿大表面有许多灰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脾无明显变化或微肿。心内外膜有出血灶,心冠脂肪上有小出血点。心包炎,心包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慢性型的病变则因病菌的侵入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如侵犯关节则关节肿大,内部含有渗出物或干酪物,侵犯肉髯则肉髯肿大;侵犯卵巢则卵子形状不整,有时可见淡绿色卵子。鸭、鹅的病理变化基本上与鸡相似。

(2)病理组织学变化。急性病例在充血的血管内,可见到大量的细菌,并可见到血管内凝血和纤维素性血栓。肺和其他实质器官内可以见到异嗜细胞浸润。慢性病例在气腔、中耳和脑膜可见到异嗜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气腔中多核巨细胞常与异嗜细胞的坏死团同时出现。

5 病原学诊断

(1)病料采集。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死亡鸡的全身脏器都可以分离出病菌,通常多自肝、脾和心脏中分离菌,尸体腐败时,可自骨髓中分离。慢性型病例则从有病变的组织中分离。

(2)细菌分离。将供分离菌的组织表面用热铁片烧烙,取内部组织接种至血琼脂和马丁汤中,37℃培养18~24h即可见到细菌生长。病菌在普通琼脂上也可生长,但不旺盛。在血琼脂和葡萄糖淀粉琼脂上生长良好。在马丁汤和普通肉汤中可生长。培养基中加5%灭活血清可提高分离率。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pH为7.2~7.4。

(3)细菌鉴定。①菌落和细菌形态。禽霍乱的病原菌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它是兼性厌氧菌,菌体呈球杆状或短杆状,大小为(0.2~0.4)μm×(0.6~2.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单个或成对存在,新分离的菌两极浓染,死鸡的血液涂片或肝、脾触片染色后,可见到此种两极浓染的短杆菌。新分离的菌种有荚膜。在血琼脂上菌落为圆形,微突起,呈灰白色奶油状,相邻的菌落常融化在一起,菌落间的界限不清。在马丁汤中生长呈均匀轻度混浊,培养时间较长则在底部形成沉淀。轻轻摇动则沉淀呈线状上升而不扩散。在含0.1%血红素马丁琼脂上,菌落光滑,半透明,在暗室内经45°折射光照射平皿上的菌落时,可观察到菌落有橘红色荧光。②血清学试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血清组共分为A、B、C、D、E和F组,除E外,其他各组均曾从禽体内分离到,菌体共分1~16型,除8和13型外,也均从禽体中分离到。对新分离的菌种测定血清组和血清型时,需要专门的实验室来进行工作。因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最容易鉴定的细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及革兰氏染色的菌体形态即可鉴定,一般是不需要作血清学试验鉴定。

[1] 刘维红.肉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9):165-166.

姜斌(1974-),男,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猜你喜欢
杀性氏杆菌琼脂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肉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一株猪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